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由中國期貨業協會等單位主辦,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分論壇之「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 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與會人士圍繞期貨公司轉型等內容展開,闡述期貨業如何通過創新和協同內外部資源,積極轉型發展,將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女士為分論壇致辭時表示,今年我國期貨市場整體表現穩中有進,各項指標均有大幅增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不斷創新,迅速發展,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場外衍生品在豐富大類資產配置、提升財富管理效能方面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銀行、券商、私募等金融機構紛紛利用場外市場進行產品設計以及資產配置,風險管理子公司的交易能力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期貨經營機構必然需要從傳統經紀商向集風險管理、資產管理、投資諮詢等功能於一體的衍生品綜合服務商轉型。
「我們現在的期貨市場,商品期貨的總持倉規模,單邊是2.2萬億元左右,雙邊大概4.4萬億元,離14萬億元的實體總產值還有相當的差距。這就意味著,雖然今年有很大的增長,但是今後的體量規模應該還會有不錯的增長,期貨行業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說,在此背景下,期貨經營機構要積極謀劃轉型,打造成為綜合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成為期貨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研究諮詢機構。
浦發銀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劉長江說,浦發銀行來以「浦銀避險」品牌為先導、依託金融科技為各類大宗商品產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避險、保值、增值服務。未來,商業銀行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將繼續從融資向融智,努力打造「期貨與現貨互動、場內與場外互通、線上與線下互動、境內與境外互動」的服務實體經濟新格局,從產品到策略全方位地服務大宗商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