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蘆笙戀歌》導演,夫人是22大電影明星,影壇伉儷讓人懷念

2020-11-12 娛文娛視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169)——於彥夫】

No.1

11月10日,是著名導演於彥夫逝世15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於彥夫藝術家致敬!

對於影視界,大家可能比較了解演員,但導演由於隱身幕後,大家對他們大多不很了解。然而,對於著名導演於彥夫,我們是不應該忘記的。

於彥夫的導演生涯長達40多年,他的作品貫穿於那個熱火朝天的歲月,例如,五十年代的《蘆笙戀歌》《徐秋影案件》,六十年代的《自有後來人》《節振國》,七十年代的《創業》《希望》,八十年代的《十六號病房》《黃山來的姑娘》等等,都出自他之手,都是時代的主旋律。

上映於50年代的《蘆笙戀歌》,是於彥夫的重要代表作。影片人美、景美、歌美,故事好,其中,汪傑飾演了男主角、年輕的拉祜族獵手扎妥,宋雪娟飾演了美麗、深情的拉祜族姑娘娜娃。



尤其那首由於彥夫親自作詞的插曲《婚誓》,旋律優美,婉轉纏綿,一經上映便很快流傳開來:「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上映於60年代的《自有後來人》,也是於彥夫的重要代表作。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為轉送密電碼而前僕後繼、與日寇進行鬥爭的英勇故事。



其實,現代京劇《紅燈記》,就是取材于于彥夫執導的電影《自有後來人》。

No.2

於彥夫,1924年2月1日出生於安東(今遼寧省丹東市)於家溝一個職員家庭,原名於景霖。1941年,他高中輟學去日本九州學養蠶,1942年在一位電影廠工作的朋友幫助下,他投考「滿映」被錄取,成為了一名演員。



於彥夫參演的第一部電影是1942年朱文順、仲同心執導,李顯廷、王麗君等主演的《豹子頭林衝》,他在其中飾演了周興。

之後,於彥夫又陸續參演過《燕青與李師師》《綠林外史》《白馬劍客》《妙掃狼煙》《晚香玉》《徵服天界》《光芒萬丈》等電影,當然,主要是配角。

1946年,「滿映」改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於彥夫開始嚮導演、劇務方向轉,先是在由陳波兒編導的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由方明導演的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中擔任導演助理,在電影《光芒萬丈》中任劇務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於彥夫先後在《高歌猛進》《葡萄熟了的時候》《沙家店糧站》中擔任副導演。



1956年,於彥夫被送到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學習,這裡的理論和實踐,為他獨立執導影片奠定了基礎。畢業後,他回到長影,真正成為了一名導演。

No.3

於彥夫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是1955年上映,趙聯、李松筠、浦克主演的《夏天的故事》。

自那時起,於彥夫執導了幾十部電影。如五六十年代,他先後執導了《蘆笙戀歌》《水庫上的歌聲》《徐秋影案件》《笑逐顏開》《自有後來人》《節振國》《創業》《希望》等電影。



七八十年代,於彥夫又陸續執導了《最後八個人》《勿忘我》《十六號病房》《黃山來的姑娘》《鴿子迷的奇遇》《陸軍見習官》《中國的「小皇帝」》等電影。

其中,《十六號病房》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等獎項。

同時,於彥夫還涉足編劇行當,其編劇的作品主要有《遊園驚夢》《新局長到來之前》《中國的「小皇帝」》《夏天的故事》等。

於彥夫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圓。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表演專業大學生,張圓的代表作主要有《祖國的花朵》《沙漠裡的戰鬥》《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笑逐顏開》《羌笛頌》《兵臨城下》《景頗姑娘》《鋼鐵巨人》等影片。


2005年11月10日,著名導演於彥夫因病去世,享年81歲,而在之前的2000年8月10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張圓因病去世,享年74歲。

永遠懷念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電影事業的影壇伉儷於彥夫、張圓夫婦!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相關焦點

