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道中華甜品上了日本社畜的遺願清單?

2020-11-19 騰訊網

在北京請朋友開頓局氣點的洋葷,最不容易出錯的就是日料。

一桌子生猛海鮮,切片的切絲兒的切塊兒的,滿滿當當擺上十幾盤子,再來上一瓶漂洋過海的大吟釀,怎麼看都透著一股闊氣勁兒。

但在日本,想要招待鐵瓷,最顯誠意的還得是正宗的中華酒樓

八大菜系一通煎炒烹炸後端上桌來,色香味意形,處處透著美食大國的霸氣感。

吃完了山珍海味,一蓋碗鐵觀音下肚,再來上一盤「S級夢幻甜品サンプーチャン」才叫有裡有面。

是的,這盤金燦燦、黃澄澄,碰一碰又顫巍巍的夢幻甜品,就是如今日本飯桌上判斷一個人是否是隱形富豪的重要道具。

它的另一個名字特別接地氣:三不粘。

魚眼看人間

點開Japan Yahoo,輸入「夢幻般的中華料理甜品(幻の中華スイーツ)」,第一個跳出來的,正是日本工薪階層高攀不起的三不粘。

東京別視點ガイド

一張張精心拍攝的打卡照和一篇篇真情實感的repo,通篇馥鬱芬芳的彩虹屁讀下來,再無情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大呼「今晚的三不粘真美」(不是)!

在料理題材的日漫裡,三不粘更是絕殺的存在。

2016年的《鐵鍋料理王》中,三不粘就作為漫畫中料理對決的奇襲殺手鐧登場。

主角大廚一通電光火石的猛火操作後,隨著夢幻甜品的蓋子被揭開,整個畫面都被三不粘散發出的炫目光環所籠罩。每一個品嘗過的NPC,也頓時如同三花聚頂一般綻放出炸裂級笑容。

中二老中青年讀者們,也都被這種奇特夢幻的甜品所吸引,老二刺螈望梅止渴不成,紛紛按著漫畫線下實操。

YouTube的美食區,製作中華料理S級夢幻甜品「三不粘」最多的是日本UP。

在三次元美食界,三不粘也是一騎絕塵的人氣NO.1。

地球上最愛投票的日本人,各式腦洞大開的「五花大榜」年年有,光是美食榜單一年就能整出幾十個。

然而,日本人還是給了三不粘一份別樣的柔情。懷揣著對這道甜品的敬仰之心,島國吃貨們竟然直接把三不粘送進了臨死前必吃的遺願清單,一搜就刷屏。

坐擁百億少女迷妹的「嵐朋友」ARASHI,也為它親自蓋過章。

2018年6月18日這期《交給嵐吧》上,這道神秘甜品憑藉驚豔口感和中國功夫一樣的製作工藝,讓閱菜無數的ARASHI讚不絕口。

由此,日本的三不粘神話愈演愈烈。

節目上這家製作三不粘的中華料理店,原本每天只接待一組顧客,現在直接得提前一月預約。

沒辦法,三不粘好吃,可實在太費廚師了!

光是這7分鐘不停的顛勺,就足夠精通「匠心」精神的日本人再為它打call五千年了。

▲瀕臨累哭的日本三不粘師傅

三不粘不在江湖,但江湖處處都有它的傳說。

然而,說它是網紅美食,實在委屈了它。

早在沒網的年代,它就紅了。

清朝道光二年,在宣武門外菜市口附近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東,一家由大四合院改建的「廣和居」開張了。

別看只有幾間雅間幾張桌子,但來捧場的,都是京華煊赫一時的皇親貴胄。

能抓住這些吃主兒的胃,不僅要味道出眾,還得出其不意——

在風沙大油鹽重的北京,廣和居另闢蹊徑以江浙菜為基調,創立一系列「南味」佳餚。江家豆腐、韓家肘子、清蒸白菜、瑤柱肚塊,這些從各官府衙門和宮廷流出來的私房菜自帶傲嬌感,也更讓廣和居有了幾分私人沙龍的味道。

在各色私房菜裡,御膳房退休的幫廚袁祥福拿手的宮廷點心「三不粘」位列其中,也毫不遜色。

▲三不粘的名字,傳說是李鴻章女婿張佩綸起的,他還有個很出名的孫女,叫張愛玲

多年後,廣和居停業,大師傅另尋良主,又把拿手菜連同「三不粘」帶到了同和居,讓這家胡同小館一躍成為了文人墨客的聚會場地。

著名的常客,除了每次吃完都得記小本本的迅哥兒和不寫等於沒吃的饞人梁實秋外,還有吃完了必須手繪的齊白石和溥傑等人。

梁實秋

北方館子常用為一道外敬的菜。就如同「三不粘」、「炸元宵」之類,作為奉贈性質。

說是「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也完全不過分。

為了伺候好這些吃墨水的主顧,同和居的老闆別出心裁,用久不見客的三不粘做「敬菜」給各位文青/中/老品嘗。

何為「敬菜」呢?

