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北京留不住「京城」985高校畢業生,現又有南通GDP超一萬億卻留不住「打工人」。作為經濟強省,江蘇省內的大大小小城市,幾乎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只是蘇州、南京等熱門城市,像南通這樣的「冷門」城市,其實也一直在默默幹大事。
2019年的經濟數據顯示,南通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23位,接近9400億元。所以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大抵上是可以進入萬億元「俱樂部」的。面對這樣的經濟成績,按理說應該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可是從人口數據上來看,似乎並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2019年,南通的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均在740萬左右。但是就常住人口來看,卻比戶籍人口少了將近30萬。而這樣的「落差」,也是當時全國經濟25強中,唯一一個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還要少的城市。
一些大城市,即便難以給所有的「打工人」一個戶籍的「名分」,卻依舊能夠吸引一大批的常住人口。可到了南通這裡,卻完全背道而馳。不僅如此,作為一個全國經濟拔尖的城市,「萬億俱樂部」的待定成員,為什麼南通就是留不住人?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因為房價的問題。不只是江蘇省內的經濟強城,南通市還離上海特別近。有當地人表示,想要在南通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實在是太難了。自己完全可以用差不多的價錢,去更好的城市,例如蘇州、南京等省內更加熱門的城市。亦或者衝一衝,在上海「落地生根」。而這樣的心理,也恰恰解釋了南通市常住人口比戶籍人口還要少的原因。
當然房價的問題,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因為數據顯示,早從2002年開始,南通就已經連續17年(到2019年)出現自然人口的負增長。當別的經濟強城都在享受人口正增長帶來的「紅利」時,它卻出現一降再降的情況。
在人口本就負增長的情況下,城市又不是什麼人口流入地,最終30萬的「落差」也就形成了。而一些較為滯後的工業化以及佔比不高的第三產業,更是讓南通的「吸引力」落後於其他城市。
當然,以上除了房價以外的原因,都沒有那麼的重要。唯一能夠和房價聯繫在一起影響常住人口的原因,只用一個字就能夠回答:錢。
根據2018年江蘇省內的平均工資顯示,全省的平均水平在8.5萬左右,而蘇南、蘇中以及蘇北依次為:9.6萬、7.5萬以及7萬。南通作為蘇中城市,平均工資在7.8萬左右,甚至還達不到省內的平均值。
看看工資,再回頭看看房價,很多人也就默默離開了。而現在南通市的優勢,便是城內的高校畢業生。如果能夠將這群畢業生留下來,或許能夠縮減30萬的差距。而想要做到留下來,除了應有的落戶政策以外,購房補貼以及工資待遇或者都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