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我愛你,但我一秒都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2020-10-12 綿綿

這部2019年獲得很多項奧斯卡提名的《婚姻故事》前前後後看過三次,終於在第三次靜下心來認真看完了整部電影。在此之前,我在寫影評練習的時候寫過我對這部電影的預期,當時我是抱著看黑寡婦在熒幕前不一樣的亮相的心態去觀影的,但電影前期並沒有很好的吸引到我。當時真正讓我為之動容的是由斯嘉麗飾演的妮可的哭戲,在她向律師傾訴這段失敗婚姻的時候,我徹底被吸引了。

婚姻的真相

無論是從時間線還是從整個電影的空間架構來講,都可以說兩人打離婚官司的過程中長達一分四十秒的吵架是本片的高潮。很多人看過之後都直呼「恐婚值增加」,兩位影帝影后飆戲現場著實令人窒息。查理髮抖著向妮可喊道「我每當想到要與你上床,我就噁心的要死!」、「我每天都希望你去死,如果不是因為兒子,我每天都希望你生病!」,妮可哭著回擊「當別人說你自私的時候我還曾為你解釋,現在想想是我太傻了!」,兩人最醜陋的那一面完完整整地暴露在彼此面前,婚姻最醜陋的那一面也隨之展現出來。

在這段爭吵中,我感受到的的確是妮可更愛查理,而我並非站在一個女人的角度去judge他們對彼此愛的程度。只是片中男人說的話更讓我窒息、抓狂,更自私,更不顧傷害對方,無論是對方的自尊還是愛。他不僅攻擊妮可的父母,還攻擊她的弱點。妮可的話都有所保留,她想做的更趨向於兩人的和解與進一步理解對方內心的想法,但查理仿佛只是在發洩。在他說完希望妮可去死的時候,妮可愣在原地,眼裡充滿淚水,我以為她會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跑出去,讓我沒想到的是,她走過去緩緩撫摸著查理的頭。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溼了眼眶。

我沒辦法完全共情妮可,但那一刻我隔著屏幕感受到的是深深的無奈和愛——我真的很愛你,但我一秒都不想和你在一起了。很多人都沒法理解為什麼互相愛著的兩個人可以講出那樣傷害對方的話語,但這就是婚姻的本質,這就是愛情的本質。我愛著你,所以我忍受你;我之所以忍受你,是因為我愛你。但「忍受」這個詞,就是因為我們對對方的行為感到不滿意,我們都不是聖人,我們的忍耐都有限度。在妮可向律師傾訴的時候就不可控制的崩潰於她和查理生活中權利的服從和他的出軌,而查理無法忍受妮可在生活中的邋遢,這就是問題所在,他們並不是不愛彼此,但這就是問題所在。

令人惋惜的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伴侶,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而是常態。

性別

妮可沒有辦法繼續婚姻的主要原因就是查理的「大男子主義」、他對整個生活的掌控欲以及他永遠無法讓妮可感受到自己的事業價值。在當代的親密關係中,多數人都無法完美的掌控,因為每個人得到的愛多少是有缺陷的,無論是原生家庭亦或是友情愛情。當我們無法得到該得到的那部分愛時,我們就無法給予別人完整的愛。查理是白手起家,在更為冰冷的城市與人際關係中存在他會感覺更安全、更舒服,而妮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她喜歡熱鬧,喜愛溫暖;查理相比家庭,更看重的是工作,而妮可更願意犧牲事業來成全家庭。誰能說誰付出的更多呢?妮可一直想當導演,但查理總認為她做不好,在離婚之後,查理得知妮可拿了導演獎後既覺得不可思議又投射出敬佩的目光。他應該也明白,如果他們還在一起,這是不可能發生的。為什麼?因為他覺得她是女人。

離婚官司接近尾聲的時候,法官要求拍一個工作者去分別查看兒子亨利與父母待在一起的狀況,並要求雙方自述他們自己作為父母的缺點和優點。當妮可在工作人員面前坦然自己會喝酒、偶爾吸毒等事情之後,被律師立即制止了。律師告訴她:你剛說的所有缺點,都不可以在屏幕面前說,因為同樣的事情換到男人身上,他在大家眼中也是個完美的父親,但母親,不可以有任何缺陷。

