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敵共眠》:冷暴力、精神控制才是家暴最恐怖的一面

2020-11-20 迷影人生

《與敵共眠》是一部由羅納德·巴斯和約瑟夫·魯本執導的驚悚片。

從表面上看,《與敵共眠》只是茱莉亞·羅伯茨、派屈克·博金主演的驚悚片,但事實上,導演更是想通過這部電影來表達在當今社會中家庭暴力對女性的危害以及對女性缺乏保護的現狀。

家庭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家暴往往意味著對受害者進行言語上的侮辱以及行為上的攻擊。

但事實上,「家庭暴力」所包含的內容遠比眾人以往認知中複雜得多。

除去常見的身體暴力以及語言暴力以外,家庭暴力還包括性暴力、經濟控制和精神暴力。

在這幾種類型的家庭暴力中,精神暴力是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暴力手段。

而電影《與敵共眠》就是講述了妻子羅拉擺脫偏執狂丈夫馬丁長達三年時間的精神暴力的驚悚故事。

電影《與敵共眠》中的馬丁和羅拉在眾人眼中是極其幸福的一對模範夫妻。

但卻沒人知道帥氣體貼的馬丁在背地理卻是一個變態的偏執狂+控制狂,除去對妻子羅拉進行身體暴力以外,他還變態的對羅拉進行了精神上的控制。

長期在丈夫馬丁的控制下,女主羅拉早已經被無形的枷鎖牢牢的禁錮住無法喘息。

家庭暴力最恐怖的就是無形的控制

家庭暴力造成的身體傷害是可以被時間所癒合的,但帶來的精神傷害卻是永遠無法結束的。

《與敵共眠》中女主羅拉長期生活在男友所支配的環境中,她的內心世界早已被恐懼所充斥,精神世界早已破碎不堪。

在《冷暴力》一書中,法國心理醫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寫到:通過精神虐待,一個人真的有可能毀掉另一個人,將之稱為『精神謀殺』也不為過。

《與敵共眠》的故事早不是簡單的性別暴力,而且一種在極度精神控制之下的「精神謀殺」。

在男女主兩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中,女主精神上所受到的凌辱卻是她一生都難以甩掉的痛苦回憶。

甚至在逃離男主的那段時間後,男主強加給她的精神枷鎖依舊充斥在她的生活當中。

人還活著,精神早已死亡才是《與敵共眠》中最為恐怖的地方。

如何正確地應對家庭暴力呢?

近年來,家暴事件的曝光可謂是層出不窮。2009年的董珊珊案引起公眾的強烈關注,「家庭暴力」一詞開始被人所熟知。

2011年,作為瘋狂英語創始人的李陽毆打妻子的行徑被曝光後,人們對家庭暴力又有了新的理解,原來家暴並不僅局限於文化水平較低的群體之中……

家暴無處不在,名人還是普通人都可能深受其害

通過調查顯示,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百分之三十的已婚婦女都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

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名已婚婦女要遭受丈夫的家暴。每年有15.7萬名婦女會因家庭暴力而自殺。

而面對家庭暴力,女性在選擇報警前平均會被虐待35次……當底線被一次又一次的踐踏後,實施暴力的一方會越來越肆無忌憚,而受虐待的一方也會在施暴者變本加厲的暴力之中失去還手的勇氣。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的許多女性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家庭暴力時,永遠不會像電影《與敵共眠》中但女主角一樣選擇反抗,大多數在面對家暴時都會選擇忍氣吞聲獨自承擔的道路。

而這種「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就在無形之中給了那些施暴者無數的可趁之機。家暴只有第一次永遠沒有最後一次,在一個家庭中一旦一方染上家暴,那麼弱勢的一方就會遭受無盡的傷害。

性暴力會對女性造成肢體傷痛,精神抑鬱。強制、粗暴、隨意,使女性的自尊受到嚴重的踐踏,身體和精神受到雙重傷害,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動力。

家庭暴力對女性的影響與打擊早已無法用蒼白的語音進行形容,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女性因為無法忍受丈夫的不斷虐待進而走上了像電影《與敵共眠》女主一樣的殺夫之路,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是可悲的。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真的被家庭暴力所侵擾,那麼被施暴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不被施暴者的外表所迷惑,不輕易妥協是反對家庭暴力的第一步。

學會勇敢的站出來為自己作證,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的對抗施暴者才是結束家庭暴力的最好選擇。在大多數家庭暴力都隱藏在黑暗中的時候,勇敢說出真相才是最大的勝利。

在電影《與敵共眠》的結尾,馬丁試圖說服女主角羅拉放棄抵抗。

在別人的幫助下,羅拉鼓起勇氣與馬丁展開生死較量,最終拿到了決定生死的手槍。這一次,她並不像從前那般軟弱。

在扣動扳機之前她向警方報案:「請儘快來。我剛剛殺了一個入侵者。」然後堅定的三槍打死了馬丁,也結束了他對自己長達3年的控制。

當遇到家庭暴力時,一個人第一時間內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感受。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與人生。雖然電影中女主角的處理方式比較極端,但是在面對永無止境的家暴時永遠都不要選擇去做那個被宰殺的羔羊。

