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脫扭傷腳,上海一女子索賠1萬多元遭拒!誰來擔責?

2021-02-07 河南都市頻道

玩密室的時候扭到腳

兩個多月了

商家仍舊沒有任何賠付

近日,小苗撥打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8月中旬在玩密室逃脫時,因商家場景設置不當,導致同行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擦傷挫傷,但商家一直未給處理和解決方案。

恐怖、劇情、角色扮演

……

破解謎題、追求刺激的

沉浸式體驗「密室」

已然成了當下許多年輕人

休閒娛樂的新寵

然而,玩家在密室內受傷

引發投訴的案例也有不少

除了經濟方面的糾紛,人們更加關注的是:恐怖主題的密室逃脫,本身就具備危險、刺激等屬性,商家是不是該在安全措施上多花點心思呢?

擦傷、扭傷等事故頻發

小苗自2015年起便開始玩密室逃脫,從最初單純的解謎,玩到現在的沉浸式體驗,見證了密室逃脫行業的發展,也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8月初,她看到玩家群裡有人分享《最後的返校日》主題密室的遊戲經歷,恐怖、穿越、扮演等描述詞勾起了小苗濃濃的興趣。

不過,朋友們介紹,裡面的滑梯環節比較容易受傷,這一友情提示讓曾經腳部骨折過的她產生了顧慮。

8月16日,跟閨蜜吃完午飯後,她在某點評網上搜索發現,有玩家稱滑梯環節已經做了改進升級,管道外鋪設了不少海綿等防護道具,「有保護設施沒問題的。」打消了顧慮後,她趕快拉著閨蜜一起前往。

△《最後的返校日》主打恐怖、角色扮演等,吸引包括小苗在內的諸多玩家。

一行3人按照預定的時間到達密室,與另外3人拼場開啟遊戲。

據小苗回憶,進場前,商家先是要求所有玩家掃描二維碼,閱讀項目須知並籤署《免責協議》,隨後對遊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了提醒。

「商家說滑滑梯的時候要雙手抱於胸前,雙腿併攏微微抬起。」進場20分鐘左右,他們便來到了滑梯的環節。「沒玩的時候想像不出滑梯的結構,玩了之後才知道滑梯很陡。」小苗稱,由於是摸黑進行遊戲,身體跟著滑道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最後一段滑道更是接近90度,完全看不到前面的情況。

在滑滑梯的過程中,想要保持雙腿抬起的姿勢,腿部、腳部都得用力,「其實很難控制。」就在滑出滑梯的瞬間,小苗的腳還是扭傷了。她立馬叫停了遊戲,前往醫院做檢查。

△小苗從滑梯滑下後,腳部扭傷,商家僅能提供滑梯口處監控。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該主題密室因此受傷的人並不在少數。

在某點評網站上,不少玩家表示,在滑梯環節有不同程度的擦傷、扭傷,甚至有腳部骨折的情況。他們認為,滑梯環節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商家一方面要加強對玩家的風險提示,另一方面也應當增設防護措施。「比如在滑梯口處增設海綿墊,給玩家發放護具等,都能有效避免受傷情況的發生。」

△玩家反映,遊戲過程中受傷。

「屋子裡幾乎沒有什麼燈光,時不時還有『鬼怪』、『喪屍』(由真人扮演)出來嚇你,就得拼命往前跑。」除了道具方面的問題,在密室內更容易導致玩家受傷的,還有玩家因過度驚嚇、恐慌等造成的推搡、擁擠、摔倒等。來自江蘇的小趙首次玩密室,便被受驚嚇的朋友推搡導致腳部輕微骨折。

退款被索要各種證明材料

玩家受傷後,責任如何認定?

