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聚焦|幸福多一度!千份冬至餃子暖了一座城

2020-12-24 澎湃新聞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鄭成海 劉玉凡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

  一份熱氣騰騰的冬至餃子,讓那些在寒風中堅守崗位的人們心裡暖暖的!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一年又一年」,北方人有吃餃子的傳統習俗。當天上午,在青島市北區瑞昌路順豐速運網點、李滄區院士港和信聯天地等建築工地,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聯合島城愛心企業和眾多愛心人士,為快遞小哥、環衛工人以及農民工兄弟們送來了上千份熱乎乎的餃子,給他們帶來了滿滿的驚喜和感動。

反映:

一通愛心電話

引來一群愛心人

  12月20日晚,半島新聞客戶端以《嚴寒中堅守!探訪建築工地裡的農民工》為題,報導了島城部分建築工地農民工們的生活狀況。該報導發出後,受到了不少島城愛心企業的關注。當晚,青島麗鑫源二手車市場負責人黃玉重致電半島全媒體記者表示,他看到工人們在宿舍裡不能取暖只能靠增加棉被的情況後,就非常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希望通過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給建築工人等戶外工作者們送去一份關愛和溫暖。「現在天越來越冷了,我們都在溫暖的室內待著,而眾多建築工人、環衛工人還有快遞小哥們為了千家萬戶,依舊在寒風中堅守崗位,他們非常不容易。我前些天採購了一大批水餃,想捐獻出來,剛好可以在冬至當天給工人們送過去,讓他們吃上熱騰騰的餃子,在青島也能夠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

  當天晚上,半島全媒體記者先後聯繫了青島嘉馨養老院、青島眾合助殘慈善服務中心等愛心機構。他們原計劃在12月22日舉行一場公益活動,得知青島麗鑫源二手車市場負責人黃玉重想送愛心水餃後,立即調整了行動計劃,並當場決定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來。「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是一家充滿愛心和正能量的新聞媒體,幫助過許許多多的弱勢群體,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加入到這次公益行動中。」青島嘉馨養老院負責人李學洋在電話中表示,下餃子和分發餃子的工作,養老院的志願者們全包了。

現場一:

快遞小哥吃上熱餃子

志願者關愛暖人心

  12月21日天還沒亮,愛心志願者就動身前往瑞昌路順豐快遞網點。早上7時30分,記者趕到現場看到,此時,快遞網點已經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數十位快遞小哥正在緊張忙碌,他們將快件認證整理歸類,根據配送區域將快件放到快遞車上,再過半個小時,大家就要出發奔赴各自負責的居民小區。得知志願者的到來,快遞小哥非常高興。「太好了,忙了一早上,還沒顧得上吃早飯呢,這不冬至餃子來了!」一位快遞小哥說。

  7時30分,一輛滿載貨物的麵包車駛到現場。車門打開,志願者們從車上搬下了成箱的水餃、數桶大桶礦泉水、打火灶等物資。為了不耽誤快遞小哥們的工作,志願者們以最快的速度立即架起爐灶,生起火來。不一會兩口大鍋裡的水就燒開了,大家齊心協力將一包包水餃下到了滾燙的熱水中,空氣中升騰起一片霧氣,瞬間有了過年的氣氛。「今天是冬至,感謝志願者給我們送溫暖。」快遞小哥楊本超說,他老家來自河南,來青島已經三年了,在這裡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聽說大伙兒來送餃子,現場眾多快遞小哥們一邊忙著掃碼裝貨,一邊不斷地給志願者們點讚。多位快遞小哥說,他們剛好沒吃早飯,這頓餃子算是他們今天的第一頓美餐。他們告訴記者,每天早上,他們一大早就要出門送收快遞,一般要忙到中午才回來吃午飯。最近到了年底,每天接收的快遞量更多了,比以前更繁忙,吃飯也常常沒個準點。「一大早就過來給我們送餃子,你們真是太有心了啊!」

  「大家別著急,慢慢吃,別燙著,不夠吃再來取,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幹活!」愛心人士黃玉重說道。記者注意到,不少快遞小哥為了不耽誤送件,拿到餃子後站在自己的快遞車旁,草草吃了兩口後就匆匆出發,開始一天的勞作。志願者們考慮到了這一點,將一些速凍水餃留在了快遞網點,等快遞小哥送完件回到網點後,可以再煮一鍋水餃,這樣所有的快遞小哥都能吃上熱餃子。

