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期貨居間人管理自律規則」(下稱「規則」)的話題在期貨業內引發熱議。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洪磊日前在第三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上表示,目前協會已完成規則初稿,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力爭明年初實施。上海證券報了解到,對於「規則」,期貨公司的關注點主要集中於四方面:居間人資質要求、居間返傭的比例規定、規則的適用範圍、對居間展業的指引。
期貨公司熱盼「規則」推出
多位期貨公司高層表示,「規則」的推出是必要的,也是期貨業迫切需要的。
居間人在期貨行業存在已久,海證期貨總經理劉飈介紹說,期貨行業發展初期,由於期貨公司整體專業化營銷能力較弱,不少公司沒有能力組建自己的營銷體系和規模化的營銷團隊,因此多通過居間人開發和推介客戶。
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居間人對期貨公司而言也成了「雙刃劍」。劉飈表示,居間人一方面可為期貨公司介紹客戶,分擔了營銷壓力;另一方面,由於期貨經紀業務競爭的白熱化,居間人返傭比例「水漲船高」,影響期貨公司盈利水平。
東證期貨總經理盧大印也認為,由於先前對居間人缺乏統一的監管規定,對其不當展業的行為存在難發現、難處置的問題。這引發了較多的客戶投訴,給期貨公司經營帶來了風險隱患。
盧大印表示,居間人管理應向證券經紀人看齊,「規則」將規範居間人準入條件,明確權利義務關係。對居間人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有助於期貨業有序健康發展。劉飈認為,「規則」對一些不符合資質要求、擾亂市場的居間人會起到篩選作用,減少因居間人不規範展業導致的客戶投訴和客戶利益被侵害等情況的發生。
業界集中關注四大焦點問題
上證報通過在業內調研發現,從期貨公司角度出發,對居間人管理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四方面:
一是對居間人資質的要求。如對居間機構「實收資本不低於50萬元」、「(人員)不少於5人」,以及個人居間的展業條件等,都廣受關注。
二是對居間返傭的比例規定。主要關注點是行業上能否統一,能否給期貨公司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
三是「規則」的適用範圍。包括各地監管部門是否將統一按照「規則」要求管理,不同地區是否會有不同的管理規定,以及「規則」推出後是否會「新老劃斷」。
四是對居間展業的指引情況。這包括居間人是否只能引導客戶開戶;對居間人禁止哪些行為、允許哪些行為是否有明確規定;由居間人引起的客戶投訴、糾紛如何處理等。
或倒逼期貨公司升級服務
未來「規則」的推出,對期貨行業又將有哪些影響?
財信期貨總經理沈眾輝認為,在資管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居間業務在期貨公司經紀業務中的佔比已逐年下降。以往依賴居間人進行營銷的期貨公司在「規則」推出後,其營銷方式將不得不發生很大的改變。「『規則』將促使期貨公司加大業務模式創新力度,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促進期貨從業人員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營銷能力。」沈眾輝說。
據了解,對多數頭部期貨公司來說,居間人所帶來的業務佔比不算高,且近年來還在逐年下降,因此對經紀業務的影響並不大。而對不少中小期貨公司而言,雖然其業務短期內可能會受到影響,但逐漸改變依靠居間人主導的營銷模式是大勢所趨。
沈眾輝表示:「『規則』的出臺會對公司的經紀業務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是積極正面的,即便沒有相應的規則出臺,我們也會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