舊北平開飯館,講究和氣生財。大飯莊一見老主顧設宴,往往會額外贈送一兩個拿手的「敬菜」,既在客人面前,給做東的老主顧長面子,也在感情上拉攏拉攏。

大飯莊的敬菜,很多是幾道菜單上沒有的「俏」菜,在酒席大菜上完後作為壓軸彩蛋敬謝奉上——講究的客人心裡也有數,小帳(小費)裡不僅把菜價補上,也會獎勵一下有眼力見的堂倌。

而炮製繁複不可省人工的點心三不粘,作為一道特供貴客的小而美的敬菜,對同和居而言,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會吃的人都知道,三不粘的做法,最看手藝:

將不帶一絲蛋清的雞蛋黃磕入碗中,和澱粉、白糖朝一個方向攪打均勻。

炒鍋中火燒三成熱,下蛋液混合物。

小火溫油裡,大勺翻飛將蛋液大力攪炒。等到熬至糊狀後,一邊攪炒一邊慢慢淋入涼油,讓蛋液不會立即被炒熟,也不會粘鍋。

在恆溫的炒鍋內,反覆攪炒四五百下,等到鍋內的蛋液逐漸變得金黃,糅合成一團凝脂便可出鍋了。

剛出鍋的三不粘,趁熱盛在淨白色的瓷盤裡,端上桌來滿室甜香。金黃光滑,鋪於碟子中央,宛如一輪十五明月,粘糯似羹,軟香似糕,用湯匙輕輕舀起一角,不粘匙,不粘盤,不粘牙,入口綿軟潤滑,咀嚼之下溫潤濃香。

三不粘作為真正的「光碟美食」,味道之外更大的享受,在於吃下時的樂趣。

一口糯嘰嘰,香嫩嫩的三不粘從進入口腔後,便由著性子的恣意流動。等它一溜煙兒的打著滾滑入胃裡時,大部分還都沉浸在它的跳脫裡回不過魂兒,這樣的體驗又怎不讓人記憶深刻呢。

正因為三不粘超越感官的多維度體驗,同和居在京城中的名氣與日俱增,至今尚存。

在同和居,它也漸漸喧賓奪主,挑起大梁,成為傳說中京城小吃最神秘又高貴的一個代表符號。

可海那邊吃慣了糰子大福的島民們,又為何對三不粘舉國傾倒呢?

這跟同和居的日本老主顧們脫不了干係。

1949年建國之後,許多老字號漸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保留下來的老字號同和居,成了對外商務宴請以及外賓感受地道老北京美食的第一站。

每天掌燈時分,西四店門口停著的各國大使館車輛讓這家老店重新煥發出活力。

中日建交後,時任日本首相海部俊樹也曾兩次光臨同和居。在品嘗「三不粘」 時,他被這種形式與內容並存的奇特點心所打動。於是,他在回國前又特意來了一趟同和居,畢恭畢敬用保溫桶把三不粘帶回了日本皇室,並得到了明仁天皇的認可。

▲這位海部前首相也是個北京美食迷

之後,中華料理甜品三不粘的聲名遠播東瀛。同和居的大師傅又多次親赴日本,為皇室製作這道「敬菜」。

改革開放後,一些同和居的退休員工帶著功夫遠渡重洋,來到異國尋求發展,三不粘也就此在日本紮下根來。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曾幾何時,中華料理在海外只是B級美食快餐代名詞。可這盤小小的三不粘,卻憑藉最簡單的食材、最繁複的工藝,展現了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以一己之力扭轉了中餐難登大雅之堂的刻板印象。

走出國門的三不粘以優等生的身份,繼續著對外文化輸出的任務。相信,未來正宗中國菜出洋的隊伍,也會越來越壯大吧。

參考資料:

1.宋雲輝,《一對師徒 半個世紀「大廚夢」》,《北京紀事》,2006年02期

2.趙珩,《民以食為天》,《百年舊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2

3.《「雞蛋十二時辰」之晚餐》,紀錄片《吃東西》,2020.1.23

4.《間宮祥太朗&加藤諒たまご料理デスマッチ!》,《交給嵐吧》,2018.9.8

5.川井昴,『傭兵団の料理番5』,主婦の友社,2018.5

6.西條真二,『鉄鍋のジャン「別腹」も大満足!中華デザ』,KADOKAWA,2015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封面設計靈感來自漫畫《鐵鍋料理王》、動畫片《中華小當家》