  「非常感謝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聯合愛心人士慰問快遞小哥,給我們現場煮了熱乎的餃子,志願者的關愛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青島這座城市的溫度。」順豐速運興隆路經營分部負責人王貴龍說道。

現場二:

送上熱騰騰的餃子

致敬「城市美容師」

  上午8時許,快遞小哥們吃完餃子陸續出發,另一群穿著工作服的戶外工作者也很快趕到了活動現場,他們是市北區環衛公司的環衛工人。

  記者注意到,不少環衛工人剛剛忙完工作,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大家自覺地排了長隊,依次從志願者手中領取愛心餃子。59歲的環衛工人高志梅告訴記者,她來青島從事環衛工作多年,他們一般每天早上4點就要出門到街頭清掃垃圾,忙到早上六七點才回家吃飯。當天早上,他們接到公司通知後就趕了過來,沒想到是愛心人士給他們送餃子來了。

  熱騰騰的水餃,吃在嘴裡,暖在心頭,大夥的臉上洋溢開心的笑容。「太謝謝啦!」環衛工人們一邊吃著餃子,一邊不住地說著謝謝,不少人眼裡還閃動著淚花。「吃著美味的餃子,忽然有些想家了!」一位環衛工人說。

  上午9時20分,愛心志願者們拿著幾箱煮好的水餃來到重慶南路一帶。此時,寒風中,許多環衛工人正在馬路邊清掃垃圾。黃玉重等愛心人士來到馬路邊,將水餃一一送到了環衛工人們的手中。

  黃玉重告訴記者,環衛工人是「城市美容師」,他們不論風吹雨淋,冬頂嚴寒、夏冒酷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守在崗位上,非常辛苦。尤其是在冬天,這些「城市美容師」需要更多的關注和關愛,因此他和志願者們一起專程趕到這裡將愛心水餃送給他們,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現場三:

農民工排隊領水餃

暖胃更暖心

  上午10時,志願者們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李滄區東川路青島國際院士港二期二標段項目。大夥在路邊的一處空地上架起大鍋為工人煮起熱騰騰的「愛心水餃」,為青島一建集團院士港項目的工人送上溫暖。

  這時,提前得到消息的工人們也開始陸續從工地上出來,聚集到大鍋旁邊。只見他們一個個都戴著安全帽,穿著厚厚的棉襖,臉和雙手都凍得通紅,有的身上沾滿了塗料。他們身後,是一棟棟剛剛建好的高樓大廈。「正是眾多像他們一樣的建築工人辛勤付出,咱們的城市面貌才日新月異,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活動現場,一位志願者說。

  記者注意到,領到餃子的工人們個個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上午10時30分,熱騰騰的餃子再度出鍋,工人們一邊排隊,一邊好奇地張望,不少工人對這份特殊的禮物充滿了驚喜。記者看到,領到餃子的工人們乾脆坐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為了確保工人們都吃飽,青島麗鑫源二手車市場負責人黃玉重又給工人們都多送了幾份。

  送溫暖期間,志願者們與工人親切交談起來,對任勞任怨、勤奮敬業的工人表示由衷的敬佩,提醒工人注意保暖,在高空作業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注意安全。短短的幾句話,讓眾多工人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青島一建集團相關工作人員給黃玉重等愛心人士送來了幾十份掛曆作為回禮,現場氣氛更加活躍起來,志願者和工人們瞬間成了親密無間的一家人。現場,青島一建集團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半島記者,「今天是冬至,我們工地已經為工人們準備好了水餃,沒想到今天就有愛心人士送來了餃子,相當於讓工人們過了兩次節,太感謝了。」

  隨後,愛志願者們又匆忙趕往李滄區信聯天地工地,將60份煮好的水餃和40多份速凍水餃送給工地的工人。「感謝志願者送來的溫暖,本來我們也準備了餃子,非常感謝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德才集團相關負責人劉經理說道。

探訪:

