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打「臺灣牌」意欲何為?銳評:把臺灣當「炮灰」 為美國大選服務

2020-12-26 央廣網

央廣網8月19日消息(記者胡鋮鋮)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4日公布新一輪軍售合約,有消息稱其中包含臺灣購買的66架新式F-16戰鬥機。另據報導,美國衛生部長12日剛離開臺灣,民進黨當局隨即宣稱準備購買美國水雷及巡航飛彈。除此之外,「海上衛士」大型無人偵察機和「愛國者-3」型防空飛彈等也被列入美對臺軍售計劃。那麼,美國近期一方面頻繁派艦機對中國大陸進行偵察挑釁,一方面連續對臺灣地區出售武器裝備,美國大打「臺灣牌」究竟意欲何為?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這又釋放出什麼信號?就相關問題,請軍事專家曹衛東為我們深入解析。

8月18日,美國海軍一艘飛彈驅逐艦穿越臺灣海峽(環球網)

我們看到,最近美國軍機、軍艦頻繁對中國大陸沿海沿岸進行抵近偵察和挑釁活動,美對臺軍售也是緊鑼密鼓。美國是不是想把臺灣綁在其所謂「印太戰略」的戰車上?

曹衛東:的確,美國所謂的「印太戰略」就是想把太平洋和印度洋連接起來,這樣,美國就能在整個印太地區擴大它的軍事管控能力。美國現在之所以向臺灣出售武器,一方面可以從臺灣獲取金錢,把臺灣當做一個提款機;再有一點就是利用臺灣來制衡或者是給大陸製造麻煩,以此來達到美國這種所謂「印太戰略」的目的,把臺灣當做一個棋子來使用。

美國海軍吊裝MK48魚雷

曹老師,您剛才用兩個詞來形容臺灣,一個是「提款機」,再一個就是「棋子」。近年來,美國持續對臺軍售,包括飛彈、水雷、坦克、戰機等等武器裝備,妄圖以此挑撥兩岸關係,制衡中國。請教曹老師,最近這幾年美國對臺灣地區銷售的武器裝備發生了哪些變化?

曹衛東:美國在2017年和2018年,每年向臺灣出售一次武器裝備。到了2019年4月和7月各分別出售了一次。今年,在5月、7月各出售了一次,現在又傳出信息要向臺灣賣一些武器裝備。這說明,美國售臺武器的頻度增加了。

另外,美國對臺出售過「MK48」重型魚雷、「標準2」型的飛彈,還為臺灣升級了F-16戰機的雷達,出售過108輛「M1A2」主戰坦克,包括250枚可攜式的防空飛彈「毒刺」,以及「愛國者3」的飛彈系統和「MQ-9」無人機。從中可以看出,美對臺出售武器裝備的類型也越來越多。臺灣是想通過美國的這種軍購來增加它的立體作戰能力。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美媒)

我們還注意到,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12日結束訪臺行程,而就在當天,民進黨當局所謂的「駐美代表」蕭美琴隨即宣稱,臺灣正在與美國就軍購進行討論,包括「岸防巡航飛彈系統」與智能水雷等。除此之外,最近還有報導稱,美國可能會對臺灣銷售「海上衛士」大型無人偵察機,不過我們發現這型無人機賣給臺灣的價格大概是1.5億多美元一架,比美國此前向印度出售的同型無人機單架貴了6千多萬美元。有人說,美國這是在強買強賣,「海上衛士」並不值這麼多錢。曹老師,您怎麼看?

曹衛東:其實美臺的軍售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為臺灣當局來講,它是狐假虎威、挾洋自重,就是想利用美國這張牌來為自己站臺。

而美國的這張老虎皮也不那麼好借,它向臺灣開出了天價,臺灣只能拿臺灣人民的這些血汗錢去給美國。比如說美國向臺灣出售18枚「MK48」重型魚雷,其實美國2017年的時候出售過一批,當時臺灣沒有買那麼多,今年臺灣要買的時候,價錢翻了一番。因為當時正值蔡英文要連任,美國看準了時機,在臺灣最需要之時就宰它一刀。

「愛國者-3」防空飛彈(環球網)

美國變著花樣向臺灣出售各類武器裝備,不僅逼迫臺灣繳納巨額的保護費,還妄圖以臺灣來脅迫大陸,同時向「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針對美方聲稱向臺灣提供「愛國者-3」型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7月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對此次軍售案的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制裁。那麼如果後續美國在對臺軍售問題上仍然不收斂不收手,中方會不會繼續採取制裁措施呢?