記者聯繫到《最後的返校日》主題密室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在遊戲開場前,已經向玩家講解了遊戲規則,進行了安全提示,還籤訂了免責協議。

他堅稱,小苗受傷是未遵守商家的提示、姿勢不到位所導致,不能將責任歸咎於商家。而且,目前來看,受傷人數所佔的比例非常低,「你去遊樂場滑滑梯會有安全問題嗎?」負責人反問記者。

此外,他強調,整個項目是由專業團隊設計並進行過安全評估,滑梯口附近也鋪設了海綿墊等防護設施,並不存在安全隱患。「之前有關部門接到投訴後也來調查過,沒問題。」該負責人還說,前期商家跟玩家協商過,想要私下解決這件事,後來之所以未賠付門票和醫藥費,是因為小苗提出的賠付費用不合理。

「她還要求我們賠付誤工費,一共1萬多,這不是訛人嗎?」雙方多次協商,仍未就賠償費用達成一致,只好走法律途徑來劃分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但實際上,在不少密室裡,商家都會要求玩家籤署所謂的免責協議,若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因為過度驚嚇、恐慌等造成的推搡、擁擠、摔倒等現象而造成損傷的,經營者不予負責。這個條款是否意味著消費者要承擔全部責任呢?

記者諮詢市場監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得知,商家的免責協議可能涉及格式條款。根據《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那麼,消費者在密室中受傷

責任究竟如何劃分?

2018年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的

一則判決書可作參考

↓↓↓

2016年8月20日,陸某在「X先生密室」遊玩過程中,下行時從爬梯滑落,導致右上臂骨折受傷。陸某將「X先生密室」所屬的上海驥途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驥途公司)訴至法院,認為該公司對此次事故負有百分之百的責任。

2018年,法院一審認為,密室逃脫遊戲場所的經營主體,應當負有對參與遊戲人員的安全保障義務。遊戲場所內的樓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安全警示標誌並不顯著,經營者並未盡到充分提示義務。且在陸某受傷後,經營者未盡到合理限度內的救助義務。

同時,判決書裡也提出,陸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自願選擇參與密室類的遊戲,應對遊戲場所內的環境給予充分注意,但陸某下樓梯時卻選擇背朝樓梯的方式,亦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

最終認定,驥途公司對陸某損傷承擔45%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陸某自負55%的責任。

如何規避風險?商家仍需加強安全保障

恐怖主題的密室逃脫以刺激、驚悚等元素吸引了一大批玩家,近兩年更是在申城遍地開花。

隨著密室逃脫的快速發展,令玩家恐怖的方式也從「貼臉殺」(即NPC突然湊到玩家面前)到現如今的「追逐式」,場景互動性越來越強。

在此背景下,等到消費者受傷後再去談責任劃分未免太遲。如何提前一步有效規避風險?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密室逃脫仍屬新興行業,其是否算作娛樂場所仍未有明確定論,更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目前主要還是靠行業自律。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商家自身仍需時刻繃緊安全弦,加強安全保障。

通常情況下,一個密室的落地,要經歷劇本撰寫、場景裝修、內測評估、開門營業等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經營者除了考慮到遊戲關卡的流暢、保障玩家遊戲體驗外,安全因素的考量必不可少。

從目前上線的恐怖主題密室逃脫可以看出,追逐已然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項目。受到驚嚇的玩家在場景內奔跑極易產生危險,但商家可以充分預設,提前採取措施。

業內人士稱,由於經營者對遊戲環節了解充分,可以預知會導致玩家情緒激動的環節和環境,從而選擇性地在相對應的位置鋪設防撞墊等防護設施,有效減少場景內道具帶來的擦傷和碰撞風險,並通過內測評估,不斷完善設施,進一步降低風險程度。

△已有不少密室逃脫經營者準備護具。

商家是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主要在於其作為遊戲的經營者以及場所的管理人是否提供符合安全規範的設施設備以確保消費者的人身安全,以及是否盡到勤勉、謹慎的通知、警示和指引義務,以提示消費者避免損害後果的發生。因此,在玩家進場前,商家有義務將密室內可能存在的風險悉數告知,同時也可以提供護肘、護腕、護踝等必要的防護設備,儘可能減少傷害發生。