  • 影壇伉儷於彥夫張圓,丈夫執導《蘆笙戀歌》,妻子是22大電影明星
    》是著名導演於彥夫執導的一部電影,由汪傑、宋雪娟主演,講述了拉祜族寨子裡年輕獵手扎妥正向他愛慕著的姑娘娜娃表達愛情,卻遭到國民黨軍隊的野蠻掠奪,扎妥逃進原始老林,直到解放後,已經變成「野人」的扎妥被娜娃吹奏的蘆笙戀歌喚醒,一對有情人終於團聚的故事。
  • 他是22大電影明星,與賀小書是影壇伉儷,三個女兒都是影視圈中人
    2月5日,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李亞林誕辰89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李亞林老藝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 《蘆笙戀歌》:63年時光如水,「阿哥阿妹的情意長」依然傳唱至今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條根;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就是芭蕉心……」你一定記得這首旋律優美、婉轉纏綿的電影插曲吧?是的,這是63年前上映的電影《蘆笙戀歌》的插曲《婚誓》。當年電影上映後,這首歌很快廣為傳唱,而到了今天,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蘆笙戀歌》,但絕不可能沒有聽過《婚誓》。
  • 《蘆笙戀歌》:63年時光如水,「阿哥阿妹的情意長」依然傳唱至今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3《蘆笙戀歌》】 No.1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是的,這是63年前上映的電影《蘆笙戀歌》的插曲《婚誓》。當年電影上映後,這首歌很快廣為傳唱,而到了今天,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蘆笙戀歌》,但絕不可能沒有聽過《婚誓》。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有關少數民族的電影,如《
  •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夫妻照,張張郎才女貌,快收藏!
    這22位明星,代表了當時新中國影壇的老、中、青演員,都是當年轟動一時、在民間引起空前反響的佼佼者,觀眾俗稱為「22大電影明星」。◇▼《老電影插曲》那些儲存在記憶深處的電影故事,哪怕一句臺詞,一個鏡頭,都會把人帶回童年的美好時光。往昔的老電影已離我們遠去,讓我們聆聽老電影插曲,懷念、重溫那些曾經的歲月,在優美的旋律中,找尋記憶中雖已淡遠,卻是熠熠閃光的東西.歲月流逝的是舊痕,腦海銘記的是永恆。那些演員,我們喜歡;那些電影,我們熟悉。往事蹉跎,歲月流金,銀屏上的歌聲,平和地敲擊著一個時代的記憶。
  • 民族歌舞劇《新蘆笙戀歌》精彩劇照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1957年,電影《蘆笙戀歌》一經上映影響巨大,影片插曲《婚誓》也隨之傳唱大江南北、風靡全國。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很多人雖然沒有看過《蘆笙戀歌》,但一定會哼唱這首電影插曲;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華人經典;而這部電影及這首歌所反映的就是瀾滄江流域中國古老的民族——拉祜族。
  • 60年代22大影星夫妻照, 這才是真正的郎才女貌!
    >於藍、于洋、謝芳;這22位明星,代表了當時新中國影壇的老、中、青演員,都是當年轟動一時、在民間引起空前反響的佼佼者,觀眾俗稱為「22大電影明星」。那些儲存在記憶深處的電影故事,哪怕一句臺詞,一個鏡頭,都會把人帶回童年的美好時光。往昔的老電影已離我們遠去,讓我們聆聽老電影插曲,懷念、重溫那些曾經的歲月,在優美的旋律中,找尋記憶中雖已淡遠,卻是熠熠閃光的東西.
  • 《蘆笙戀歌》汪傑,一生一部電影,與女主因戲生情卻失聯50年?
    《蘆笙戀歌》拍攝於1957年,距今已經63年了,很多人對故事情節也難免淡忘了,我們不妨先來回憶一下,影片中他們的波折愛情。這還要從早年的時代背景講起,汪傑不僅無緣牽手愛人,《蘆笙之戀》,也成了他生命裡唯一拍攝的一部電影。
  • 他是22大電影明星,導演《青春之歌》《小兵張嘎》,兒子26歲不幸離世
    2月7日,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著名表演藝術家、導演崔嵬去世41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崔嵬老藝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懷念。
