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喝茶的朋友,一提起茶包總是一臉鄙夷,覺得泡袋茶就是劣質茶的代名詞。
情有可原,市場上的泡袋茶大多價格較低,使用的是碎茶甚至茶末。最常見是在餐廳旅館免費喝,人家店家要生存不可能用高檔茶給你免費喝的。
這幾年,有一些品牌提供三角包泡袋茶,因為三角包空間較大,可以裝入完整的散茶,同時三角包的材質更為環保,對喝茶口感影響不大。
昨天朋友買了某寶上三角茶包銷量排前五的某品牌茶包,我算了一下,45克45元,每包3克,就是喝一次消費3元。那麼,同樣價格的散茶,每斤300元每泡用5克3元,是否能在口感上能勝出呢?
(因為鐵觀音沒有純三角包樣品,只好使用蜜桃烏龍來比較。)
評茶師常做的就是同衝比對。那麼,就把這兩種茶從衝泡到風味,掰開一一對比分析,各位根據它們的優劣點各取所需。
一、幹茶看起來怎樣
個人理解茶是用來喝的,外形並不重要。只是傳統上對茶的外形比較講究,在分等級時佔一定權重。
三角包這款是蜜桃烏龍3克,使用的是鐵觀音拼配蜜桃幹,加上食用蜜桃香精。其中茶葉成分大約1克。
散茶是2018年秋季正味鐵觀音5克。所謂正味就是傳統工藝的鐵觀音。
二、各用什麼茶具
為了公平,兩款茶採用相同的出湯量。
首先根據袋泡茶商家的衝泡指示,一泡3克沸水200毫升,可衝三次得600毫升茶湯。使用馬克杯衝泡。
那麼散茶採用同樣條件:因為茶包基本在辦公場景衝泡,那麼散茶也只能採用茶壺便於衝泡出湯。使用這把德化低溫瓷壺200毫升容量。同樣出出茶湯三次得600毫升。
三、誰更方便
茶包泡好後,只要拎出茶包就可以直接用馬克杯喝。
而散茶泡好後,需要將茶湯從茶壺倒入馬克杯,多一個動作。
從便利上看三角包勝出。
四、誰更好喝
1.香氣:
三角包完勝。因為添加了食用香精,香氣濃度遠高於散茶。
然而,雖然三角包的香氣類型是水果甜香,有著比較誘人風格,但香氣太過撲鼻猛烈,容易產生膩味。
散茶的香氣來自葉片,比較自然淡雅,同時使用茶壺和馬克杯,不容易聚香。鼻前香表現較弱。
但是,散茶的鼻後香,就是茶湯吞下去後,從喉嚨處冒出的香氣,迴蕩在整個口腔鼻腔,自然持久; 而三角包毫無鼻後香,因為香精的表現是濃烈但淺短,無法融在茶湯裡,因此當茶湯入喉後香氣已飄散完畢。
因此,個人理解,香氣這塊,二者各有千秋。
2.茶湯滋味:
基本味的表現:兩者差不多,清甜鮮爽。但散茶的鮮爽度更高。
茶湯質地表現:散茶細膩順滑 而三角包卻有一絲澀感。
茶湯厚度表現:散茶完勝,散茶茶湯飽滿厚重 而相比之下茶包茶湯輕飄單薄。
這個層次如果沒有對比同喝比較難有清晰的感覺。
總體上看,散茶在茶湯滋味上完勝。
3.回味和耐泡度比拼。
散茶喝下後,整個人感覺是清爽有回味的,嘴裡是乾淨清楚的,而茶包的甜後有一種厚厚的東西包裹在舌面,感覺不清爽。
散茶泡到第四次200毫升依然有清爽蘭花香 和鼻後韻味,而散茶第4次浸泡後淡如水,只留下香精的香氣。
總結:散茶的茶湯喝起來更有味道更令人舒服,三角包聞起來香氣猛烈持久,衝泡方便。
那麼,在辦公室喝茶的時候,你會選擇茶包還是散茶呢?
其實不管泡哪種茶,在工作之餘,在庸庸碌碌的日常,享一杯略帶儀式感的茶,讓它慢慢浸潤全身,是一種多麼容易實現的幸福啊。
這裡是加茶說第27篇文章,我是五月,歡迎關注和評論,一起喝到好喝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