此外,在玩家進行遊戲的過程中,場控可以通過監控設施實施幹預,及時對場內的情況進行調度,把握遊戲節奏,避免玩家因驚嚇過度產生意外。如果確實無法避免擦傷等情況,密室經營者也應當配備醫療箱,第一時間對受傷人士進行救助。

△部分密室逃脫配備醫療箱。

業內人士也指出,一方面商家要儘可能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玩家也要對密室內可能發生的情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百分之百安全很難做到,玩家仍然要注意自身安全。」民法典中規定了「文體活動中的風險自甘原則」,即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這也意味著,玩家在參加活動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此項活動的形式和特點,結合自身身體情況,合理預估活動風險。

在活動中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妥善採取安全保護措施,避免危險的發生,要盡到自身的安全注意義務,時刻謹記「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上觀新聞

編輯:劉婉如

相關焦點

  • 驚嚇後扭傷腳誰負責?恐怖主題密室逃脫安全沒保障頻遭投訴
    「玩密室的時候扭到腳,兩個多月了,商家仍舊沒有任何賠付。」近日,小苗撥打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8月中旬在玩密室逃脫時,因商家場景設置不當,導致同行3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擦傷挫傷,但商家一直未給處理和解決方案。 恐怖、劇情、角色扮演……破解謎題、追求刺激的沉浸式體驗「密室」,已然成了當下許多年輕人休閒娛樂的新寵。然而,玩家在密室內受傷引發投訴的案例也有不少。
  • 女子玩密室逃脫遭遇踩踏手指骨折,索賠3萬元無果該誰買單?
    手指骨折不久前,成都市民李女士和朋友共同參與了一款密室逃脫遊戲。因密室內光線過於昏暗,遊戲過程中發生踩踏事故,李女士手指不幸被踩骨折,甲床受損。經診斷,術後依然可能存在畸形及殘留慢性疼痛。為此,李女士向店家索賠醫療費、誤工費、保姆費(護工)、精神損失費等共計三萬元。
  • 成都一女子玩密室逃脫手指被踩骨折,甲床損傷嚴重,店家發聲
    本月,成都李女士和朋友玩密室逃脫,由於房間很黑,發生了踩踏事件,李女士的手指被踩骨折。經診斷為手指骨折,甲床損傷嚴重,術後會存在畸形及殘留慢性疼痛。李女士提出3萬多的賠償要求。遊戲場所的負責人表示,店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前期也已經為李女士墊付了大部分的醫藥費。但是對於李女士提出的後續賠償問題,目前雙方還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 密室逃脫雖好玩 玩出的問題卻不少
    圖片源於網絡穿上「戲服」,在精心設計的「密室」裡解謎通關……如今,密室逃脫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然而,由遊戲引發的事故、爭議也越來越多。遊戲中玩家不慎受傷誰來擔責?近日,記者就密室逃脫中常遇上的一些問題請專家進行解讀。環境昏暗致遊戲中受傷,責任如何分?近日,微博上一則「玩密室逃脫手指被踩骨折」的話題引發熱議。李女士和朋友玩密室逃脫時,因房間很暗發生踩踏,導致李女士手指被踩骨折。那麼,她該找誰索賠呢?
  • 女子玩密室逃脫被嚇壞!去店家討說法,網友:膽小玩什麼密室逃脫
    年輕人愛好廣泛,很多喜歡玩密室逃脫變的遊戲,各種魔幻、懸疑、恐怖類型的主題遊戲也越來越多,但是一味追求恐怖的情節,加入了真人驚嚇的環節,很多人還是把持不住的,被嚇壞,玩的時候要三思。青島小張女士就是一位是密室逃脫的愛好者,經常會與朋友們相約體驗不同的密室項目,近日想嘗試挑戰一個叫鬼打牆的遊戲,沒想到被嚇得不輕,提起逃脫的經歷,小張仍然是心有餘悸,為了找店家討說法,於是聯繫記者進行幫助。
