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熱的夏季來臨
冰爽的奶茶成為
當下年輕人首選的「續命」飲品
但這些奶茶喝著讓人放心嗎
這個月
海寧市市場監管局
開展奶茶店專項整治
今天就集中檢查了
15家網紅奶茶店
其中
擬立案查處4家
警告3家
並且這7家全部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當然也有做得不錯
讓消費者喝得放心的店鋪
那麼
哪幾家被罰?
哪幾家做得好?
有你們常去的那家奶茶店嗎?
跟大潮君來看檢查結果
古茗
海寧市海昌沫示文奶茶店
海昌街道洛隆路527號
▼
9點10分,第一組執法隊員首先來到洛隆路上的古茗奶茶店,走進該店的冷藏洗消區,檢查了店裡冰箱內部的儲存情況,發現一些原材料沒有加蓋存放,比如這兩盒芝士就沒有密封儲存。
這裡的原材料檸檬沒有拆包就直接放入冰箱,很可能會交叉汙染。
此外在冰箱中,執法人員還發現員工吃剩的冰淇凌和食物原材料混放在一起,這是不允許的,執法人員立即要求整改。
隨後在古茗奶茶店的倉庫,執法人員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內部東西擺放混亂,地面不整潔,員工吃剩的葡萄皮也出現在其中,不僅如此,兩大袋白砂糖直接堆在地上,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食物原材料應該離牆離地存放,防止食材變質受潮。執法人員建議工作人員對倉庫進行清理整改,增加貨架,分類存放。
執法人員當即給古茗奶茶店開出監督意見書,要求負責人來市場監管局進行約談,給予警告,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悸動
海寧市海昌幽幽奶茶店
海昌街道洛隆路525號
▼
9點30分,在悸動奶茶店,執法人員檢查了原材料、儲藏室,總體來說還算不錯,地面整潔,貨品分類放置於貨架之上。
正新雞排
海寧市海昌曉芳奶茶店
海昌街道洛隆路573號
▼
9點58分,執法人員來到同樣位於洛隆路的正新雞排店,今天店鋪還未對外營業,店長正在為午飯時間做準備。
來到店鋪後廚,衛生狀況堪憂,冰箱裡的原食材沒有密封保存,店家自身貨品與食材混放,很容易導致交叉汙染,同時冰箱內積霜嚴重,「說明冰箱起不到冷藏效果,發揮不了作用。」
這還不算完,在店鋪的牆壁積灰嚴重,天花板上還結了蜘蛛網。
再環顧四周,執法人員還發現現場缺少貨架,店主將貨品哪裡有空地就往哪裡塞,「自身的生活區與食品操作區混亂。」拖鞋隨地擺,鍋碗瓢盆隨意擺,而且沒有設置消毒設施。
現場檢查下來問題頗多,執法人員當即給店主做現場筆錄,下一步擬立案查處,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悠優奶茶
海寧市海昌優悠奶茶店
海昌街道火炬社區火炬東區157號
▼
10點30分,執法人員來到位於火炬東區的悠優奶茶店,在冰櫃的檢查中發現不少問題,結霜較多,還發現兩袋過期產品,就是眼前這袋漢堡胚麵包,包裝上顯示生產日期是2019年12月27日,但保質期冷凍保存只有一個月,早已過期。
並且消毒櫃沒有正常使用,「那你平常怎麼進行消毒?」「用熱開水浸泡。」當執法人員問起浸泡時間多久時,店主也支支吾吾沒法回答。下一步,執法人員擬立案查處,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正旺基
海寧市硤石正旺基飲品店
硤石街道新華社區卡森步行街73-2號
▼
早上9點20分,第二組執法人員先來到了位於硤石街道的正旺基。
進入門店執法人員發現該店負責人沒有健康證,她表示之前的健康證已過期,近期正在補辦。
走進正旺基後廚執法人員發現該店的製冰機內放置著有色塑膠袋以及冰塊,塑膠袋中是捲心菜和黃瓜等日常蔬菜,該店負責人表示製冰機裡面的冰塊並不用於食品加工,但該店職員卻說平時銷售的奶茶、沙冰等所使用的冰塊均來源於該製冰機。
此外在後廚的桌案下養著一隻貓。
最終,執法人員給予該店警告,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1點點
海寧市硤石涵毅奶茶店
硤石街道新華街3號
▼
早上9點55分,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位於硤石街道的一點點。
該店的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都有用便利貼標明。冰箱中貨物擺放整齊,店面整體打理得相對整潔。
昊昊奶茶小吃
海寧市硤石昊昊奶茶店
硤石街道水月亭西路55號
▼
10點10分,執法人員又來到昊昊奶茶小吃。
進店後,執法人員發現一包名為廣禧奶蓋粉的食品加工原料上沒有註明生產及保質期,該店負責人表示該加工材料的生產日期是自己在加工食品時誤撕的。
此外在該店的後廚,執法人員發現存在商自混用的情況,且後廚瓷磚上油汙嚴重。
該店負責人表示會立刻整改。
答案
海寧市硤石華哥飲品店
硤石街道人民路135號
▼
早上10點45分,執法人員來到位於硤石街道的答案奶茶。
執法人員在收銀臺後面的飲品加工區架子上,發現了10包品名分別為「白桃烏龍、四季春茶、荔枝烏龍、玉露茶後、綠妍、凍頂烏龍、翡翠茉莉、玫瑰烏龍、臺灣紅玉(6號)」等過期的飲料加工原料。
