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皇宮中不僅有高高在上的皇上,漂亮的嬪妃以及太監,還有眾多侍奉主子們的宮女。漂亮的宮女從被選進皇宮,有機會的能得到皇上的寵幸飛黃騰達過上衣食無憂,令人羨慕的生活。大多數的宮女只能是作為傭人,做到人老珠黃的那刻,被遣出宮,這是多麼令人悲傷。杜牧的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在一個寂靜冷清的秋夜裡,這位宮女無聊地拿著扇子撲螢火蟲玩,是多麼寂寞。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的美女佳麗又有幾人能享受到尊崇的生活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寫的有關宮女的詩,寫一位失寵的宮女。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
「淚溼羅巾夢不成」,淚水溼透了羅巾,好夢卻未成。幽深地宮中,這位宮女傷心地拿著羅帕拭淚,淚水溼透了羅巾,這一夜從睡夢中醒來,可夢裡也沒有片刻的歡喜。宮女伴著淚水而眠,這一夜該是有多麼的悽涼,令人心傷。
「夜深前殿按歌聲」。深夜時分,前殿傳來有節奏的歌聲。詩中的主人公心盼君王臨幸,身居深宮中,其實不過是一個沒有名分的宮女。夜深了,孤身一人守著冷冷清清的房舍,卻聽到隱隱約約的歌聲。歌聲是從遠處傳來的,入夜了歌聲更加襯託出夜的安靜。宮女沒有盼到君王到來,只好上床,朦朧中睡去期盼的好夢未成,之後穿衣起身徘徊,聽到的悠揚的音樂,其實是君王在別處尋歡。
「只見佳人笑,那聞舊人哭」,大多的君王都是喜新厭舊,後宮那麼多的佳麗,一些妃子在宮中或許一生只見到君王一面,更有一些未能謀面的。此刻這位宮女昔日裡又何嘗不是與君王耳鬢廝磨,如膠似漆,甜甜蜜蜜的,可如今早已被拋卻了,只能自己無盡的惆悵、寂寥。
「紅顏未老恩先斷」,亮麗的紅顏尚未削減,恩寵卻已經斷絕。都說男人視覺性動物,都是喜歡漂亮的美女的。女人的一生,從孩童期到青春期,由青春期到中年最後的老年期,一點點慢慢衰老。年輕時有俊美的容顏,年紀大了總會人老珠黃,變成難看的黃臉婆。每個女人都希望永葆青春,以至於用最好的化妝品,歲月不留情,就像那首歌裡唱的「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身處深宮中女子遇不到良人,感嘆自己容顏還很好就已經失去寵幸了,哀怨中也有無盡的無可奈何,要怪就怪自己身處皇宮中,還遇到了這薄情的帝王。
「斜倚燻籠坐到明」。她就這樣倚著燻籠一直坐到天明。「薰籠」是個取暖的設備,這位宮女睡夢中醒來憂傷哀怨睡不著,只能倚著燻籠坐到天明。長夜漫漫,孤獨的宮女沒有任何排遣的東西,就這樣挨到天明,此種心情,又有誰知呢?
縱觀全文,白居易短短四句寫失寵宮女的哀怨而失眠。從宮女的夜深不睡的等候,再到聽到尋歡作樂歌聲的失望,最後苦等一夜的絕望,句句細膩動人,表現了詩人對宮女的深切的同情。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