  • 這麼熱愛密室逃脫的,大概也就中國人了
    近十年來,中國的密室逃脫產業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並成為沉悶的都市青年繼桌遊、手遊之後又一追捧的新型娛樂方式,但在享受驚險體驗的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它背後可能隱藏的危險。現如今,密室逃脫已經成為中國最熱門的娛樂形式之一,僅在上海就有350多個。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全中國可能有上萬個密室逃脫門店。
  • 法官說法|玩密室逃脫,這仨法律問題「跑不了」
    叫上幾位好友,穿上「戲服」,在精心設計的「密室」內就能瞬間穿越,大家齊心用智慧與與合作破解重重謎團、逃出生天……如今,「密室逃脫」已逐漸成為年輕人休閒娛樂的新寵。可大家有所不知,「密室逃脫」 往往會陷入三類糾紛,8月20日,海澱法院介紹了相關情況。玩「密室逃脫」遊戲時摔傷,誰來擔責?
  • 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風靡 廣州每小時兩千人在密室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對象系化名)  記者體驗:  1小時智商挑戰   線索全在細節中  記者昨天走進一間主題為「偷天換日」主題的密室,一推開門就是三間旋轉的牢房,每個牢房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線索,找到後方能打開密室的一扇門走入下一環節,密室內黑漆漆一片但布滿了紅外線
  • 密室逃脫1
    密室逃脫1 休閒益智 大小: 62.89MB
  • 密室逃脫能有多上頭?
    相信看完節目的你滿腦子應該都是鄧倫的聲音:大哥 誰啊 誰啊 誰啊大姐 我全都給你 全都給你看到紅衣女子嚇得哇哇亂叫拖著楊冪走了一米多遠被紅衣女正面貼臉殺自《密室大逃脫》開播以來相信不少觀眾對於「密室逃脫」已有了全新的認識區別於傳統鬼屋在幽閉漆黑的環境下暗藏著
  • 上海一女子迪士尼遊玩摔斷牙,將園方告上法庭,索賠4萬被駁回
    上海迪士尼自從建成以來,也是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往,而近日就有一個女子去遊玩時,發生了不愉快。12月18日,光明網曝出了一則新聞,上海一名女子前往迪士尼遊玩的時候,卻摔斷了牙,因此她就將園方告上了法庭,但是索賠4萬的請求,被法院駁回。
  • 密室逃脫背後的安全隱患:免責協議真能免責嗎?
    2019年8月,杭州市民小金在玩密室逃脫遊戲時,恐慌中撞到牆面,門牙被撞斷,向店家索賠。就在近日,浙江義烏一名女模特也在密室逃脫遊戲中,因臉部嚴重劃傷被送至醫院救治。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商家都聲稱,已在遊戲開始前講解了遊戲規則,進行了安全提示,並籤有協議。「店家雖然和我們籤訂了免責協議,但我受傷後,並未採取任何救助措施,態度也不好。」
  • 我在西安玩過的密室逃脫(1)
    一直到去年冬天,和幾個朋友男男女女在一起,不知道誰說了句:「我玩兒過了!xxxx家的密室逃脫還不錯」。於是土著哥踏上了密室逃脫之路,無法自拔,整整一年時間,把西安不少有名的密室都玩兒過了。土著哥也把密室逃脫這個娛樂項目安利給了周圍的很多朋友,大部分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花錢找罪受」,但其實原因有兩個:1 -密室逃脫特別解壓,越恐怖的越解壓!2 -60到180分鐘(時長不等)遊戲不能帶手機!
  • 腳扭傷扭傷腳腳扭到了筋及崴腳怎麼辦
