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博物館打卡,是選擇阿什莫林博物館還是自然史博物館?

2020-12-28 東哥知旅行

阿什莫林博物館

阿什莫林博物館的全稱是阿什莫林博物館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它是英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一座大學博物館,它的形成標誌著近代博物館的誕生。它位於英國牛津博蒙特街,是牛津大學五大博物館中最大的一個。博物館經過一次大的修整之後於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在2011年11月,新畫廊在埃及和努比亞也相繼亮相。

博物館裡面展出了歐洲、古埃及、古希臘、美索不達米亞等地區出土的古董文物,還有中國、印度、日本、伊斯蘭國家在內的各種繪畫,陶器,雕刻,工藝品等。阿什莫林博物館的版畫與素描室收藏了將近3萬多件歐洲版畫和素描,在這裡你能找到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丟勒、倫勃朗等古典大師的創作手稿、素描作品和版畫,還有中國近現代藝術家的書畫,有張大千、齊白石等中國大師的作品,還有兩河流域的石板,埃及的木乃伊。

2011年博物館揭開了埃及和蘇丹展廳的帷幕,博物館自此有了木乃伊和大量的陪葬藝術品。其實阿什莫林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博物館,在這裡你不僅欣賞的是文物,而且還能讀到文物後面的故事,這裡有畫家朋友送給威廉·莫瑞斯新婚之喜的手繪衣櫥,阿拉伯勞倫斯在沙漠中穿過的鬥篷,Guy Fawkes在英國議會縱火前提的油燈。

畢竟英國以前是日不落帝國,殖民範圍那叫一個廣,殖民也讓英國在世界上搜集到了很多的文物,所以在英國你隨便拉出來一個博物館,裡面的藏品大概率都是世界孤本。阿什莫林博物館在英國的地位,僅次於大英博物館,阿什莫林博物館裡面的藏品也是豐富多彩,不過他們的布展也是非常專業和講究的,即便是花3個小時參觀,也只能是走馬觀花。

在博物館的二樓能找到很多中國的瓷器藏品,有青瓷、元青瓷、永宣青花瓷等品級很高的瓷器,還有北宋汝窯的天青釉洗,曾經李苦禪先生說過「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不過因為汝窯的瓷器全世界都沒有幾件,所以能收藏到汝窯的博物館,全世界僅有20幾家博物館。除此之外還能看到古代富貴人家用來裝蛐蛐的籠子,這些籠子的做工都很講究,給人的感覺就是奢靡,不過在國內很少有博物館收藏這些東西,不知道是沒有呢?還是壓根沒看上。

阿什莫林博物館裡面的藏品起初是一個名叫John Tradescant(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及其同名兒子共同的收藏,包括鳥、魚、動物、植物、昆蟲、礦物、寶石、武器、錢幣、紀念章、服飾、生活用具、雕刻、繪畫、手工藝品等。

其實關於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家族還有一個小故事,一般在網上是很難看到的,如果你有幸去阿什莫林博物館參觀,有時候博物館會安排志願者講解員,她們會告訴你阿什莫林博物館背後的故事。在這裡我簡單的給您描述下,因為約翰·特雷德斯坎特父子同名,所以我們權且用老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和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來區別吧。

老約翰·特雷德斯坎特是英國皇室家族的園丁,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植物學家、旅行家和收藏家,他的兒子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和父親一樣,喜歡旅遊和收藏,他在遊歷了世界之後,帶回來了大量的精美藝術品和植物標本。

有人建議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將這些收藏品對外開放,並收取一定的費用,不過這件事還沒有辦呢,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就英年早逝了,它的子嗣也不幸夭折。據說當時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死前將這批收藏品託付給了阿什莫林,並讓他照顧自己的家屬,不過後來阿什莫林和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的妻子進行了一場遺產爭奪的官司,並且在不久之後,小約翰·特雷德斯坎特的妻子死在了自家的花園裡面,有人懷疑是阿什莫林下的毒,但是沒有任何證據,最後阿什莫林官司獲勝,並且繼承了這批收藏品。

後來在1678年這批藏品的歸屬權歸阿什莫林所有(阿什莫林是一名律師,他畢業於英國牛津),在1683年阿什莫林將這批收藏品全部贈給了牛津大學,牛津大學為了接收這批藏品,專門在寬街的地方修建了新樓,並在1845年將所有的藏品遷入到了新樓裡面,其實從這段歷史典故我們還能讀出一個信息,那就是阿什莫林博物館的成立時間是在1683年。後來阿什莫林博物館裡面有關自然史的藏品都在1860年移交給了牛津大學皮特利弗斯博物館。

