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2021-02-17 紅網百姓呼聲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獲通過,男性納入家暴保護行列

看過電視劇《都挺好》的觀眾,應該對劇中蘇大強的角色印象深刻。他曾經因藏私房錢,而被老婆打耳光、罰跪,遭受老婆的各種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在一般人印象中,只有男人打女人才算家暴,其實不然,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蘇大強就是其老婆家暴下的受害者。

5月30日,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下稱《實施辦法》),於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實施辦法》條文只有19條,但卻不乏亮點,如將男性列入了受保護對象,將經常性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行為定義為精神家暴,強化了強制報告義務……

關鍵詞

家庭成員

男性被列入受保護對象


今年4月,安徽廬江縣一男性,因忘記給妻子買雞腿兩人起爭執,最後妻子拿刀將其捅死……據媒體報導,死者家屬稱其「對妻子很順從,被扇耳光也不敢動」,而妻子「平日就很暴躁」。照此描述,死者或是長期遭到家暴的受害者。

據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可見,女性並不是家暴的唯一受害者。

在本次公布的《實施辦法》中,特意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補全,保護對象不僅限於婦女、兒童等群體。《實施辦法》第一條就開宗明義規定「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家庭成員不僅包括老人,也包括兒童;不僅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祁聖芳表示,「現實中,歧視毆打婦女、忽視虐待老人、暴力管教子女等現象在一些家庭中經常出現,女性對男性實施家庭暴力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男性同樣可能成為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對象。

此外,《實施辦法》還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員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辦法規定執行。

關鍵詞

身心侵害

精神家暴行為範圍更加清晰


全國婦聯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女性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報警。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家暴就是身體上的毆打、傷害。由於男性天然的身體優勢,往往造成家暴就是「男人打老婆」的刻板印象,而忽視了經常性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以及經濟控制、宣揚隱私等一樣會對對方造成傷害。

「相對於針對身體實施侵害行為的明顯性、易識別,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精神侵害行為更為普遍。」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吳秋菊表示,「除了上位法列舉的謾罵、恐嚇等表現形式,還有侮辱、誹謗、跟蹤等等行為。因此,我們參考上位法的釋義,結合調研意見,新增了經常性的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行為,讓精神家暴行為的範圍更加清晰。」

《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關鍵詞

強制義務

發現未成年人遭家暴必須報案


2018年10月以來,懷化市洪江7歲女孩小甲多次遭受父親陳某的家庭暴力。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洪江區婦聯代小甲向洪江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請求禁止陳某對女兒實施家庭暴力。今年5月22日,洪江法院法官和區婦聯及社區工作者將該法院成立以來籤發的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送達被申請人陳某手中,同時將保護令送至當地公安機關、居民委員會協助執行。

「按照《民法法則》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因此,父母對於孩子不良、不當的行為有教育的義務,但要以妥當的方式進行,如果通過毆打、經常性的謾罵、侮辱的方式『教育』孩子,則屬於家庭暴力。」省婦聯主席姜欣介紹,「孩子遭受到家暴,可以向附近求助、向學校反映、報警、尋求庇護,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新制定的《實施辦法》中強化了強制報告義務,要求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姜欣說,「這就意味著,只要發現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就必須要報案。」

關鍵詞

薄弱環節

解決農村地區「無人管」等問題


在農村特別是邊遠鄉村,由於思想觀念的落後,有些人視妻子和子女為自己的擁有品和使用品,認為「娶來的媳婦,買來的馬」,因此,打罵自然也是天經地義的。因此,在遭受農村家庭暴力侵害的鄉村婦女中,有超過80%的人認為家庭暴力是「家醜」且「不可外揚」。

「婦女、兒童、老人是最容易遭受家庭暴力的人群,特別是農村地區,更是以往工作的薄弱環節,現實中會出現『無人管、無錢管、相互推諉』的情況。」姜欣介紹,這次出臺的《實施辦法》中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反家庭暴力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現綜合治理,;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受害人提供應急庇護救助服務;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負責反家庭暴力工作的人員、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將反家庭暴力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心理輔導、家庭糾紛調解、法律諮詢等服務。

釋疑

「冷暴力」為何未納入《實施辦法》


吳秋菊表示,「冷暴力」問題關注度較高,在實施辦法審議過程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增加冷暴力的內容。經研究認為,冷暴力是消極應對、以不作為為特徵的侵害行為,表現形式複雜多樣,很難界定其具體的行為模式。上位法也無類似規定。「因此,實施辦法沒有對此問題進行規定。」

「上位法界定的家庭暴力行為是具有違法性、強制性、侵害性的行為,主要表現為『積極侵害』,但並不排除『消極不作為』。某種「冷暴力」是否構成家庭暴力,要進行具體分析。」吳秋菊說。

遭受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首先,受害者在面對第一次施暴的時候,就應該勇敢反抗,明確說『不』。」姜欣表示,受害者在遭受到家庭暴力的時候,已經危害到人身安全,請務必及時報警。「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請求人身保護。此外,除了報警之外,受害者也可以向當地婦聯組織以及反家暴社工團體等求助。」

