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角落—家暴者自述:我想要控制妻子 她是我的附屬品

2020-12-22 騰訊網

顧偉,因家暴離婚,後成為白絲帶志願者,致力於制止家暴的志願服務活動。受訪者供圖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全國婦聯的數據表明,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過家庭暴力。

在騰訊新聞話題#全民反家暴#下,家暴親歷者講述內心的故事。

講述人:顧偉,曾是一名家暴實施者,現在是白絲帶志願者。

講述地點:江蘇 無錫

家暴是循序漸進的,我控制不住自己

我和前妻是2010年通過相親認識的,大概一個多月後就訂婚了。婚禮之後,我就感覺她是屬於我的一個附屬品。她可以發表意見,但最終還是由我來拍板。

我第一次家暴,是在她大概懷孕六七個月的時候。那時她提到阿姨家的一個孩子結婚後把工資卡交給了老婆,問我工資卡能不能交給她。

我是很反感的,那時我們剛剛結婚,還有一些債務,其實當時我可以去合理表達,說現在和父母一起償還債務,不太方便交給她,或者直接去表明立場,但我沒有任何交流溝通。

前妻見我沒有反應就繼續說,那時我更加焦慮,踹了她一腳,意思就是要她閉嘴。我從小解決問題的第一選項就是暴力輸出。她很驚訝,看著我,問我為什麼踹她,我沒去解釋,讓她不要說了。

大概兩個月後,我進行了第二次施暴。因為她把感冒藥放在了餐桌上,我認為餐桌是吃飯的地方,不應該放藥品,就起了爭吵,打了她。

暴力是循序漸進的,後期頻次會越來越高,力量越來越大。

2014年3月份最嚴重,我一個月施暴3-4次,用手捶她身體。最後一次我緊握拳頭狠狠砸她的頭,就像錘子一樣,我對男性都沒有使出過這種力量。

有段時間我內心很掙扎,知道打人不對,但還是控制不住。不打人時我會摔東西,用自己的拳頭砸牆,扇自己耳光。這也是讓受暴者恐懼,達到控制的目的。

打完人,我會有很短暫的後悔。那時我沒有同理心,負面情緒積累得越來越多,就感覺禮拜六肯定要打人,不打人難受。我會用很小的事情去找茬,星期六打完,壓力就釋放了。

打在她身上,痛在她身上,跟我沒關係,我打人的目的就是:宣洩壓力。

我以前在工作當中受到了委屈和壓力,就會把負面情緒積累在心裡帶回家。有的人遇到問題唱個歌、跳個舞、爬個山就沒事,但我卻只會玩遊戲、睡覺,負面情緒依然存在。

像我這樣的人是很害怕處理問題的,在生活中遇到意見不和或產生矛盾時,就會選擇逃避。這就導致了我的溝通、表達能力很欠缺。

由於社會規範的約束,也不可能去打同事,而在家庭這個小環境裡,就可能會去傷害最親的人。

小時候父親會毆打辱罵母親

在我小時候,我的爸爸、叔叔等人對待外面的一些衝突矛盾,基本上都是以暴力解決的,我那時候就有點想嘗試。

印象中父母爭吵時,父親會用很貶低、侮辱性的語言去謾罵母親。我一開始聽了也很難受,但聽多了後就覺得女性是可以被謾罵、毆打的。

我十五六歲時,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年輕女性被三個男人毆打。那個女人說了一句話,就被其中一個男人很快扇了一個耳光,聲音很響,我離他們20米遠都能聽得很清楚。周圍有很多人,但是沒有一個人上前阻攔,大家聽到了聲音後就稍微停下了腳步,往那邊看了一下,那個女人哭,也沒有任何人報警,對暴力行為說「不」。

這些經歷對我影響很大,都潛移默化地讓我覺得女性是可以被毆打的。

婚姻中,我要展示男性權威

我看過一些文章,說施暴者有控制的欲望,在外受到委屈時無法展現他的權力和對場域的把控,回到家後,場域很小,他就會想讓對方按他的想法來做,更有甚者,還會規定對方要跟什麼樣的人交往,穿什麼樣的衣服。

我和前妻的婚姻當中,有一段時間我會去展現男性的權威,要求她在外面吃飯時給我打個電話。當我掌控不了她的信息時,就會很焦躁。我嶽母家離我家很近,我前妻回家去吃個晚飯、洗個澡,有時候她把手機放包裡沒接到我的電話,我說,「你什麼東西都可以不帶,但手機一定要帶在身邊,我打你電話你要接。」因為這個事情,我們之間發生過暴力衝突。