在現實生活中像《與敵共眠》類似題材的反家暴作品比比皆是,大多數電影的結局都是在向觀眾們傳達勇於反抗家暴的理念。

儘管這些影視作品中每個主角所處理問題的方式都比較過激,但不管怎麼說這類影視作品所給受害者的啟示就是: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在遭受不同程度的侵害時,第一時間所選擇的不是去逃避,而是去付出更多的勇氣和努力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家暴案牽出殺人犯:為何很多女性會深陷「與敵共眠」?
    暫且不論「家暴者」與「殺人犯」之間有什麼關聯,就「家暴」本身似乎也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從一些官方的社會調查數據中顯示,被暴露出來的家暴行為只是冰山一角,絕大多數「家暴」都屬於隱忍狀態。從這個層面上評析「家暴案牽出殺人犯事件」,似乎也就能從邏輯上講通。當然,在大的社會風氣上,「家醜不外揚」一直以來都是「市井圭臬」。
  • 解讀:約瑟夫.魯本《與敵共眠》|馬丁、蘿拉夫婦月光下的夢魘
    1991年上映美國影片《與敵共眠》:是約瑟夫.魯本執導驚悚片,朱莉婭.羅伯茨、派屈克.博金、凱文.安德森、他的電影正是揭露某些看似正常人的一些齷齪行為精神患者。讓觀者擔心能夠深入捕捉到人性精神思想一面。也可以理解人是可以多面性的,既可以隨時像紳士;隨時又像瘋子的魔鬼論患者的建立。
  • 與敵共眠:辦法總比問題多
    愛情和婚姻的險惡,《與敵共眠》這部電影,已經展現到了極致。蜜月第一天之後,就是3年6個月7天的家暴。女主人公打碎了2盞海灘邊的路燈,這樣,從茫茫的大海中,回遊向岸邊的時候,她知道,黑暗無光的那個缺口,就是自由光明的地方。向死而生,前路漆黑,心中明。
  • 《與敵共眠》
    馬丁對蘿拉有著強烈的控制欲望,洗浴室裡的毛巾和櫥櫃裡的罐頭必須疊放得整整齊齊,不能有一絲瑕疵,否則等來的就是一頓毒打。而且馬丁很喜歡給蘿拉買衣服,每次買完都會親自幫她換上,就像擺弄洋娃娃一樣。第2天出海遊玩,沒想到天空變臉跟玩似的,很快就烏雲密布,雷鳴電閃。
  • 與敵共眠:杭州失蹤女子案水落石出
    而這個案件的突破口據說就是這間空房的主人發現自己家在無人居住的情況下一天內水錶跑了一噸,然後去檢查才發現屋子裡有人進來過隨後報警,警察在廁所內發現了端倪並在馬桶背後的地磚上檢測到了血液反應,最後在抽乾化糞池後找到了死者部分相關人體組織。
  • 《坡道上的家》:以愛之名行控制之術,冷暴力讓親密關係變得緊張
    小文不聽媽媽的話,哭哭鬧鬧,裡沙子又「靈魂出竅」,精神失去控制了,拿著枕頭捂住女兒的臉,想讓她安靜一會。幸好社區的兒童諮詢專員趕到,救下小文,才免於一場悲劇,不然,裡沙子就成了第二個水穗。裡沙子突然領悟到,水穗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匪夷所思的事,她並不是真的想殺了女兒,而是自己長期遭受丈夫的語言傷害,精神控制,長期的冷暴力讓水穗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才會在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將女兒丟進水裡,淹死了。
  • 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關鍵詞身心侵害精神家暴行為範圍更加清晰全國婦聯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報警。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家暴就是身體上的毆打、傷害。由於男性天然的身體優勢,往往造成家暴就是「男人打老婆」的刻板印象,而忽視了經常性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以及經濟控制、宣揚隱私等一樣會對對方造成傷害。「相對於針對身體實施侵害行為的明顯性、易識別,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精神侵害行為更為普遍。」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吳秋菊表示,「除了上位法列舉的謾罵、恐嚇等表現形式,還有侮辱、誹謗、跟蹤等等行為。
  • 戀愛中的冷暴力為何如此傷人?
    什麼是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種暴力形式,其表現多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實質上是一種精神虐待。它廣泛發生在婚姻、家庭和職場中,施虐者一般通過拒絕直接溝通、言語歪曲、諷刺、嘲笑、輕蔑、否定人格等常用手段來欺凌、控制受虐者,摧毀其自尊,改變其思維方式。
  • 冷暴力,再也不見!冷暴力產生的3個原因,解決冷暴力的4個方法
    關於家暴,宛若噩夢一般的存在,前些天某明星家暴女友的事情被鬧得非常火爆,在親密關係中,家暴其實並不是最殘忍的,與身體上所受的傷害相比,精神上所帶來的折磨要更加痛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冷暴力。千萬不要小瞧冷暴力帶來的傷害,如果一個人長期遭受冷暴力的折磨,心智與情緒都會受到極大的傷害,甚至有些人容易因此而自我懷疑,容易經常患得患失,在精神的折磨中逐漸喪失自我,失去自信,更有甚者會因此患上輕度的抑鬱。
  • 媽寶男、控制欲、冷暴力,「新型渣男」于小彤還沒放過陳小紜?
