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版數字報-小區物業管理難點痛點解析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備受關注的《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一審。日前,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修正案(草案)》召開多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物業管理業內人士與市人大代表就物業管理的痛點難點進行了探討。

  問題1

  物業費調整步入「怪圈」

  物業費調整觸動著居民們最為敏感的神經。物業費要上調,居民不買帳;物業費不上調,物業又難負重擔最終「拋盤走人」,這似乎成了小區物業工作中的「怪圈」。古北物業的負責人徐躍明對此深有感觸。作為行業專家,他參加了盧灣都市花園物業費價格機制評估工作,這個建成十多年的小區依靠專家組的專業評估,經過物業和業主代表的協商,最終成功實現了物業費調價。

  盧灣都市花園的成功案例,讓徐躍明感受到了民主協商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有一個合理的協商機制比硬性規定服務標準和定額更具操作性。他指出,《修正案(草案)》規定了「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發布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的標準和定額,行業協會應當定期發布物業服務價格監測信息供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商物業服務費時參考」。徐躍明認為,物業管理作為一種服務,是一種特殊商品,「物業服務作為一種無形的服務過程,很難結合到一個點上,把服務的質量和價格通過一個定額去涵蓋或者解決,也不利於社會資源市場化配置的原則。」徐躍明認為,目前沿用的標準還是2007年市政府通過主管部門發布的標準,「一統十年,管理費動不了,每年物業管理成本在不斷增加,這使整個物業服務提供的價值和價格發生了背離。」

  因此,徐躍明建議,在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定期公布價格監測信息同時,需建立一個行業物業管理費收費價格的協商和評估機制,使相關工作的邊界更加清晰。

  問題2

  舊房待修維修資金續籌難

  隨著住宅使用年限增長,維修成了居民們的頭疼事,物業管理中的棘手事。房屋日益老化,動用專項維修資金維修、更新及改造房屋共用設施設備的需求也在上升,專項維修資金餘額不足的問題逐漸暴露,續籌難的矛盾日益凸顯。

  為此,《修正案(草案)》針對現實中業主大會往往難以或者遲遲不作有關專項維修資金續籌決定的情況,規定業主大會未在九十日內作出決定的,應當採用分期交納籌集方式,並明確了具體程序和標準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對外牆脫落、電梯故障等緊急維修情況下專項維修資金列支渠道不暢問題,在原有規定基礎上作了完善:業委會未在七日內通過緊急維修更新方案的,由政府組織先行修繕;修繕費用經審價後,憑區房管部門出具的支取通知和中介機構的審價報告,在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

  對此,三湘物業的負責人曾憲民表示,物業緊急維修時會遇到機構認定難題,有些基層房管部門不知道如何認定,於是就不批准,這也導致物業公司就電梯維修問題吃了「啞巴虧」。由於時間限制,沒有辦法找相關機構認定,即便認定也要走流程,缺乏操作性。為此,他建議遇上此類緊急情況能夠「急事急辦」,先修後認定。

  市人大代表屠涵英表示,及時組建業委會對於住宅維修資金的有效使用至關重要,但由於組建業委會需要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的指導下進行,因此組建的速度遠遠跟不上需求。她在走訪中了解到虹口區有個街道,一年有90多個業委會成立,但成立改選一個業委會非常複雜,有20多項公告。因此她建議在對建設單位符合成立業主大會條件沒有申報有罰則的同時,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等相關部門沒有及時組建的行為也要有所約束,從而倒逼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加快業委會組建流程。

  問題3 

  小區停車難題難解

  本次修正案(草案)》還特別對停車問題作了規定:停車位少於或者等於房屋套數的,一戶只能購買一個車位;前期物業服務合同中應當對產權車位的租賃價格予以約定。業主大會成立前,收費標準不得擅自調整;業主大會成立後,需要調整的,應當向區房管部門備案。要求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發布停車收費標準的價格監測信息,供業主和開發商參考。

  俞悅對法規規定了停車位一戶一位表示贊同,但在她看來,停車位的收費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她認為應當對於停車位的合理價格有相應的監管,不能光靠一個備案了事,防止開發商就停車位的租賃價格「漫天要價」。

