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期貨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期貨公司應積極轉型為衍生品綜合...

2020-12-22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由中國期貨業協會等單位主辦,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分論壇之「風險管理與期貨公司轉型發展」 論壇昨日在上海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與會人士圍繞期貨公司轉型等內容展開,闡述期貨業如何通過創新和協同內外部資源,積極轉型發展,將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女士為分論壇致辭時表示,今年我國期貨市場整體表現穩中有進,各項指標均有大幅增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不斷創新,迅速發展,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場外衍生品在豐富大類資產配置、提升財富管理效能方面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銀行、券商、私募等金融機構紛紛利用場外市場進行產品設計以及資產配置,風險管理子公司的交易能力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期貨經營機構必然需要從傳統經紀商向集風險管理、資產管理、投資諮詢等功能於一體的衍生品綜合服務商轉型。

  「我們現在的期貨市場,商品期貨的總持倉規模,單邊是2.2萬億元左右,雙邊大概4.4萬億元,離14萬億元的實體總產值還有相當的差距。這就意味著,雖然今年有很大的增長,但是今後的體量規模應該還會有不錯的增長,期貨行業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說,在此背景下,期貨經營機構要積極謀劃轉型,打造成為綜合風險管理服務提供商,成為期貨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研究諮詢機構。

  浦發銀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劉長江說,浦發銀行來以「浦銀避險」品牌為先導、依託金融科技為各類大宗商品產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避險、保值、增值服務。未來,商業銀行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將繼續從融資向融智,努力打造「期貨與現貨互動、場內與場外互通、線上與線下互動、境內與境外互動」的服務實體經濟新格局,從產品到策略全方位地服務大宗商品行業。