在2009年11月,阿什莫林博物館擴建工程完工,新的阿什莫林博物館比之前的老博物館面積擴大了一倍,當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親自前來為阿什莫林博物館剪彩。

博物館提供參觀地圖和語音導覽,不過都是全英文的。參觀的時候,大家可以按照區域來參觀,博物館分為古器物、西方藝術、東方藝術、赫博登錢幣室四大部分。其中東方藝術部成立於1949年,它最初的館藏依然是來自一筆慷慨的捐贈,藏品主要來自伊斯蘭世界、印度、東南亞、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藏品包括了陶瓷、雕塑、金屬收藏、繪畫、版畫等各個藝術門類,時間跨越了5000年之久。

門票:免費,不過門口有一個建議捐款5英鎊的地方,如果經濟能力不錯的話,還是建議給吧,畢竟這樣的地方也是需要經費維護的。不過特展是需要買票的,學生有優惠價,12-17歲青少年半價。

開放時間10:00-17:00,周一閉館

地址:Beaumont Street, Oxford, OX1 2PH,England

參觀的時候,一定要租一臺講解器,博物館提供免費的遊覽講解團,時長1小時,參觀者需要提前在信息臺領票,然後在大廳等候集合。

博物館的禮品店在負一層,這裡出售精緻的文具,明信片,飾品,藝術書籍等,很多設計都是只有在這裡買到,其它地方是沒有的,如果想要買伴手禮,那麼建議在這裡逛逛。博物館的負一層可以存包,存包需要一枚1英鎊的硬幣啟動鑰匙,使用結束後硬幣可以退回。

自然史博物館

自然史博物館是哥德式的建築,內部高大的立柱把中庭空間擴展的很高,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還有昆蟲學、巖石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礦物學等標本。在周末的時候,英國人喜歡帶著家人來這裡參觀學習,比較適合親子遊。

自然史博物館裡面的昆蟲標本在數量和重要性上,它僅次於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位居整個英國第二位。博物館裡面保存了2.5萬種,500萬件的昆蟲樣品。地質學標本收藏量超過1400種,37.5萬件。礦物標本的收藏量大概有3萬件。這裡收藏的動物標本也很多,有超過1000種,25萬件的動物標本,其中有很多都是世界上已經滅絕了的動物,其中最有名的是保存世界上最完整的渡渡鳥標本。

知識普及:渡渡鳥又叫做多多鳥、模里西斯多多鳥,它只生活在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徹底滅絕,堪稱是除了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如果你能發現一具保存較好的渡渡鳥骨,你會立馬成為百萬富翁,在2016年的時候,渡渡鳥的骨架被拍到440萬。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展品同樣是來自他人捐獻和科學家的收集,還有一部分是從阿什莫林博物館遷移過來的自然史標本。

自然史博物館修建於1855年,1860年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是由愛爾蘭建築師託馬斯·紐曼·迪恩和班傑明·伍德沃德共同設計,他們的設計方案受到文學和藝術評論家約翰·拉斯金的直接影響,拉斯金在伍德沃德設計時提出了很多的建議。

Tip:建造博物館的所需經費部分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以出售聖經所得,這件事在2011年紀念達爾文活動的宗教和科學意義的辯論中有提到。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建造費用是由牛津大學自己籌集的,但是博物館內部的裝飾費用是由公眾捐款募集的。

博物館的內部裝飾是由愛爾蘭石頭雕刻師奧謝和惠蘭共同完成,博物館的建築廊柱是由博物館的館長約翰·菲利普斯(他是一位地質學家)親自設計,他採用了當時植物科學的成果,採取忠於自然的植物樣貌方式雕刻,並以科學植物分類法進行排序。

博物館內部裝飾上採用了一些新哥德式的雕塑,在參觀一樓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科學家的雕塑,有亞裡斯多德、弗蘭西斯·培根、查爾斯·達爾文、卡爾·林奈。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是達爾文發表演化論的機構,當時博物館的館長約翰·菲利普斯是懷疑達爾文演化論的人之一,博物館裡面的講座大廳,曾經是1860年牛津演化論大辯論的場址,現在由牛津大學的化學系、動物學系、數學系的學生所使用。

自然史博物館雖然收集了很多的動物標本,特別是這裡的恐龍化石,犀牛化石,還有蝴蝶標本等,但是這個博物館並不是很專一,裡面也有其他的東西展出,而且展出的物品也是比較雜的,有點像是世界文物的大雜燴,更像是一個微縮的大英博物館。遊客一進門就能看到一頭黑熊和棕熊的標本,這裡也是遊客經常拍照的地方。