  法律界人士在座談中針對停車費的問題表示,業主大會成立之後調整物業相關收費標準,應當向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對於沒有備案的情形,應該設立相應的罰則,以此督促相關單位更積極的進行價格備案。摘編自 《上海法治報》

相關焦點

  • 物業|首華物業李忠:將零散老舊小區統一納入「大物業」管理中
    4月15日,北京首華物業管理公司董事長李忠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微信ID:china-crb)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們公司以防疫期間封閉小區為契機,安裝智能門禁等對原有開放式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並發揮「大物業」職責,將零散老舊小區統一納入「大物業」管理,為後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有機更新奠定了基礎。中國房地產報:面對接下來的復工潮,你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怎麼開展?
  • 濟南建立小區物業管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制度 破解亂收費和停車位不...
    今後因物業管理亂收費、水電暖供應不正常、停車位不足等問題引起的糾紛,將通過社區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街鎮辦事處、各區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予以解決,從而實現「小糾紛不出社區、大糾紛不出街鎮、疑難糾紛不出區縣」的目標。
  • 物業管理用房成快捷酒店?物業管理「不管理」,業主權益如何維護?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5月1日,《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對解決業委會成立難、物業費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失管小區維護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那麼,條例實施將近兩個月了,各小區物業管理有什麼變化,還有什麼痛點和難點待破解呢?
  • 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如何改造?珠海這個社區這樣做
    平整的地面,嶄新的圍欄,曾經的老舊小區煥然一新,給小區居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7月5日,經過近一個月的修繕改造,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吉大街道水灣社區的海港階梯樓改造項目正式完工。改造前後對比圖海港階梯樓建於1992年,屬於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包含3棟居民住宅樓。
  • 無人管理小區有了公益性物業企業入駐,泰山區提升小區物業服務啃下...
    居民告訴記者,就在今年5月之前,這裡還是一個無人管理小區,因沒有物業公司願意接手管理,長期存在亂拉亂扯、亂扔亂放的問題,不僅環境衛生讓大家不滿意,開放化的管理也讓人很沒安全感。小區翻天覆地的變化,源自於嘉德社區成立的公益性物業服務企業。
  • 開州區中吉社區突出「四個」著力 抓實小區防控
    文峰街道中吉社區在文峰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指導下,突出「四個」著力,抓實抓好抓細轄區防控工作。社區著力抓重點。把轄區一個有1376戶,5000餘人的東城國際高樓小區列為重點,由社區書記喻世樂掛帥,帶領一班人到現場督導敬仁物業公司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社區著力抓難點。
  • 紅廟北裡物業管理「羅生門」
    7月15日,經濟觀察報在紅廟社區西區、北區走訪,包括52、58-64、74等原是熱電廠家屬區的多個樓棟,多數業主(非租戶)表示,對收取停車費的前期入門調查、問卷或電話詢問等形式不知情。 62號樓的一位業主表示,曾填寫過小區袁姓書記上門給的一份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僅兩道選擇題,大意為:一是引進物業後,是否覺得社區環境變好了?
  • 社區物業引進基層治理創新,馬克水印相機助力物業科學管理
    本網9月03日訊 作為地方社區管理的重要一環,物業人在日常工作中一直需要與業主、街道辦等保持密切聯繫,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智慧型手機、智能軟體逐漸普及的今天,一些創新科技能夠極大提升物業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許多與時俱進的物業經理巧妙地在眾多物業工作場景中,如定位考勤、取證拍照、打卡籤到、工作拍照、外勤執勤拍照打卡等,利用時下智能科技應用,從多方面解決物業工作中的難點痛點,提高物業工作效率,彰顯了物業管理專業服務的價值。
  • 對標未來社區!看餘杭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如何「乘風破浪」
    此次綜合改造提升以營造小區特色文化為關懷點,通過挖掘小區的發展歷史、地域特點、特色建築、文化共識等元素,為公共空間確定文化藝術,形成貫穿小區的設計語言,融入小區的改造設計,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區文化,增加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