相關焦點

  • 聚焦風險管理,期貨公司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16屆國際期貨大會...
    論壇圍繞期貨公司轉型、期貨品種工具、商業模式、期現聯動、三農服務以及場外業務等方面展開,為大家闡述期貨行業如何通過創新和協同內外部資源,積極轉型發展,切實提升期貨經營機構水平,將服務實體經濟落到實處。  論壇由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玉衛主持。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女士為分論壇致辭,她提到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市場劇烈波動,風險顯著放大。
  • 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來源:期貨日報商品投行、綜合服務、銀期合作、保期合作、中國價格真正走向世界……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的這些熱詞,足以顯示我國期貨市場和期貨經營機構歷經多年發展已經實現質的轉變。12月19日,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金融機構高層論壇」上,多家機構代表認為,隨著實體企業和機構的需求被逐步激發,期貨及衍生品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三個層面變化促使期貨市場質變今年國內期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保證金總量接近8560億元。
  •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五方面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方星海表示,今年期貨市場發展取得良好成績。截至11月底,我國期貨市場資金量達8559.5億元,同比增長55.2%。未來,期貨行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加快建設一個高效率、有活力、開放型的期貨市場,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力量。
  • 方星海:五項舉措加快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發展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2月19日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期貨行業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加快建設一個高效率、有活力、開放型的期貨市場,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力量。
  • 大咖雲集深圳坐論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
    2020年12月19日下午,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南華期貨與交通銀行聯合承辦的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分論壇在深圳順利召開。近年來,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5G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成為金融期貨行業聚焦的重要議題。立足於當下特殊的社會背景,本次分論壇著眼於當下金融科技和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聚焦於金融科技對期貨行業服務模式、競爭格局、監管等各層面的影響而展開。
  • 中期協張曉軒:期貨行業要抓住對外開放機遇 做優做強
    和訊期貨消息 10月17日第十一屆中國期貨高管年會在北京召開。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 40 周年, 同時是期貨市場發展 30 周年, 面對時代賦予的機遇和挑戰,期貨公司高管們究竟應當如何把握髮展脈搏,調整戰略方向,促進機構轉型,謀求行業發展,是目前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話題。
  • 原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李強:期貨公司應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依據...
    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張曉軒:期貨公司、期貨市場不能閉門造車 要...
    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當如何「破局」?
    因此,前期一些實力雄厚的有著較好產品展示和豐富經驗積累的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將會成為頭部,形成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從而搭建起自身的穩定銷售渠道,進而產生市場影響力。也有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發展不能只通過規模來判斷優劣。在業務轉型發展的當下,每家公司的發展思路、背景資源等都不同,重點是如何從自身出發找到前進的方向。
  •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王穎:期貨經營機構必將從傳統經紀商向衍生品...
    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 方星海副主席在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的講話
    六是期貨經營機構綜合實力提升,創新發展提速。截至2020年11月底,全行業總資產、淨資產、客戶權益5年間分別增長94.2%、62.4%、102.1%,達到9224.6億元、1272.4億元和7741.2億元。在以前瞻性為導向的審慎監管下,我國期貨公司總體經營穩健,沒有出現大的風險事件。
  • 30載櫛風沐雨,期貨市場國際範兒正濃
    除了國際化業務,期貨公司也在積極布局資管等創新業務,走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在周劍秋看來,期貨公司目前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期貨公司的風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因此本身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類型,期貨公司的風險管控能力也成為期貨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福能期貨:立足根本做服務 求新思變促發展
    「尤其在內部管理和用人機制上,公司摸索出的一套符合福能期貨需求的管理體系對特殊環境下公司的穩定運行貢獻極大。」許榮斌說道。   在內部管理方面,福能期貨通過對標,積極學習標杆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勢,查找自身不足,不斷提升業績水平和管理能力,縮小與行業頭部企業的差距。
  • 期貨公司「苦樂不均」 創新轉型迫在眉睫
    進入8月下旬,不少期貨公司的上半年業績逐漸揭開面紗。從已公布的期貨公司業績情況看,多數實現同比增長,但仍有約三成公司業績出現下滑。期貨公司僅靠傳統期貨經紀業務支撐營收持續增長的壓力有所增大,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公司謀求傳統和創新業務並進的模式,以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 東吳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胡翔:科技賦能期貨公司在開放大潮中提升...
    東吳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胡翔11月6日在於北京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期貨高管年會上分享證券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發展路徑對期貨經營機構的啟示時如是說。胡翔表示,從我國證券行業演化來看,是政策導向及市場競爭推動了行業的整合,證券行業的發展完成了從通道業務到重資本業務的發展,同時,隨著外資比例放開,券業逐步走向國際化,註冊制下券業也將轉型全能投行,科技投入佔比不斷加大;從當前證券行業的行業生態和格局來看
  • ...和金融衍生品市場多種工具,精細化管理風險,為實業化轉型保駕護航
    原創 徐基清 期貨日報編者按在30年的發展中,我國期貨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已有能力成為全球重要的定價中心。為了更好地總結梳理期貨市場的功能和價值,本報邀請業界相關人士結合自身實踐分享對期貨市場的認識和研究,即日起推出「期市30年服務實體經濟大家談」欄目,敬請關注。21世紀以來,中國五礦、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有色)與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一同經歷和見證了國內期貨市場快速發展的20年。
  • 期貨人士的必讀經典《逃向期貨》(Leo Melamed)
    期貨行業,並非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樣複雜高深,Leo Melamed在的故事反而可以讓你更加親近的知道期貨到底是什麼。這群人,那些交易員,行業公司都在做什麼樣的事,創造什麼樣的價值。這些故事足夠讓每個有志於在期貨行業發展的人的血液沸騰,喚醒可能冥冥中在血液中基因。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本活生生具有絕佳學習意義的管理大全。
  • 2020 期貨業擔起「抗風險」大任 ――專訪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
    疫情之下,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大放異彩,有效助力企業進行庫存管理、成本控制、規避價格風險,為國民經濟和實體經濟服務。  2020年3月30日,我國首個「雲上市」品種――液化石油氣(LPG)期貨和期權在大商所同步上市。作為國內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LPG期貨及期權產品在助力企業應對價格波動風險、完善貿易定價機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於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意義重大。
  • 弘業期貨總經理周劍秋:弘業期貨持續賦能與廣大交易者攜手共進
    她介紹,弘業期貨總部就坐落於本次頒獎大會舉辦地南京。伴隨期貨市場的蓬勃發展,弘業期貨圍繞科技、創新、研發、公益四大賦能,為全球衍生品交易者提供全價值鏈的服務。在更快更好更全上下功夫,所謂更快,近年來公司在兩地三中心的架構下,成功上線各期貨交易所極速交易中心,通過配備完整的系統研發團隊與高頻技術實驗室,不斷優化客戶交易系統及網絡,為客戶持續提供穩定的交易環境及完整的系統方案。同時公司提供專家級技術服務,為客戶百分之百解決問題。所謂更好,弘業期貨通過對雲服務模式不斷發展、創新,著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平臺和工具。
  • 未來「規則」的推出 對期貨行業又將有哪些影響?
    居間人在期貨行業存在已久,海證期貨總經理劉飈介紹說,期貨行業發展初期,由於期貨公司整體專業化營銷能力較弱,不少公司沒有能力組建自己的營銷體系和規模化的營銷團隊,因此多通過居間人開發和推介客戶。  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居間人對期貨公司而言也成了「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