作者 - hikaru

設計 - 大雨

編輯 - VJ

相關焦點

  • 日本打工人高攀不起的中華料理:三不粘
    吃完了山珍海味,一蓋碗鐵觀音下肚,再來上一盤「S級夢幻甜品サンプーチャン」才叫有裡有面。是的,這盤金燦燦、黃澄澄,碰一碰又顫巍巍的夢幻甜品,就是如今日本飯桌上判斷一個人是否是隱形富豪的重要道具。它的另一個名字特別接地氣:三不粘。
  • 《遺願清單》這才是女王的打開方式——遺願清單
    說出來我都不信,因為一首歌,就是上面這首竹內瑪莉亞的《旅のつづき》,莫名聽著很有感覺,然後順著qq音樂僅有的42條評論竟然去找到了這首歌是去年電影《遺願清單》的片尾曲。因為有個原版,是摩根弗裡曼演的《遺願清單
  • 日版《遺願清單》:清新細膩的遺願清單
    所謂《遺願清單》,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將要去世前,完成一個人餘生未完成的事情。這樣的題材的多數是打抒情牌,以及也因為深深符合中老年人觀眾的口味而在電影市場上所向披靡,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是雙豐收的。畢竟講的是人生、死亡和人性那深厚而溫情的內核。
  • 《遺願清單》為自己寫一份遺願清單
    只可惜在節奏上的張力略微遜色,若是在遺願上再多幾個,用快速切換鏡頭的方式去表達,會更加感人。此外北原的家人轉變有些過快,人物的塑造不夠立體了。這些都是可以深化的部分,覺得有一些可惜。暫且拋開電影敘事的角度,看完這部電影我更想以故事立意的角度出發去寫感想。如果兩位主角沒有經歷到將要奪去生命的疾病,她們就無法在最後的日子過出如此精彩的人生。
  • 《遺願清單》翻拍了好萊塢的遺願清單,但是有不少日本人自己的東西。
    翻拍了好萊塢的遺願清單,但是有不少日本人自己的東西。首先本片的主角都是女性,而似乎導演刻畫的人物更加的卑微,抱歉不應該是卑微,只是更謙恭,但導演就是這個意思。本片照搬了跳傘的橋段,但因為是女性是主角,乾脆就加進了不少家庭戲和人文主義的東西,但這個其實蠻符合日本人一向的電影理念。結尾其實是改動很大的,但也顯得很硬,要能狠狠的在結尾煽個情那是最好的選擇。
  • 感情細膩極致催淚——《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影片中將兩位男性主角換成女性,改編時配以符合日本國情的元素,讓人看著更為貼近東亞人的生活。比起美版原版,日版《遺願清單》採用女性為主角,感情更加細膩豐富,催淚效果更強。小病號掉落在地上的筆記本記錄著她的遺願清單,北原幸枝和剛田麻子為了讓剩餘的生命有點意義,開始逐條完成小本本上的遺願清單。
  • 《遺願清單》:兩個老年人的計劃清單有哪些看點?
    3個孩子,犧牲了年輕時要做歷史教授的夢想;然而夢想還沒有實現,老年的時候卻患上了重病癌症,就把這些年的夢想寫在了紙上,在此同時醫院的病房裡同樣有著重病症的富貴白人科爾與他住在一個病房裡面。在日常醫療護理的過程中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次偶然科爾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於是他添加了這張卡特的清單,決定放棄治療,與卡特一起利用為時不多的餘生完成這張清單上面的遺憾;而這張清單被成為遺願清單。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
    「我們的生命如同溪流,朝著同一個方向奔流,無論是朝著天堂的芳草地,還是在瀑布的迷霧中,一定要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  這是電影《遺願清單》中卡特。錢耐德在生命的盡頭寫給朋友愛德華。科爾信裡的最後一句話。  「找尋到屬於你生命中的快樂……」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又帶來無盡的思考!
  • 《遺願清單》清單
    罹患絕症的二人在醫院相遇,為實現一名12歲女孩的「遺願清單」而展開故事。她們要做的都是以前的自己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首次體驗打破自己的那層外殼,享受人生的幸福——「無論如何,人生要有所改變」。兩個不知道該幹嘛的失意女性撿到「亡故」小姑娘的遺願清單,終歸實現的是她人的願望;但最後一條宇宙旅行用花不完的身外之物得以實現,還是略略升華了一下整部片的段位。
  • 《遺願清單》可以
    吉永小百合將與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遺願清單]!2007年的原版[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編,兩位主角則選擇以女性角色來展現。影片將描繪家庭主婦(吉永小百合 飾)與女社長(天海佑希 飾)皆因病住院,時日無多,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兩人便開始製作遺願清單,展開人生的另一頁。
  • 遺願清單01|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願望清單——My 《Bucket List》
