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月經紊亂、脫髮、痤瘡、面貌變醜,到底是什麼病?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彩虹貓66 付虹大夫

16歲的麗姝近1年月經紊亂,還出現了脫髮、痤瘡、多毛,在母親陪伴下就診。

看著面前16歲的麗姝,身材有些單薄,頭髮稀疏,她還有滿臉的痤瘡,嘴唇周圍還有「小鬍子」。

「付醫生,我現在的樣子醜死啦!都不想上學見老師和同學了,她們一定嫌棄我!」麗姝小聲的說。

安慰麗姝別想太多後,我認真的詢問病史,了解到麗姝13歲月經初潮,平素月經規律,27、28天來一次月經,經期7天,量中,無痛經。近1年她的月經周期15天,經期7-8天,量多,還出現了脫髮。2個月前出現輕度貧血。經過藥物治療複查血常規正常,貧血糾正,近1年她的精神正常,無過大壓力、情緒異常,體重無明顯增減。

她既往體健,否認性生活史,否認手術、外傷史等。

查體:她的身高:1.60米,體重:47千克,體脂數(BMI):18.35(BMI在18.5~23.9之間屬於正常),屬於體重過低。她乳腺發育正常(V級),面部重度痤瘡,體毛明顯,分布在她的上唇、下頜、下腹部,有脫髮現象,她的前額兩側頭髮纖細稀疏。餘查體未見異常。

性激素化驗結果:雌二醇(E2):105pg/mL,促卵泡激素(FSH):7.39IU/L,促黃體生成素:8.55mIU/mL,催乳素(PRL):5.04ng/L,孕酮:0.26ng/L,睪酮1.21nmol/L。甲功三項:正常。

盆腔超聲:子宮體長4.1cm,雙側卵巢均見大小不等的數個卵泡。

結合麗姝的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她的診斷明確,是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

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治療方法?

1.生活方式幹預

(1)飲食控制:包括堅持低熱量飲食、調整主要的營養成分、替代飲食等。長期限制熱量攝入,選用低糖、高纖維飲食,以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

(2)運動:可有效減輕體質量和預防體質量增加。適量規律的耗能體格鍛鍊(30 min/d,每周≥5次)及減少久坐的行為,是減重最有效的方法。

(3)行為幹預: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精神應激、戒菸、少酒、少咖啡,和心理狀態(如壓力、沮喪和抑鬱等)。

2.調整月經周期

適用於青春期、育齡期無生育要求、因排卵障礙引起月經紊亂的患者。對於月經稀發但有規律排卵的患者,如無生育或避孕要求,周期長度短於2個月,可觀察隨診,無需用藥。患者可周期性使用孕激素,服用短效複方口服避孕藥,或進行雌孕激素周期序貫治療。

3.高雄激素的治療

緩解高雄激素症狀是治療的主要目的。患者可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藥或螺內酯進行治療。

4. 代謝調整

可進行調整生活方式、減少體脂的治療,還可利用二甲雙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進行治療。

5.促進生育。

文中的麗姝不僅不胖,體重還偏低,還需要飲食控制嗎?

對於非肥胖型PCOS,其生活方式幹預的目標就是防止體重增加,以增肌為主要目標的高蛋白飲食和肌力鍛鍊,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可以改善,並伴隨排卵功能的恢復。麗姝處於青春期,建議高蛋白飲食和肌力鍛鍊,無需也不能再節食,而是正常的營養補充,適當的增加體重。

藥物選擇,依據最新的指南,由於缺乏更大療效的證據和存在更高的風險,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35微克炔雌醇和醋酸環丙孕酮的短效口服避孕藥(OCP)不應用於一線治療,應推薦低風險的短效口服避孕藥作為一線治療。可以考慮優思悅每天1片連續3~6個月,可以起到降低雄激素、調整月經周期的作用。

對於麗姝的嚴重的痤瘡、多毛和脫髮,都屬於高雄激素的表現,我們上面提到的短效口服避孕藥低風險的短效口服避孕藥作為一線治療。

麗姝媽媽關心的問題,痤瘡、多毛和脫髮,都是影響女兒外貌的因素,用藥到底多久可以見效和明顯緩解?