    媽寶男、控制欲、冷暴力,「新型渣男」于小彤還沒放過陳小紜?控制欲強,大男子主義而于小彤這樣的做法,說好聽點是愛之深難免吃醋,難聽點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幼稚至極,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于小彤這樣的性格真的不會有家暴傾向麼
  • 《冷暴力》:心理學家總結的精神虐待伎倆,每個人都深受其害
    轉移恨意受到精神虐待的不僅僅是配偶,也可能是孩子。有時候施虐者無法控制自己的病態行為,把恨意從配偶身上轉移到了子女身上;或者受虐的妻子無法正面抗議施虐的丈夫,只好把自己的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受到精神虐待的兒童不明所以,反而拼命想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卻終歸得不到。
  • 渣男見習錄——遠離冷暴力的精神渣男
    本篇文章專注為大家分析冷暴力精神渣。在劇中,最受爭議的渣男組合隊長陳嶼——精神折磨,在無形中渣得你「體無完膚」。有車有房、有穩定、老實善良不花心,這對多少人來說已屬不易,但這看不見的背後卻有著無盡的深淵,哪怕最後又修成正果。鍾曉芹活潑開朗,有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沒有太大的野心,進入婚姻後也安心做一個平凡的妻子。
  • 精神侵害被納入家暴範疇
    這背後,和家暴有關。從12月1日起,《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正式實施,案件中主人公類似的悲劇,或將不再重演。 除了挨打 還被灌輸「你什麼都做不好」 「我第一次見到王慧(化名),以為她精神狀態有問題。當時她剛經歷了一場家暴,趁她丈夫石磊(化名)上班時偷偷跑出來。家暴對她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 《三十而已》撕開了婚姻的真相:冷暴力,才是婚姻裡最深的毒
    其中最能被大家感同身受的,莫過於鍾曉芹和陳嶼這一對小夫妻的婚姻生活了。陳嶼將婚姻中的冷暴力演得淋漓盡致,對於鍾曉芹的需求,看不見、聽不見,甚至聽見了看見了也不為所動。彈幕裡不少網友說,婚姻裡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冷暴力,他從精神上虐待你,讓你痛不欲生。兩個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卻活得像搭夥過日子一樣。有需要就吱一聲,沒需要就將對方冷在一旁。
  • 《坡道上的家》:「你與常人不同」,情感控制正悄悄擊垮你的底線
    小文不聽媽媽的話,哭哭鬧鬧,裡沙子又「靈魂出竅」,精神失去控制了,拿著枕頭捂住女兒的臉,想讓她安靜一會。幸好社區的兒童諮詢專員趕到,救下小文,才免於一場悲劇,不然,裡沙子就成了第二個水穗。裡沙子突然領悟到,水穗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匪夷所思的事,她並不是真的想殺了女兒,而是自己長期遭受丈夫的語言傷害,精神控制,長期的冷暴力讓水穗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才會在失去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將女兒丟進水裡,淹死了。冷暴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人忽視,它不像家暴那樣,拳頭打在人身上,看得見的受傷。
  • 精神控制、神秘組織,關於迪士尼的恐怖傳說
    而光明會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人類。想要「控制人類」,就得從人的思想下手。因此光明會炮製了一系列精神控制的手段。這與古羅馬時期流傳的概念「麵包和和馬戲團(BREAD&CIRCUS)」不謀而合,意思是「給予食物和娛樂,大眾將很容易被控制」。用動畫施行精神控制的手法,可能就是從先人那得到的啟發。
  • 大打出手、經濟控制、恐嚇微信……這些家暴案件,令人怵目驚心!
    法官說司法幹預家庭暴力,應當把握家庭暴力是加害方對受害方的強勢控制這一本質。當家庭成員間權力結構失衡,無論男女老幼任何一方處於弱勢時,都可能成為家暴的受害者。依法對遭受暴力傷害的任何一方家庭成員給予同等的法律保護,是人民法院的職責所在。
  • 張培萌被妻子曝光家暴、出軌!婚姻中老公有這個表現,一定要小心
    這對很多長期遭受家暴的人來說,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可菌菌想說的是,在法律上,只有毆打、傷害致死、虐待等身體暴力和性暴力為主的行為,才被認為是家庭暴力。但還有一種暴力,傷人不見血,比拳打腳踢、頭破血流更讓人絕望,那就是精神暴力,也叫冷暴力。
  • 對付「冷暴力」的這些小妙招,你都知道嗎?
    一.何為冷暴力冷暴力,暴力的一種,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虐待。生活不和諧的時候,家庭冷暴力就油然而生;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於做家務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