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南通」翩翩而至! 城市品質不斷彰顯、城市顏值更加美麗

2021-01-20 荔枝網新聞

  濠河景區景觀提升工程成效明顯,濱江、任港灣、五龍匯、平潮高鐵西站等片區加快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有序推進……新年伊始,南通城市建設以「開局即決戰、起跑即衝刺」的奮鬥姿態掀起大幹實幹熱潮。乘風破浪、踏浪前行,這座努力構建江海相擁、內外相融的城市頻頻「高光閃耀」,正朝著「大城時代」崛起。

  格局優化拓展,加快構建城市新格局

  昨日,南通地鐵2號線汽車東站站工區經理馬彬在工地上忙碌,組織施工園林路站至汽車東站站區間聯絡通道,這也是目前2號線第一個開挖施工的聯絡通道。「對於城市建設者而言,奮鬥是一種常態,當看到自己參與建設的城市面貌不斷提升改變,心中有一種獨特的自豪感。」馬彬如是說。

  目前,南通地鐵1、2號線有序推進,地鐵1號線首列車即將亮相,「開往春天的地鐵時代」即將到來。軌道交通1號線銜接南通西站,2號線銜接南通站、汽車東站等城市對外、對內交通樞紐,使得寧啟鐵路、滬通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鐵路線與主城區、產業園區、通州區等區域交通形成無縫銜接,為南通加快融入長三角區域交通系統,增強南通在長三角區域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城市競爭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絕佳條件。

  當前,南通正加快構建「一主三副、一城三片」城市空間結構,南通創新區擴容提質,城市新中心初具形象;濱江、任港灣、五龍匯、平潮高鐵新城等片區加快建設,城市更新穩步推進。

  在南通市新的國土空間規劃中,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並提出「一主三副、一城三片」城市發展新格局。「一主三副」指濱江主城、通州灣副城、通州副城和海門副城。濱江主城構建「一城三片」,包括南通創新區(含拓展區)為核心的城市新中心,以及開發區片區、空港家紡城片區和老城區片區。規劃中還將統籌布局文化、教育、體育、醫療、商業、會展等生活服務功能,把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作為用地需求優先保障的重點。不斷完善城市軌道交通、快速路體系,強化各城市組團間的高效聯繫,織密主次幹路網絡,保障城市組團內的交通對流。

  延續「綠色」幸福感,打造「美麗江蘇南通樣板」

  從濠河東北角南岸向北望去,可見對岸一座小島臥於水面之上,島上綠樹掩映、亭樓曲廊,充滿詩情畫意。這座位於城隍廟與新樂橋之間的小島就是提升改造中的桂花島。

  「新建的亭臺樓閣給濠河景區增添了古色古香、曲徑通幽的園林氣質,更符合我們南通生態園林城市的氣質內涵,散步的時候也提供了更好的休憩遊覽環境。」喜歡在濠河景區夜跑的市民陸一鳴對桂花島新建的園林建築十分滿意。

  「為了將濠河打造成市民休閒的最佳去處,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濠河的顏值,提升濠河的景觀品質。」濠河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副項目長陸建明介紹,此次濠河提升更加在細節上注重市民的體驗感和舒適感,用心擦亮我市這張「第一生態圈」的城市名片。

  南通市民的綠色福利,近年來紛至沓來。我市規劃布局了一批獨具特色、生態多樣的城市公園,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見縫插針建設了一批小遊園,基本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讓市民一出門就望得見綠意,處處鳥語花香樹影婆娑。

  生態型、親水型濱水空間的打造,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自然生態、人水和諧」的美麗願景從夢想走進了現實。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的「三美協同」,南通探索實踐著自然、人和城市的「美美與共」。

  記者從市市政和園林局了解到,今年將全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提檔升級。繼續推進濠河景區提升,組織實施文峰公園、中公園、南通博物苑等重要景觀節點;建設沿河濱水綠廊、沿路生態綠廊,著力打造品質小遊園,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建設高質量的綠色生態網絡,均衡綠地分布;充分利用地域特點,人文歷史特色,本土植物優勢,建設彰顯城市個性的現代公園城市。