「在遭遇家暴後,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證據。」姜欣說,「照片、視頻、錄音錄像、醫院就診記錄、傷情鑑定、與施暴人的微信聊天記錄等,甚至知曉家暴行為的鄰居、同事、朋友、親戚的陳述也可以作為證據。」

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確保婚姻案件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實施辦法》規定:當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向申請人居住地法院、被申請人居住地法院和家庭暴力發生地法院申請。法院受理後,一般應當在72小時內作出裁定,情況緊急的,應在24小時內作出。」吳秋菊表示,「如果被申請人在人身安全裁定生效期間,繼續騷擾受害人、毆打或者威脅受害人及其親屬、威逼受害人撤訴或放棄正當權益,或有其他拒不履行生效裁定行為的,法院可以視其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或者告知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訴。」(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精神侵害被納入家暴範疇
    而對方的目的只有一個——不離婚。這背後,和家暴有關。從12月1日起,《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正式實施,案件中主人公類似的悲劇,或將不再重演。 除了挨打 還被灌輸「你什麼都做不好」 「我第一次見到王慧(化名),以為她精神狀態有問題。當時她剛經歷了一場家暴,趁她丈夫石磊(化名)上班時偷偷跑出來。
  • 武邑一男子施家暴致妻子骨折!面對家暴,應該這樣反擊……
    2014年10月,小麗在被小建毆打後第一次撥打了110。武邑縣公安局武邑鎮派出所民警了解原委後,從維護家庭和睦、化解糾紛的角度出發,同村委會一起,首先對小建的粗暴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然後勸導二人遇事要心平氣和地商量。此次二人深受感動,小建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主動向妻子道歉,雙方最終同歸於好。
  • 女子遭受家暴40年起訴離婚,法院駁回?起訴離婚4大條件及證據
    問題:為什麼家暴了40年還不判離婚?今天我們聊一聊目前即將在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婚姻篇》中關於起訴離婚的法律知識1、離婚有兩種方式協議離婚和起訴離婚,協議就是雙方都同意離婚,直接去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就可以了,那現實情況是,協商不成就起訴離婚2、夫妻一方起訴對方離婚,直接去法院起訴就開始審理嗎?
  • 【縣域警務】向家暴說「不」 讓愛回家
    我國第一部反家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於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而制定。 從法律意識上去除那些「打自己的老婆別人管不著」、「打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權力」、「虐待老人是家務事」等錯誤觀念。
  • 反家暴 | 2020年家暴熱點新聞回顧
    片中的受暴女性也是在長期遭受家暴後,忍無可忍、走投無路,最後只能殺了施暴者。然而,這些女性長期受暴的事實沒有影響到法院的判決,她們最終承擔了故意殺人的罪名。所幸的是,此次嫩江法院的審判考慮到韓芳長期受暴的背景,從輕判決,這是司法實踐的進步。退一步說,如果及時依法追究施暴者責任、制止其暴力行為,同時為受暴者提供救助,受暴者就不必走上殺人的不歸路。
  • 衡水男子家暴致妻子骨折!多次撥打110,結果....
    2014年10月,小麗在被小建毆打後第一次撥打了110。武邑縣公安局武邑鎮派出所民警了解原委後,從維護家庭和睦、化解糾紛的角度出發,同村委會一起,首先對小建的粗暴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然後勸導二人遇事要心平氣和地商量。此次二人深受感動,小建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主動向妻子道歉,雙方最終同歸於好。
  • 【拍案說法】冷淡不理睬也屬精神家暴 受訪者超一半不知
    許政從此便賦閒在家,家庭的重擔落在李麗一個人身上。  後來,許政轉戰股市,並開始向李麗索要資金。在多次索要炒股資金未果之後,許政性情大變,開始對李麗拳腳相加,並以離婚作為要挾。2012年8月,許政再次對李麗實施家暴,並將她和兒子一併趕出家門,後在社區警務人員和社工的調解下才回家。  無奈之下,李麗於去年4月第一次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可是,許政並不同意。
  • 《離婚律師》張萌被家暴哪些情形屬於家暴?能否主張離婚損害賠償
    結果是這個戲精焦豔豔不僅不離婚,還再三糾纏吳秀波。但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依舊不是主角的光環,而是焦豔豔嫁給嶽群後被多次家暴卻脫離不了魔爪的法律常識。家庭暴力起訴離婚能需要哪些證據?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可否請求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金額?家暴的新聞一直都層出不窮。剛剛就在6月3日,綏陽縣人民法院對於家暴案件發出了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 張漠寒懷孕7月被家暴!張培萌回應:運動員都這樣,雄性激素高
    張漠寒懷孕7月被家暴根據知名女主持人張漠寒發文稱,自己懷孕7月被家暴,忍無可忍,最後起訴知名運動員張培萌家暴離婚。事情一度發酵,引起了網友的熱烈反應。短短三個小時,超過數萬人評論,超過數十萬人轉發擴散。