自然史博物館也是當地幼兒園和小學的理想戶外課程場所,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能看到很多的小學生團隊,一名老師帶幾個孩子,然後一邊參觀一邊聽老師講解,感覺外國的這種教育模式很值得學習,不禁有點羨慕這些小朋友。

自然博物館從外面看是那種古老華麗的,裡面除了東西很經典之外,其實這裡的建築也很有特色,內部是超現代的拱形鋼梁吊頂,就像有的朋友說的,自己明明是去展品的,沒想到進了博物館之後,仰著頭看了好幾個小時的建築。博物館會不間斷的有一些臨時的展出,上次去看到一個每周文化展,展出了從美洲河谷出土的各種文物。

Tip:如果要比展品的話,北京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不賴的。自然史博物館裡面的細節做的很棒,在動物標本的介紹旁邊還有專門為盲人設計的盲文講解額動物形象。

開放時間10:00-17:00,閉館的時候由一個老人用搖鈴的方式通知遊客。

門票:免費

地址:Parks Rd,Oxford,OX1 3PW,England

相關焦點

  • JK羅琳筆下奇獸 現身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今天起除了展出獨角獸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動物外,民眾還能看到「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作者JK羅琳著作「怪獸與它們的產地」中的玻璃獸和幻影猿。受疫情影響而關閉好幾個月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重新開放,並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攜手打造「神奇的怪獸,大自然的奧秘」(Fantastic Beasts. The Wonder of Nature)展覽。
  • 【藝術生必看】BBC紀錄片隔離下的博物館Museums in Quarantine
    ,BBC則抓住這空無一人的機會,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隔離下的博物館Museums in Quarantine.此片延續了高水平的精良製作,讓全世界觀眾都能雲欣賞藝術佳品.該片四集組成,由Alastair Sooke、 Simon Schama、James Fox和Janina Ramirez四位主持人在疫情期間分別聚焦了:①展泰特現代美術館——安迪.沃霍爾②阿什莫林博物館
  • 記錄2020年:隔離下的博物館
    疫情期間,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少了人頭攢動,博物館方法開啟「雲看展」,為此,英國廣播公司藝術頻道(BBC Arts)為英國廣播公司四頻道(BBC Four)製作了紀錄片,講述的就是隔離下的博物館。紀錄片共四集。
  • 黃聖依打卡寧夏博物館,博物館館長回應網友熱評
    11月21日,黃聖依發微博「打卡寧夏博物館」,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和評論。26日,寧夏博物館李進增館長回應了網友的兩個熱評。「難得休息,來打卡寧夏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11月21日上午11時50分,影星黃聖依在個人微博發了自己在銀川騎共享單車,打卡寧夏博物館的幾張照片,閱讀量達260多萬。
  • 牛津大學博物館移除「種族主義」展品,稱與價值觀相背
    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皮特裡弗斯博物館( The Pitt Rivers Museum )將其知名的「幹縮人頭」等藏品從其展覽中移除,以致力為博物館「去殖民化」。這些藏品原本陳列於其「對待死去之敵」的專題陳列部分,已經展示了80餘年。
  • 從暴力走向良知:我們需要大英博物館還是野蠻博物館?
    他的新作《野蠻的博物館》(The Brutish Museums)文筆優美、論證嚴謹,在書中他認為,博物館裡充斥著無休止的暴力、無休止的創傷,以及每天早晨當長條燈點亮就再次犯下的殖民罪行。博物館即戰場。這本書是一個重要的行動號召:部分是歷史調查,部分是宣言,要求讀者廢除現存的「野蠻博物館」,並為它們找到新的存在方式,不是作為暴力或創傷的場所,而是作為「良知的場所」。
  •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魔法生物」出沒
    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12月9日起,民眾可以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看到諸如獨角獸、嗅嗅、隱身獸等一系列來自「魔法世界」的動物。據報導,近日,受疫情影響而關閉好幾個月的自然史博物館重新開放。目前,該博物館正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華納兄弟公司攜手打造「神奇動物,大自然的奧秘」展覽。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文物藏品對一座教學博物館的重要意義,可能超出了許多人的一般認識。在採訪中,多位專家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實物教學的關鍵性。