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就是英倫腔,拿獎拿到手軟,常用代號「Sophie LIU(智者劉)」…… 這位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四年級女生,在同學眼中是不折不扣的「洋氣」學霸,不過,這位「學霸」不是「生活大爆炸」那樣有社交恐懼症的書呆子,木訥呆板的怪咖,而是歡脫軟萌的妹子,愛英辯、愛生活、愛同學、愛班級。
比賽達人 逆襲後的快感最難忘
知道什麼是比賽達人嗎? 全國大學生英文辯論賽、全國口譯大賽、海峽兩岸口譯大賽、北京市英語演講比賽、21世紀英語演講比賽……在大大小小的英語比賽現場都能看到劉佳旭的身影,而且次次能拿獎。
說起「過五關斬六將」的往事,劉佳旭印象最深的當屬去年參加的第十七屆「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這個比賽的規模和水平嘛,也就相當於英辯界的奧斯卡。和劉佳旭搭檔的,是一位維吾爾族小夥子艾克熱木-阿木提。「這場比賽讓我體會到了沉著應對後逆襲的快感。這就是比賽的魅力。」劉佳旭回憶著,在華北賽區決賽時出了點小狀況,「當時看到題目為『北極是否應該歸北極圈國家共有』,蒙了,在大腦中使勁地搜索關於北極的知識儲備,當時一頭汗,差點想放棄。」第一輪決賽因為辯論的論點沒有組織清晰,劉佳旭以為會輸,很絕望。所幸劉佳旭和隊友早已磨合得很好,兩個人性格也互補,「阿木提快速的臨場反應救了我們一命,我強迫自己冷靜,在阿木提應對的時候,我快速地梳理了我們的論證,沿著正確的思路進行論據補充,最後我們雙劍合璧硬生生把戰局扭轉了過來。」這一戰為他們取得全國亞軍的名次奠定了基礎。對於這個成績,兩人卻有都點謙虛,佳旭認為這場比賽應歸功於阿木提,而阿木提卻認為佳旭功勞大:「佳旭就像是為比賽而生的,她英語發音標準,語速快,思維轉變得也快,比賽中像利劍一樣給對手致命一擊。」
每場比賽中,佳旭都盡全力準備,甚至讓對手一度「聞風喪膽」。佳旭兩次代表石油大學出國「徵戰」。去印度參加「世界大學生辯論賽」正巧趕上元旦,街上大家都戴花,薰香。「這次比賽讓我喜歡上了印度,一個很愛美的民族。」佳旭回憶著,「印度在我心中留下了美,也希望這次辯論賽在印度留下美。」
「東北味」也能練出純正的「英倫腔」
作為學霸,比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考證」參加資格證書考試也是學霸認證的必經之路。今年年初,佳旭成功拿下了人事部二級口譯證書。外界人士可能不太了解這個證書的「含金量」,告訴你有多牛吧,拿著這個證書可以評副教授,每年參加考試的考生起碼上千,可是最終拿證的也就那麼十幾個人其難度不亞於高考進北大清華。
也許大家會覺得「洋氣」學霸是天生的,其實不然,剛入學的時候,劉佳旭的口語並不流暢,別說是「倫敦音」,就是普通話,還帶著一點「東北大碴子味兒」,演講也很不自信,新生演講比賽初賽就被淘汰了。但也就是從那天起,劉佳旭踏上了每天練習「英倫腔」的徵程。
「因為不能打擾到別的同學生活學習,發音練習必須選擇在室外」石大第三教學樓三層有一個露臺,那裡是劉佳旭練習發音的「根據地」,每天早晨,少則一個小時,多則兩個小時,直到把舌頭念到酸麻才罷休。寒冬裡的「根據地」,西北風「嗖嗖的」,直嗆嗓子眼,零下幾度的氣溫,站兩個小時腳都凍僵了。可她還是咬牙堅持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下來她的發音突飛猛進,語音課結業的時候,成績全班第一。
「學習外語,真的不能用天作為衡量單位,月都不行,必須要用年來衡量,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堅持下去,你真的會發現自己變得大不一樣!」劉佳旭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開心地說。
讀原著 不看字幕 學霸就是這麼任性
「洋氣」學霸休息的時候喜歡看英文原著小說,看原音英劇。學霸就是這麼任性。
「We swear it by ice and fire, 我們以冰與火的名義起誓。」佳旭提到她平時很喜歡看小說,最愛的就是由美國著名科幻奇幻小說家喬治-馬丁著的《冰與火之歌》,她表示直接看原著更帶感,可以感受到英文小說字裡行間與中文版本不同的韻味。
「我特別愛看英劇和美劇,心情不好的時候看一會《生活大爆炸》,學習累了的時候喜歡看兩集《基本演繹法》調節下。一般我不用看字幕,隨時翻譯已經形成習慣了。」佳旭開心的說道。
「學霸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稍微能夠堅持堅持,能有點奮鬥目標的普通學生。任何人,只要願意努力奮鬥,都可以成為學霸。」正是像劉佳旭這樣的能夠堅持自己信念的人,才永遠不會被擊倒,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閱讀更多學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