如能做到「乾乾淨淨收糧,收乾淨糧」,何來儲糧危機?

2020-12-24 阿貝力特科技

近日「中儲糧黑龍江某糧庫所儲玉米變篩糠」事件,從曝光之日便有以卵擊石之勢,最後官方發文以這批玉米數量、質量問題與事實基本不符,草草收場。然而,作為吃瓜觀眾的網友們趁勢翻出來舊帳:「打白條」,「以陳頂新」,林甸直屬庫「火燒連營」,各種暗黑歷史事件再次重回大眾視線。

作為國儲糧,勢必尋求解決之道,砸重金進行改革。近幾年中儲糧總公司在完善制度、加強人防的基礎上,開發了政策性糧食收購一卡通系統,用信息化手段嚴格政策性收購全流程管理,強化糧食和資金風險防控,這次事件仿佛還是沒「卡」住,從事件曝光到公布最終調查結果,仿佛讓我們看出了端倪,找到了癥結所在,針對暴露的問題略表一二:

曝光視頻中解釋所說的「水泡糧」是黑龍江個別地方一種民間叫法,不是被水浸泡過的玉米。但視頻畫面可見的玉米已經全部變色,發黑,這種指標的玉米是否符合國標的入庫要求?

我們在中儲糧網中看到黑龍江最近一次涉及肇東直屬庫的玉米競價專場是6月19日,單純從公布的銷售清單中可以看到,這些生產於2016年的存糧,生黴率最高為1.4%、不完整顆粒為12.5%、雜質僅有0.6%,與曝光視頻中一抓一把變色如篩糠般的情況完全不一致。而且,按照規定,黴變的糧食連「等外」都算不上,是根本上不了競價清單的。

為此我們不得不產生以下疑問:「水泡糧」,能入庫嗎?入庫的糧食的質量達標嗎?誰檢驗的,檢驗公正準確嗎?卸糧監管了嘛?篩下物何時進的倉?如何能規避解決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從調研公布的結果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那麼我們可以採用對比方式來解惑。

某大型糧企,通過運用更為高效智能的科技方式,以「乾乾淨淨收糧,收乾淨糧」為出發點,重把收購關,對於收購關鍵環節:質檢、稱重、卸糧、結算等業務流程實現信息電子化、過程自動化、監管智能化。

一是效率高,從預約登記、到廠內的自助扦樣、自動在線檢驗、自助售糧、自助稱重、卸糧監管、自助結算等全業務流程,完成整個售糧流程實現了一小時12車,一天150輛車糧車的高效運轉。

二是可追溯,通過「智能終端」採集售糧人的指靜脈,及糧車帶著「磁力車輛電子標籤」,廠內設置「信息交互終端」能夠自動識別車輛身份,無人員接觸,完全自助,如有問題及時追溯。

通過以上「糧食收購智能管理系統」的打造,拒絕問題糧入倉,從源頭控死,同時給售糧人帶來了良好的體驗,沒有了「吃拿卡要」的麻煩。該系統不僅預防企業在糧食採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漏洞與損耗,實現依靠傳統管理辦法和人力監管所無法實現的管理目標,達到顯而易見的效率提高與管理成本的降低,並幫助企業在管理理念與手段上的跨越式提升,其高效集成了機械、電子、軟體行業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對糧食收購管理做了全流程的優化與革命性的改變。

