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0 12:15羊城派
文、視頻/羊城派記者 艾修煜
「桃李杯、荷花杯、CCTV電視舞蹈大賽、全軍匯演……」27歲的舞者李響,幾乎包攬了國內所有專業舞蹈類獎項金獎。近期,這個自言「一直還在叛逆期」的大男孩,站在綜藝《舞蹈風暴》的臺上,用一支古典舞《行者》點亮了觀眾的眼睛。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專訪了這位「舞蹈圈內備受肯定,舞蹈圈外迷妹眾多」的全滿貫青年舞蹈家,聽他講述身為舞者,如何在自我堅持與自我愉悅間把握內心微妙的平衡。
問心無愧 不懼綜藝舞臺檢視
作為一個履歷閃光的舞者,站到綜藝的舞臺上,意味著從頭到腳被大眾重新審視。主持人何炅直言「佩服你」,以表達對李響出現在《舞蹈風暴》舞臺上的敬意。面臨著被「挑剔和檢視」,李響沒有畏懼:「在這個舞臺上,面對自己的作品,我是問心無愧的。」
初次亮相,李響憑藉一支古典舞《行者》,實力解釋了什麼叫做「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並讓評委沈培藝激動喊話:「李響,你就是風暴!」
第二支舞,李響選擇走出舒適圈,用一支糅合了古典舞、現代舞和街舞元素的《我和我》「打破」自己:「27年,我活到這麼大,一次都沒跳過這樣舞步,我是在拿自己最不擅長的東西,跟對手最擅長的東西『打架』。」
在李響看來,參加《舞蹈風暴》是一個「逼著自己醒」的契機:「既然有來的勇氣,那就必須要突破自己——在『綜藝』這種沒經歷過的情境下,逼著自己、推著自己往前走。」
雖然樂於突破自己,心裡也有「走出舒適圈」提示音,但李響心中還有另外一條紅線——改變可以,但要源於內心的渴望,拒絕被安排:「節目組只會建議,不會強求,這也是我覺得舒適的地方。我不是一個能被領導的人,如果是節目組刻意安排,那我一定會拒絕。」
這種對於「自主」的追求由來已久,和很多「被安排」「被選中」而成為舞者的孩子不同,4歲就開始跳舞的李響,一直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任何人逼我,反而家人一直在阻撓我。 」
因為是自選所愛,所以對於習舞過程中的苦與樂,李響愈發淡然:「我懶得說做舞者有多開心多不開心,沒有什麼開心與不開心,你選擇的所有一切都要你自己來接受。不叫『承受』,必須『接受』,如果你用『承受』這個詞的話,就證明你選錯行了。」
不做偶像 但要有更多包容性
節目播出後,本來就被同臺舞者贊為「大神」的李響,更「出圈」了。
11月1日,《舞蹈風暴》廣州的見面會,李響一露面,就引發觀眾各種「愛心投擲」,現場尖叫不斷,一貫矜持的廣州女孩也當面用土味情話輪番「進攻」,大方表白:「你是我的理想型。」
這情景,與眼下偶像藝人的見面會有些「撞臉」。其實,早在《舞蹈風暴》之前,李響已是少有的擁有粉絲後援會的專業舞者。
對於粉絲的熱情,李響給出了「不刻意追求但也不排斥」的態度:「應援也好,手幅也好,就是大家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我27歲了,不是17歲,我沒有想過要成為『愛豆』,但也不排斥。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要具有更多的包容性,才能進步。當你把所有東西都拒之門外時,是不會進步的。」
除了業務過硬和履歷閃光帶來的仰視感,「仙氣飄飄」和自帶「孤獨靈魂」的氣質,也是李響粉絲「入坑」的重要因素。
《行者》舞罷,評審揚揚用一席哽咽的話,說出了不少觀眾內心無以名之的柔軟:「看你跳舞的時候,我覺得很孤獨,有種受傷的感覺。雖然我無法走進你的內裡,但是我從你的外在,能感覺到傷感。」
「很多人看我跳舞都會有這樣的評價,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孤獨感、觀眾緣和吸引力源自哪裡。」李響認為自己從來都不缺少關愛,「我自己並沒有刻意地把(孤獨)的狀態流露出來。 或許,有一個內在的我,被大家看到了,是很孤獨的。」
與「孤獨感」相對的,是李響出乎意料地希望追隨者對他的喜愛能再延展一些,達到「始於舞蹈,終於內心」的層面:「我希望用精神層面的東西,去感動他們,讓他們覺得這個人是有味道的,是值得喜歡的。」
只有這樣,李響才能成為自己心中那個「有流量的藝術家」:「希望觀眾能夠了解我更多,而不是說,這一時、這一刻的你喜歡我的這個作品,可能我換一個作品你就『脫』粉了。如果你喜歡的是李響在跳舞,你就會喜歡他跳的每一支舞蹈,並且你會願意花時間去想『他為什麼要這樣跳這支舞?』」
在他看來,「流量」是件好事,沒有觀眾喝彩和認可的舞者無法擁有徹底的幸福:「沒有流量就沒有發言權的,你天天埋頭苦幹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可以是一種幸福,可是這種幸福的支撐或來源又是什麼呢? 」
舞蹈之外 期待享受繽紛生活
舞臺之外,自帶「老幹部」屬性的李響稱自己的生活算得上枯燥:「日常時間基本上都給了三隻寵物狗,跟朋友的聚會交際也都很少。」
「練功—排練—演出」的周期式舞者生活日常,也不允許李響的生活太過熱鬧:「平時已經很勞碌奔波,有時間還是想安靜下來,在家休息,聽聽歌看看電影,還喜歡逛街,偶爾出去逛逛,就這樣。」
眼下暫時享受不到「繽紛複雜」的生活,讓李響對未來更有了「看一看」的期待:「我的生命中舞蹈一定佔據大部分,但不能是我的全部。如果是,那我的生命簡直太枯燥、太乏味了。」
如果給十年前和十年後的自己分別送一句話,會說什麼?李響思忖良久,給出了兩個很類似但又有遞進的答案:「堅持做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
兩個回答都是強調自我,不順從,但顯然,後者比前者的要求更高了。
自認「一直都在叛逆期」的他,平靜地等待被磨平的那一天:「如果能被磨平最好,我從來不抗拒,我也希望我沒有那麼多稜角,可以活得更舒適一點,讓別人舒服,也讓自己安逸,但是我一直都沒有做到。」
那一天,李響也不知道會不會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在「被磨平」之前,他還將努力拒絕自己不能接受的一切:「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我很清楚自己不能做什麼,這並不妨礙我去經歷去感受——這件事我一定不做,但是接下來有要去做的事情等著我,一切都是未知的精彩。」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江文華
實習生|嚴志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