口服避孕藥(OCP)治療痤瘡一般需要3~6個月可見效,多毛至少6個月才顯效,對於使用OCP治療無效的痤瘡及脫髮患者,需要皮膚科就診,配合相關的局部治療和物理治療。

對於脫髮,造成雄激素脫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個體的性激素水平、調節性激素代謝酶的活性、性激素受體的敏感性、參與毛髮生長或凋亡的細胞因子水平、頭皮微循環、精神因素以及頭皮局部感染等。所以我建議麗姝皮膚科就醫,配合相應的治療,共同治療這個疾病。

同時,PCOS患者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長期的不良心理情緒會導致惡性循環,加重病情。

我叮囑麗姝的媽媽,要格外關注女兒的情緒,給與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呵護,告訴孩子,不要灰心和太在意目前的外貌,這都是疾病導致的,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隨著生活方式的調整,配合藥物的治療,不僅她的月經周期會恢復正常,她的痤瘡、脫髮和多毛也會改善,她還會恢復以往美麗的樣子。

聽了我的解答,麗姝的媽媽表示叮囑女兒按時服藥,同時配合生活方式的調整等,爭取把這個疾病控制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月經紊亂體毛增多臉部痤瘡,可能不是青春期發育,而是得了這個病
    22歲的小吳(化名)是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小吳的月經從初潮開始就不是很規律,經常推遲。上了大學以後,她的月經周期變得更加紊亂,有的時候甚至一學期只來兩次月經。但向來月經不大規律的小吳一直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更讓她關注的是臉上的痤瘡。小吳的痤瘡已經有較長一段時間了,由於備戰考研,臉上的痤瘡大面積爆發,小吳決定去醫院看痤瘡。
  • 【科普】警惕「月經紊亂」非婦科疾病
    【科普】警惕「月經紊亂」非婦科疾病 2020-12-16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不是「變醜」了,而是內分泌失調了!7個細節讓它回到正軌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變醜」了,此時,你首先該考慮的可能不是如何保養,而是怎麼調理失調的「內分泌」。內分泌就像一個有強迫症的人,每一種激素的數量都必須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並且一旦失衡,無論男女老少都可能出現各種症狀。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分泌到底是什麼?
  • 警惕「月經紊亂」非婦科疾病
    月經紊亂,溢乳,不孕......原來她有難言之隱:半年前開始,她無故出現月經紊亂、經量減少,更為尷尬的是出現溢乳,天氣暖和後她只穿單衣上學時,衣服竟被乳汁打溼。自己處於「單身狗」狀態,怎麼會莫名其妙分泌乳汁呢?還被同學發現,小李羞愧、痛苦不堪,在同學的勸解及陪同下,走進了婦科門診診室就診。醫生聽了她的情況後給她測了性激素六項。
  • 女性須知:這些月經常識很基礎,月經紊亂時,需要警惕5個問題
    一般女性進入青春期後面臨月經來潮,這是獨有的生理特徵,可以說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一旦月經出現問題,說明是身體拉響了警報,萬萬不能忽略。關於月經的常識有哪些?1、第1次月經過早、過晚都不好一般女性初潮時間是12~14歲,這跟遺傳、營養狀況,飲食習慣以及居住環境有關。若女孩子10歲前有月經或8歲前第二性徵發育,這被稱為性早熟。性早熟會使得女孩子乳房提前發育,骨骼早早地停止生長,影響身高和性格。第1次月經超過16歲,需警惕子宮或卵巢發育不良,也可能是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所引起的。
  • 月經紊亂切莫掉以輕心
    「你們用精湛醫術挽救了我的生命,太感謝你們了……」辦完出院手續,葉女士又返回雅安仁康醫院(雅安結石病醫院)5樓婦產科,對該科醫生、護士致謝,並表示,以後一定注意月經紊亂後出現腹痛的症狀。  患者經歷  不知宮外孕致大出血  29歲的葉女士家住雨城區。近2個月來,葉女士發現自己月經紊亂,經常出現經期亂、經量少等異常症狀,她自己買了驗孕棒測試陰性,殊不知有太多假陰性情況。隨後,她未到正規醫院檢查,而是口服中藥調理,在此期間還經常同朋友飲酒、遊泳等。
  • 什麼是多囊卵巢綜合症?出現這幾個異常,就別再拖延了
    那麼,什麼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呢?很多人經常聽說多囊卵巢症候群這個名詞,但是卻不知道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什麼?多囊卵巢症候群是生育年齡婦女比較常見的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引發的疾病,會有慢性無排卵、排卵功能紊亂喪失、高雄激素血症等情況出現。因此,發現多囊卵巢綜合症之後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最大程度控制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發展,才能避免多囊卵巢症候群加重。多囊卵巢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 月經紊亂的原因 月經紊亂如何調理