    扭傷在醫學上又稱為軟組織損傷。扭傷腳或者扭到腳筋了很痛,有時候不小心崴腳了腳扭傷了有哪些應急處理呢?小編分享如下。立即停止運動。找個穩定的地方坐好,或者找個固定的物體墊起受傷的腳部。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正確使用冷敷。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使血液堆積得少,減少內出血、腫脹、疼痛及痙攣,減輕淤血症狀,控制傷勢發展。
  • 南寧一12歲男孩玩密室逃脫被嚇到住院,專家建議:未成年人謹慎參與
    封閉的空間、不同的線索、待解的迷局……充斥著驚悚、懸疑、刺激的元素……近年來,網紅遊戲「密室逃脫」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然而,當沉浸在「逃脫」過程中時,卻沒有意識到其潛藏的危險。  12歲男孩被恐怖遊戲嚇壞  送院途中一度昏迷  7月17日下午,廣西南寧王女士12歲的兒子響響(化名),和同學到商場去玩密室逃脫遊戲,被恐怖的遊戲情節驚嚇到需住院治療。  事發時,計程車司機李猛其正好途經廣西南寧國貿大廈時,發現一名臉色蒼白的男孩躺在路邊的石凳上,便下車查看。
  • 影視圈下崗後,我在密室逃脫當編劇
    十月將至,幾家密室逃脫店都在準備推新主題,要趁著國慶長假一洗上半年的頹喪。 過去兩個月,路兮閉關敲完了十幾萬字的劇本。「古風+懸疑」的故事,可供八位主角參與,非常適合小型團建。框架搭完了,但合作方覺得機關、線索、任務有待精細打磨。 完全敲定劇本,才可以落實場景搭建。被催稿的路兮幾近崩潰,跑來找硬糖君聊天發洩。
  • 魔都密室逃脫TOP20,這個攻略我給滿分!
    但對於追求視覺和體驗感玩家來說,3Quarks是值得一去的上海密室逃脫。推薦指數:★★★★☆地址:徐匯區欽州路518號(近漕寶路地鐵站)人均:106| X先生密室(黃浦旗艦店) |不過也有缺點就是第二個房間線索有點雜,一進去會發現很多鎖。謎4的其他主題一般,不過單看死神這個房間,在上海密室逃脫中排名第九綽綽有餘。其他主題據說不怎麼好玩。
  • 推薦節目《密室逃脫暗夜古宅》,愛好密室逃脫遊戲的朋友別錯過
    自4月13日起,網絡上每周五開始播出節目《密室逃脫暗夜古宅》,這是中國首檔古風實景密室逃脫真人秀。唐禹哲和黃宥明是常駐嘉賓,馬可是主持人,每期都有不同的嘉賓參與。道具《密室逃脫暗夜古宅》每期一個以觀眾熟知的經典故事為原型,全部實景搭建。
  • 假密室變真逃脫,女生玩密室逃脫竟遭工作人員調戲被迫喝酒脫衣!
    近年來許多「網紅遊戲「逐漸佔領了年輕人的娛樂消費市場,諸如密室逃脫、鬼屋之類的遊戲既滿足了年輕人的好奇心,又滿足了他們尋求刺激的心理,因此一經面市就是大受歡迎、風靡大江南北!近日就有網友爆出自己在玩密室逃脫時竟被工作人員調戲,被迫脫掉衣服只剩內衣的經歷!據該網友所述,自己與三名姐妹共四名女子在國慶期間趁著假期去體驗了一把密室逃脫,但是沒想到進去之後工作人員稱因劇情需要要求她們脫衣服,但該網友表示不能接受。
  • 密室逃脫行業發展及用戶分析報告:哪些人在沉迷密室逃脫?
    到2019年,中國密室逃脫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行業消費人次達到280萬人次,門店個數超過10000家,行業發展較快;受疫情影響下密室逃脫的市場規模將會同比下降21.5%,但長期發展趨勢向好。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密室逃脫產業進入規模化發展期,消費者對於密室逃脫的關注點將不僅僅局限於密室本身,周邊配套也成為了密室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中國密室逃脫玩家對恐怖主題心理接受度多數密室逃脫商家打出「鬼」「死亡」「喪屍」等恐怖元素來吸引玩家,但不同玩家對恐怖主題的接受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