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歌仔戲《蝴蝶之戀》開創兩岸文化合作新篇章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這是海峽兩岸首度全面合作創作演出的歌仔戲,由兩岸著名劇團--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攜手臺灣唐美雲歌仔戲劇團合作完成,聚集兩岸眾多優秀藝術家全程參與,涵蓋劇本、導演、音樂、舞美、表演和製作等各個主要環節,被兩岸藝術界稱之為「歌仔戲藝術發展的裡程碑」。從創作、首排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臺灣藝術家成為兩岸往來的常客。從小三通到兩岸直航,《蝴蝶之戀》男主角臺灣演員唐美雲說自己也記不清來廈門多少次了,由於臺灣和國外的行程常常排滿,時間緊迫,兩岸往返朝至夕歸,她依然成了海關的常客,從臺北到廈門,就如同從工作室到家裡一般熟悉。甚至演出結束後,午夜夢回,她還坐在床頭極力回想,天明後幾時又要開始排練。就是這般傾心,就是這樣入魔,從剛開始兩岸存在差異,演員相互磨合,到如今一個眼神、一個細微動作,她們就知道對方心裡所想、動作所及;從剛開始的尚有生硬客套,到現在舞臺上表演如行雲流水,私下生活如親人密友一般。兩岸藝術家用最完美的演繹,詮釋了《蝴蝶之戀》。

  兩岸藝術界首度全程攜手創作排演劇目

  

  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女士在臺北國家戲劇院與兩岸《蝴蝶之戀》劇組合影

  兩岸合作劇目首度在臺巡演引起巨大反響和廣泛關注

   這部戲開創了歌仔戲在臺灣最高規格劇院「臺北兩廳院」商業演出連演五場的紀錄,劇情設計、演員表演,「藍綠」均樂於接受,叫座又叫好,贏得了臺灣各界的廣泛好評,掀起一波又一波兩岸文化藝術合作的浪潮。臺灣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紛紛到場觀看。受馬英九委託,夫人周美青前往觀看,並上臺表示祝賀,與全體演職員合影留念。蕭萬長夫人、王金平夫人,臺灣五任「文建會」主委陳鬱秀、林澄枝、郭為藩、黃碧端、盛治仁和副主委李仁芳,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國民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陳學聖、「立法委員」田秋堇、邱議瑩,「國藝會」董事長黃明川、各縣市文化局局長等先後到場觀看演出,並上臺表示祝賀。

  《蝴蝶之戀》在高雄市演出的時候,高雄市市長陳菊送花籃表示祝賀。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受陳菊委託,宴請兩岸演職人員,他說,這是高雄市政府第一次宴請大陸表演團體,並高興地回憶起當年他作為記者第一個到大陸採訪的情景,以及在廈門採訪的親切感受。

  每一場演出後,觀眾久久不肯離去,謝幕都在20分鐘以上,唐美雲女士激動地對觀眾說:今天晚上,你們是歷史的見證人與參與者,六十年海峽兩岸頭一回合作,你和我都沒有缺席,我們在共同寫下歷史的一頁。

  《蝴蝶之戀》的巡演廣受臺灣媒體關注,被臺灣媒體稱之為「兩岸戲曲合作的破冰之旅」。「中央社」、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鳳凰網、民視、公視、TVBS、人間衛視等臺灣媒體先後做了大篇幅的報導,以「兩岸共譜蝴蝶戀」、「兩岸戲曲破冰,蝴蝶之戀同臺」為題,濃墨重彩地報導了《蝴蝶之戀》兩岸合作創排的精彩之筆和臺灣巡演的空前盛況。

  

  首開兩岸合作劇目參與國家藝術展演並獲大獎的先河

    2009年《蝴蝶之戀》參加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的展演,並榮獲了優秀劇目獎和音樂設計獎、優秀演員獎,臺灣演員唐美雲是首位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的臺灣演員;作曲之一、臺灣音樂家劉文亮同時獲得音樂設計獎。2010年國家文化部舉辦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兩岸合作的《蝴蝶之戀》再次參與展演,並獲得「文華大獎特別獎」及六個單項獎,臺灣演員唐美雲再次榮獲藝術表演獎。這是文化部舉辦的政府最高獎展演,第一次有臺灣演藝團隊參演,唐美雲也是第一位獲得藝術節表演獎的臺灣演員。

  兩岸藝術家攜手合作,共同編創、排演《蝴蝶之戀》,在兩岸同臺巡演,在大陸攜手參加國家級藝術盛會並獲大獎。正值今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之際,首度進入具有象徵意義的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展演,「兩會」部分代表和首都專家學者共同品評《蝴蝶之戀》,這對廈門構建兩岸文化交流最活躍平臺,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歌仔戲簡介