我前妻告訴了嶽母這個情況,嶽母問她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情,覺得只是小兩口吵架,沒什麼大不了。她也從來沒去找過婦女主任。我父母也親眼看到過我打前妻,我的父親做和事佬,母親在安慰她,也沒有任何表態,我就這樣沒有受到任何懲戒。

後來我在網上查到了白絲帶這個組織,我當時打了白絲帶男性公益熱線電話,有針對性別暴力當事人的諮詢輔導。我接受諮詢時,一個女性老師在電話中問我,你為什麼打你的妻子?我說我想讓她閉嘴,不想聽她說話。這位老師說,「她是一個人,有沒有說話的權利?」

她的問題讓我啞口無言,在電話這頭愣住了,我流下了眼淚,大概有一分鐘我都在哭泣。

話題圈子受害者提問:當你對妻子施暴時,她表現出恐懼害怕的樣子,你會覺得心理很滿足嗎?

顧偉:不是為得到滿足,是為了達到控制的目的。讓她按照我的方法做,達到我的目的就行了。如果她恐懼,但是不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我還會繼續施暴。即使她不恐懼,但是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我會停止毆打。

話題圈子受害者提問:在施暴時,什麼情況會讓你停止?是你覺得給她造成的痛苦夠了,還是你覺得疲憊了?

顧偉:她按照我的方法執行了,就自然會停止施暴。不執行的話,有可能一直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如果她執行的話,有可能半分鐘就停止了,達到控制的目的就行了。

話題圈子受害者提問:事後看到她的淤青和傷痕,你會想些什麼?

顧偉:以前施暴的我看到這個淤青,其實是沒有什麼感觸的,打在她身上,痛在她身上。自己打完其實有時候也疼,但是只是自己疼,對於她的痛苦其實是沒有辦法理解的。

話題圈子受害者提問:你認為成為一個施暴者和原生家庭有關係嗎?

顧偉:有非常大的關係,這個不是我說的,有很多研究可以證明。原生家庭,包括後來成長環境中習得的一些暴力,玩電玩遊戲那些激烈的場面,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話題圈子受害者提問:能相信施暴者的道歉保證下次再也不會動手嗎?

顧偉:不能相信。除非他洗心革面,但什麼叫洗心革面,很難去界定。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受害者肯定要離開。一般是改不了的,除非有很大的事情觸動他,有可能啟動他的改變模式,但只是啟動,這個改變的過程是很漫長很漫長的,因為也不是一年兩年就形成的。他如果口頭上保證,是不能作為依據的,但是可以收集這些道歉的材料,作為今後起訴離婚的證據。