不管是人文專業教育,還是以培養博雅之士為目標的大學通識教育,通過接觸實物來理解文明的本質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 「總的來看,中國傳統學術的特點是重文獻而輕實物。這一傳統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弊端。」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 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置身於最新科研成果帶來的驚豔和感動中,讓人意識到浙大藝博館有別於其他許多博物館的獨特之處:這是一座由大學興建的教學博物館。近年來,我國諸多高校均開始興建博物館,「一流大學必須有一流的博物館」日益成為共識。大學博物館應當具備哪些功能?承擔怎樣的使命?如何建設好一座大學博物館?
  • 洛杉磯人必打卡的12個博物館!
    撰稿 Alice洛杉磯不只有好萊塢各路耀眼的明星以及ins打卡必備塗鴉牆等
  • 快來參觀打卡!張氏帥府「博物館護照」於今日正式上線!
    打卡!蓋章!一步到位它就是「博物館護照」快用「博物館護照」開啟你的博物館之旅吧!今日,博物館護照正式在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上線啦!只需要一本護照就可以打卡70餘家博物館,一本博物館護照就可以承載滿滿的旅遊印記與回憶。
  • 你真的會逛博物館嗎?快來收好這份博物館參觀指南
    經過全新改造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不負眾人期望,從陳列到展品都令人耳目一新,打卡河南博物院早已被列入了行程,是河南旅遊不可缺少的一站。河南博物院主場館內展廳逛博物館的誤區?走馬觀花,匆匆打卡,結束遊覽,這是參觀博物館最錯誤的方式。不管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預留的時間長或短,掌握正確的遊覽方法都至關重要。這趟博物館之旅,讓我們一起打開歷史的法門。
  • 我在國外見到的博物館
    與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隔海相望有一座小島,叫做比格島,上面有多家博物館。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博物館島上,門靠門有五家著名的博物館,藏寶豐富多彩。遇到這類博物館集群,我特爽,出了這家進那家,大飽眼福。    我還有旅行費用的精打細算,不少城市的博物館是通票,看的越多越細,獲益越大。在德國法蘭克福,我買了兩日可用的博物館卡,18歐元,可參觀施泰德博物館和歌德故居等34家博物館。
  • 大連市最全的博物館,請收藏
    中國演變過程最複雜、更名次數最多的博物館。 1954年,定名為「旅順博物館」,郭沫若親筆題寫館名。 大連地區首次發現的西漢時期馬蹄金,也是東北地區難得一見保存完好且兩枚同時出土的馬蹄金,還是「國家一級文物」。 2006年5月,旅順博物館被國務院、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英國博物館發起「最佳屁屁挑戰」,這翹臀,連卡戴珊都自愧不如_鳳凰網
    有時候去逛博物館或者美術館,你會不會偶爾有這種感覺:面對眼前脫得光光的雕塑人像,這胸,這屁股?以及一些需要自動馬賽克的部位?我是看呢還是不看呢?英國華勒斯典藏館大力士的肌肉屁屁英國華勒斯典藏館(Wallace Museum)選擇了館內一件名為Hercules(大力士)的雕塑參賽
  • 英國這家博物館發起雕塑「最佳屁屁挑戰」,換個角度欣賞藝術
    有時候去逛博物館或者美術館,你會不會偶爾有這種感覺:面對眼前脫得光光的雕塑人像,這胸,這屁股?以及一些需要自動馬賽克的部位?是看還是不看呢?來吧,曬出其他博物館的屁屁打敗我們吧!」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全球各大博物館藝術館沒什麼人無聊的館方紛紛在約克郡博物館的這封戰書下曬起了自家藏品最傲人的屁屁...
  • 淺析國際競爭中的民族志博物館
    在牛津的皮特· 裡弗斯博物館也保存著私人收藏,這些收藏品按照技術演進的順序進行排列。上述一部分新興博物館受到商業界的資助,例如皮 博迪博物館和先位於裡昂後位於巴黎的吉美博物館。當17和18世紀的收 藏流露出集中的政治權力時,19世紀歐洲的收藏新動向則產生了失序的狂歡,這部分與非 洲的殖民熱潮有關。
  • IAPA|牛津大學出版《風之塔·何為民紙上作品集》
    參加發布會的還有牛津大學前任副校長約翰.胡德爵士 (Sir John Hood)及夫人,牛津大學格林坦普頓學院院長丹尼絲.萊福斯理勳爵,阿什莫林博物館前館長克里斯多福布朗勳爵,牛津大學拉什金美術學院院長安東尼.哥德納 (Dr.
  • 相機博物館、報紙博物館、古燈博物館……藏身社區裡的博物館,你...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裡擁有數不盡的藝術奇珍,滿載著歷史的沉浮滄桑,將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畫卷鋪陳開來。而在成都的社區中,也藏著一些新奇有趣的博物館,古床博物館、相機博物館、報紙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充滿著故事、承載著歷史、積澱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