相關焦點

  • 收糧、賣糧節奏都變了
    吉林:玉米價格小幅回落 農民調整賣糧節奏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上午九點,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玉米加工企業門前,賣糧車排起了隊伍,種糧大戶劉玉寶排在最前面,等待抽樣檢測。三等糧質量挺好、水分比較低,價格是2555元每噸,跟前段時間相比一噸降了25元。劉玉寶對於企業調低收購價有些困惑,畢竟10月份以來,玉米價格一路飄紅,比較去年一斤上漲0.3元以上,漲幅超過三成。11月份玉米價格也創了近六年以來的新高。他告訴記者,近兩周市場玉米價格連續小幅回落,他有些拿捏不好價格走向,決定調整一下賣糧的節奏。
  • 糧庫開庫收糧,玉米開始上漲!
    春耕前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波糧食銷售高峰,玉米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空間將逐漸被限制,提醒農民注意賣糧節奏。3月5日以後,即使在黑龍江中南部地區,氣溫也已經突破了零度,開化後的地趴糧,就真的危險了。 國家隊開始高價收糧 目前,糧庫收購價格最高的分別是: 中儲糧河北故城直屬庫玉米收購價格0.97元/斤, 山東濰坊糧庫0.96元/斤, 內蒙古達拉特直屬庫0.92元/斤,
  • 「金融糧」託舉寧夏大米「行健致遠」
    糧食從庫房飄進「金融圈」 收糧,拼得是「家底」。王建華告訴記者:「近些年,寧夏大米企業每年會組團到一線城市推介,面對大訂單的時候,我們不敢大著膽子接,因為,沒錢就收不到好糧,沒有好糧就加工不出優質大米,沒有優質大米拿什麼在大城市競爭?「 轉機出現在2019年的收購季。作為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寧夏分行根植於寧夏大地,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支持全區糧油全產業鏈發展。
  • 「國家隊」提價收糧為哪般?附12月22日糧價
    其中國標三等潮糧開稱收購價格為2530元/噸,四等潮糧收購價格為250元/噸,除此以外,中儲糧的兩個東北直屬庫也開始高價收購新糧玉米。其中中儲糧公主嶺直屬庫二等14水收購價格為2620元/噸,中儲糧榆樹直屬庫二等新糧玉米收購價格為2470元/噸。國家隊率先提價收糧已經比較罕見了,而且以遠高於市場價格的收購價格,更是讓人一頭霧水。
  • 富家鎮——防控不誤春耕 破解農民賣糧難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富家鎮荒地村農戶家的玉米還沒有出售,近期由於天氣逐步回暖,氣溫逐漸上升,可能導致農戶潮糧堆積時間過長發熱變黴,賣玉米成了農民的「頭疼事」。
  • 相比「舌尖浪費」,糧食生產加工環節一年損失四川全省糧產量
    機收玉米的損失也比較明顯。黑龍江省蘭西縣種糧大戶劉國明種了5000多畝玉米,他說,玉米粒比較幹、脆,收割玉米棒時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如果玉米倒伏,還會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損失進一步增加。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陳志認為,目前,我國農業收割機主要存在作物損失和損傷兩大通用技術難題,部分玉米機收總損失率和總損傷率均高達10%。
  • 我國首套糧堆害蟲自動檢測設備及智能管理系統:代碼如何「殺」蟲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糧食危機被認為是「危機中的危機」。同時,糧食受氣候、溫度、溼度等自然環境影響,糧食安全問題越發引起人們的注意。     #聽他們自己說在糧食儲存過程中,蟲害、黴變和管理漏洞問題讓糧食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每年糧食產後損失的數量在3500萬噸,相當於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
  • 【百日攻堅行動】海倫:男子以收糧為由詐騙 民警細工作破獲案件
    【百日攻堅行動】海倫:男子以收糧為由詐騙 民警細工作破獲案件 2020-12-26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祁東探索中央儲備糧助農增收
    從湖南衡陽出發,沿322國道直行77公裡,這裡有個農家大糧倉——中央儲備糧祁東直屬庫,該庫倉容量能儲備10多萬噸糧食,是湘南最理想的天然糧倉。
  • 清朝:虧空倉糧之罪,宜嚴加處分
    比如,雍正三年(1725),因湖北、湖南作為產谷之鄉,且交通轉運近便,雍正帝命地方官動支庫銀十餘萬兩,採買谷糧,收貯在省倉及府州縣應貯之處。此外,常平倉谷本來源還有截漕增補、官民捐輸、貢監捐納等方式。康熙十八年(1679),頒布常平倉捐輸議敘事例,此後僅康熙一朝,針對倉儲開捐的較大事例即有十餘次。在常平倉的管理上,清代從修建倉廒、儲糧數額到倉庫的日常管理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 「國家隊」高價搶糧!今天玉米多少錢一斤?
