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區做「加法」,注重建成率、配套率、達標率;在老城區做「減法」,補短板、強功能、惠民生——
我縣「新老聯動」提升城市品質能級
10個公益性城建項目全速推進 總投資達3億元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曹雯雯 曹磊)隨著天氣轉暖,連日來,我縣悍業路(珠江路—長江路)、金沙江路(泰山路—鐘山路)、縣青年公園、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等10個在建城建項目加快推進,確保早日建成通車、投入使用。同時,今年計劃新開工的11個項目也在加緊推進,全面做好進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加快提升城市品質能級,是如東城市發展目標的再豐富、再深化。今年,我縣進一步明確路徑、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做到「新老聯動」。如東錦恆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李同順告訴記者,新區和老城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在空間上是連續和漸變的,在功能上是互補和融通的,應堅持整體聯動。
作為如東城市發展的希望和未來所在,在新區建設上,我縣圍繞「文體功能、高端商業、宜居品質」等方面做「加法」,注重建成率、配套率、達標率。總投資2430萬元的悍業路(珠江路—長江路)去年3月份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的埋頭苦幹,目前開始收尾工作。「這條路的建成,直接打通了新城區珠江路和長江路,不僅能拓展城市空間、優化發展布局,也能全面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和產業承載能力。」工程負責人過毅介紹,悍業路南至縣城珠江路,北接長江路,全長1.05公裡,工程內容包括道路、排水、交通、供水等施工任務,同時配套尾水排海管道建設。這兩天,工人們正在抓緊鋪設橋梁護坡,預計4月初攤鋪瀝青,5月初具備通車條件。
為引導人流、物流、商貿流向新城集中,我縣還在新城中心區規劃建設了青年公園,西臨鐘山路,東靠御景花苑小區,北臨金沙江路,南段緊靠南康河,佔地面積約230畝,總投資約4725萬元。「目前項目進展達到85%以上,計劃5月初開園。」工程負責人陳登慶介紹,園內種植的苗木總量適宜、分布合理、種類多樣,確保新城區宜居水平提升。
「可觀可賞是一方面,青年公園在設計時還考慮到了便民利民等內容,比如活動健身、遊玩出行等多個方面。」李同順告訴記者,青年公園配套建築面積達5295平方米,包括青少年活動區、兒童遊樂區、家庭休閒區、中心文化活動廣場、健身休閒活動區、公園配套及商業服務區、林蔭休閒活動區等,未來將整合城市內的自然、文化資源要素,打造成「現代自然」「生機活力」「人文關懷」的公園。
老城區則在開發上做「減法」,以改造為主,補短板、強功能、惠民生,堅持公共利益優先,增加休閒、停車、綠化等公共開放空間。以海花路(友誼路—芳泉路)拓寬改造工程為例,海花路片區是典型的低洼易淹易澇片區,每逢到了梅雨季,就會出現積水,加之下水管道直徑小、老化嚴重,極易造成堵塞。去年,縣政府將該路段列為改造項目,投入2100萬元,除道路拓寬外,還對道路原有的排水管道重新布管,實施雨汙分流改造。「腸梗阻」問題終於解決了,附近居民、商戶交口稱讚。
據了解,目前我縣共在建10個公益性城建項目,總投資達3億元,住建部門和錦恆城投集團倒排時序,組團作戰,嚴控工程質量、投資、進度,加強工程維護和管理,確保最大程度體現項目效益。李同順透露,今年我縣還將陸續啟動東環路北延、牡丹江路北延、丁棚橋加固、老舊小區改造、低洼片區改造工程二期等11個城建項目建設,預計總投資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