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實版《紙牌屋》,愛潑斯坦案這次又動了誰的奶酪?

2020-11-17 騰訊網

這兩天,美國發生了一樁奇案。

一名叫薩拉斯的美國女法官最近在家中遭到刺殺,其子卻不幸身亡。值得注意的是,這名法官在事發5天前剛接手了一起德意志銀行涉嫌包庇愛潑斯坦洗錢的案子。

當地時間19日下午,一名偽裝成聯邦快遞送貨司機的槍手,敲響了薩拉斯家的大門。薩拉斯20歲的兒子在開門之後,直接被兇手擊中胸口,當場死亡,而在一旁的丈夫,也被擊傷,隨後被緊急送往醫院。

(薩拉斯一家)

槍擊事件發生時,薩拉斯在家中的地下室裡,所幸躲過一劫。

後經警方調查發現,這個開槍射殺薩拉斯家人的首要嫌疑人,是一個名叫羅伊·登·霍蘭德的律師。

而更離奇的是,此人在事發第二天便飲彈自盡了。

20日下午,FBI在紐約州羅克蘭縣的一部車內發現了嫌疑人霍蘭德的屍體,還在屍體旁邊發現了一個包裹,上面寫著薩拉斯的名字。

回顧整個案件,都讓人覺得很迷。這名法官在接手愛潑斯坦案件之後就遭刺殺,之後兇手不但殺錯了人,還自行了斷了,難不成是惱羞成怒畏罪自殺?

更值得玩味的是,根據美媒報導,這個首要嫌疑人霍蘭德,似乎跟愛潑斯坦案並沒啥關係。

那他跟薩拉斯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美媒報導稱,此人生前稱自己是一名「反女權」主義者,並一直在代理各種在他看來屬於「侵犯男權」的案子。霍蘭德和薩拉斯曾在一起訴訟中有過交集,霍蘭德曾指責薩拉斯本人是「由歐巴馬任命、懶惰無能的拉丁裔法官」。

因為覺得人家懶惰無能就跑來殺人全家?這也未免太牽強了吧,因此有些網友懷疑某些媒體是在拿錢帶節奏...

按照目前大多數人的推斷,雖說愛潑斯坦「自殺」去世快一年了,但是這一年來,對於愛潑斯坦「小黑本」名單上的名流富豪們來說,日子並不好過。

愛潑斯坦在獄中「自殺」後,由他牽連出的許多案件都還在審理當中。而這些案件的調查,讓那些曾經和愛潑斯坦有過交易的大佬們整天提心弔膽,生怕有朝一日,自己的惡性會被公之於眾。

這次調查德意志銀行涉嫌包庇愛潑斯坦洗錢的案子,應該是某些「利益相關者」安耐不住動手了。

不過對於這個案子,美國網友疑惑眾多:

美國殺手的職業水平已經差到這種地步了?這個殺手摺騰了半天,把人家法官的兒子打死了,丈夫打殘了,正主卻一點也沒傷到,這殺手的職業水準也太差了吧...

還有人調侃,也不知道這個單子轉了幾手,被吃了多少回扣,最後派了這麼個菜雞下手...

調侃歸調侃,一想到愛潑斯坦案裡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以及一些作惡者仍在逍遙法外,網友們就氣不打一處來:

「我希望2020年再出一些重磅炸彈,把該死的德意志銀行和愛潑斯坦這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抖一抖,每個相關的人都得被抓出來!我們需要知道真相!王八蛋們!」

有網友一下貼了十幾個關於戀童癖和愛潑斯坦的標籤,說:「誰來解釋一下?太多巧合了吧!!你們當美國人民都是白痴嗎?拿這些東西來糊弄我們?!」

有網友認為有利益相關者在控評:

「說實話我驚了,侃爺的話題直接竄上了熱搜第一,而不是接手愛潑斯坦女法官的兒子被刺殺的消息。」

「別讓侃爺的熱搜分散你們對女法官這則消息的注意力!一名偽裝成聯邦快遞送貨司機的槍手槍殺了這名女法官的兒子,還射擊了她的丈夫。現在他的丈夫身體狀況糟糕,兒子被射擊身亡!!」

還有人由此聯想到了愛潑斯坦的離奇自殺,各種怪誕的「巧合」:

「負責愛潑斯坦案件的這個聯邦法官,兒子被槍殺了,丈夫也被打傷了,而他們還想讓我相信,愛潑斯坦自殺的時候,兩名警衛不巧睡著了,攝像頭也偏偏壞掉了...呵呵。」

當年愛潑斯坦的離奇自殺事件有多魔幻呢?