「Because the basis of our Judeo-Christian whatever is Mary, Mother of Jesus. And she is perfect. She is a virgin who gives birth, unwaveringly supports her child and holds his body when he’s gone. And the dad isn’t there. He didn’t even do the fucking. God is in heaven. God is the father and God didn’t show up. 」

百態

妮可為查理理髮、繫鞋帶等細節貫穿影片,這些愛的小動作和兩人撕破臉時的種種行為形成對比。神奇的是,兩者永遠可以共存。

「吵架的時候我會想殺了他,但在去買槍的路上我看見了他愛吃的蛋餅,買完蛋餅我就忘記了我是準備殺了他的。」所以大部分婚姻和愛情的真面目就是這樣,一邊用盡全力恨對方,一邊用盡全力去愛。

Being Alive

「有人過分依賴我 有人過於了解我 有人讓我突然打住 讓我經歷煉獄 並給我支持 讓我活著 讓我感覺活著 讓我困惑 用讚美嘲笑我 讓我被利用...」

男主含淚唱完《Being Alive》,這場冗長而複雜的離婚告一段落。我們都看得出每一句歌詞在查理這裡都在講妮可,那些覺得惋惜的感情。殘忍、崩潰、無奈、溫柔,我們什麼都看到了,這部電影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被壓制的母親,狼狽的父親。但當我們僅僅看待愛情的時候,這並不是一個悲劇,雙方都嘗試過了,兩個人都為這段關係作出過努力和犧牲,可裂痕出現,直至無法彌補,這段關係也就隨之需要被結束。這部電影真正打動人的地方在於,每一個細節,都看得到自己經歷過的愛情的影子,所以它才夠真實,夠刻薄。