曹衛東:一定會採取相應的制裁舉措,因為我們知道這些軍工企業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以前我參觀國際武器裝備展覽的時候,曾看到過在洛馬公司的展示圖上,把洛馬公司的「愛國者-3」飛彈標出來各種性能,並且畫了一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地形圖,中間是臺灣海峽。然後把洛馬公司的「愛國者-3」飛彈部署在臺灣方面,將它的射程畫了一個半徑,能夠覆蓋到中國大陸的位置,或者能覆蓋臺灣海峽的某個地區。

我專門過去和他們的工作人員談,我說你們的武器裝備是為挑撥兩岸中國人的關係服務嗎?是讓中國人打中國人嗎?他說你是哪兒的?我說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後來他就把這個圖給撤掉了。可以說這家企業和這些軍火公司它們看重的就是錢。

這些美國軍火商們唯利是圖,同是商人出身的川普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有意拉攏這些軍工企業來為自己服務。

曹衛東:對,只要能掙到錢這些軍火商什麼事都幹,它不管賣給誰,這軍火幹什麼用,它不考慮作用和後果,只考慮賣出去。而我們採取制裁措施的時候,當然不能讓這些軍火商掙到錢。

對於個別大國在涉臺問題上消極動向不斷,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實際行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8月13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曹老師,對於美國的不斷挑釁和中國的有力回擊,您如何分析?

曹衛東:我們看到最近中美關係的下滑,以及中美兩軍關係的倒退,我們都可以認為這是美國政客在打「臺灣牌」來破壞兩岸的關係,來破壞中美兩國的關係,為美國的政治大選來服務。既然如此,我們對美國政客打「臺灣牌」的企圖要予以揭露,美國不是為了地區的和平穩定,不是為了臺灣人民的福祉,而是把臺灣當局當炮灰來加以利用。

我們不但要有外交上的抗議態度,更要有以軍事手段來解決臺灣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張春暉大校講的,我們進行這種實兵演練,是要體現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聯合作戰的這種能力,我們的這種能力越強,「臺獨」分裂勢力的膽子就越小,就不敢踩那個底線。

我們越是看到美國在挑撥兩岸的關係,在從中惡化臺海地區穩定的時候,我們越要推進兩岸的和平發展。應該讓臺灣民眾認識到,中國大陸的軍事手段是對「臺獨」勢力的,而不是對臺灣民眾的。「臺獨」不是出路,是死路一條。

