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
29位南航學子用自己精彩的演繹
向南航68周年華誕獻禮
江蘇省首部入選
「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劇目
我校原創校園精品話劇
《旋翼人生——中國直升機泰鬥王適存》
在校園成功首演
江蘇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孫春雷,省科協辦公室主任範銀宏、省科協學術學會部部長李政,秦淮區教育局局長、教育工委書記莊芸,來自南航附屬高級中學、南京市第五初級中學、南航附屬初級中學、南京鄭和外國語學校,南航附屬小學、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學等中小學領導,校長單忠德院士,黨委副書記陶勇,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部長王暉,各職能部處、各學院負責同志,離退休老同志以及師生代表近千人共同觀看話劇。
此次首演特別邀請王適存教授的夫人王韞明老師以及女兒王南之女士參加觀演。首演儀式由王暉主持。
單忠德向參加首演的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主創團隊和演職師生表示由衷的感謝。他表示,王適存教授留下的精神財富是南航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話劇用藝術的形式、文化的力量展示了王適存教授的崇高品質與偉大情懷,既是一堂直升機專業導論課,更是一堂深刻生動的校史課和流動行走的思政課。每一位南航人都能夠從這部話劇中感受到南航師者「航空報國、潛心學術、勇於攀登、愛生如子」的大家風範,感受到「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到國家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去」的科學家精神以及南航人「負重奮進、獻身國防、志在超越、唯實創新」的優良品格,號召全體南航人要以只爭朝夕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為加快建設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奮鬥。
孫春雷表示這部話劇充分展現了王適存教授立志航空報國、蘇聯留學深造、南航潛心教學等個人成長經歷,表現了王適存的學者風範、科學家精神以及對直升機事業的無限熱愛與「航空報國」的家國情懷,在他身上體現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和德高為師、潛心育人的師者風範。這部話劇作為江蘇省首部入選「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的科學家精神宣傳劇目,對於江蘇和南航都意義重大,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應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在了解王適存先生事跡的同時,在全省掀起向科學家致敬向科學家學習的熱潮,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弘揚科學家精神,砥礪「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勇毅擔當,激揚「敢為天下先」的創造豪情,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噔噔……噔噔……噔噔……」
一架直升機盤旋著「飛」上大熒幕
一張相片緩緩出現在屏幕中央
伴隨著上課鈴
中國直升機泰鬥王適存傳奇的一生
緩緩拉開帷幕
中學期間面對日軍的轟炸,一心想著讀書的王適存,在炮火聲中,被愛國教育家勞啟祥校長的一席話感染,「航空報國」的理想紮根於心,終有一天,我們要造出自己的飛機!
中學畢業後,王適存考入浙大航空系,認識了妻子王韞明。1956年通過申請前往莫斯科航空學院深造。
留學期間,面對導師及朋友的勸阻,王適存沒有改變解決直升機空氣動力學的核心問題的決心,以細緻的觀察和不斷地思考,完成了論文《直升機旋翼廣義渦流理論》,該理論獲得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被命名為「王適存渦流理論」,成為旋翼動力學界以中國人命名的國際理論。王適存心中的那扇窗打開了,竹蜻蜓飛起來了!
歸國後,王適存決心發展中國的直升機事業。1965年,王適存帶領一批學生開始「延安二號」直升機的研製工作。1970年,西北工業大學直升機專業整體遷入南航。由此,中國直升機研究開啟南航時代。1975年,在不懈的努力下,「延安二號」終於試飛成功!