相關焦點

  • 我還愛著你,但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最終,張靜還是沒能抵擋住美色的誘惑,和小男朋友在一起了。 2 和預料中的一樣,張靜和小男友戀情遭到了雙方家庭的強烈反對。 張靜的父母威脅她說,不分手就不認她這個女兒,讓她滾出這個家!
  • 《婚姻故事》揭露的婚姻關係:即使已經沒意義,我還是會繼續愛你
    然而,話語道盡,兩人卻已坐在婚姻諮商師面前彼此仇視。再下一步,他們還會到律師事務所,然後是法庭。關係的裂痕不斷擴大,昨日美好如煙飄散,再不復見。《婚姻故事》除了談婚姻中的真實面貌,也敘述兩個對愛、對家渴望的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欲望。回顧片中金句,也一起反思,在婚姻裡,是什麼讓愛悄悄變質的呢?
  • 「你說你愛我,等你離婚了,我就答應和你在一起」愛不要隨便說!
    當然這些都是一段愛情開始之前能夠穩定感情的必要條件,但是其實還有一種愛情條件也是十分必要的,那就是在答應和這個人在一起之前,你們的彼此的感情是不是允許你們在一起,因為有些客觀的條件,會直接的影響一段感情的結局。比如,一個已經有家庭的人所呈現給你的愛!1已婚男人的愛,總是帶著尋求真愛的,做著欺女人騙感情的事。
  • 阿嬌離婚「她不愛我」道出扎心真相:我和你在一起,不代表我愛你
    她因為相親有過幾段無疾而終的戀愛,但她說,「我其實真的不喜歡他,他只是剛好出現而已。」那次她哭著跟我說,她沒辦法忍受和自己不愛的人在一起,只要想到要和眼前這個人在一起一輩子她就覺得心裡有說不出來的難受。
  • 什麼是婚姻的Happy Ending?「我愛你」,還是「在一起」
    我沒有想到,小何衝到我家。這是個即將結婚的女子,她每天忙著婚禮都顧不上吃、顧不睡。我把剛剛衝好的咖啡遞到她的手裡,很不滿意:「喂,大姐。都幾點了,明天我還要上班呢。有話快說,說完滾蛋。」「慕桐,結婚真的好嗎?」「你抽什麼風?」我再次相信,原來結婚之前人都會發發神經。什麼婚前恐懼症,婚前強迫症等。還能堅持結婚,絕對勇氣可嘉。02我與小何,認識五六年吧。
  • 明年你還會愛我嗎
    那年她剛好40歲宋丹丹經歷了四段感情和三次婚姻初戀五年可時間送走了一切第一次婚姻她為英達守口如瓶第二次婚姻曾被她稱為最滿意的生活但仍舊走到山窮水盡第三次婚姻她再也不像年輕時那樣衝動了她說:「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 不小心多了一個吻 然後你發現需要一張床一套房 一個證 離婚的時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39歲的張惠妹
  • 「雖然我愛你,但老人說你配不上我」「我也不想嫁給你」
    「媽寶男」這個詞在網絡上很常見,意指在很多事情上都聽從媽媽的意見,缺乏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在戀愛中碰上這樣的人,真是讓人很鬱悶。阿峰和莫莉交往了兩年多了,感情算不上非常好,中間有過幾次分分合合,但始終沒有分開,畢竟兩年多了,感情還是有的,但真正到了要結婚的時候,雙方都退卻了。阿峰家是比較傳統的家庭,父母都比較有控制欲,很多事情都替阿峰安排好了,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也養成了阿峰依賴他們的習慣,缺乏了獨立性,也沒什麼主見。
  • 我和你一起走向盡頭——虞瑤琴《會有那麼一天》
    從今以後我和你只有死別沒有生離歌手「虞瑤琴」今日呈現來自華語流行樂男歌手林俊傑的《會有那麼一天》,自製MV短片由「引宣音樂」出品,出品人:周石林、利哥,聯合出品人:連偉娜、吳文雷、陳珊刪、蔡偉君,製片人:謝少風,錄音混響:Gary,攝像:
  • 我還是愛著你,可我不想再回頭了
    我還是愛著你,可我不想再回頭了,我害怕再一次的失望,我害怕再一次被騙得體無完膚。放不下你又能怎樣,得不到你的心也只好選擇放手,給你想要的自由,在沒有我的日子裡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幸福。或許這就是不完美的愛情帶給我們的感悟,誰也不想離開,只是自己的心再也經不起哪怕下一秒的失望。記得曾經喜歡過這樣一個人,可是他不說喜歡我也不說不喜歡我,彼此之間維持著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可我就是因為第一次如此的喜歡一個人,所以總是想要給他最好的,凡事都為他著想。
  • 《婚姻故事》婚姻故事:我愛你,那沒有任何意義
    2019年的得獎熱門《婚姻故事》,是一位男性導演的女性題材佳作,對男女主角報以冷靜的同情,平淡細膩的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作為故事主線,對簿公堂的「美國式離婚」讓人想起三十年前的經典電影《克萊默夫婦》。三十年過去了,不管「女權」的口號喊得多響亮,歷史還是驚人的相似。
  • 放蕩故事:我愛你,我只愛你