關押愛潑斯坦的曼哈頓大都會懲教中心,牢內設施都經過嚴密的設計,犯人無法在獄中自殺。另外,牢房裡24小時監控,獄警可以時時監視愛潑斯坦的動態。

但犯人自殺事件就這麼硬生生發生了。

根據官方給出的解釋,愛潑斯坦上吊自殺的那天,監控偏偏「壞掉了」,看守他的警衛,也「碰巧」睡著了。原本和他住在一間牢房的犯人,也早早被移送到了其他地方。

而法醫專家經過屍檢發現,愛潑斯坦的頸骨多處骨折,舌骨也出現骨折,很可能是死前受到外力作用,被人勒過脖子。

圍繞愛潑斯坦之死的一系列事件,堪稱現實版《紙牌屋》。而這次女法官被刺殺,很可能是這個見不得人的勾當中的一環。

都說「藝術來源於現實,但高於現實」,在大多數人心裡,像《紙牌屋》這樣的美劇,終究只是藝術的誇張罷了。

畢竟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以自由民主、保護人權來標榜自己的。

《紙牌屋》裡那些骯髒的性交易、謀殺、大人物變態的嗜好,怎麼看都只不過是編劇為了吸引眼球構思出來的。

然而,當頂級皮條客愛潑斯坦和他的「性奴島」暴露在陽光下,人們才驚覺:現實可能比美劇更可怕。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前國務卿希拉蕊、現總統川普、英國安德魯王子……掌握著這波權勢滔天大人物黑料的愛潑斯坦,也不過是他們手中的一顆棋子罷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也不過是他們的常規操作。只是下一個「絆腳石」,又會是誰呢?