年輕工人越來越少

想方設法為工人取暖

  採訪中,李滄信聯天地工地的劉經理介紹,在來青的農民工隊伍中,主要是安徽人、江蘇人以及一些山東本地人,工人的年齡大都在四十到五十歲,男性居多。「工地嘛,年輕人都不願意來的,再下去十年,工人越來越少了」,劉經理感嘆道。工人們現在都實行「8+3」的工作制度,8小時的規定時間和3小時的帶薪加班工時,工資大概在一天三百到六百之間,根據工種、工作量的不同,有不同的工資標準。

  談到工人們的生活保障時,劉經理介紹,「最近天冷了,我們就讓工人自己去自主選擇想買的保暖裝備,比如手套啊、帽子啊、護膝啊之類的,然後我來給大家報銷。」劉經理解釋說這種做法能夠讓工人們用到最適合自己、最貼心的東西。為了安全,工人們在公司的宿舍中不能使用取暖設備例如小太陽等等,只能通過加蓋被子、熱水洗臉這種方式取暖。交流間,劉經理的辦公室停了一次電,他告訴記者建築工地用電量大,這是常有的事。

人物一:

「我把青島當成自己的家」

  57歲的李衛忠來自江蘇南通,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來青島二十多年了。李衛忠在施工隊伍中是一個小班長,他帶領著二十多名瓦工,負責瓷磚的工作。今年7月份李衛忠來到這裡,開始自己的又一個項目工作。「這二十多年裡,我做了起碼不下一百個項目了,從青島市政府二期規劃建設我就開始做了。」李衛忠笑著說,工地工作繁忙,少有的外出時路過自己曾參與建設的商業區,李衛忠覺得很有成就感。

  「這麼多年,我早就把青島當成自己的家了。」李衛忠告訴記者,他十八歲開始學習瓦工技能,回想自己這些年來在外奔波,他說自己只有一個心願,就是家裡能好過一些,「太辛苦,不希望孩子再走我的路,多掙一些,讓家裡好一些」。想家的時候常有,李衛忠就會給家裡撥個電話,問問父母,問問孩子,「工地上有工友也給家裡打視頻,屏幕上能看到家人,挺好的。」李衛忠說。

人物二:

常常唱起家鄉的歌謠

為家庭在異鄉辛苦打拼

  武福奇今年42歲,來青島十多年,12月21日,他帶領工人領取了愛心水餃。他告訴記者自家孩子已經二十歲了,家裡正在蓋房,「我想多賺點,多攢一點家裡好多一點,孩子以後還要結婚哩!」武福奇告訴記者,工人們其實也有很多業餘生活。「尤其夏天的時候,天不冷,吃完飯大家都不急著回去睡覺,我們就熟悉的人坐一起,唱唱家鄉的歌、吹吹牛,樂呵樂呵。」武福奇笑著說,「有些唱得好的人就成了明星,大家都專門來聽他唱呢。」

  談到自己的這門手藝,武福奇說自己是出來打工之後跟著師父和同鄉前輩一點點學出來、摸索出來的,「工地就是我的家,大家都相互教,相互幫忙。」武福奇告訴記者,現在網絡發達了,工人們找工作也方便了很多,「以前我們就是相熟的人,兄弟啦親戚之類的介紹,還有朋友相互介紹工作,消息還是少的。現在我們有個勞務群,認識的人大家都相互拉好友,大家都在一個群裡互相介紹工作,今天這裡有,明天那裡招,不用擔心沒有工作了,基本最快今天下工,明天就能找到新的工作,真的特別好!」想家時武福奇會和家裡視頻聊天,看著孩子和父母的面龐,武福奇覺得自己又充滿了力量。

人物三:

希望帶孩子來青島看看

  在工地簡易「食堂」裡,記者看到有幾名工人靠著牆角圍坐在一起吃飯,還有的工人蹲坐在地上吃飯。記者注意到,當天的夥食中有米飯、饅頭和燉大白菜,不少工人在碗裡澆上菜後直接開吃。

  在工地夥房裡,記者採訪到一位雲南大理的中年女士,她說自己叫楊本瓊,今年已經42歲了。楊本瓊今年第一次來青島,她和丈夫一起來,兩個兒子分別24歲和14歲,「小兒子還在上學呢,希望多賺一些。」提到小兒子楊本瓊變得熱絡起來,她告訴記者小兒子以後也想來青島看看。楊本瓊還說:「快過年了,終於要回家了,不管多遠,過年總是要回家的。」

