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紀英
如果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有機會與馬雲見面,他們很可能會相談甚歡。
某種程度上,他們都起家於減少中間商、追求性價比的遠程交易——馬雲是電商,坎普拉德是郵購。
17歲創業後,坎普拉德從俄羅斯進口便宜的木材,加工成家具,然後在報紙中縫裡做小廣告獲客,最後把家具託運給下單者。
通過這樣的方式,宜家把價格壓到了最低, 打造了一個低價普惠的現實烏託邦。
在馬雲卸任近一年、在坎普拉德去世近三年後——宜家和阿里走到了一起。
今年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這是宜家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的全球首家官方旗艦店。
2008年,坎普拉德曾一度嚴詞拒絕電商,他認為,電商並不能完美展示家裝風格,會減少來店的客人,會導致宜家失去一些額外生意。
但現在,他的這種憂慮可以打消了——618期間,天貓上線了「3D購」。包括宜家內的100多個品牌和商家,首次大規模應用了3D購物技術。
剁手黨宅家「躺平」,足不出戶,就可以身臨其境,在手機上雲逛商場購物,提前預覽商品擺在家中的真實效果,可以「享受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買」的購物閉環服務。
疫情期間應急加速上線的這一功能,卻很可能開啟了網際網路家裝新時代。
1
線下失血近半,線上回血16倍
這是宜家自1998年入華以來,門店首次全部關閉——1月29日,宜家因為疫情關閉了一半門店,第二天,又關閉了全部門店。
被疫情衝擊的不止宜家,家裝行業集體陷入困境——2020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的家居建材賣場銷售額下跌幅度達到了48.8%。
門店停擺,但壓抑的需求卻越發難耐,宅在在家好幾個月的人們,已經對家裝審美疲勞了,升級欲望勃發。
新浪家居發布的《疫情下的家居消費心態調查》顯示,高達65%的用戶打算在疫情之後,升級家居環境。
淋淋漓漓的疫情持續數月,至今也未能徹底消散,線下家居建材行業依然沒有全量回復,因此,無論是嗷嗷手癢的剁手黨,還是急需回血的商家品牌,都對疫後首個全民購物節——618期待頗高。
數據果然沒讓人失望。
天貓618「愛家日」數據顯示,開場1小時,家裝行業整體成交金額達到去年同期的16倍。
上午10點,全友、顧家家居等50個家裝家居品牌同比增長翻10倍以上。
一看到數據,源氏木語創始人張群峰很是驚喜,「失去的3月找回來了!」——今年公司在天貓618開場10天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翻番。
而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行副總裁陳東輝則慶幸不已,好在去年紅星美凱龍去年就與阿里達成戰略合作,線下167個賣場也鍛鍊了在線上運營的能力。
「疫情期間線下停擺,是對門店做數位化的一次警醒」,看著618暴漲的數據後,原本愁緒滿場的紅星美凱龍商家,如今也從容淡定了許多。
而對於剛來天貓嘗鮮的宜家等品牌來說,趕在618前夕剛剛開通3D購,猶如孫悟空拿到了金箍棒。
點開宜家天貓店的樣本間,就如同走進了宜家的線下門店——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山店,按1:1比例復刻至了天貓的樣板間。
身臨其境的沉浸感,立體清晰的視覺,書房、臥室、廚房、客廳,冷淡的北歐風,清新的田園風,復古的老上海風,波西米亞的異域風情,等等,在這裡都可以一飽眼福,看中的家具、擺件、小家電等等,還可一鍵點擊,下單購買。
「消費者不能去店裡,那我們就想辦把店搬到消費者的手機上。」天貓家裝行業新零售總經理宋廣斌說。
這樣的3D購物體驗,也讓不讓剁手黨大呼新鮮。整個618期間,天貓上的10000多個樣板間,吸引了超過3600萬人次體驗「雲逛街「。
痴迷於逛街的用戶,半小時都捨不得離開;
看得美買得爽,3D購物轉化率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了9倍,同比正常引導成交客單價提升超200%;
邊看邊諮詢,50000人享受了在線設計服務,設計客服引導成交轉化率提升了約10%;
門店導購可以免費開通淘寶直播,變身在線主播;等等。
3D購正在完美復刻家居賣場的全套線下服務。
嘗新之後的顧家家居相關負責人點讚連連,「這可能是疫情以來對我們最有用的新技術。建立3D線上展廳,相當於把一個門店覆蓋至全國,讓逛的人更多。」
2
用戶躺逛,品牌躺贏
3D購在618期間初逞威風——但其未來大展拳腳的天地,很是寬廣。
