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海峽兩岸首度全面合作創作演出的歌仔戲,由兩岸著名劇團--廈門市歌仔戲劇團攜手臺灣唐美雲歌仔戲劇團合作完成,聚集兩岸眾多優秀藝術家全程參與,涵蓋劇本、導演、音樂、舞美、表演和製作等各個主要環節,被兩岸藝術界稱之為「歌仔戲藝術發展的裡程碑」。從創作、首排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臺灣藝術家成為兩岸往來的常客。從小三通到兩岸直航,《蝴蝶之戀》男主角臺灣演員唐美雲說自己也記不清來廈門多少次了,由於臺灣和國外的行程常常排滿,時間緊迫,兩岸往返朝至夕歸,她依然成了海關的常客,從臺北到廈門,就如同從工作室到家裡一般熟悉。甚至演出結束後,午夜夢回,她還坐在床頭極力回想,天明後幾時又要開始排練。就是這般傾心,就是這樣入魔,從剛開始兩岸存在差異,演員相互磨合,到如今一個眼神、一個細微動作,她們就知道對方心裡所想、動作所及;從剛開始的尚有生硬客套,到現在舞臺上表演如行雲流水,私下生活如親人密友一般。兩岸藝術家用最完美的演繹,詮釋了《蝴蝶之戀》。
兩岸藝術界首度全程攜手創作排演劇目
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女士在臺北國家戲劇院與兩岸《蝴蝶之戀》劇組合影
兩岸合作劇目首度在臺巡演引起巨大反響和廣泛關注
這部戲開創了歌仔戲在臺灣最高規格劇院「臺北兩廳院」商業演出連演五場的紀錄,劇情設計、演員表演,「藍綠」均樂於接受,叫座又叫好,贏得了臺灣各界的廣泛好評,掀起一波又一波兩岸文化藝術合作的浪潮。臺灣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紛紛到場觀看。受馬英九委託,夫人周美青前往觀看,並上臺表示祝賀,與全體演職員合影留念。蕭萬長夫人、王金平夫人,臺灣五任「文建會」主委陳鬱秀、林澄枝、郭為藩、黃碧端、盛治仁和副主委李仁芳,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國民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陳學聖、「立法委員」田秋堇、邱議瑩,「國藝會」董事長黃明川、各縣市文化局局長等先後到場觀看演出,並上臺表示祝賀。
《蝴蝶之戀》在高雄市演出的時候,高雄市市長陳菊送花籃表示祝賀。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受陳菊委託,宴請兩岸演職人員,他說,這是高雄市政府第一次宴請大陸表演團體,並高興地回憶起當年他作為記者第一個到大陸採訪的情景,以及在廈門採訪的親切感受。
每一場演出後,觀眾久久不肯離去,謝幕都在20分鐘以上,唐美雲女士激動地對觀眾說:今天晚上,你們是歷史的見證人與參與者,六十年海峽兩岸頭一回合作,你和我都沒有缺席,我們在共同寫下歷史的一頁。
《蝴蝶之戀》的巡演廣受臺灣媒體關注,被臺灣媒體稱之為「兩岸戲曲合作的破冰之旅」。「中央社」、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鳳凰網、民視、公視、TVBS、人間衛視等臺灣媒體先後做了大篇幅的報導,以「兩岸共譜蝴蝶戀」、「兩岸戲曲破冰,蝴蝶之戀同臺」為題,濃墨重彩地報導了《蝴蝶之戀》兩岸合作創排的精彩之筆和臺灣巡演的空前盛況。
首開兩岸合作劇目參與國家藝術展演並獲大獎的先河
2009年《蝴蝶之戀》參加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的展演,並榮獲了優秀劇目獎和音樂設計獎、優秀演員獎,臺灣演員唐美雲是首位獲得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的臺灣演員;作曲之一、臺灣音樂家劉文亮同時獲得音樂設計獎。2010年國家文化部舉辦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兩岸合作的《蝴蝶之戀》再次參與展演,並獲得「文華大獎特別獎」及六個單項獎,臺灣演員唐美雲再次榮獲藝術表演獎。這是文化部舉辦的政府最高獎展演,第一次有臺灣演藝團隊參演,唐美雲也是第一位獲得藝術節表演獎的臺灣演員。
兩岸藝術家攜手合作,共同編創、排演《蝴蝶之戀》,在兩岸同臺巡演,在大陸攜手參加國家級藝術盛會並獲大獎。正值今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之際,首度進入具有象徵意義的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展演,「兩會」部分代表和首都專家學者共同品評《蝴蝶之戀》,這對廈門構建兩岸文化交流最活躍平臺,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意義重大而深遠。
歌仔戲簡介
歌仔戲是唯一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目前歌仔戲、與京劇、豫劇在臺灣戲曲舞臺上呈三足鼎立局面。根據《臺灣省通志》及《宜蘭縣誌》的記載,皆謂歌仔戲起於宜蘭員山結頭份。這是臺灣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與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廈門、漳州 、晉江等閩南語系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方。歌仔戲的形成與閩南人民開發臺灣及曲藝錦歌等民間伎藝的傳入,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