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好銀杏的精神品質,讓一所名為銀杏小學的學校擁有真正的「銀杏文化」?
怎樣將「銀杏文化」深植於教育實踐中,讓一所年輕的學校因文化厚重而獲得育人的更多可能?
這似乎是坐落在河南省安陽高新區銀杏南路上的銀杏小學與生俱來的文化優勢,也是這所創立於1998年的公辦六年制小學辦學者始終應思考的問題。
我們認為,銀杏的精神品質包含著巨大的育人價值:自強不息,根深葉茂的奮鬥精神;無私奉獻,魅力無窮的奉獻意識;厚積薄發,多才多藝的求學作風;積極向上,堅韌剛毅的人生態度;美雅大度,彬彬有禮的形象素養;追求價值,永不懈怠的理想信念;正直通達,務本求真的品質品行;特色發展,富有內涵的個性風採。
可以說,銀杏是真善美的化身,銀杏的品格為學校文化奠定了精神底蘊,形成了銀杏小學的文化底色。正是基於此,本著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目標,學校明確提出「銀杏文化」理念,把銀杏的精神、銀杏的品格、銀杏的美融入教育,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學校文化,為銀杏學子奠定了「求真、向善、尚美」的人生基礎。
明禮求真 立德樹人先養「根」
「活力向陽,立卓然風姿;求真向善,尚銀杏美德;良善有禮,顯君子風範;厚德如山,成宏遠之志;堅韌若剛,修實幹之才;志在雲間,追根本之道;勇毅知方,溯本源之學」,銀杏學子的誓言鏗鏘有力。學校把德育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提出了頂天立地德育體系,推動由「經驗德育」向「科學德育」「文化德育」的轉型。
學校注重傳統文化對學生精神塑造的重要引導作用。從一二年級起,以國學經典為學習內容,教育學生生活自理,從小做起,創造清潔明淨的居室環境、美麗和諧的校園環境。「銀杏文化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一種高雅厚重的文化品位,我們以讀國學經典與聖賢同行為載體,深掘本土源遠流長的文化。」二年級語文教師代小靜為了引導學生踐行經典,過有意義的生活,疫情期間廣泛動員學生參加「在家的時光,我成長了」主題徵文活動,讓學生記錄在家勞動及學習的故事,為特殊時期的成長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為了提升師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學校經常舉行大型傳統文化主題培訓,以經典塑造師生之心,引領師生之行。2019年10月18日,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策劃專業委員會禮儀講師冰清為銀杏小學師生帶來了別開生面的禮儀培訓,從禮儀素養、形象力、魅力表達入手,對教師和學生的儀態禮儀、儀容禮儀、儀表禮儀與溝通禮儀進行示範和講解。當年11月16日至18日,學校舉行「崇德明禮 潤心正行」傳統文化及行為文化家校共育講座,知名傳統文化培訓師李卓遠為全校教職工及家長代表解讀中華傳統孝文化、德文化、感恩文化。
德育是教育的根,家長和教師是學生的根,根深方能葉茂。教育要從根部抓起,就是要讓教師和家長首先學習和踐行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銀杏文化」中養好「根」。
如詩如畫 環境育人意境美
「葉染風霜顯金黃,身經雪雨吐清香。」在銀杏小學每間教室的牆壁上都書寫著這句話。與一般學校文化建設不同的是,銀杏小學的文化建設處處洋溢著詩情畫意,並把這種意境創建滲透在環境文化的細節中,在學校形成一種「不言之教」的氛圍。隱喻、象徵的文學手法,營造出富有詩意的成長空間,多角度表達銀杏文化理念的同時體現著強烈的人文色彩。
學校小巧玲瓏精緻,校園以銀杏文化長廊和庭院為經緯,將教學、辦公、功能體驗、運動分區設置。春來,滿庭芬芳一院香;夏至,濃蔭庇護書聲朗;秋賞,銀杏飄舞黃金甲;冬藏,青松翠柏臘梅暗香盈袖。圖書、閱覽、儀器、實驗、電腦、音樂、書畫等專用教室樣樣齊全,設施設備先進,整個環境建設兼具現代化和人文化特點。四座主建築分別名為求真樓、向善樓、尚美樓、篤行樓,從不同角度詮釋學校「真善美」的核心價值觀;廳堂中間典雅大氣的「春華秋實」理念牆,仿佛一座精神坐標,激勵學子在少年時代勤奮努力,去迎接秋天的收穫。
「我們的學校充滿詩情畫意,陶冶情操、催人奮進,潛移默化地發揮著育人功能。」副校長王子龍常常這樣對人說。
一筆一畫 正冠端品學做人
「國寶漢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知行合一」。銀杏小學將教育融入語言文字學習中,充分發揮書法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一筆一畫中學習做人道理。
在尚美樓大門兩側,有一副全校師生都備感親切的對聯:一筆一畫寫好中國字,一言一行做好中國人,橫批是「正冠端品」。學校已經建立了「養成+禮儀+書法」的文化,書法社團成為學校的品牌社團,學生熱愛書法、熱愛國學,在思想上刻下了傳統文化的烙印。