  歌仔戲是唯一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目前歌仔戲、與京劇、豫劇在臺灣戲曲舞臺上呈三足鼎立局面。根據《臺灣省通志》及《宜蘭縣誌》的記載,皆謂歌仔戲起於宜蘭員山結頭份。這是臺灣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與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廈門、漳州 、晉江等閩南語系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方。歌仔戲的形成與閩南人民開發臺灣及曲藝錦歌等民間伎藝的傳入,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

相關焦點

  • 根脈(六):百年歌仔戲 並蒂開兩岸
    從隔空觀摩到當面切磋,歌仔戲的發展史就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2010年,海峽兩岸首度全面合作創作演出的歌仔戲劇目《蝴蝶之戀**,應邀赴臺巡演,場場爆滿。 《蝴蝶之戀》,開創了60年來兩岸歌仔戲劇團共演一臺戲的先河。從創作、首排到一次次修改,歌仔戲藝術家成為往來兩岸的常客。
  • 兩岸攜手開展歌仔戲青年演員種子培訓
    供圖   由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臺灣唐美雲歌仔戲團共同舉辦的這場冬令營,旨在培育、挖掘出更多優秀的歌仔戲「種苗」。包括12名青年演員在內的臺灣唐美雲歌仔戲劇團15名成員,與廈門青年演員一起參與培訓。演出一幕。
  •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多舉措推動非遺項目保護傳承
    1948年,廈門都馬歌仔戲劇團赴臺演出,把「雜碎調」帶到了海峽對岸,從此,雜碎調和七字調一起成為歌仔戲兩個最主要的唱腔,歌仔戲也成為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一條重要精神文化紐帶。廈門歌仔戲劇團早期演出的劇目《包青天》劇照。廈門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供圖歌仔戲《楊門女將》劇照。
  • 兩岸歌仔戲崑山「團圓」
    據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作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第一場下鄉演出劇目,由兩岸合作排演的福建歌仔戲(薌劇)《陳三五娘》12日上演,這也是兩岸戲曲界的又一次合作和探索。元宵燈下的邂逅,抗拒封建婚姻的出走,《陳三五娘》是一出廣泛流傳於閩南文化圈的歌仔戲,講述的是泉州書生陳三隨兄嫂廣南赴任,路經潮州,邂逅黃九郎之女黃五娘,一見鍾情決意求婚,幾經曲折終成眷屬的故事。
  • 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大戲:歌仔戲《僑批》
    莊海蓉一級演員,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副主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歌仔戲項目代表性省級傳承人,廈門市第十批「拔尖人才」,入選「巾幗建新功,廈門『她』風採」70位優秀女性,福建省「三八」紅旗手。主演《邵江海》《蝴蝶之戀》《荷塘夢》《渡臺曲》等。曾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表演獎,多次榮獲福建省戲劇會演表演獎一等獎,廈門文藝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 廈門歌仔戲走進金門(圖)
    10月22日,廈門歌仔戲劇團演員在表演歌仔戲《楊門女將》。    10月22日,廈門歌仔戲劇團走進金門,在2016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暨「鄉音之旅」文化交流活動中舉行專場演出,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愛。新華社記者 朱祥 攝
  • 閩南文化之歌仔戲
    到臺的閩南籍軍民,眷念家鄉,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魚或茶餘飯後,唱幾句錦歌調子,寄託其相思念祖之情。錦歌漸成在臺的閩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們稱錦歌為"歌仔",用來與在臺灣流行的大戲相區別。為了共同欣賞家鄉曲調,閩南人在臺灣設立歌仔館,作為清唱的場所"。還有到寺廟和農民家裡演唱的,叫"走唱"。就這樣,錦歌(即歌仔)在臺灣各地逐漸盛行起來。民間逐漸出現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
  • 蘇燕蓉:百年歌仔戲盛開的第一朵梅花
    蘇燕蓉接受海峽之聲記者採訪    海峽之聲網訊(記者 洪梅)歌仔戲是中國36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雖然只有百年的歷史,但由於它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和培育的劇種因為我也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戲曲演員,所以廈門衛視的《看戲》節目有邀請我過去做嘉賓主持。我還和臺灣的知名主持人白冰冰一起主持過廈門衛視十二旦的評選。我覺得能夠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擴展歌仔戲在閩南地區,在海峽兩岸的影響力,這也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 臺灣歌仔戲天王黃香蓮演繹經典
