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去餐廳吃飯的時候,有沒有碰到過上錯菜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遇到了,肯定會立馬叫住服務員告訴他,這意味著飢腸轆轆的你還要為你的美食等很長的時間。
上周日本東京,出現了一家特殊的餐廳。光看名字就讓人疑惑「會上錯菜的料理店」。如店名所說,這家店最大的特色就是,點了拉麵送來水餃!點了茶卻上了杯咖啡!反正就是不管你點什麼,都有80%會上錯。
人如其名,這家餐廳的服務員,真的會下錯單,上錯菜。然而最讓人奇怪的還是,來這裡吃飯的客人,並沒有因為上錯菜生氣反而都吃得很開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初來這家餐廳,看到這一幕場景,你可能會感到困惑:
顧客A:「服務生,請給我一杯茶。」
服務員:「先生您好,這是您的咖啡,請慢用。」
顧客A:「哈哈,咖啡很香醇,辛苦了。」
顧客B:「服務生,請給我來一份拉麵,少放蔥。」
服務員:「女士您好,這是您點的鍋貼」
···
不必懷疑,這就是這家餐廳的常態。
按理說,遇上這種餐廳,你肯定扭頭就走了。這樣的餐廳怎麼能經營下去呢?
原來餐廳的服務員,聘請的是6個頭髮花白,記憶力下降或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雖然奶奶們待客非常友善客氣,但都記憶力不佳、聽力下降、理解力大打折扣,幫客人點完餐後,走回櫃檯就已經忘了客人說了什麼,經常會混淆餐點、上錯菜餚。
但對客人來說,上菜的一刻卻成了意外驚喜,畢竟來這裡之前就已經知道是「會上錯菜的餐廳」。
為何突然出現這家「會上錯菜的餐廳」呢?哪家餐廳會傻到聘用6個上了年紀的奶奶做服務生?
這就不得不說日本的現狀,日本是出了名的老齡化國家,媒體甚至把日本的老齡化稱作「國難」,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的老人,而老年人最大的問題毫無疑問是生病。
老年痴呆、失憶、失智,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患這類疾病的老人急劇上升。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除非自己身邊的爺爺奶奶患上這種疾病,否則很少有人關心並意識到這一疾病的嚴重性。
為了刺激麻木的民眾,喚醒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日本一家機構策劃了這一活動,他們邀請6個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奶奶,(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來到一家餐廳做服務生,近距離地跟人們接觸,讓大家更直觀、貼切地了解這一疾病。
於是乎,走進這家餐廳,時光好像慢了下來。
每天開業前,負責人會仔細地跟老人們交代注意事項,雖然老人們聽得非常認真,但每位奶奶其實都似懂非懂,即便當時聽懂了,一會可能也忘了···
客人一入座,奶奶會非常親切熱情地迎上去,詢問對方需要什麼。
還會跟客人聊聊天,雖然有時候害羞得像個孩子。
客人點菜的時候,奶奶會顫抖著雙手,慢慢記錄,反覆幾遍仔細跟客人確認。
即便如此,一掉頭,奶奶很可能就忘記了,剛才點菜的是誰,甚至忘記了自己在餐廳做什麼。
因而最後送到客人桌上的食物,很可能是點錯的食物。「這完全不是我點的啊,一位女士一邊吃,一邊笑得很開心。」
有什麼關係呢,知道原因的顧客,百分百地體諒和接受這一切。開心地吃下眼前這份不屬於自己的美食。
況且,這家餐廳真的不坑,不論你吃的是什麼,背後都由專業大廚掌勺,確保每一道菜都精緻美味。
而說起這家餐廳的靈感來源,就不得不提小果郎士,他本是一家電臺的製作人。曾負責製作一檔老年痴呆護理的紀錄片。
節目中幾位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會一起生活,有的負責做菜、有的洗衣、做家務。主要目的是探索各司其職的老人,是否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這幾位心善的老人有時會宴請節目組吃大餐,而小果郎士有次「不客氣」地點了漢堡,最終老人給他端上來的卻是餃子。看到餃子那一刻,小果郎士沒腦子地脫口而出:我點的不是漢堡嗎?
誰知老人錯愕在那裡,像做錯了什麼事。
這件事讓他悔恨不已,所以他一直想策劃這樣一個活動,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阿爾茨海默病。「法律和制度能夠改善老人的生活,但寬和理解和善意,或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日本媒體《Soar》的總編輯工藤瑞穂光顧此餐廳後,也在Twitter發文說:「點了漢堡,但卻來了餃子」,暖心逗趣的過程被眾多網友點讚,也讓這間餐廳瞬間爆紅。
這是一家體驗餐廳,更多的是公益性質,所以本來只營業短短數天,因為網友的反響熱烈,項目發起人小果郎士表示今年9月,「會上錯菜的料理店」會再次開張。
我們每個人,都將不可避免地老去。遇上這樣的老人,請千萬多點寬容和耐心。點一杯茶,上一杯咖啡,沒關係,用愛熬製的咖啡,不也很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