    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都會出現月經紊亂的現象。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月經紊亂的原因有哪些、月經紊亂如何調理以及月經紊亂吃什麼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月經紊亂的原因1、壓力大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女性在生活之中要是長期處於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的話,就會導致女性的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這就會導致出現的問題就是卵巢不再排卵及分泌雌激素,從而導致女性患上月經紊亂。如果女性心情長時間的比較壓抑或者不愉快,也會導致月經紊亂。
  • 24歲女孩變胖變醜,生育還可能被影響!痤瘡、長痘、姨媽不規律要...
    如花的年紀裡,不少姑娘卻憂心忡忡 痤瘡、多毛、肥胖 「大姨媽」推遲,幾個月甚至半年不來一次 多種問題讓她們的美麗大打折扣 皮膚科、內分泌科、中醫科、婦科多個科室
  • 不孕、脫髮、肥胖?興許是多囊卵巢在作怪
    周麗,女性,今年26歲,IT行業。她已經2年沒來月經了,而且長胖了20斤。於是去醫院檢查,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症。 No.1 什麼是多囊卵巢綜合症 我們都見過殺雞,母雞肚子裡都有這樣的未成形的雞蛋。這些小雞蛋就是這樣有順序地逐個長大,每天或幾天母雞就能下一個蛋。
  • 福州16歲少女「大姨媽」失蹤半年,竟是得了這個病,或影響女性一生
    16歲的小張停經半年了。 小張16歲,1米6的個頭,體重達到92公斤,臉上多發痤瘡。從媽媽口中得知,小張平時不愛動,喜歡宅家裡吃零食、玩手機。疫情期間就更宅了。因為較為肥胖,孩子不太願意社交,性格比較壓抑。 經檢查,小張睪酮水平升高,B超顯示卵巢有多囊性改變,且空腹血糖接近糖尿病臨界值,被確診為多囊卵巢症候群。
  • 福州16歲少女「大姨媽」失蹤半年,竟是得了這病,或影響女性一生
    16歲的小張停經半年了。近日,她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醫院檢查,竟被查出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如果不及時幹預,可能導致不孕不育。小張16歲,1米6的個頭,體重達到92公斤,臉上多發痤瘡。從媽媽口中得知,小張平時不愛動,喜歡宅家裡吃零食、玩手機。疫情期間就更宅了。因為較為肥胖,孩子不太願意社交,性格比較壓抑。經檢查,小張睪酮水平升高,B超顯示卵巢有多囊性改變,且空腹血糖接近糖尿病臨界值,被確診為多囊卵巢症候群。
  • 經方治療面部痤瘡
    薏苡附子敗醬合赤豆當歸散方證  患者某,女,28歲,2013年11月28日初診,自訴面部痤瘡2個月,以前額及口周為著,伴見脫髮,尿頻,口乾多飲,月經量少,多血塊,苔白,脈細。曾經治療不效。此病證辨六經為陽明太陰合病,辨方證為薏苡敗醬加赤豆當歸湯證,處方:生薏苡仁30g,敗醬草30g,赤小豆15g,當歸10g,桔梗10g,甘草6g,蒼朮10g,生地炭15g。7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 經期紊亂千萬放心上,7大症狀預示多囊,早發現早預防
    這也是育齡婦女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異常所引發的疾病,會有慢性無排卵、排卵功能紊亂喪失、高雄激素血症等情況出現。因此,一旦發現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建議及時去醫院診治,針對性的控制多囊卵巢症候群的發展,避免病況加重。
  • 20歲PCOS藥物調經3個月,停藥月經又亂了
    20歲的悠方因月經稀發(周期40~90天,月經周期>35天為月經稀發)、中度痤瘡和盆腔B超提示:雙側卵巢多囊樣改變,診斷為「多囊卵巢症候群」,除了生活方式的調整等治療方法,藥物的選擇,短效複方口服避孕藥(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不僅可調整月經周期、預防子宮內膜增生,還可使高雄激素症狀減輕,可作為育齡期無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的首選。
  • 【貼心】解鎖困擾已久的月經病,試試這些綠色療法
    隨著人們對藥物副作用的認識 有「綠色自然療法」之稱的針灸療法 逐漸被推上了治療月經病的舞臺 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 南京太乙堂中醫院網站 多囊卵巢不來月經怎麼辦?
    南京太乙堂中醫院專家介紹:多囊卵巢在臨床上是比較多見的,也是一種常見的婦科分泌疾病,只不過很多女性朋友對此病並不是特別重視,而且更有甚者一直拖著不去治療,那麼該不該治療呢?多囊卵巢不來月經怎麼辦?下面多囊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下。 多囊卵巢不來月經怎麼辦?
  • 什麼是雙側多囊卵巢 有這症狀需注意
    多囊卵巢在我國女性中確實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同時如果患有這種疾病,會影響女性生育問題的,嚴重的就會導致一直不孕,你知道什麼是雙側多囊卵巢嗎,多囊卵巢的症狀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多囊卵巢,下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什麼是雙側多囊卵巢?
  • 月經不能吃什麼 月經不能吃什麼水果
    女人月經期間吃什麼最好作為女性,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月經情況。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可能會導致月經不調的出現,因此處於月經期的女性一定要養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多吃有營養的食品。那麼,月經來的不能吃什麼呢?下面,小編與大家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