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為什麼沒人敢動和珅呢?一是大伙兒摸透了乾隆的脾氣和資金的去向,二就是類似曹錫寶這種「愣頭青」的前車之鑑,曹錫寶挺清明的人怎麼這麼說人家呢?
曹錫寶本想曲線達標扳倒和珅,但是智慧和能力都太低了,又沒有劉統勳的風骨或者海瑞的那種唐吉坷德式的執拗,所以還未出手敗局已定。
曹錫寶的奏摺還沒送出去,遠在熱河伴駕乾隆的和珅就已經知道了,和珅嫡系不多,但討好他的人還是很多的,送信的就是曹錫寶的老鄉吳省欽,所以在乾隆看到曹錫寶奏摺的時候,劉全那裡已經處理的七七八八了,根本查不到什麼紕漏。
不通過皇帝直接查抄印證?沒那個規矩,言官風聞奏事就夠勁道了,風聞查抄那不成錦衣衛了,即便是大明錦衣衛東西廠當年也不敢用這種手段對付嚴嵩這種級別的權臣是吧,除非皇帝點頭。
清代軍機處充斥著一群人才,大多是舉人出身充任軍機章京,皇帝的大秘的小秘,但能力和學問沒得說,都一流的,他們中的精英人物,不用走後門作弊的手段,考個一甲也不新鮮,二甲就更甭提了。
曹錫寶就是「小秘」出身,對科甲有著近乎執拗的追求,本來是軍機處老員工了,一幹幾十年打算給個侍讀,好歹也是六品,曹錫寶不要,可能是怕耽誤仕途吧,區區侍讀連蹦三級也才軍機預備役而已。
不過就他那仕途也沒什麼耽誤的餘地了,反正就是要走科舉路線,連傅恆都沒轍,由著他吧。
好不容易考中進士,直接丁母憂回了老家,可能是悲傷過度也可能是舊疾復發,身上長了膿瘡,這一晃10年過去了,加上章京那二十來年,三十年又回到起點,回京赴任散館編修,靠老人脈照顧,好不容易爬到陝西道監察御史,直接就磨刀霍霍向和珅。
有什麼內部消息深層原因呢?
當時的背景是乾隆帝打壓阿桂一系剛剛成功,而阿桂一系憤懣不平者居多,大有扳回一局的心思,這源自前一年的海升殺妻案,原本乾隆帝雖有這心思,可卻沒什麼把柄,正好海升事發,被和珅抓到小辮子,加上苦主本家貴寧咬住不鬆口的性子,這事算是落實了。
這個海升的姐姐是福康安的嫡妻,他是福康安的小舅子,和阿桂只是遠房親戚,血脈不通,是從阿克敦嫡妻,也就是阿桂嫡母那兒論下來的,和珅不提福康安那麼近的關係,偏偏找準了阿桂下手,其目的性是非常強的,和珅也清楚,這點事想扳倒阿桂是不可能的,但乾隆帝敲山震虎的目的還是能達到的。
刑部和都察院在辦案的時候都給阿桂留了面子,一直裁定烏雅氏是被打後想不開自盡而死,但傷痕太明顯了,不是上吊而死,乾隆就要在這事兒上較真,直接讓曹文植,也就是曹振鏞他爹去查辦,曹文植從大興調來仵作查,胸口是致命傷,乾隆就可是問罪了。
古代家暴事件很多,即便打死老婆一般也不會是死刑,尤其是象海升這種誤殺,誰也想不到踢幾腳就死了,但最後乾隆竟然沒給他留命,這舉動非同一般,因為海升也是軍機章京一枚,乾隆帝不可能不認識。
認識還要殺,那就有點意思了,海升究竟是怎麼「混入」軍機處的很多人都懷疑是因為阿桂的關係,所以政治鬥爭要從嫡系打起。
對海升狠一些還算說得過去,刑部自副部長以降,到都察院紀曉嵐等親自參與的一幹御史們統統倒了大黴,流放的流放,革職的革職,罰俸的罰俸。
阿桂呢,連革職帶罰俸五年,不好意思,原來的工作還得幹,乾隆直接把阿桂的話說成回護,誰也沒轍,只能認命了。
一石二鳥,乾隆的打壓力度,足夠給阿桂一系敲響警鐘,戰爭不算,光監督河工就把阿桂派出去幾十次,擺明了就是不讓阿桂長期在北京任職,根本原因不是無人可用,而是阿桂的勢力盤根錯節,留京乾隆嫌費心。
和珅也報了當初甘肅的「奪帥」之仇,和珅什麼都有,就缺三眼花翎,乾隆把他派過去也是這個意思,沒想到最終乾隆還是信服阿桂的能力,怕領導太多壞了大事,所以將和珅調回北京,三眼花翎與和珅失之交臂,自覺遺憾,最後乾隆算是彌補,給了弟弟和琳。
就是在多名老戰友被發配,被降職的情況下,曹錫寶才憤而彈劾的,目的並不是很純,他也知道和珅是彈劾不動的,所以找劉全下手,希望能夠曲徑通幽,挖開冰山一角,言官嘛,又不是刑部衙門,風聞奏事不必找證據,也沒什麼心理負擔。
沒想到風聞奏事這規矩,好像在他身上改了......