志願者:

「公益達人」獻愛心

傳遞島城城市溫度

  在現場,記者見到了一張「熟」面孔,他就是青島交警支隊市北大隊交通安全公益聯盟志願者高健警官,自1978年11月入警參加工作以來,他在這個崗位上整整奮鬥了40多個年頭。工作之餘,高健警官給貧困家庭送物品慰問,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和志願者一起去陪伴空巢老人,給社區老人免費理髮……作為一名「公益達人」,高健經常參加本報組織的愛心活動。

  架大鍋、燒熱水、煮餃子,在活動現場,高健警官一直在忙活,「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環境,我們要感謝他們。」高健說,「情暖人家,愛滿島城,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市民參與其中,讓更多參與我們城市建設者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暖。」

  支起大鍋,現場蒸煮,熱騰騰的餃子不斷出鍋,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記者了解到,為了這次愛心活動,志願者們獻計獻策,大家忙前忙後,據眾合助殘慈善服務中心副理事長顧軍介紹,原本他們想從朋友飯店去借鍋灶,但是考慮到環衛工人和快遞小哥上班實際情況,為了這次愛心活動能順利進行,他們連夜買來了鍋灶和大桶水等物品。

  記者了解到,不少志願者得知計劃有變,立即響應號召,大家凌晨起床就從家裡都趕了過來,很多志願者忙得沒有時間送孩子上學,志願者們的付出讓大家很感動。

發起者:

白手起家辦起大市場

回報青島這座城

  「之所以想通過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給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和農民工兄弟們送上一份餃子,是因為我這些年在青島創業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想儘自己的一份力來回報一下這座城市,把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採訪中,青島麗鑫源二手車市場負責人黃玉重向記者講述了自己送愛心餃子的初衷。

  記者了解到,85後小夥黃玉重由於家庭困難,在14歲時就輟學去了北京打工。「當時,我們家真的是太窮了,賣了幾袋糧食,才湊齊了100多元的路費。」時隔多年,黃玉重仍對自己幼年時的貧困處境記憶猶新。

  黃玉重說,到了北京後,沒有任何技術的他來到了一家修車行打工,最初的工作是負責洗車。他白天、夜裡忙個不停,掙的工錢比其他人高出不少。老闆看他比較吃苦耐勞,就讓他們幫忙給維修工打下手,後來開始教他修車,讓他漸漸學到了賴以生存的本領。

  12年前,在多個城市創業未果的黃玉重,帶著老婆孩子來青島打算東山再起。當時,他兜裡只有6000多元,起初在一家維修店裡給人打工。後來在青島結識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朋友們的幫助下,他先是帶著妻子在李村大集上維修麵包車,積攢了一部分資金後,在城陽開起了屬於自己的維修店面。從最初的一家店,到後來逐漸租下了相連的10多間門面。前不久,他又租地建起了二手車市場,入駐業戶已達數十家。

  黃玉重坦言,自己人生最困難的時刻,是大兒子出生時,那時自己身上窮得不名一文,只能靠撿廢品換錢養活一家三口。經過在青島十多年的打拼,他不僅擁有了自己的店面,還買下了四套房子,圓了「做一個城裡人」的夢。「走過很多城市,是青島成就了我。」黃玉重說,他也一直想找個機會,去回報這座城市,去關愛那些跟他一樣從異鄉來到青島打拼的人們,給他們溫暖和力量,讓他們在這座城市奮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黃玉重說,他打算在公益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將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記者手記:

一盒餃子,牽動一座城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愛心企業家來了,熱心志願者來了!暖心的交警也來了……一呼百應!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而全社會的力量是無窮的,一篇日常的報導引來眾多愛心人士,這就是青島速度,眾志成城情滿青島,連夜準備物品,一大早起來獻愛心,所有的人只有一個樸素目標,就是為我們城市的建設者獻出一點愛心,讓他們吃上熱乎乎的愛心餃子,志願者所到的地方形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愛心是彰顯城市文明的標杆,青島是一座愛心湧動的城市,青島人的血脈中流淌著愛心的基因。一份簡單的愛,溫暖一座城,致敬奉獻者,青島有溫度,21日的青島雖然寒冷,但大家分明感受到了志願者的愛心,「餃子很好吃,暖心又暖胃。」環衛工如實說,而背後體現是這座城市的情懷和城市的溫度。