來源 海報新聞

相關焦點

  • 女記者自述遭家暴,為什麼點燃輿論?
    這兩天,嫁到青藏高原的女記者馬金瑜自述被家暴的事情引發了廣泛討論。在刷屏的文章中,馬金瑜表示自己曾多次遭丈夫凌虐,細節描述令網友憤慨。
  • 「我被家暴了,依然很美」:可別噁心人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桃子老師。 近幾個月來,網上出現一群鼻青臉腫的女人。 照片的簡介,解答了你的迷惑—— 「畫了最近流行的家暴妝,朋友以為我被家暴了,哈哈哈。」 所以,你們覺得家暴很搞笑,並將用以調侃的「家暴妝」當成潮流來模仿?
  • 妻子慘遭丈夫毒打:縱容家暴的迷思,到底隱藏了什麼?
    「暴力」對老五來說,已是深入骨髓的江湖利器,想要停下手來用理智對話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對妻子馮愛梅不再進行身體傷害,是不大可能的。首先,家暴的實質是為了在夫妻關係中奪取一人獨大的控制權,對另一方要有壓倒性的支配感,不接受任何反駁和歧義,若不順從,就暴力相向。
  • 女記者自述遠嫁蜂農遭家暴小便失禁,網友找到漏洞提出質疑,評論區「翻車」
    愛情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馬金瑜後悔了,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一往情深的愛,換來的卻是痛苦的煎熬,她想逃離,卻又痛恨自己不夠堅強,沒有勇氣,「我始終沒有帶走孩子們,因為他們的父親多次威脅,想要吊死孩子。」馬金瑜的文章,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令人震驚,憤怒的信息,據她聲稱,丈夫不僅家暴,還有出軌行為,自己曾經撞見過他與某大學生在一起的事實。
  • 從《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看家暴:家暴中的孩子,很多成為了施暴者
    很長一段時間,我的腦海裡不自覺的就會浮現出安嘉和瞪大雙眼、神經質的看著人的樣子。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家暴,只是還小的我並不知道家暴意味著什麼,但是內心深處我無比清楚地知道,那是不對的,那樣的人很可怕。楊母不敢報警,怕會影響孩子的前途,但她實在是受不住了,想要離婚,她向婦聯尋求幫助。最終,在婦聯的幫助下,楊母向法院提出訴訟,想要離婚。楊父在此時才真正的意識到他要失去他們了。楊父找到了婦聯,在婦聯的幫助下,改了自己不好的行為,終於挽回了妻子的心,一家三口再次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 大打出手、經濟控制、恐嚇微信……這些家暴案件,令人怵目驚心!
    如果不是一紙人身安全保護令,很難讓人將他與「家暴受害者」聯繫起來。陳某的妻子在家庭中處於極為強勢的地位。為了一件小事,妻子可能喊上娘家人,一起毆打自己的丈夫,甚至對公公婆婆實施控制。他人看法、保護令效果、妻子反應......在選擇來法院之前,陳某曾有諸多顧慮。
  • 滿臉是血的「家暴妝」火了,我卻笑不出來:求求別再把家暴當玩笑
    ,朋友圈爆了,笑死我了。這其中,涉及經濟控制、精神控制等多重複雜因素,深陷家暴泥淖的受害者,往往很難脫身。印度片《耳光》中,丈夫因為心情不好當眾打了妻子一個耳光,妻子力排眾議,提出要和丈夫離婚的決定。因為她知道:今天丈夫可以打妻子一個耳光,明天就可能是一拳頭,後天可能就是把妻子的頭按在地上用力踩。
  • 家暴者,天理難容
    至上勵合組合的劉洲成被妻子控訴家暴,不僅在妻子懷孕8個月時拳打腳踢,還曾導致其一次小產。在妻子懷孕和坐月子期間,前後一共家暴六次。簡直觸目驚心。很難想像一個在舞臺上賣力討好粉絲的偶像,在家裡會是這樣一幅德性。
  • 《與敵共眠》:冷暴力、精神控制才是家暴最恐怖的一面
    除去常見的身體暴力以及語言暴力以外,家庭暴力還包括性暴力、經濟控制和精神暴力。在這幾種類型的家庭暴力中,精神暴力是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暴力手段。而電影《與敵共眠》就是講述了妻子羅拉擺脫偏執狂丈夫馬丁長達三年時間的精神暴力的驚悚故事。
  • 對家暴男不離不棄,你打我都是我不好
    被打不是她想要的,被打之後,那種我愛你愛得要死要活的感覺是她想要的,發誓,懺悔,我離開你活不下去,這種強烈的被需要感,是她想要的。認識一位姐姐,自己多年遭受老公家暴,且老公一心想要兒子,在生了女兒之後,每次懷孕都去檢查胎兒性別,為此放棄了三個胎兒,才生了兒子。即使這樣,她還是覺得比我(那個時候我還沒結婚)更高級,理由是,嫁了人才有家,才有了歸宿。她從小被送到養父母家,結果那對不能生養的夫婦,後來又懷上了自己的孩子。
  • 「傅恆,請你家暴我!」