  • 《金婚》「胖嫂」被前夫曝家暴行為,家暴事件為何頻發?
    法庭上法官對受害者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請求離婚的訴訟,因為證據不足,只能調解和好不判決離婚,從而使施暴者認為只要不留下施暴證據,就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實施暴力行為。家暴事件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給予施暴者嚴厲的懲處,才能得到遏制。
  • 曾被男友家暴的具荷拉去世:對於家暴,請說不
    而上一次具荷拉引起關注,是她在遭遇男友家暴時,全身瘀傷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引發網友熱議。作為一個韓國女星,具荷拉身上最明顯的標籤之一是曾被家暴。家暴離我們並不遙遠其實,家暴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曾讓很多普通婦女飽受痛苦!當暴力披上家庭的外衣,藏在以愛之名背後,不斷露出獠牙,家庭中弱勢的一方,該不該忍耐,能不能掙脫?
  • 六旬老太忍40年家暴起訴離婚,被駁回!
    本案發生在延安市,當事人老太六十三四歲,其丈夫六十六七歲,兩人是原配夫妻,男女雙方於1980年登記結婚,婚齡長達40年中丈夫經常對妻子有非打即罵的家暴行為,妻子以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但被法院駁回。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5.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怎麼個「冷靜」法 遭遇重婚、家暴怎麼辦
    據民政部近日發布的文件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這回,離婚冷靜期是真的來了!
  • 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有家暴怎麼辦?
    前幾天小錦發布了新聞民政部:明年1月1日起辦理離婚將設冷靜期後臺有不少人問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其中一方有家暴行為,離婚還需要冷靜期嗎?等等各類相關問題針對這些廣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民政部在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做出回應圖據視覺中國離婚冷靜期30天怎麼算?很多網友關心,在實際中,離婚冷靜期的30天,到底是怎麼算的?
  • 遭遇家暴起訴離婚法院怎麼判?
    2018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意見(試行)》頒布實施,其中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家事案件,應當增強調解意識,拓展調解方式,創新調解機制,提高調解能力,將調解貫穿案件審判全過程。陳建紅介紹,法院處理家事案件遵循的原則是先調解後判決。家事案件與普通民事案件不同,涉及情感關係等諸多因素,需要開展調解以化解矛盾。
  • 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受到「家暴」該怎麼辦?如何處理?
    很多遭受「家暴」人也正陷入在痛苦之中。那麼哪些行為屬於「家庭暴力」呢?如果遭受「家暴」該怎麼辦?該如何去處理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說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一、什麼叫「家庭暴力」?法律明確界定的,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實際中「家暴」大致有兩種情形:1、「外在」形式的家庭暴力。如,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
  • 起訴離婚後,內蒙古一女子仍遭家暴致毀容……
    結婚9年,孩子也已經8歲,前幾年還好一些,雖然也偶爾遭到家暴,但賈麗珍並沒有受太重的傷,兩年前,家暴開始升級。「他可能是怨我爸爸沒給他借錢。」2018年年初,忍受不了家暴的賈麗珍曾到法院起訴,但被家人勸回,畢竟孩子都那麼大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很重要。那一次的法院之行,讓前夫劉某寫下了保證書,雙方家人在場監督,前夫籤下保證書,再不喝酒,再不家暴。
  • 家暴豈是家務事?漠視、不作為比家暴更可怕
    一直以來,家暴都是整個社會揮之不去的話題,我們總是在譴責家暴行為,同時也在呼籲廣大受害者需要及時救助,但因家暴致死、致殘的事件卻依然屢見不鮮。9月,四川藏族姑娘拉姆在直播中遭前夫潑油縱火,傷重不治離世。
  • 人們為什麼都愛看男明星被家暴?
    韓國女星河娜京更因為家暴包養的牛郎男朋友,被判刑8個月、緩刑2年。據韓媒報導,她「大吵後開車衝撞男方,導致趴在車前蓋的B某摔落地面,還涉嫌毆打、勒頸等暴力手法」。好萊塢四小花旦的艾瑪·羅伯茨更是身體力行,展示了什麼叫real「暴走蘿莉」。身高1米55的她把一米8的男友伊萬揍到鼻子流血、身上造成多處咬傷而被捕,儘管伊萬沒有起訴她,但兩人分分合合,三度取消了婚約,各走各路。
  • 張培萌妻子稱被家暴 看他如何回應 教你如何應對家暴
    >漠寒回憶說:2020年7月1日,我收到了張培萌發給我的離婚協議。由於法律規定女方分娩後1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我既委屈又驚訝,我用隱忍維繫家庭的時候張培萌卻在孩子只有9個月的時候就早早為離婚做好了準備。家庭內部的事情,作為外人確實很難明白。現在人人都知道「離婚難」,以後協議有離婚冷靜期,訴訟有第一次起訴基本不會判離的公開的「秘密」。其實,法律明確規定,判決離婚的理由是——夫妻感情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