    然而,東北地區忽然傳出了中儲糧高價收購玉米的消息,本來是國家調控的,「國家隊」又提價收糧,這樣的動作在外人看來很是反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國家隊」集體漲價收糧,讓連日下跌的玉米市場又開始亢奮起來!  不管怎樣,東北玉米2620元/噸的收購價格,確實有些驚爆,這樣的高價收糧,肯定會再次引起人們的猜想。難道市場真的是極度缺糧了嗎?  一邊是「國家隊」高價收糧,一邊是玉米拍賣仍在持續。
  • 國庫放糧,想讓玉米降價,結果如何?
    試圖讓東北玉米降價市場分析認為僅僅一次總量不足58萬噸的投放還不足讓東北玉米立即降價但是企業不買帳繼續漲價收糧對了對抗此事,企業只能硬著頭皮收糧。)目前東北玉米價格不斷刷新近年來歷史高點,黑龍江最高價已經突破2500元/噸,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最高價觸及2600元/噸左右。
  • 儲糧通風控制與仿真
    儲糧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堅強後盾,這也必將凸顯安全儲糧技術的重要性。儲糧機械通風技術作為一種綠色儲糧技術,能夠有效調控糧食溫度與水分,改善儲糧環境,從而保障儲糧品質、預防黴變與蟲害等。因此該技術被各個糧食倉儲企業所廣泛採用[1-3]。儲糧機械通風過程是一個多因素耦合作用的複雜過程,如果控制不當往往會影響糧食品質與質量,甚至是安全,造成經濟損失[4-5]。
  • 「糧二代」楊柏忠:管好糧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糧二代」楊柏忠:管好糧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2020-09-25 16:35:39   楊柏忠是長春通陽儲備糧有限公司經理,也是一位「糧二代」。在糧食系統工作的三十多年裡,他繼承了父親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勤懇踏實的工作作風。今年8月,楊柏忠榮獲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勞動模範稱號。每天到糧倉查看溫度和溼度情況,早已成了楊柏忠(右二)必做的事。 譚偉旗 攝  楊柏忠到長春通陽儲備糧有限公司擔任經理是在2014年。
  • 糧缸酒缸谷滿倉
    農家糧多,糧缸都是大缸。一米多高,七八歲小孩踮著腳夠不著缸口。缸殼又硬又厚,缸體圓鼓鼓的,能裝下一兩百斤稻穀。糧缸是一種燒陶,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制而成。也許正是因為其材質堅硬,老鼠不去啃噬,用它裝糧食才很安全。裝了糧食的大缸缸口用一張厚重的石板蓋住。為了保險起見,再在石板上壓上重物,這樣一來,老鼠鑽不進去,做到了萬無一失。
  • 小麥抬價搶糧,漲價瘋狂,農民:災荒年不賣
    而且就目前形勢來看,即使給很高的價格,收糧的貿易商去到農村進行收糧食的工作也是十分難進行。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災荒年農民迷信不願賣糧。在農村,農民坊間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災荒之年,不賣糧,因此自己種植的糧食收購上來之後全部囤進麥堆裡備用,要知道自己家的麥堆那都多少年沒用過了,即使有收購商上門收購給的價格很高,農民也不賣。你問他什麼原因,他給你說了這樣一句話,叫災荒之年,不賣糧,往年現如今這個情況您別說糧食了,你連麥穗兒您都找不到。
  • 糧上做文章農上謀新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在「糧」字上做文章、在「農」字上謀新篇,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斷扎穩大糧倉、打造糧產業、擦亮糧品牌,穩固三農基本盤,在新時代探索穩糧產、謀發展、贏新生的鄉村振興之路,譜寫三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扛起糧食安全重任59萬畝,這是河南省1年時間「長」出的耕地。
  • 大慶金融機構創新信貸大慶市人力資源產品 讓秋糧收購錢等糧
    新站鎮是肇源縣重要的糧食集散地,隨著今年新糧購銷大幕的拉開,該鎮20多家糧食購銷貿易企業,都在大量地收購新玉米。針對糧食收購企業的特點,人民銀行大慶市中心支行指導大慶農商銀行結合實際,研發推廣涉農動產(糧食)質押貸款,加大對收糧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效盤活收糧企業的資產和信貸流,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
  • 玉米接連猛漲,餘糧減少,新一輪搶糧或將到來!27日玉米糧價
    同時隨著這一輪重新啟動的上漲,或許新一輪的搶糧熱潮也要到來!但是你不要忘了,還有市場心態影響因素呢,玉米本來是有點小缺口,可是三人成虎,在市場轉了一圈,就變成大缺口,加劇了搶糧、囤糧的熱度,就把這個小缺口,逐漸放大了。而從目前來看,隨著新一輪上漲的開啟,或許新一輪搶糧熱潮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