    背景裡的床單是她前幾年給許凱買的。時隔幾個月,家暴這件事再一次回到公眾視野,許凱是這樣回應的:有爭吵有推搡有撕扯,但不是家暴。請問這都不是家暴,那什麼是家暴?我撕扯你一個試試?事情發生後,有些粉絲開始向偶像求家暴:就算許凱天天家暴我,我也願意。
  • 前女記者自述遭家暴後續:成為漩渦中的人並非本意,會對債務負責
    前女記者自述遭家暴、出軌丈夫全盤否認:三年沒聯繫,目前還沒有辦離婚馬金瑜曾經是一名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媒體人,2000年進入媒體圈, 先後在《新京報》《南方人物周刊》《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大報做了十餘年的記者。為了愛情,她嫁給在青藏高原上養殖蜜蜂的謝德成,生兒育女。
  • 張培萌妻子控訴被家暴:「我做了一個很差的示範,女人不要學」
    張漠寒在微博中稱,她與張培萌的婚姻經歷了對方多次家暴、出軌和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已經無法存續。現在她正式提出離婚,結束這段關係。隨後,為了表明立場,張培萌通過經紀團隊發布聲明,稱妻子張漠寒性格強勢,多次對自己進行言語攻擊,甚至還曾試圖帶走女兒,但即便如此,自己也從未對其家暴,張漠寒所說的婚內出軌更是無中生有。之後他將委託律師,與妻子離婚,並爭取女兒的撫養權。
  • 張培萌妻子稱被家暴 看他如何回應 教你如何應對家暴
    新浪微博認證為「主持人和足球解說員」的「漠寒Roxana」張莫涵發表圖文,控訴她的丈夫、短跑名將張培萌婚內多次對她和她家人實施家暴,並有出軌嫌疑,而兩人在辦理離婚過程裡,張培萌方帶著幾個男性前往家中搶走了年僅1歲的女兒。
  • 被家暴失禁還相信愛情?yue了.
    或許這段報導發生在家暴之前,馬金瑜的幸福婚姻還沒破碎?我們不得而知。總之,在這篇劇情豐滿、敘述跌宕起伏的自述中,她的丈夫扎西就是一個暴戾成性,動輒就打罵妻子的藏族男子。我不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記者,怎麼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家暴後,還相信自己能感化這個男人?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哪怕是在幾年前,她也應該清楚知道吧?那她又為什麼選擇緘默不言呢?更奇怪的是,通篇壓抑的自述,完全是她單方面的說辭,三番五次被打到醫院,怎麼連一張病歷單都出具不了呢?
  • 張培萌妻子首談家暴細節 家暴不是家務事,遭遇家暴怎麼辦?
    近日,某短跑名將張培萌的妻子漠寒接受採訪控訴其丈夫存在家暴等行為,並披露了被家暴的細節,公開展示了家暴傷情圖,各種淤青,傷痕觸目驚心。這位妻子含淚說,丈夫每次施暴後都會用力道歉,但,最後只會被打的更為嚴重。
  • 妻子哺乳期被家暴 丈夫反而還說自己委屈:她嫌棄我 和我分房十年
    在妻子眼中,他就是個「家暴狂」,可在羅勇(化名)看來,自己跟「家暴」沾不上一點關係,調解不斷進展,兩人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曾雪(化名)提起曾經發生的事情,情緒一度崩潰。看到妻子痛哭流涕,羅勇卻毫不在意。夫妻兩人戰火升級,一段語音的出現,將調解帶到了新的方向。
  • 家暴者的十三個心理特徵
    「他是個控制狂,暴力狂和妒忌心很強的人,他想讓我懷孕,他捏我的頸,拳打我的肚子,甚至威脅要殺我……」早在去年,他就因為在暴打日本女友中浦悠花而進了警察局,甚至一度差點坐牢。中浦悠花在一檔節目中講述了被蔣勁夫家暴的細節:「當時家裡都是血,他對我又踢又打,把我打到動都不能動。當時覺得他真的是想殺了我,不管是睡覺前,還是外人面前,他都會使用暴力,我想要逃跑的時候,被他拿菜刀威脅。
  • 張培萌妻子稱被家暴,並曬出家暴圖片,傷口觸目驚心
    張培萌妻子稱被家暴。短跑名將張培萌妻子漠寒Roxana 控訴自己被丈夫家暴,並曬出相關照片及聊天記錄作為證據,目前她已向張培萌正式提出離婚訴訟並等待開庭。「我與@張培萌先生的婚姻在經歷了他多次家暴、出軌與不可調和的矛盾後,已無法存續。目前我已向@張培萌 正式提出離婚訴訟並等待開庭,當然,如果事情順利,可能就不會有這條微博的存在了。 關於家暴,首先我承認我做了一個很差的示範,他每次家暴後道歉都極其誠懇,我也都選擇了原諒。而正是這些寬容原諒才讓我被家暴的經歷貫穿了整個婚前和婚後的生活,甚至包括孕期、月子和哺乳期。
  • 「家暴狂」瘋狂英語李陽被前妻原諒:為什麼她離不開他?
    這段時間關於家暴新聞頻頻發生。先是「美妝博主宇芽在與前男友交往時多次遭到家暴與威脅」、再到「蔣勁夫再次家暴新女友」的新聞。引起了全網對於家暴的無比憤恨,認為家暴不能忍,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同時也呼籲對女性的保護,以及對家暴者的採取嚴厲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