  精雕細琢城市空間品質,城市建設更具人文情懷

  經過城市建設者的奮力拼搏,南通奏響了立體式快速路網閉合環通、組團式交通樞紐串聯互通、網格式骨幹道路提質暢通的城建交響曲。長江路、江海大道、通盛大道、嗇園路成環線閉合之勢;機場大道、九圩港立交、錫通連接線、西站大道現首尾呼應之態;江海大道東延等工程正強勢推進,便捷通城已呼之欲出。

  近年來,南通牢固樹立「城市建設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的理念,南通城建不再是鋼筋水泥的簡單堆砌,而是與人文關懷的有機融合。城建計劃更傾向於民生領域,工程設計更關注於群眾需求,項目現場更側重於文明施工。道路「白改黑」、濠河「換新顏」等民生工程,無一不體現了城建人對城市「溫度」的詮釋。骨幹路網與背街後巷並舉,工程質量與人文內涵並重,城市形象與自然生態並行。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南通推進城建高質量發展的深入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謀劃新一輪城市空間戰略規劃的起步之年。城市建設將圍繞市區「一主三副」「一城三片」的發展格局,乘勢而上提升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優化基礎設施功能布局,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增強「城載力」。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通大長三角城市群新發展研究院院長何建華認為,眾多利好消息讓南通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要以更大的格局謀劃,積極引進大項目和優秀人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前三十年城市發展的經驗,探索打造更高質量的大城時代。

