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謝謝關注微笑朱姐,這是「微笑朱姐幸福路上」第十二篇原創文章,在這裡只記錄真實和美好,願你我在文字裡穿行時感到幸福。
今年是優優二升三年級的階段,在寫作方面學校的要求開始有所提升。
當希望孩子願意寫,想寫,寫的好的想法出來時,
我和杜老師都知道,這是需要專業人士幫助的,
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是高度一致的,就是在學科類學習這件事情上,
家長和孩子面對體制內教育,繞不過去的情況下,
與其抱怨,不如行動。
幫助孩子建立學科類學習的學習力,而不僅僅是送去培優班,
和她在一起面對學習類的困難,這樣她在青春期的時候,
才願意和我們像朋友一樣交流,在低年齡段你不有質量的陪伴,
高年段孩子很難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向爸媽求援,
可能更多的是找同學和自己解決,所以慶幸孩子在低學齡段的時候
自己還能幫得上忙,這正是建立互賴的機會。
於是在3月份我們邀請了,港澳臺三地語文教材的編撰者之一陳麗雲老師
來武漢為我們自己以及家知光的鐵粉媽媽們,
做了三天的閱讀與寫作工作坊,
每個白天就是帶著媽媽們學習,晚上就是讓媽媽們觀摩如何輔導孩子
的閱讀和寫作。
那三天真是過的又快又充實。
我們這些媽媽們也像人生中第一次學語文一樣,
沉浸在語文之美中。
三天下來媽媽們感觸最多的就是:哇!我居然可以寫詩
我居然可以出口成章!
媽媽們在文學的海洋裡徜徉,才有可能把這份美好
而不是對語文學習的焦慮帶給孩子們。
雖然短短三天的工作坊結束了,但是對於語文學習的實踐才剛剛開始
這不,正好這一周優優有語文作文需要完成,我們就嘗試著用課堂上
陳老師教給我們的,思維導圖發散想法,描寫食物按照從內而外的順序
描寫事件按照時間的順序(當然這並不是唯一的描寫方法)
這一次寫出的短句和作文,優優自己也很滿意
先寫的思維導圖
這是一段要求描寫你最喜歡吃的食物的段落描寫,優優想到了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先把她能想到的毛豆的特點羅列出來,然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所以大家會看見在小圈圈的外圍還有一圈阿拉伯數字,因為在發想毛豆的特點時是按照小朋友的記憶來寫,最先寫的其實是甜和酸 ,因為口感總是最容易記住的,後來才會想到陳老師在課堂上說的,形色的描寫,然後又記起來還有脆香這個特點。
當全部寫完以後,我們再來根據一個人看見一道菜是怎樣的順序,去將寫作的順序擬出來,就是先形色,再味道的順序,最後再加上自己每次吃毛豆時的那個爽勁。
這幾乎是第一次孩子這麼一氣呵成的寫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全面而具體,
所以她自己寫完以後也慨嘆說
別人看見我寫的毛豆一定會流口水吧。
依舊先寫思維導圖
這是一段要求寫出自己理想的小作文,在這之前我在輔導孩子這類作文時
也是有些矛盾的,既不想她寫的假大空,也不知道如何輔導一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寫的真實而深刻,這一次不一樣 ,因為優優自己上過三個晚上陳老師的課,陳老師每次引導她們去看繪本、讀文章時,都會強調有內容去支撐你的觀點,比如一首詩的意境是如何逐漸通過一字一句的描寫運用,去體現作者想表達的開心、悲傷的心情。
所以當著主題出來的時候,優優很清楚的說:我的理想是音樂家,我們就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了討論,我就會學著陳老師的語氣
問:你想成為什麼樣的音樂家啊?
答:我想成為能寫出優美音樂的音樂家
問:哦,那哪個音樂家你覺得符合你說的這個標準呢?
答:聶耳啊,他為國歌做的曲我就覺得很優美
(說實話這個點我是沒有太搞明白的,但是那也不影響孩子去表達她自己的想法)
問:哦,以上兩個問題你連在一起回答是?
答:我想成為像聶耳一樣能夠寫出優美樂曲的音樂家
問:嗯,那你在想要成為音樂家這件事情上曾經做過哪些事情呢?陳老師說你要舉出一個觀點時,需要有事實依據,我想你一定是有感而發的。
答:當然,我剛剛被選上了合唱隊,我已經持續練琴2年了,你不是還在我剛練琴的那一年,送了一臺「鋼琴解剖課」的音樂劇給我嗎?
我還滿驚訝優優居然能一口氣說出這麼多實證。
我繼續說道:聽你這麼一說,確實是哦,看來為這個理想你已經準備了好久呢,這篇文章的主題真是為你準備的啊,我期待你的大作咯!
於是優優就根據我們討論的人、事、心情的三個分類將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畫了出來,然後思索了一會在舉例說明這個環節,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從最遠的練琴、鋼琴解剖課到選上合唱隊從遠到近描寫。
就這樣一篇包含自己真實情感,又激動人心的「我的理想」就完成了。
那天晚上整整花了大概一小時的時間完成以上一個片段和一個小作文的發想、畫圖和書寫完成,不得不說這個過程是耗時耗力的,它需要家長們非常耐心的去啟發孩子所思所想,而不是方便了事。我總記得陳老師在工作坊上說,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輸孩子知識,而是讓孩子發現自己,探索自己,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語文課應該被視為一個有機體,有意識、有順序地教導孩子傳情達意,成為一個真實、能面對未來挑戰的「人」。
當我們從這樣的角度去和孩子一起學語文、玩語文,
孩子們才不會以學語文寫作文為痛點,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發自內心的建立屬於她的核心素養。
我想作為一個媽媽,一個家庭教育工作者,一個和大多數女性一起工作的家庭治療工作者,我完全知道去輔導孩子學習是一件辛苦又漫長的路,但是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我們可以漠視,我們還可以有辦法,有更多的辦法去支持孩子的學習,比如自己先成為學生再學一遍。
家知光在未來的幾年裡會為一直跟隨我們的家庭不斷尋找最好的老師
去支持孩子們的學科類學習,起碼我們這一群家長和孩子一起抱團取暖
難也不覺得難了。
相關連結
教育即未來 語文即人生
港澳臺語文教材編寫者親授《如何從閱讀和寫作培養孩子的自學力》,工作坊招募
朱姐介紹:
家知光&童行之光兩大品牌聯合創始人
美國雙向養育認證導師
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
後現代生涯規劃學習者
EFT婚姻關係在讀
家庭系統治療師在讀
專注於兒童個人成長,
親密關係領域,
並且擅長在家庭模式、
群體活動中去觀察孩子的成長模式
以及協助家長助力孩子成長
曾為英孚、蕃茄田藝術
美喬國際幼兒園系統等
多家藝術及教育集團進行師資培訓和家長課堂;
持續為共計500餘家庭和兒童提供家庭輔導
如果你也覺得我是個有趣有料的媽媽
歡迎和我交流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