    其實吧,她和我在一起也是因為這個男人,19年,那個男人因為疫情,回去了中國,回去以後,疫情越來越嚴重,就不可以來了,那個男人找了中國女朋友,而她也選擇找了中國男朋友,就這樣我們在一起了,開始我並不知道,也是後來知道的,當然,如果我知道的話肯定不會和她在一起啊,誰都不想給自己找不快樂,那個男人也對我放了狠話,說讓我離開她,這能離開嗎?
  • 《婚姻故事》:當我們不再是我們,你還是你,我終於是我
    最近看《婚姻故事》,被震撼到了。影片被寡姐(斯嘉麗)和亞當演繹得那麼真實、自然、代入感十足。準備走進婚姻和正在婚裡的人們建議都去看看,也許這兩個多小時會對你的婚姻走向產生不一樣的影響。當查理讀到「我永遠都不會停止愛他,雖然現在這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時哽咽了,站在門口的妮可也紅了眼圈。
  • 妻子哭訴:「對,我就是不想回你家,更不想跟你父母一起過年」
    這份感情和婚姻,一直是曉楠愛得更多,付出得更多。可這些年過去,她累了,身累心也累。還沒到過年,已經跟老公攤牌了:「今年我再也不會跟你回家過年了。那是你的家,你的父母,不是我的,我只是一個外人,徹徹底底的外人。這麼多年我的付出和忍耐,根本沒有人在乎更沒人領情,沒人念我的好。
  • 我愛你,但不是和你在一起
    簡介:我愛你,但不是和你在一起「你為什麼答應我在一起?」「因為我害怕如果我不答應,我會失去你」很多人的感情就像鏡子,破碎的鏡子無法重聚。故事一我曾經在網站上看到一位網友說:「她和我是在遊戲中認識的,第一次去年認識的夏天,我們確認了這段關係,的第一個晚上,她怕我們走不到盡頭,就說再見,我安慰她只要我們堅持一定會在一起。她不同意,幾天後我告訴她我們重新開始吧,她同意了。現在她已經去美國學習了,我問她什麼時候回來,她說她會等你回來,不管我長什麼樣。
  • 當我再次回到,一起走過的地方,發現「我還愛著你」
    現在大多數的婚姻,都是相親認識的,相親難道不是一面之緣嗎?婚姻矛盾如同生病一樣,時間是治癒的藥,距離也是療傷的藥。距離產生的思念,會融化那些矛盾,會放棄那些怨念,再次重逢的喜悅,如同初見。不管你相不相信,我是相信一見鍾情的。在下飛機後,一起等行李,我只有一個背包,倪小姐卻有兩個箱子,我發現機會來了。湊上去又是拉箱子,又是提行李,她緊張的以為,是我拿錯了,還在解釋。我們倆抬頭一相望,沒有說話,卻都懂了什麼意思。
  • 《我愛你》「我們一直都是一起的」
    「愛慕」、「關心」、「理解」、「包容」、「尊重 」的深刻含義加在一起 ,才叫愛。再加上「不計較」,才算愛得完整。不是一付出就計較得失,掉幾點眼淚就「哭喊著我傷我痛,你不懂我」,不是控制,索取,或斤斤計較,苛責對方。
  • 「我很愛你,但不想花錢」「沒事,我不是那種物質的女孩」
    見過男方家長之後,我和愛人整夜地睡不著。愛人偷偷地在抹眼淚,還打量我不知道。我嘆了一口氣,翻過身抱著她,兩人一起沉默,只有呼吸聲在此起彼伏。女兒找的男朋友,不富裕,這是我們早有認知的,但我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相反,我很高興,她能夠將我們的教導銘記於心,並貫徹在擇偶這樣的人生大事中。
  • 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跟你結婚
    擱四郎來看,男生不跟女生結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有對來自婚姻的恐懼感、要改變固有的生活模式、壓力太大等等。單單就這些理由來說,正常而合理,而且都是能夠通過溝通解決的。最怕的就是女生說了那麼多次,男生還是不想結婚,只能說明不夠愛。
  • 「媽,你要真的為我好,就別再幹涉我的婚姻,我不想再離婚了」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真正為一個人好,必須以尊重為前提,必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看待所需所求,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和意見才行。做不到這樣,就別說「我是為你好」。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但事實上:有些父母是真正的為子女好,有些父母並不是真正為子女好。
  • 我愛你,但我一定不想我們是「奉子」而「成婚」
    記得我和我老公談戀愛的時候,我媽總是時不時的暗示我,戀愛不反對,但沒到住在一起的時候千萬不能住在一起,即使住一起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當時,我給我媽說:「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怕我奉子成婚吧!」我媽說:「你這個丫頭,知道就好。」其實現在人的思想都比較開放,婚前同居的也不少,但婚前兩個人的感情還在磨合期,即使同居,也要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