    欄目名稱:臺灣歌仔戲天王黃香蓮演繹經典   由廈門衛視與臺灣中視聯合制播的「今風古韻 四海同春--2019兩岸元宵戲曲晚會」將於2019年2月19日元宵節期間在兩岸同期播出。晚會上黃香蓮老師將帶來經典之作《前世今生蝴蝶夢》,為戲迷們送上久違的經典戲曲體驗。
  • 廈門歌仔戲《僑批》在榕大戲院濃情獻演
    原標題:廈門歌仔戲《僑批》濃情獻演伍晉攝東南網1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林澤貴)14日,作為第七屆福建藝術節參演劇目,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排的歌仔戲《僑批》在福州大戲院上演。傳統中帶創新的歌仔戲音樂、寫意的舞美和演員們走心的表演,讓到場觀眾深深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僑批》由三獲中國戲劇曹禺劇本獎的曾學文創作,是他「歌仔戲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導演是中國評劇院著名導演韓劍英。
  • 廈門10月上演兩岸藝術大戲 含林懷民《松煙》
    中新網廈門9月12日電 (陳悅 劉曉晶)以林懷民的《松煙》為開篇大作的「兩岸藝術節」10月將在廈門舉行。屆時,還有多個種類不同的臺灣戲劇作品將在兩岸藝術節上演。  林懷民的《松煙》將於10月4日、5日上演。林懷民表示,希望在舞臺上自如揮灑身體的書法之美。  「本屆兩岸藝術節期待能表現出大陸、臺灣同根同源,情義相連,以『情』動人」,主辦方閩南大戲院人士告訴中新網記者,屆時來廈門演出的多部臺灣作品,將把鄰裡之情、青春之愛、傳統之力、土地之戀於「兩岸藝術節」紛紛呈現。
  • 兩岸合作排演!閩南歌仔大戲《陳三五娘》​亮相百戲盛典
    兩岸合作排演!2019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接到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的演出邀請後,隨即對歌仔戲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了梳理排序,同時向臺灣合作院團諮詢其可行性。經過認真研究,雙方共同選擇《陳三五娘》作為合作排演劇目。
  • 兩岸歌仔戲演員首次同演實景戲
    正在廈門園博苑開拍的實景歌仔戲《路遙知馬力》,迎來了臺灣歌仔戲演員陳昭薇。  作為「臺灣第一名醜」陳勝在的千金,陳昭薇今年在廈門衛視主辦的「海峽兩岸名角評選」舞臺上大放異彩。此次參與演出,是她在大陸螢屏的「處女秀」,同時也是兩岸演員同拍實景戲的首次嘗試。  同場飆戲,兩岸歌仔戲演員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導報記者帶領大家前去探個究竟。
  • 廈門衛視實景歌仔戲系列劇開拍 臺灣編劇助陣
    廈門衛視實景歌仔戲《一門三進士》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廈門衛視籌拍的2014年高清全實景電視歌仔戲於11月4日在同安影視城正式開機。此次拍攝集結了海峽兩岸的歌仔戲名角和優秀劇團,將翻拍五部經典舞臺戲,可謂電視媒體探索傳統戲曲藝術影視化、綜藝化、寬譜化的又一次嘗試。  不同於以往專攻一個故事的拍攝方法,今年廈門衛視實景戲計劃翻拍《一門三進士》、《皇帝告狀》、《路遙知馬力》等五部經典,將形成一個民間系列,討論家庭倫理,以展現人性的真善美,弘揚社會的正能量。
  • 漳州戲曲薌劇與歌仔戲:花開兩岸 跨海傳戲
    陳勝福:把歌仔戲傳承下去  2010年,鎮江金山寺前的一部歌仔戲《超炫白蛇傳》引長江之水,造水漫金山之景,超過5萬名的觀眾甘願全身溼透看完長達2小時的表演。這部歌仔戲便是出自臺灣明華園總團。
  • 走近龍海歌仔戲
    1976年10月,歌仔戲的專業和業餘劇團相繼恢復活動,從事歌仔戲的藝人們重新煥發青春活力,對歌仔戲的劇目、音樂以及表演藝術進行新的探索和革新,再次整理一些傳統劇目,使之在思想性、藝術性方面更臻完美,其中龍海薌劇團有12個劇目的唱段被中國唱片公司、香港東方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
  • 著名歌仔戲小旦石惠君受邀來廈 為大陸電視歌仔戲獻唱
    因戲結緣,來自海峽兩岸的他們,面對面暢聊歌仔戲戲曲文化,分享拍攝電視歌仔戲背後的故事,3個小時仍意猶未盡。 《顧林》由集美區委宣傳部指導,廈門天下集美文廣傳媒公司、陸萍坊(廈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廈門廣播電視節目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泉州帝羿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是為了傳承、創新閩南戲曲文化。
  • 閩臺文化產業全方位、多層次的對接已漸入佳境
    新華社福州10月19日電(記者 孟昭麗、巫奕龍)18日晚在廈門閉幕的2010年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上,「臺灣第一苦旦」廖瓊枝以歌仔戲《陶侃賢母》完成了她在大陸的告別演出,76歲的她已經為兩岸歌仔戲交流做了20年友好使者。    「11月6日,我在臺中最後演出一場《陶侃賢母》,就完全退居幕後了。」
  • 歌仔戲《僑批》亮相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式
    《僑批》展兩岸劇種風採歌仔戲是唯一根植於大陸而形成於臺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劇種。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創作演出的歌仔戲《僑批》作為今年百戲盛典的開幕大戲,讓觀眾領略到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歌仔戲風採。感人淚下的精彩演出,贏得觀眾和專家們的滿滿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