相關焦點

  • 愛潑斯坦之死
    靠拳頭解決問題誰不會啊。關鍵就在於揮舞拳頭人的實力到底有多強罷了。這實在是人類的悲哀,這也是殘酷的現實。博弈固然是高智商人士都喜歡玩的遊戲,可是一旦博弈的手段到了盡頭,智商再高,也只有掄起菜刀。愛潑斯坦之所以被掄起了菜刀,究其根本,應該就是到了不得不掄菜刀的關口了。其實他的醜事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人所詬病,也被美國的檢查機構起訴過。
  • 愛潑斯坦是誰為什麼能撼動美國政界 愛潑斯坦是怎麼死的真相是何?
    #愛潑斯坦死亡之謎#「現代蓋茨比」愛潑斯坦自殺,驢象兩黨都是輸家!離奇!美億萬富翁愛潑斯坦自殺當晚:獄友不在,獄警不足。美國富豪愛潑斯坦一死,將帶走多少政商名流的秘密? ​對於愛潑斯坦之死,美媒評論稱:「顯而易見的是,美國的刑事司法體系有著瑕疵和敗筆,這讓我們所有人感到不安。」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愛潑斯坦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宮鬥劇」《紙牌屋》輸給了美國現實政治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授權轉載文 : 張慧5月30日,美國政治驚悚劇《紙牌屋》第五季在Netflix上線,迅速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76%的好評。美國觀眾的共識是,這部劇保持了既有的品質,只不過「現有的政治氣氛」的鋒芒讓這部劇「望塵莫及」。政治劇《紙牌屋》一直與現實世界保持著複雜而微妙的聯繫。
  • 愛潑斯坦案「第二回合」,英國安德魯王子大戰美國司法部!
    原標題:美國司法部傳喚安德魯王子被拒 雙方爆發激烈言語衝突愛潑斯坦案「第二回合」,英國安德魯王子大戰美國司法部!美國戀童癖億萬富豪愛潑斯坦雖已在獄中斃命,但是受害者針對他所進行的追責並未就此終結。據英國媒體回顧,安德魯王子2019年因「愛潑斯坦性醜聞事件」深陷泥潭——美國億萬富翁愛潑斯坦去年8月在獄中自殺前涉嫌與多名未成年少女進行性交易,更被控組織未成年少女為政要名流提供性服務,安德魯與他私交甚篤,被拍到出入他的「淫亂豪宅」。
  • 醜聞將爆,英國安德魯王子或被愛潑斯坦拍了親密私人錄影
    美國媒體《每日野獸》報導,安德魯王子很可能被性侵大富豪愛潑斯坦拍到了私人錄影。她正要求阻止數百頁秘密法庭證據的發布,因為這些材料可能會給英國安德魯王子和其他被捲入兒童性侵案的公眾人物進一步施加壓力。這位原英國社交名媛的代理律師認為,這些密封的文件是「極其個人化的」,可能會被用來「助長公眾醜聞」。
  • 《誰動了我的奶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誰動了我的奶酪》,美國作家斯賓塞·詹森以寓言故事形式創作的一部經典作品,故事雖小,卻讓很多讀者受益匪淺,甚至改變人生。1998年9月,《誰動了我的奶酪》英文版問世,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等美國眾多媒體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愛潑斯坦必須死,美國民主黨的那些事
    柯林頓的政治業績我們在其它文章進行過分析,這裡就不談了,他治國出色,廣受好評,除了萊溫斯基案,人設基本沒垮過,其實這個案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麼英俊又有權勢的男人,放哪都會有妹紙主動去撲的。一直到愛潑斯坦案的發生。
  • 愛潑斯坦的醜聞,為什麼成為了美國學術界的「公關危機」?
    科研、利益、醜聞,這三樣概念,因為去年8月一個美國商人的「自殺」而勾連起來,成為一樁可以讓科研界割席斷交的熱議事件。但在關於馬文·明斯基性侵少女案的定性上面,計算機科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GNU 計劃及自由軟體基金會創立者的理察·斯託曼則認為對馬文·明斯基的指控是「不公正」,所謂「強姦」有可能是「雙方你情我願」。此言論一出,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迫於公眾壓力,他也宣布從MIT辭職。
  • 《天道》:誰動了我的「奶酪」?
    電視劇《天道》猶如一個極其現實的寓言故事,告誡我們要擁有大格局、事實求是,不要沉迷在自己的幻想、種種焦慮之中。最近,求佛君發現了一本書:《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講述了兩隻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矮人哼哼、唧唧的故事:4隻老鼠一起生活在1個迷宮裡面,一起發現了豐盛的奶酪。但是,突然有一天,這些奶酪全部都消失了!
  • 國外娛樂圈水好深,Naomi陷入愛潑斯坦性侵案醜聞!
    這幾天美國的形勢越來越嚴重。
  • 《紙牌屋》領導美國?