他的奏章被王大臣轉達,和珅的家人劉禿子,本來就是車夫而已,兼管一些家務,吃穿度用非常奢侈,所用的一應器具也非常精美,如果不是侵佔和珅的家財,那就是剋扣隱瞞財產所得,或者以和珅的名義招搖撞騙。
(曹錫寶當然不擔心和珅被坑,劉全也沒這個膽子,關鍵是把劉全的資產來源引向和珅。)
王大臣的質詢結果是,和府沒有劉禿子,曹錫寶說的應該是劉全,他是有旗檔在案的我家的世僕,家中人口繁多,頗為不便,所以讓他居住在興化寺附近,替我兼管崇文門稅務,他本人安分老實,對其家人也管束甚嚴,沒聽說過他在外招搖,不過他的手下也不少,如果有這種情況,請嚴加懲處。
崇文門元稱哈德門,此稅關是百姓的鬼門關,九關一稅歸崇文,一頂一的肥差,循例管理人是有一部分利潤的,這不違規更不違法,但有兩個問題:
稅額看臉;
乾隆的耙子之一。
(袁世凱巴結慈禧不光孝敬金銀珠寶和衣服,他就曾安排慈禧的弟弟桂祥去崇文門管理稅務,不貪的話一年十萬兩銀子,窮得掉渣的桂祥(慈禧的弟弟,隆裕皇后的親爹)不大受人待見,慈禧和隆裕已經不賞他東西了,人送外號轉眼沒,他自從接了崇文門監督一職,一年時間蓋了200間房屋構成的豪宅群,可惜天生窮命,手裡不能留錢,幾個月後就全燒光了,只剩瓦礫一堆。
這位置有錢是應該的,沒錢才可疑。)
哦嗬?那不是我的錢袋子麼,乾隆也沒太給臉,「從嚴辦理,不可因和珅稍存回護也!」
早被劉全轉移了,而且本就沒什麼東西,只是房子蓋得招搖了些。
王大臣,見天辦公打頭碰臉的,什麼消息都靈通,尤其是都察院的工作情緒問題,再加上曹錫寶的同鄉出賣,這事兒很明顯,王大臣直接就捅出來了,(很客氣的加上「可能」二字)可能是去年海升那案子吧......(意指阿桂,這事到此為止,引到派繫上了,即便劉全真貪了,曹錫寶也好不了。)
最後的結果是:
住好房子不奇怪,劉全有足夠的經濟基礎;
劉全沒有倚仗崇文門的稅務違規免稅或者無故加稅;
曹錫寶又沒進去過,只是遠遠的看看房子怎麼知道裡面器具精美?
怎麼知道衣食住用奢侈?
曹錫寶是怎麼知道劉全住興化寺附近的?
為什麼偏對劉全這麼在意?
福康安、阿桂、福隆安、福長安、豐紳濟倫等人的管家也都這排場,你為什麼不彈劾?
說......必須說出幕後主使人是誰?!
完了,性質變了,被和珅帶跑偏了。
阿桂?好,那就從阿桂的管家查起吧,和珅成功了,輸不了了^_^
劉全,51間;
福隆安(正部級、和碩額駙、一等公)管家,47間;
李質穎(巡撫級別)管家,65間;
伊齡阿(副部級)管家,45間
.......
說,為什麼偏與和珅過不去?誰指使你的?
曹錫寶:無人指使,我只是恰巧聽說,又恰巧加路過而已......
不一樣呦~↓
乾隆採納:「雖然御史以前有風聞言事的責任,但並沒有詳查,也沒有探聽虛實(那是刑部的事好吧),這樣做是不應該的,建議將曹錫寶交部議處」。
阿桂:「皇帝英明,皇帝做得好,我家管家也一樣的。」
曹錫寶:「多謝革職留任!」
嘉慶:「錫寶贈副都御史,其子江視贈官予蔭。」
劉全到底有沒有錢?
嘉慶四年,劉全家被抄,其他產業不計,銀兩二十餘萬。
罪行方面,倚仗和珅威勢收受賄賂是有的,貪汙稅收是有的,主動索賄也是有的。
刑部:絞監候(這是乾隆死了刑部才改脾氣,如果乾隆活著,刑部一般都是到頂執行。)
嘉慶:刑部判得好,不過和珅我都是法外開恩賜死,奴才罪再大也不能比和珅大吧,劉全法外開恩,發配黑龍江,遇赦不赦,如若逃跑,就地正法。(自軍機擬上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