  • 社區治理的「武侯經驗」:創新信託物業模式,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機制創新,形成開放互惠的「信義關係」,增強小區內部良性循環,解決「信任缺失」的物業通病,實現業主利益最大化和社區小區公共利益最大化。這是把居民利益性公共生活納入制度化、規範化運作的有益嘗試,從源頭上、根本上消除物業矛盾糾紛的制度設計。本期「善治成都」,記者專訪武侯區委社治委機關黨委書記朱江,他以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為目標,分享社區治理中「終結」物業糾紛的「武侯經驗」。
  • 物業社區聯手,和義街道世嘉麗晶小區垃圾分類見真招
    這是豐臺區和義街道西一社區世嘉麗晶小區保潔員崔愛蓮近期每天工作時都要重複的一句話,時刻提醒著小區居民要踐行垃圾分類,從身邊做起,為居民擰緊垃圾分類這根弦兒,這也是和義街道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物業社區聯手 讓垃圾分類理念進小區、入家門垃圾分類,宣傳先行。
  • 物業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小區、商業)
    物業小區日常巡查管理規程1.0目的規範小區巡查工作,保障小區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2.0適用範圍適用於客服中心的小區巡查工作。3.0職責3.1客服主管負責小區巡查的組織、管理工作。3.2客服助理負責依照本規程實施小區巡查工作。
  • 關於開展2020年廣西小區物業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的通知
    A.安全管理 B.清潔衛生 C.綠化養護 D. 公共設施設備維護 E. 停車管理 F.緊急事件處理 G.社區文化建設 H. 日常維修保養 I.小區智能化設施 J. 代送代購上門等特約服務 K.其他11、經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您對物業公司在小區一線防控和參與社區治理方面的認可度如何?
  • 老舊社區如何搖身變成智慧社區?看江城全新的「物業城市」模式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詹鈃)刷臉自動識別業主,訪客刷身份證進門,語音交互系統識別外賣小哥打開對應門禁……通過智能科技武裝,讓小區的一系列管理簡潔化,在這樣的小區生活是不是很贊?這種全新的「物業城市」模式來到江城了。
  • 針對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老舊小區 南京市將建一批公益性...
    原標題: 針對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管理失序的老舊小區 我市將建一批公益性物業服務企業  本報訊(記者 許琴)老舊小區的管理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難點。昨天,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老舊小區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強我市老舊小區綜合管理工作,讓老舊小區有人管、管得好、可持續,切實增強老舊小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小區智能化管理讓社區更「聰明」
    在濰坊高新區清池街道高新花園小區內,一個小型氣象站正實時地記錄著小區內的氣象數據:溫度31.2℃,溼度66%……同時這組數據也更新在了小區居民的手機上。保潔員來到垃圾箱進行衛生清理,「這是我們的智能垃圾桶,能監測滿溢度呢,只要快滿了就給我的手機上發信息。」
  • 點讚臺丨一核多維 共建共享——桐山街道桐南社區「大家庭」的幸福...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群眾的家園所依。近年來,桐山街道桐南社區優化組織體系,打造「一核多維、共建共享」黨建品牌,將黨建貫穿於社區自治、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 光明區推進城中村圍合式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及天然氣點火工作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陳良海近日,光明區召開城中村圍合式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及天然氣點火工作現場推進會,光明區領導周輝、光明區住房和建設局主要負責人及分管負責人、各街道及社區相關業務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紹興一小區物業新年第一天不辭而別
    1月5日,越城區玫瑰園小區業主向記者反映,小區物業承包人在元旦那天突然撤離。而留下的「糊塗帳」還沒有算清楚,為此業主們報了警,卻意外發現小區還有不少業主共有的資產。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 《青島市物業管理條例》明年實施 對業主大會編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訊(記者李雯)昨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年10個民生領域管理服務提升行動推進工作情況的最後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住宅小區、房屋產權、未貫通道路管理服務等三個專項領域推進工作情況。1800戶業主體驗「交房領證」據了解,今年青島市住建局出臺了新規探索先驗房後交房、交房即可辦證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