在飲品加工區水槽左邊的貨架上發現一袋名為「可可愛莓莓」的食品加工原料,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是2018年7月19日,保質期12個月,已經過期很久。
在「可可愛莓莓」食品加工原料的後面,發現一瓶過期的名為「好時巧克力味糖漿」食品加工原料,該原料的保質期到2019年12月2日。
隨後在該店倉庫內,執法人員發現4箱已經過期的食品加工原料,經清點,四箱貨物中「玫瑰烏龍」27包,於2020年5月25日過期;「白桃烏龍」14包,於2020年5月25日過期;「臺灣紅玉6號」26包,於2020年5月25日過期;「荔枝烏龍」21包,於2020年5月15日過期;「四季春茶」26包,2020年5月25日過期;「翡翠茉莉」26包,2020年5月15日過期;「凍頂烏龍」27包,2020年5月25日過期;「玉露茶後」28包,2020年5月25日過期;「綠妍」31包,於2020年5月15日過期。
清點完畢後執法人員隨即將這些過期加工原料進行查封,並進行了現場筆錄,接下來將對該店擬立案查處,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問號奶茶
海寧市馬橋街道問號奶茶店
馬橋街道紅旗西路69號
▼
今天9點28分,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三組執法人員來到位於馬橋街道的問號奶茶。執法人員走進工作檯發現,原料陳列區的橙汁和酸梅汁是由原包裝拆下來分裝的,但分裝瓶表面並沒有明顯的標籤說明其產品名稱和生產日期。
執法人員提出,需要把日期等信息寫在分裝瓶表面,半成品、打開的包裝和所有的分裝瓶罐都需加蓋,或保鮮膜包上,不能敞開。
該奶茶店將原料椰果醬、芒果醬、藍莓果醬等食材直接放置在地上,執法人員明確說明,食材不能落地。
隨後執法人員指出,這家奶茶店裡物品放置混亂。私人物品沒有放在私人地方,桌面上有玩具,需要每天整理衛生。
打開冰櫃發現,冰櫃中兩袋水果撈乳酸菌飲品已過期,生產日期為2019年12月24日,保質期四個月,已過期一個月。
工作人員聯繫問號奶茶老闆來店,執法人員告知,該奶茶店中存在私人廚房,生活區域應和商業區域明確分開。
對於冰櫃中過期的水果撈乳酸菌飲品,老闆說明一袋未開封,一袋年前使用過,僅一個產品——問號酸奶撈中會使用到該水果撈乳酸菌飲品,但無法提供小票證明具體銷售時間。執法人員接下來對該店擬立案查處,並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唱茶
海寧市馬橋街道梔香奶茶店
馬橋街道紅旗大道59號2幢203號
▼
10點20分,執法人員來到唱茶。執法人員走進倉庫看到,該店將袋裝開封的原材料都用密封夾做了密封處理,裝置各類粉類的罐頭都做了加蓋處理,防止粉塵、細菌進入。
該店總體情況不錯,執法人員提出建議,垃圾分類需做好,將果皮等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在冰櫃中看到,雙皮奶表面沒有生產日期標籤,顧客買回後不知道可以放置幾天。冰櫃中生食與熟食未明確分開,可以將西瓜、芒果、香蕉等水果與成品雙皮奶等分隔明確些。
一芳
海寧市海洲街道一芳飲品店
海洲街道海昌南路272號
▼
10點40分,執法人員來到位於海洲街道海昌南路的一芳奶茶店,進門後發現工作人員未戴口罩,提醒後立即戴上口罩。
工作間有一個煮茶的小茶間,執法人員指出,裝水果的紙板箱不能帶進去,紙箱運輸過程中會有大量細菌。
冰箱中有少量自己吃的私人物品,應嚴格規劃私人物品專區或準備自用的另一個冰箱,私人物品與商業物品混放是原則性問題。
牧特巴氏奶食店
海寧市海洲街道禾莉飲品店
海洲街道文宗南路18-18號
▼
10點57分,執法人員來到牧特巴氏奶食店。店內工作人員健康證到期未取,但向執法人員提供了領取證。
進入倉庫發現,一袋棉花糖敞開放置,執法人員表示,應購置多個保鮮盒放置開封食品。倉庫較小,多紙板箱,食品與非食品應分開,需整理。
該店工作間前有一個小窗口,用於產品傳遞,但該窗口前擺放了臨時貨架,窗口無法打開。執法人員提出,工作間需設置兩個門,一個進人,一個出貨。
陳列的商品自製麵包沒有貼上標籤說明產品名稱和生產日期、保質期。
好朋友茶屋
海寧市海洲街道好朋友飲品店
海洲街道水月亭西路439號
▼
11點17分,執法人員來到好朋友茶屋發現,工作人員正在製作奶茶並未帶上口罩和帽子,提醒後帶上口罩。
進入工作區後發現,最大問題是生活區域和生產場所幾乎混在一起。店家將過期食品清理在內部生活區域,並未銷毀。執法人員提出,需嚴格將生活區域與食品加工經營區域分隔,將小門砌牆封住。
執法人員告知,倉庫地上貼上防水膜,角落等衛生死角需做好清理,並給予警告,下線網絡外賣平臺。
接下來
執法人員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尤其對屢教不改的店鋪
加大相應行政處罰
確保廣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大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