    △Youtube上一位藝術家老奶奶的家,右上是小區裡撿的銀杏葉我至今還記得高三的時候,我在無比悽苦的心境中苦中作樂,抱著手機看《遺願清單》。身患絕症的卡特說起年輕時想做一個歷史教授,結果上大學兩個月妻子就懷孕了,不得不賺錢養家,找了一份汽車修理工的工作,一晃就是四十五年。他由憤怒到妥協,到沮喪,最後接受。這一幕讓我忽然有了緊迫感,意識到我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多。
  • 遺願清單 2021-2-24
    電影《遺願清單》2007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由兩位影帝級演技的傑克·尼科爾森與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 兩個患病的老頭子不巧共住一個病房,一個是自大果決的富豪科爾,一個是博學忍讓的黑人卡特,兩人開始互相看不慣,時間一長又建立了友誼,得知雙方都僅剩半年,二人決定一起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
  • 《遺願清單》OK吧
    吉永小百合將與天海佑希共同主演日版[遺願清單]!2007年的原版[遺願清單]由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而此次日版的改編,兩位主角則選擇以女性角色來展現。影片將描繪家庭主婦(吉永小百合 飾)與女社長(天海佑希 飾)皆因病住院,時日無多,卻發現自己的人生如此「空白」。兩人便開始製作遺願清單,展開人生的另一頁。
  • 《遺願清單》【遺願清單】在生命結束之前,你還想去做什麼?
    兩個人在醫院意外撿到一個12歲糖尿病患者的遺願清單,準備還給小姑娘的時候,得知小姑娘已經離開了。幸枝決定寫下自己的遺願清單,可作為家庭主婦的她並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麼,她打電話告訴真子,自己決定幫小女孩完成她的遺願,被老公篡權的真子決定加入。
  • 圖解電影《遺願清單》
    第二天一早,湯姆來到病房叫醒愛德華的時候,在地上撿起了卡特的那張「遺願清單「,愛德華最終看到了清單上的內容。跳傘指導師插嘴道:「也許是因為你叫她『續集』。」愛德華恍然大悟:「天哪,我居然從來沒想過這點!「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四個月前,《我的遺願清單》在主劇場落下最後一個音符,四個月後,這座承載著希望與感動的舞臺將再次搭建而起。雖名為「遺願」,卻用「輕鬆」的方式講述「沉重」的話題。它喚起我們對於「友情」、「自由」、「青春」的回憶和憧憬,在笑淚中再次出發,在劇場裡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
  • 《遺願清單》這輩子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其實這兩個女人都相當可悲,活了一輩子,還是幫一小女孩去實現遺願,她們甚至連自己最想做什麼都不知道。 一個是古稀之年的家庭主婦。一輩子圍著家裡兩個男人轉。自己身染絕症,擔心的是這兩個男人以後的生活,祈求女兒回來照顧他們。女兒委屈拒絕,憑什麼呀!日本的男人真特麼幸福!可是正因為日本女人願意一輩子這樣低眉順眼的犧牲自己,慣溺男人,誰不願意做一個幸福的低能兒!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②當引進劇走進小劇場】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曾先後在韓國與日本公演,不管是劇目本身還是該劇的原聲專輯都在日韓收穫了不錯的口碑。觀眾不僅能在劇中陪著主角們又哭又笑,還會在走出劇場後去回味、思考、探索「生命」這一終極命題;就像是在陪伴「劉寶」走到生命的盡頭之後,反過來又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從這一點上來看,《遺願清單》這部劇已經是成功的。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2020年11月6日-7日,由方書劍、周繼琛主演的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即將登陸北京保利劇院,和大家在劇場相見啦 接下來,就和劇院君一起通過這篇觀劇導賞,提前感受下《我的遺願清單》的精彩之處吧~
  • 《遺願清單》觀後感
    該電影講述的是兩個身患重病的老人在同一間病房裡相識並一起實現自己遺願的感人事跡。 裡面的主人公之一愛德華是一個富可敵國但是脾氣暴躁的老人,而卡特是一個生活拮据但是思想睿智的老人。他們兩個人在性格和條件上正好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互補關係,這也為後面的故事提供了條件和基礎吧。卡特在得知自己僅剩一年時間前列出了一份「遺願清單」,但在得知自己時間不多時,他選擇了丟掉那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