早在疫情之前,宜家的高管們就已明白,增速更快的線上,正在成為主場——2019財年,宜家銷售額同比僅增長5.0%,其中,線上銷售同比增長高達46%。
儘管,線上化的趨勢滾滾而來。但整體而言,家裝家居大盤依然在線下——2019財年,宜家線上銷售額佔比也就11%左右。
而另有統計顯示,中國家裝家居行業市場的總量約有5萬億元,但線上佔比不到10%。
其實,用戶對於線下家裝家居行業並不滿意。
高度非標的家裝家居行業,高價、低頻、水深、套多,《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研究報告》顯示,剁手黨對家居消費的總體滿意度不足60%,堪稱投訴重災區。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原住民已經漸成家裝家居消費主力。
DCCI的調研顯示,在家居行業的消費人群中,80後佔比過半,90後的佔比也超過三成,而這些人群習慣了網購。
盤踞於線下的家裝家居行業也苦不堪言。
有家居品牌副總裁告訴《財經故事薈》,「門店靠打廣告引流的話,一個獲客成本在2000元以上,租金也一直在上漲。」
而且,由於家裝家居極為低頻,高價獲得的客戶,也難以二次復購留存。
無論是恐懼套路的用戶,還是增量難求的線下商家和品牌,都在急切期待網際網路的洗禮。
但是,家裝家居行業不同於其他低價日常消費,由於很多家具都是個性定製,客單價高,退換貨成本也高,因此,用戶決策極為謹慎,而商家也必須精準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
因此,傳統的單一的圖文展示,其實很難滿足雙方需求,而應勢而生的3D購,解決了上述痛點:
一來,杜絕了線下交易不透明,用戶多跑腿、易上當的痛點,發揮了電商平臺高性價比、高透明度、高便捷性的優勢。二來,又補足了在線交易溝通方式單薄、服務體驗單一的痛點,復刻了堪比線下購物的豐滿體驗。三來,沉浸式的樣板間,可以鋪設具有共性的多個家居產品,潛移默化實現了關聯推薦的作用,引導如春蠶吐絲一般的連貫、持續交易,提升了轉化率。可以說,天貓3D購是對網際網路家裝家居邊界的突破性探索,有望重新定義網際網路家裝行業——原來作為候補的線上渠道,將有機會翻盤,成為家裝行業的結構性主場。
3
從連接到賦能,鋪路新基建
鮮有人知的是,3D購的技術提供者,是阿里旗下「躺平設計家」。
而且,3D購併非阿里的疫時上線的臨時政策——阿里對家裝家居行業的布局,是一場長達十年、深謀遠慮的陽謀。
早在2010年11月,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就上線了家裝館,這是淘寶有意進軍家居行業的起點,此後5年,一大批網際網路家裝品牌,在天貓、淘寶絡繹崛起。
到了2015年,阿里布局家裝行業的布局加快——在內部陸續孵化的極有家、淘寶心選、Hometimes家時代和躺平等項目,陸續上馬;
按照阿里副總裁湯興的定位:「躺平想要打造一個可信任的平臺,連結工廠、商家和消費者,以全鏈路數位化改造為基礎,以定製化、場景化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在外部,阿里拿出百億資金,投資上下遊企業:
2018年初,阿里戰略投資居然之家超54億元;2019年,拿下居然設計家6成股份,更名「躺平設計家」;同年5月,阿里成為成為紅星美凱龍第二大股東;10月,阿里巴巴5億元戰略投資三維家;此外,阿里參投了神工007、匠多多等項目。如今,得到阿里投資的居然之家很見成效,今年Q1免收全國商戶一個月至兩個半月租金的情況下,營收同比依然增長了15%左右。
跌跌撞撞十年籌謀,阿里對家裝家居行業顯然志在必得——這是阿里補齊吃喝玩樂住穿行消費大閉環的關鍵環節。
而從阿里涉足行業的路徑來看,是步步深入,層層做重,最初是供需連接,隨後開始布局上下遊,賦能全行業。
3D購就是賦能的案例之一——躺平設計家推出這一功能,本質上是為降低商家搭建3D場景的門檻,免費為商家和設計師提供3D設計工具和渲染服務,並在天貓開啟購買鏈路,助力商家敲開3D時代數位化世界大門。
這樣的定位,也是對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定位的呼應,堪稱家裝家居行業新基建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為家裝家居行業打造了數智化升級、新零售轉型、全渠道增長的基礎設施體系。
躺平造風,行業乘風。
618的高增長,料將成為家裝家居行業擁抱新零售、實現高增長的新常態,再造一個個線上宜家。
湯興預計,「躺平」將在未來三年內服務一億消費者、賦能百萬設計師,引領十萬家居品牌和商家全面數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