作為全國唯一一所設立直升機專業的高等學府,南航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直升機專業技術人才,他們活躍在直升機行業的各個領域,很多人成為了行業精英和領軍人物,為中國直升機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直八總師「南航造」;直十總師「南航造」;直十九總師「南航造」;直二十總師「南航造」。王適存用自己充滿著激情和熱血的「旋翼人生」撬動了中國直升機行業的未來,讓中國的直升機迎來了春天……
作為一部校園話劇
《旋翼人生》的所有演員
均是南航在讀學生
他們來自南航8個學院
其中大部分同學都沒有舞臺表演經驗
為了演好這部話劇
導演和演員們都下了「苦功夫」
耗時一年「重出茅廬」的《旋翼人生》給人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話劇邀請原南京軍區政治工作部前線文工團一級演員、導演殷弘毅擔任導演,組建了全新的幕後團隊。
在劇中,少年、青年和中年時期的王適存穿越時空相匯,展開了一場自我對話。殷弘毅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以戲劇的語言來講述王適存的編年史,體現時間的跨越。觀眾也能更直觀的感受到,儘管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王老的那顆心是不變。」
為了配合演出主題,話劇舞臺在視覺效果上也實現了升級:一塊「旋翼」造型的特殊熒幕懸掛在空中,構建出身臨其境的場景,拉近了觀眾與故事的距離。
劇中的造型設計亦可謂一處點睛之筆,服裝全部是為演員量體裁衣,並結合時代背景,充分考慮「契合度」來設計的。負責造型設計的黃靜老師介紹「不僅有民國時期的長衫、學生裝、旗袍,也有解放初期的布拉吉、背帶褲,也有俄羅斯民族的服飾……」
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通過線上面試,29名演員從數百人中脫穎而出,在金陵炎熱的八月,全體演職同學便早早奔赴校園,開展暑期排練。為此,同學們放棄了在家休息的時間,排除萬難聚集到一起,每天要從中午一直訓練到晚上9點。開學後,演員們在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也堅持著話劇的有序排練。
面對一群表演「小白」,殷弘毅從表演訓練和熟讀劇本開始,一步步調動起演員們的「潛力」。「出演這部劇的一大難度在於如何更好的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殷弘毅要求演員們上網查找、閱讀相關資料,增強對時代的了解,更加有代入感,對微表情微動作不斷打磨。
從一幕幕的摳戲和連排
到與燈光音效大屏進行最後的合成
準備著,等待著
終於迎來了首演
一起去聽聽參演同學們的感受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成立至今,一路走來波瀾起伏,經歷了無數的大小磨難。在建國之初最貧困潦倒的時刻,正是無數像王適存一樣的科學家前輩們義無反顧的站出來,為我們現在的繁榮昌盛披荊斬棘。我很榮幸能用自己的演繹,去詮釋王適存老先生的一生,向世人呈現出一個鐵骨錚錚的共和國脊梁。他的光輝業績,中華民族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我們南航的後來者更不會忘記!祝南航生日快樂!
在排練過程中,我愈是將自己投入於劇情之中,愈是貼近角色,我對於王適存教授的了解就愈多。如同格魯貝教授對王適存的挽留一樣,王適存身上愛國、有倔勁、思想靈活、勤奮、刻苦的種種品質令我敬佩,上一輩學者為新中國建立付出的艱辛,他們為民族事業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的精神令我觸動,我真正有了和大師「面對面」對話的感受,也進一步了解南航在中國直升機事業上做出的貢獻,看到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艱難的發展歷程和持續的進步。
王適存身上有一種堅毅的精神,不論是科學還是藝術,這種精神都是融會貫通的。在扮演人物的過程中,王適存的堅持不懈、不畏艱難的精神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也是因為這部戲,我逐漸樹立這些高尚的品德,這也為我在學習和摸索藝術的道路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相信不論我走到哪,王適存的精神都會一直伴隨著我,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向觀眾傳遞這種精神。感謝學校,感謝所有的幕前幕後的夥伴們,相信這部戲會越來越好。
在首演的現場
每一位觀眾都會
獲贈一隻小小的竹蜻蜓
話劇的最後一幕
便是「延安二號」在夕陽中緩緩起飛
臺上的演員們放飛竹蜻蜓
臺下的觀眾們也攥住自己手中的竹蜻蜓
「竹蜻蜓光耀萬代,直升機飛遍全球」
科學大師的精神
在這一「放」一「握」中傳承
話劇開始前
觀看演出的領導、嘉賓及師生
參觀了中國直升機泰鬥
王適存教授生平照片展
《旋翼人生》不僅是一部話劇
更是一堂直升機專業導論課
一堂深刻生動的校史課
一堂流動行走的思政課
感謝話劇所有的工作人員
感謝你們完美詮釋了
王適存先生與中國直升機事業
相伴一生的故事
今晚
話劇第四場(19:00)演出即將開始
明故宮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
期待你的到來
最後,曉南要為大家送福利啦
在留言區寫下你觀看話劇的感受
截至10月25日12:00
留言點讚前30位粉絲
曉南將為你們送上一份話劇文創品哦
出品丨曉南曉航工作室
攝影丨唐宇明、張紫略、趙元辰
文字丨張紫略、趙怡如、杜選平、蘭天怡
責任編輯丨王偉、趙燕喃
文字校對丨彭麗
值班編輯丨任翊寧、楊猛
和曉南一起
為話劇《旋翼人生》
點亮666在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