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穿上美麗的「新衣」
作者:汪博(日本)
小時候,家裡有奶奶,爸媽,哥,三個姐姐,再加上我,八口大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最盼望著過因為年來了,家裡就有好吃的,能放上兩三掛的鞭炮,或許再能有個塊八毛的(壓歲錢)。而最最高興的,說不定興許能輪到自己穿上母親親手縫製的罩衫或是褲子。即便罩衫或是褲子是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們穿小了的,但巧手的母親會把衣服褲子拆開,再把裡子朝外,比照著樣子,經過一番精心剪裁,熬夜縫製出來的衣服或是褲子跟新扯布做的也沒啥兩樣.穿在身上自然是高興地治不了.。而姊妹五個能同時攤上件新衣服,那可真是美得沒招沒落兒了.可這樣機會在當時的年份可真是太少太少了。
每個穿上母親親手縫製的罩衫或是褲子的小夥伴們自然別提有多高興。.一個個兒的小嘴巴都沒辦法合攏了,你摸摸我的新褲子,我扯扯你的罩衫.摸的次數多了,扯的遍數多了,也會不悅,甚至有時還會急眼。最有趣兒的是有時到誰家誰家坐久了,還時不時地站起來拽拽新褲子,看看褲線歪了沒有。呵呵,真著笑。家長們見了我們這些小大人都要誇上幾句,懂事,長大了。哪裡呀,才不是呢.要不是穿上了新襖和褲子,早捉得登梯上高了。嘻嘻.燃放鞭炮時,那是小心再小心不過了.恐火星點子蹦到新衣服或是褲子上。記得有一次過新年,一個小夥伴剛剛點燃了小鞭炮來不及撇遠,就在我倆跟前響了。這下可慘了,新上身的藍褲子被蹦了倆兒窟窿.哭鼻子不說,還非拽著小夥伴找家賠不治.結果弄得倆兒人好幾個月不說話呢。想想當時的心態,心疼褲子不說,最主要的是感覺到家長的一片心血白費了,興許也怕回家挨打吧。
但凡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中青年朋友,相信也和我有著同一樣的感受吧。
從小時候過年穿新衣服的回味中,我想到了我們自己的孩子來.可不可以把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技能和本領來比做穿新衣呢。
做為家長,我們每數天或每一天都給孩子穿著新衣服.看到人家的孩子穿上了[書法新衣],哼,誰比誰差咋的.兒子咱也學書法去,於是自家的孩子也穿上了[書法新衣]。有的孩子剛剛學彈電子琴,有的媽媽就會說,有啥了不起的.女兒,現在媽媽就也給你買去.麻不溜地給女兒也穿上[電子琴新衣]。我各種樣式的[新衣]一股腦地統統罩在了自家兒子或是女兒的身上。
時間久了,日子長了,慢慢的孩子們品到了家長們的心思。在他們看來,大人和大人之間是在攀,是在比,是在鬥法。這樣一來,孩子們就不覺得[新衣服]新,新在哪裡了.我們做父母的一片心血也就減半或是蕩然無存了。
要讓孩子穿[新衣],是不是從選料,設計,剪裁,製做都讓孩子參與呢。只有這樣,孩子穿在身上才會歡喜得不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