  城市日新月異,我們的生活一天天美好,而背後默默奉獻的建設者功不可沒,他們頂著烈日嚴寒,起早貪黑,默默無聞的他們很容易被步履匆匆的市民忽略,「你們辛苦了!非常感謝你們對這個城市的付出。」志願者簡單的話語,樸素的語言,包含著對城市中的平凡英雄們的關心和愛護,讓奮戰在島城的普通人在疲憊的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情。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愛心溫暖全城,愛心從身邊小事做起,一個簡單的行動,匯聚了青島11282平方公裡大地的愛,近年來,青島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而大家的愛心累積起來就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們共同努力,將青島這座愛心城市品牌擦得靚麗奪目!

相關焦點

  • 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青島西海岸新區3000環衛工人一起吃餃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吃餃子是北方人的傳統習俗,2018年青島市黃島區一枝一葉公益服務社聯合西海岸新區餐飲服務業商會,首次組織開展了免費請環衛工人吃餃子活動,活動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愛心企業積極的響應,冬至這一天,全區近3000餘名環衛工人吃上了暖心餃子。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工作再忙,學業再累,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頓餃子,還不要忘記喝口湯,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關於餃子的祝福語有很多,下面帶來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和文案句子。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帶圖片  熱騰騰的水餃,是冬至裡最動人的溫暖;白茫茫的大地,是聖誕節最溫馨的浪漫;喜洋洋的笑臉,是元旦裡最幸福的團圓。
  • 【頭條】過冬至,吃餃子!@嵩縣人今年冬至,你在哪裡度過?
    注意:支付寶首頁搜7088704,現金紅包人人有份,速領! 嵩縣行政服務中心 開展「迎冬至暖人心」活動 冬 至
  • 冬至餃子,你吃了嗎?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小編兒時,奶奶常說「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陝視記者今天從西安德髮長餃子曲江店了解到,今年他們從早上7點開始準備,一共推出了4種傳統餡的餃子,同時還增加了壽桃等形狀的餃子,預計今天將賣出上萬份餃子。
  •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
    李家社區:「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冬至包餃子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象徵全家團圓、和和美美,為進一步增進社區和居民間的感情。12月22日,李家社區聯合大有公館小區物業共同組織了「情暖冬至 幸福大有—2017冬至業主包餃子活動」為主題的活動,特地邀請轄區居民和大有公館物業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過冬至,和諧鄰裡情。
  • 冬至到吃餃子!長沙辣條博物館5000份辣條餃子迎冬至
    「冬至到,吃餃子」,12月20日,長沙黃興步行街的辣條博物館的門口排起長隊,人們等著領取新鮮出爐的辣條餃子。據了解,為迎接冬至日的到來,辣條博物館館長特意準備了5000份辣條餃子,邀請市民和遊客一起分享,熱氣騰騰飄著辣條香氣的餃子,讓現場充滿溫暖的節日氛圍。
  • 青島西海岸新區3000餘名環衛工人吃上愛心冬至餃子
    人民網青島12月22日電 (劉穎婕)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吃餃子是北方人的傳統習俗。2019年12月22日,冬至如約而至,橫跨西海岸新區,3112名環衛工人全部吃上了來自社會各界免費提供的愛心冬至餃子,全部喝上了愛心企業捐贈的進口牛奶。
  •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2020-12-21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餃子宴 真情暖人心 長春社區冬至民俗文化活動圓滿舉辦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古時殷周時期,人們會以冬至前一天為歲終,後二十四節氣則以冬至為首。  2020年12月21日上午,中南路街道長春社區開展「溫暖冬日,幸福長春」冬至民俗文化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近30位居民的參與。