  • 她被評為22大電影明星,敢在五十年代演吻戲,輔佐丈夫拿下金雞獎
    她被評為22大電影明星,敢在五十年代演吻戲,輔佐丈夫拿下金雞獎。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曾經評選出過22位「新中國人民演員」,也就是人們口中俗稱的:「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這二十二名明星的地位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因為他們是唯一一批由國家認可的「影視大咖」。
  • 99歲電影藝術家於藍去世 | 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的來龍去脈
    6月22日,周恩來又約請夏衍、陳荒煤、於伶、司徒慧敏、崔嵬、田方及各地電影廠的廠長、編劇、導演和演員們等30多人,到中南海西花廳進行座談。大家和總理圍繞著文藝界、電影界在近期出現的一些好作品進行著輕鬆愉快的討論。
  • 太懷念了!當年最火的22位明星,你還記得幾位?看完不禁流淚
    這22位明星「22大電影明星」一經評選發布大電影明星1996年白楊因病去世無數人懷念這位優秀的演員他的影壇生涯從導演開始
  • 老電影歌曲精選40首,收藏好慢慢聽!
    《柳堡的故事》插曲)22,姜佩東,重逢(電影《枯木逢春》插曲)23,吳影,懷念戰友(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24,吳影 於淑榮,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冰山上的來客》)25,孟貴彬馬玉濤,蟠龍山上鎖蟠龍(電影《江山多嬌》插曲)26,傅麗坤,紅燈頌(電影《紅珊瑚》插曲)27,劉歡,再也不能這樣活(電影《轆轤·女人和井》插曲
  • 裴勇俊的首部電影作品,尺度大到讓你不敢相信
    對於超娛樂520來講,亦是如此,有些話超爺只能放在心裡,無法借字抒情今天超爺為大家無償貢獻的這部韓國19禁經典之作一樣,絕對能夠讓你看清楚——欲望,到底是一個神馬東西這類題材的電影向來都比較敏感且備受影迷關注,特別是一些擁有明星加持的影片,從籌備到拍攝到宣傳再到上映,每一個環節都難免會引發各種各樣的話題和爭論這部影片,男主角絕對分量十足
  • 「如意湖畔心情如意」導演伉儷攜《開國大典》亮相「星空放映」
    9月23日, 夜晚的如意湖畔,燈火璀璨,潔白的銀幕立於岸邊,百餘名觀眾圍坐在臺階之上,參加正在這裡舉行的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星空放映」活動,上述電影的導演李前寬、肖桂雲夫婦親臨現場,當晚將放映的是兩位導演共同執導的《開國大典》。
  • 她是22大電影明星,絕代芳華卻命途多舛,結婚3次,48歲跳樓自盡
    No.111月初,CCTV-6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官博發布了一篇有關「22大電影明星」的博文,文中寫道:「1961年,新中國選出白楊
  • 太懷念了!當年最火的22位明星,你還記得幾位?看完不禁流淚......
    位明星代表了當時新中國影壇老、中、青三代演員大電影明星」一經評選發布就在民間颳起一股「追星」旋風>如今過去這麼多年影壇代有才人出大電影明星妻子楊紹採病重他選擇了淡出影壇
  • 民國影壇伉儷大膽創新,國寶電影盤絲洞歷經曲折,為何如今獲贊
    這部電影現在被視為國寶電影,也是著名影壇伉儷但杜宇與殷明珠夫婦的合作作品。但杜宇是上海影戲公司的創辦人。他不僅在中國電影史而且在現代美術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國畫和西畫也均有涉獵,並在商業藝術如月份牌畫方面造詣很深,20年代上海諸多報刊常刊載他繪製的封面和插圖。與此同時,身處上海這個現代都會,但杜宇對"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攝影和電影——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他是上影廠老戲骨,與羅靜宜是影壇伉儷,女兒曾主演《城南舊事》
    並且,史原一家三口都是電影演員,包括他的夫人羅靜宜和女兒張閩。下面,娛文娛視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一家電影人。史原,1919年5月31日出生於天津,原名張士原。1939年畢業於曉光中學。40年代初開始從事話劇表演,成為著名戲劇家黃佐臨手下的一名演員,出演了《雷雨》《家》《日出》等舞臺劇,是當年一位小有名氣的話劇演員。
  • 上海電影明星在青島的一次聚會,你認得他們都是誰嗎?
    當時舒適、高博、康泰剛拍完《紅日》,王丹鳳剛放下《女理髮師》的發剪,沙莉、陽華還未接到新任務,趁這個空隙,演職人員一行三四十人一起乘船前往青島和濟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