相關焦點

  • 明報「臺灣啟示錄」意欲何為?
    然而,相較於這種無知,更為可怒之處在於,大篇幅美化臺灣「社運」,連篇採訪「臺獨」政客,淡化甚至隻字不提「臺獨」之禍害。且莫說「臺式民主」的惡劣,僅以香港、臺灣兩地截然不同的歷史與客觀環境,簡單作出表面對比,並冠之「臺灣啟示錄」到底意欲何為?是要香港學習「臺獨」社運經驗、還是要替「臺獨運動」正名?
  • 美國「臺灣保證法」把臺灣當炮灰,蔡英文當局卻難掩興奮
    當地時間5月7日傍晚,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重提要求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重啟「美臺貿易協議」會談等內容。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近幾年美國挺臺動作不斷,為40年來罕見。
  • 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 外媒揭露「臺灣人為何力挺川普」 據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發布一份針對歐亞15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相較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偏向支持拜登,有42%的臺灣民眾支持川普連任,支持拜登僅30%。
  • 中評社:美國打「臺灣牌」?大陸的反制是認真的
    臺灣軍方21日晚上稱,大陸兩架次的運8反潛機(如圖)21日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這是17日以來第4度繞臺巡航。大陸近期一連串的軍事反制都是衝著美臺勾連、「臺獨」猖獗而來的。大陸專家金燦榮認為,因為美國打「臺灣牌」力度空前,「切香腸」加碼,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博弈已嚴重化、尖銳化。
  • 趙建民:美國大選過後 臺灣要考慮大陸會懲臺
    針對兩岸「準戰爭」狀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5日在座談會上表示,他日前提出準戰爭,但不一定要戰爭,但現在兩岸根本沒有和平、正常交流的可能性,那就是高風險了。美國大選後會安定下來,但準戰爭狀態沒有結束,大陸會不會懲罰臺灣?何時懲罰臺灣?這是我們要考慮的。
  • 美國大選後,臺灣反而更危險,解放軍迎來千載難逢的時機?
    美國大選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曾有專家預測,8~10月會臺灣的處境會非常的危險。這一次的美國大選,很多輿論都在分析川普是否會製造「十月驚奇」,畢竟,目前的情況2016年的大選態勢十分相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康復」後的川普會為了最後的競選繼續打出「臺灣牌」,不過,如果兩岸之間真的發生了巨大的事件,美國基本上是不會參與的,最後遭罪的只會是臺灣。
  • 美國大選將至,專家稱大選對臺灣可能是傷害
    作者:鄧鄧 審閱:臨既 現在離美國大選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兩黨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但是近期根據美國的專家分析,由於現在兩黨之間的競爭過於激烈,可能令美國陷入持續的危機,從而減少幹預高端大國衝突的可能性,這樣的情況對於臺灣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臺灣已經在美國的影響之下跟大陸起了不少的摩擦,現在美國正忙於大選,如果兩岸之間真的發生了巨大的事件,美國基本上是不會參與的。
  • 中評社社評:川普染疫給臺灣的啟示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0月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難道就是川普確診新冠肺炎?
  • 美國大選之後,臺灣問題將走向何方?
    美國大選之後,新一屆總統即將誕生之際,美臺軍購等問題引起的臺海戰雲密布。那麼,臺海局勢真的到了必須一戰才能解決的地步了嗎?今後臺灣問題將走向何方?(2)臺灣問題的本質臺灣問題本質有兩條:第一條是分裂與反分裂、「臺獨」與反「臺獨」的鬥爭,焦點是一個中國與「兩個中國」。第二條是臺灣問題已經上升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遏制中國,平衡亞太的一個槓桿支點。
  • 美專家稱美大選對臺灣可能是危險 選舉周為大陸攻打臺良機
    美《國會山莊》報刊登分析臺海戰事可能的文章 中評社華盛頓9月18日電(記者 餘東暉)美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大選中黨派對立強烈,可能令美國陷入持續的危機
  • 臺灣大選:超人的逆襲
    臺灣大選馬上就要開始了,相信這個很多同學還是比較關注的,因為他的走向牽動著中美關係的走向,所以還是非常重要的。
  • 臺退役將領:臺灣真正要打仗的人數可能為零,因為沒人要當炮灰
    臺陸軍退役少將李玉文直指,大陸只要癱瘓電子通訊,就會讓臺灣又聾又啞又瞎,飽和作戰讓臺灣失去空優,陷臺只需一日,因此臺灣沒有等美國來救的機會。臺灣陸軍學院前副院長李玉文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大陸攻臺,必定是突然發動,現代戰爭和以前戰爭不一樣,差別就在電子通信作戰,一開始就會先讓臺灣啞、聾、瞎。
  • 臺灣媒體人分析美國大選「詭異現象」:和臺灣2020相似
    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階段,再過2天就是投票日了,現任總統川普幾乎每場造勢活動都吸引眾多粉絲到場支持;反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造勢場合則冷清許多。對此,資深媒體人韋安就在臉書分享他所觀察到的驚人發現,直言「看到美國大選的造勢場合,和臺灣2020『大選』有驚人相似之處。」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2020年臺灣「大選」格局漸趨成型
    韓國瑜與蔡英文的對決,將是「庶民經濟牌」與所謂「安全牌」的纏鬥,將主要反映出臺灣政治氣候與外部大環境對選舉的影響,這是由島內社會長期存在的「階級」和統「獨」兩大矛盾所決定的。整體而言,2020年臺灣「大選」雖回歸藍綠對決,「第三勢力」暫不參選,但這一勢力是客觀存在的,發展後勁不可低估,對臺灣政局演變的影響不可小覷。2韓國瑜主打「庶民經濟牌」,雖契合臺灣社會發展需求,但其被不斷「抹黑」,短板被放大
  • 韓國瑜赴哈佛演講意欲何為
    因為韓國瑜代表臺灣人民最新的選擇,特別是對兩岸關係的務實和平取向,這場演講就要射穿蔡英文罔顧民意的援美「抗中」政策。韓國瑜應邀赴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演講,規畫以「二0一八地方選舉對民主政治的影響」為題,雖然不是在華府智庫這類為領導人參選人搭設的公關舞臺,或許韓的行程也無法與蔡英文、馬英九等人當年直入華府相比。
  • 中美「新冷戰」下的臺灣: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在此之前,陸美臺各方的軍事演習,則是與日俱增:解放軍實彈演習一場接一場,轟炸機則不斷在臺灣西南海域穿梭進出;美日澳洲聯合軍演如火如荼;蔡當局在臺灣本島一再舉辦反登陸演習,不敢停歇;美國政府則在最近幾周內,趕在大選前將大筆舊軍火用高價賣給蔡當局。
  • 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民主黨的拜登當選。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拜登取代共和黨的川普將入主白宮,外界擔憂,若拜登當選恐讓陸臺美關係有所改變。
  • 洪秀柱:川普任內最後一個臺灣牌,是拿臺灣當棋子
    (中評社 蔣繼平攝) 針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直言臺灣長久以來為美國的可靠民主夥伴,同時展現「自由中國」(free china)所能達到的成就。
  • 俠客島:疫情肆虐,美國居然又打起「臺灣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美國還沒忘了打「臺灣牌」。上周四,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臺北法案」。而2019年的新版「臺北法案」,又納入兩項新重點,包括「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新版「臺北法案」在美國眾議院通過後,還要送入參議院表決,獲得通過後再送入白宮,由美國總統籤署成法。從美國政府這幾年大打「臺灣牌」的表現來推測,該法案獲得「最高籤字」應是大概率事件。然而問題來了,美國要怎樣用其國內法來幫臺灣「固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