  • 冬至祝福語大全,句句情真意切,暖人心扉!
    五、一聲問候,給你加一身棉;一句關懷,給你添一點暖;一語祝福,給你增一點溫;願它在寒冷的冬天,為你送去溫暖相伴,幸福綿綿,好事連連!六、冬至到,朋友關懷無微不至。鈴聲一響祝福至,問候一到心意至。福祿跟著壽喜至,好運伴著幸運至,吉祥攜著如意至,溫馨牽著浪漫至,健康拽著快樂至!
  • 冬至吃餃子丸子說說心情文案 發朋友圈句子最新問候語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到了,這一天北方人要吃餃子,南方人,如閩南人要吃冬至丸,那麼冬至吃餃子湯圓說說心情文案,發朋友圈句子最新問候語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  1、今天又是冬至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悄然到來。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盤點一年來的工作午餐,竟然大多是一盤餃子或者一碗麵吃過來了!
  • 超暖!西安高新一中師生匯聚食堂喜迎冬至,舉行包餃子活動
    導語:高新一中南校區開展關愛住校生活動西安商網訊(胡智勇)臨近冬至,西安高新一中南校區攜手鴻金鵬公司給住校生安排了一場暖意融融的「冬至送溫暖,餃子傳真情」活動。12月19日傍晚,因路遠住校的50多名學生到達餐廳,看到明亮的燈光,溫馨的標語,紫色的氣球,豐富的食材,還有各種各樣誘人的零食,其驚喜之色躍然臉上,一周的疲憊和寒冷一下子全被驅散了。溫馨的標語餐廳師傅和老師們早已等候在這裡,食材都已準備到位。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將至 暖心餃子包起來
    情暖冬至節 黨群一家親12月15日,太原市迎澤街道并州路二社區、青年路一社區舉辦了「情暖冬至節,黨群一家親」包餃子活動,邀請駐地單位及轄區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並把煮好的餃子送到社區老黨員家中。
  • 「一上午賣出800多單!」今天冬至,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
    「一上午賣出800多單!」今天冬至,北方人到底有多愛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北方人對餃子到底多愛?@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亮出大招學校給每位學生都準備了一份冬至暖心水餃共計3萬份60萬個餃子讓同學們熱乎乎地過一個美好的冬至
  • 「冬至吃啥」衝上熱搜!朋友圈變曬餃子大賽,今天又被暖哭了
    今天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咱西安的小夥伴冬至習慣吃餃子華寶的朋友圈也堪比曬餃子大賽有五彩繽紛的有這樣的有幹餃子圖/五十七也有湯餃子
  • 富德生命阜平支公司開展「迎冬至 暖人心」包餃子團康活動
    12月20日冬至前,富德生命人壽保定中支阜平支公司組織公司夥伴開展了主題為――「迎冬至 暖人心」包餃子團隊活動。活動前,阜平支公司的員工們都熱情高漲、踴躍參加,大家齊心協力,提前精心選制餡料,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活動過程中,大家分成若干組,井然有序、各展所長:有揉面的、有擀皮兒的、有包餃子的,分工明確。
  • 2020冬至圖片大全 微信冬至溫馨圖片文字祝福語[多圖]
    2020微信冬至有哪些溫馨的祝福語?不管是問候好友還是發朋友圈祝福,都是現在很多人冬至送祝福的一種方式,遊戲鳥小編今天帶來了很多冬至的圖片,包括一些溫馨的文字祝福語,這些都能通過下方來快速獲得哦!2020冬至圖片大全「1」冬天,是思想的旺季,行動的淡季。
  • 拍呱呱祝你冬至日快樂!看視頻吃餃子咯!
    呱呱在這裡想祝所有的家人冬至日快樂,團團圓圓和家人一起吃餃子,快快樂樂的一起刷拍呱呱短視頻!這樣的生活也太美好了吧!拍呱呱短視頻有你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好玩有趣的視頻和互動趣味的遊戲哦!冬至到來,希望你告別寒冷的冬天,希望你釋懷所有的過去。
  • 冬至快樂的祝福語!冬至問候動態表情圖片
    冬至來,寒冬到,要吃餃子開心消;真情皮,溫暖餡,包一個平安一個如意讓你微微笑;手機響,簡訊到,讓你生活幸福有暖暖的依靠。冬至快樂安好!點燃愛的篝火,端上情的暖鍋,傾入福的熱湯,煮上心的美餃,冬至之日,邀你品嘗,享受愛的真、情的暖、福的溫、心的美、僅此一鍋,送於你,祝你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