2019年10月22日,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漢學家進校園」活動在銀杏小學舉行。來自中國、韓國、埃及、烏克蘭、摩洛哥等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代表、漢學家、文化文字學者參加活動。在軟筆書寫現場,銀杏學子揮毫潑墨展示才藝,為中外來賓帶來了一場「漢字盛宴」。
活動當天,學生們輕鋪宣紙,調磨舒緩,筆酣墨飽,慎重落筆,聚精會神,胸有成竹,每個筆畫都融進了思索,每個漢字都凝聚了文化的寄託。有的風格娟秀多姿,如美女簪花;有的一筆一畫,一氣呵成;有的腕力十足,書法剛健;有的講究筆意顧盼,俯仰呼應;有的布局形斷意連,氣韻生動……真是「筆墨飄香養精神,文化傳承潤心靈」。外國嘉賓及在場美術教師對學生高超的書法藝術讚嘆不已。活動正值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之際,生在漢字之都的銀杏師生,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引導學生探殷商甲骨、溯漢字起源,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
作為「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人人寫一手漂亮的漢字、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全體銀杏人的美好願望。副校長牛小露總是這樣表達學校關於語言文字的期待。
童心向善 少年公益暖人心
如果說,愛心是一粒種子,童年時代就是播下這粒種子最好的時機,讓愛心發芽、生根,芬芳了學生的童年,絢爛了革命前輩的暮年。學校除了驕人的學習成績、豐富的課程內容,還有一支聞名河南省的志願隊伍。孫小霞是這支隊伍的帶頭人,她堅守教育一線,創立了「小霞志願者服務隊」,帶領師生及家長常年為安陽縣榮軍光榮院裡的革命前輩開展志願服務。他們還經常到安陽市福利院、孤兒院等地獻愛心……
無論歲月如何流逝,不論路途有多遙遠,「小霞志願者服務隊」始終在「學雷鋒,送溫暖」的路上。他們吸引了學校領導、全體師生的廣泛參與及家長的積極加入,從最初孫小霞老師一個人帶領幾個學生送溫暖的星星之火,漸漸成為每次都有幾十人乃至上百人參與的燎原之勢。
21年間,「小霞志願者服務隊」送溫暖活動100餘次,總參與人數達6000餘人,捐贈的禮品、慰問品共計6萬餘元……一系列善的故事、愛的事跡,受到中國文明網、河南文明網、安陽日報、安陽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2017年安陽市「道德與文明同行」道德講堂總堂活動還以情景劇《愛灑心田》生動再現了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一位社會學教授曾說:「小霞志願者服務隊風雨無阻,8000個日子執著堅守,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提高榮軍院老人生命質量;帶領師生開展社會體驗,滋養學生美好崇高心靈。這種雙向道德提升活動,春風化雨,渾然天成,是志願服務的生動體現,是雷鋒精神的具體延展。」
芝蘭玉樹 志向高遠在雲間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銀杏小學秉持「銀杏文化」的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德行之根、健康之枝、智慧之花、行美之葉、人生之果。學校著眼於學生個體潛能的開發,使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確立了「培養德厚如山、堅韌若剛、志在雲間、勇毅知方的銀杏學子」的育人目標,使每位學子成長為「芝蘭玉樹」。
銀杏小學的教師團隊更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新理念、新姿態朝著科學規範發展的方向銳意進取。在全體銀杏人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發展成績斐然,教育碩果纍纍,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廳文明學校」「河南省教育系統卓越家長學校」,安陽市「教育教學質量優秀獎」「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文明校園」等榮譽。教師中有360多人次、學生中有2000多人次先後榮獲國家、省、市、區各種榮譽,嚴謹的教風、濃厚的學風使學校教育教學連年保持全區第一的好成績,成為安陽市的一張教育名片。
「一枝一葉皆向上,一花一果蘊華章」。在銀杏文化的滋養下,銀杏學子昂揚向上、活力向陽,用生命譜寫著真善美的讚歌。
(作者系河南省安陽高新區銀杏小學校長、特級教師)
《中國教師報》2020年09月3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