相關焦點

  • 南通:開拓「強富美高」實踐新境界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滿意答卷
    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全市經濟經濟總量預計突破萬億,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廣大幹部群眾用拼搏汗水書寫了「強富美高」新南通的時代答卷。1個多月前的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的首站就來到了南通。漫步江邊,一邊是江濤拍岸,一邊是鳥語花香,總書記點讚南通40多年來發生的滄桑巨變。
  • 「繡」出城市好品質
    2020年10月,來柴桑區考察投資的深圳客商劉勇走出高鐵站,映入眼帘的街市整潔有序,撲面而來的發展氣息厚重熱烈,整個城市綠樹成蔭、生機勃勃、宜居宜業。劉勇的感受並不是個例。柴桑區近年來壓實各項舉措,用足「繡花功夫」,「繡」出了城市好品質,以其優良的人居環境、優質的營商環境、頗具民生溫度的城市建設,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長三角北翼「大城」之夢:區劃調整後再出發,南通挑戰何在
    但同時,區劃調整並非簡單進行拼湊,新的崇川區又如何打好「融合」之牌,真正成為長三角北翼的「大城之核」,撐起南通的「大城」之夢?近日,澎湃新聞記者赴崇川深入採訪,試圖解碼南通主城崛起的雄心和夢想,以及面臨的諸多挑戰。
  • 做好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大文章
    □本報評論員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一部城市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史。一座城市的總體規劃與每個市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關。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提出,要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打造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要推動文化強市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
  •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
    【提 要】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在協調中優化、在優化中協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彰顯特色優勢、全域協調聯動的發展格局。【解 讀】吳昌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活動的中心。我省早在2017年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又於2018年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大力推進治髒、治亂、治堵、功能修補、生態修復、特色彰顯、亮化美化、治理創新八大行動,城鄉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改善。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包頭恆大·麓山莊園|優雅之上,為城市敬獻闊景生態大城
    包頭恆大·麓山莊園 | 優雅之上,為城市敬獻闊景生態大城據中指研究院專題,近年來,我國旅遊市場發展迅猛。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1%。同時,2019年國內旅遊收入為6.6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201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達16.9%,內旅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 北碚:營造「近悅遠來」城市環境打造山清水秀「公園城市」
    新華網發(霍呂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2日(霍呂)建成城市公園10個,完成13個社區公園建設,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十三五」期間,北碚區不斷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山清水秀美麗公園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 南通與義大利錫耶納正式締結友好城市關係
    今年是中意兩國建交50周年,8月18日,在中國駐佛羅倫斯總領事王文剛的見證下,南通與義大利錫耶納兩市舉行視頻籤約活動,正式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和錫耶納市市長路易吉·德·莫西籤署《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  王文剛在致辭時表示,友好城市關係是民間交往和地方合作的主要渠道,是兩國關係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
  • 這堂市長講的城市「美妝課」,將為長沙帶來大改變
    優美的城市風貌既能彰顯城市自然稟賦、建築風格、園林特色等審美取向,也蘊藏著城市文脈淵源、風土人情、人文面貌等文化積澱,更直接關係到市民能否擁有更加安全、舒適、便捷、健康的生活環境。「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緻管理、精明增長」、「更加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四精五有」理念是鄭市長在多個場合、多次會議提到的高頻詞。
  • 上饒城市中心變遷 見證大城崛起之路
    這標誌著跨越之下,上饒的城市建設需求,也不斷擴容與升級。而在此之前,上饒已形成了以老城區為中心的信州區,以工業為主的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數據產業基地」高鐵經濟試驗區和經濟實力強盛的廣豐區。隨著此次與中心城區隔溪連市的傳統農業強縣——廣信區即將正式掛牌,一場深刻的城市變革,正以廣信區為承載,見證大城崛起之路。
  • 助力「美麗杭州」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 蕭山義橋這樣擦亮...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通訊員 蕭美辦)蕭山以籌備亞運為契機,深入貫徹「環境立區」戰略,積極落實「美麗杭州」創建暨「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攻堅行動的相關要求,大力推進美麗城鎮建設,擦亮生態底色。  滿面開闊,波濤洶湧,站在三江口,感受到義橋的磅礴力量。
  • 唐穎:鐫刻屬於大城小民的城市滄桑 | 寫作課
    在為本報《新批評》撰寫的文章《鐫刻城市滄桑》中,唐穎表示:「情愛,或者說情感關係,是人際關係中最深刻也最脆弱的關係,是我一系列小說的母題,換言之,是我作品的核心主題。」同時她也希望給自己的寫作能成為城市文化的註腳,「大城小民,一葉觀秋,我希望用作品鐫刻城市滄桑,而城市滄桑充滿了個體生命印痕。」
  •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同樣聚焦老百姓最關心的家園建設和民生問題的「補短板」,強調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營建美麗宜居住區、美麗宜居街區,創新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城市環境品質提升,這也是貫徹落實省委全會上婁勤儉書記講到的要讓江蘇美得更有品質、更加令人嚮往。二是推進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
  • 1萬億城市,人卻越來越少!南通留不住人才背後,本地人道出實情
    前有北京留不住「京城」985高校畢業生,現又有南通GDP超一萬億卻留不住「打工人」。作為經濟強省,江蘇省內的大大小小城市,幾乎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只是蘇州、南京等熱門城市,像南通這樣的「冷門」城市,其實也一直在默默幹大事。
  • 建地鐵就是建城市!中海國際社區再添利好!
    |效果示意圖依託「6OD」開發理念,打造大城一公裡生活圈中海國際社區深耕厚植西山,秉承改善人居品質的初心,與時代同行,思考生活的「理想型」。緊跟城市政策導向,依託「6OD」理念,劃定完美生活方式,向人們展示都市理想生活的新高度。
  • 從全國而論,百強城市最多、地鐵城市...
    江蘇13市已多年全部躋身全國GDP百強,目前,江蘇5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開通了地鐵,南通地鐵在建,等2022年江蘇將有6座地鐵城市,位居全國各省區首位。 江蘇江北8城,繼徐州、南通後,誰是地鐵第三城,揚州?鹽城?淮安?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最準確的答案!
  • 泰國第二大城,人口比中國五線城市還少,隨處可見中文
    泰國的首都是曼谷市,交通處於中等水平,人口1370萬,和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人口體量相當。相對比曼谷,泰國其他城市的人口很少,第二大城清邁的常住人口只有172.8萬,僅相當於上海常住人口的14分之一左右,比常住人口237.5萬人的中國雲南省玉溪市還少。在中國城市排行榜中,玉溪被列為五線城市。
  • 史立軍: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城市
    以人民為中心打造美麗宜居幸福家園。我們將始終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加快補短板、強功能、提品位、塑特色,加快以水秀城、以綠美城、以文潤城、以業興城,推動泰州城鄉「顏值」「氣質」齊升,努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城市建設突出宜居品質。深入推進做強城市兩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規劃和功能布局。
  • 大城小愛:王力宏,大大的城市有你的陪伴就夠了!
    一座大大的城市裡,會有多少份小小的愛,而這一份份小小的愛,又會有多少個不同的故事。《大城小愛》,這首由王力宏演唱的歌曲,就是講述了在這大城中其中一個故事。王力宏的《改變自己》你一定不陌生,這首歌真的算是以前挺喜歡的一首歌,有點酷酷的又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