    在上一季中翻雲覆雨靠著陰謀詭計由副總統「轉正」成功後,安德伍德一直難以獲得美國民眾的信任,民調數字一再走低,支持率甚至還不如因醜聞辭職的前任;與此同時,他的施政綱領在國會兩院同時遭遇巨大阻力,不僅把持參議院的反對黨拒絕合作,在眾議院佔多數的「自己人」民主黨議員們也明確表示不再支持總統大人的「新政」。
  • 幻象與破滅,戲劇與現實-《紙牌屋》的六年
    這是戲劇中下木王朝的破滅,也是現實中美國政治的幻象。對《紙牌屋》系列的創作,有三個因素需要讀者去考慮。一是戲劇,drama,在本劇出現的二十多年前,BBC曾有講述英國政治的同名電視劇紙牌屋,而如果對比兩部紙牌屋,讀者會發現美版的第一季幾乎故事線都是從英版照搬而來;除此之外,在創作後期,由於美國現實政治的瘋狂,創作團隊迫切希望以戲劇效果超越現實,這些都是解釋美版紙牌屋的各種bugs的重要因素。
  • 地球是平的,愛潑斯坦是俄羅斯殺死的
    在披露文件中最為重磅的受害者Virginia Giuffre已經指認愛潑斯坦曾在本世紀初將未成年的自己當作性奴,更強迫她與前參議員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和前新墨西哥州州長比爾·理察森(Bill Richardson)以及其他社會名流發生性關係。
  • 誰動了我的奶酪中文版(1/3)
    現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大家介紹這本《誰動了我的奶酪》,並給各位講述有關這個故事背後的故事。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迷宮中,有四個可愛的小生靈在迷宮中尋找他們的奶酪。故事裡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係,可以是金錢,一幢豪宅,還可以是自由、健康、社會的認可和老闆的賞識。
  • 《傑弗裡·愛潑斯坦:骯髒的財富》揭秘美國色魔大亨:為了施暴,他建了一座性奴島……
    他曾是華爾街金融巨鱷,美國的頂級富豪主要施虐地,是愛潑斯坦最偏愛的三處私宅——分別是紐約聯排別墅,棕櫚灘豪宅,以及小聖詹姆斯島。過去的數十年間,這裡曾是無數受害者的夢魘……1.紐約聯排別墅——第一案多年後面對鏡頭,畫家瑪麗亞依然清楚的記著1995年畢業於紐約藝術學院的那個炎熱的下午。
  • 《紙牌屋》: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大選
    So,是時候再推一把奈飛神劇《紙牌屋》了!沒記錯的話,奈飛當年就是靠著這部戲一炮而紅,開創了流媒體時代。《紙牌屋》是一部政治劇,改編自麥可·多布斯創作的同名小說。此前,這部小說已有英版的劇改。而奈飛版的《紙牌屋》則將這個故事移植到美國,並做了更長更廣的延伸。男主弗蘭西斯·安德伍德(Francis Underwood)被劇迷們暱稱為「下木」,是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因為認為被自己助選成功的總統背叛,下木自己上陣,一路遇神殺神遇魔殺魔,直至登上總統之位。
  • 美劇《紙牌屋》,領導美國的政治劇?
    事實上,《紙牌屋》主創威廉姆是希拉蕊的超級粉絲,2014年初他就呼籲希拉蕊出戰2016。《紙牌屋》繼承了政治美劇「以戲進諫」的傳統,劇中的總統和現實中的白宮主人面臨類似的困境,這樣的情節設定並非巧合。《紙牌屋》第三季一開場,劇中的主角——已經在橢圓形辦公室工作了六個月的美國總統弗蘭克·安德伍德正面臨著嚴峻的執政危機。
  • 愛潑斯坦雖然死了,還是讓美國數位學術宗師、知名科學家翻車
    他的死,引發了美國民眾空前的質疑,風波不但沒停止,還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更讓人瞠目的是,美國學術界也捲入了這場空前的性醜聞,數位學術宗師都被牽扯其中,引發了一場美國學界的大翻車!愛潑斯坦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關係更是不淺,福克斯爆料,柯林頓曾前後26次乘坐「蘿莉快線」(愛潑斯坦的私人飛機),同行的還有很多穿著暴露的女孩。
  • 《紙牌屋》第四季
    語言: 英語首播: 2016-03-04(美國)季數: 4集數: 13單集片長: 58分鐘看點《紙牌屋》一直以來被詬病的一點在於,大家都知道安德伍德夫婦會掃除他們總統之路上的一切困難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之際,第一夫人克萊爾(羅賓·懷特 Robin Wright 飾)與丈夫弗蘭西斯·安德伍德(凱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飾)走向決裂,謀求政治上的新發展,弗蘭西斯接連敗陣,焦頭爛額。
  • 為防「自殺」重演,愛潑斯坦前女友在獄內被要求「穿紙衣服」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為防止「愛潑斯坦事件」重演,美國司法部和監獄管理局下令,讓在愛潑斯坦性侵案中被控扮演「皮條客」的其前女友吉斯萊恩·麥克斯韋爾(Ghislaine Maxwell),服刑期間只能穿紙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