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越南新娘灰色產業鏈:20萬,保證女孩貞潔,跑掉一個,賠一個

2021-01-18 皮皮電影

幾乎每年都有國產劇、華語歌曲、藝人明星在越南大火,不得不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越南都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但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似乎是「中國男人」。

近幾年,隨著國內男女人口數量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男性內部的「優勝劣汰」,於是就出現了大量的剩男。

按照幾年前的數據,中國娶不上媳婦的男人已經達到了3000多萬。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商機,嗅覺靈敏的商人們立刻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

他們在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以及韓國都成立了大量的「越南新娘」中介機構,一條買賣越南新娘的黑色產業鏈悄然誕生。

訓練有素,有備而來,流程詳細,甚至還有「出廠設置」和「保修服務」。

「保證處女,不是包換。」

「跑掉一個,再賠一個。」

「三個月內包娶到家。」

「只要20萬。」

……

於是,短短幾年內,我們就聽到了不少這樣的新聞:

「20萬娶的越南新娘跑了,剩男依舊前僕後繼」 「陝西寶雞多名小夥遭遇越南落跑新娘:花費20多萬,有些都有娃了。」 「一個越南新娘在中國的26年」等等。

這種看似正規正當,你情我願的愛情買賣背後,其實隱藏了大量的社會危機。

最明顯的就是愛滋病的傳播。

越南全國約有20萬名全職或兼職的性工作者,其中40%都攜帶了愛滋病毒。

先不說保證處女這一條真假與否,真的倒還好,一旦遇到一個患有愛滋的假處女,那問題就大了。

大陸如此,臺灣更甚。

因為臺灣「進口」越南新娘的歷史,至少有30年了。

這裡有著更加成熟的產業鏈,完全實現了一條龍服務,從「選妃」到結婚,整個過程最快只需要五天。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就是一個嫁(賣)給臺灣男人的越南新娘的故事,也揭開了越南新娘這條灰色產業鏈——

《阿紫》

本片由臺灣紀錄片導演吳鬱瑩執導,拿下了第22屆臺北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獎。

片名的「阿紫」,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一位越南新娘。

參與這場愛情買賣的男男女女,實際上都各懷鬼胎。

男人無非有三種:殘、醜、窮。很多男人往往三樣都佔全了。

女人無非是兩種,一種想通過婚姻擺脫貧窮;一種是想靠著嫁人跑出去賺錢,一賺到錢,要麼花了,要麼都貼補娘家,要麼就乾脆跑掉。

反正,幾乎很少有越南新娘嫁人後好好過日子的,她們一般也沒有存錢的概念,賺多少花多少。

阿紫的老公,就是一個雙腿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殘疾人。

而阿紫,則屬於那種扣婆家錢拼命補貼娘家的「好女兒」,就像影片的英文片名「The Good Doughter」所顯示的那樣。

這就構成了一個悖論:

阿紫拼命想要父母過上好日子,住上新房子,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但是,她卻是被父母賣掉的女兒。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戰爭,加上七十年代中期的南越政權垮臺,長期的戰亂導致越南長期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女性人數遠多於男性,卻地位低下,甚至淪為了可被買賣的商品。

阿紫的父親,就是從戰爭年代過來的男人,他有著一套自成邏輯的思維系統。

賣女兒這件事在越南如此普遍,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阿紫的父親也是這樣。

在他眼裡,雖然都是賣,但只要賣到「好價格」就沒什麼可恥的。

比如鄰居把自己的閨女賣給了一個只能在地上爬的男人,阿紫至少嫁了個會走路的(雖然要拄拐杖,勉強也算是會走路)。

他還說,在越南,有閨女的家裡只有靠著賣女兒才能維持生活這個樣子。

越南的姑娘們在中介機構裡排成一排,像商品那樣等待男人們來挑選。只要是外國人,管他老的醜的,病的窮的,只要出錢,都賣。

賣得好就能過上比原來好的日子。賣得不好,可能過得連牲口都不如。

父親說,阿紫過得不好,那是她命不好,運氣不好。

但阿紫的婚姻,在同類人裡算不上很差。

丈夫雖然有殘疾,但對她也算得上是好,會心疼她,他不讓自己大哥隨意使喚老婆幹活。

賺到了錢,他還會瞞著老母親塞給老婆,讓她寄回家裡,幫著她父母蓋新房子。

兩個閨女長得也嬌俏水靈,正是需要得到精心教育的時候。

阿紫的婆婆年事已高,有著通常受過苦的老人的那種強悍,常常會不客氣地批評阿紫。

一開始婆婆並看不上阿紫,因為她覺得這個姑娘養不熟,但還是拗不過兒子喜歡,就妥協了。

這家人並不富裕,當初娶阿紫的時候,男人已經四十多歲了,又老又有殘疾,強勢的母親只好拿出畢生積蓄幫他娶了個媳婦。

平日裡,一家人就靠著種大蒜和稻米勉強維持著生活,外面還欠了好些債。

娶越南媳婦這件事,在臺灣的農村其實很正常。

幾年前,經常嘴漏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就在一場有關生育率的研討會上,失言講出「不是進口了很多外籍配偶嗎」,因為「進口」二字政治上太不正確,引起了抗議。

所謂的「外籍新娘」,值得其實就是越南姑娘。

柯文哲沒有說錯,只是他把那些應該被掩蓋在一片光明幌子底下的東西,拿到了檯面上說,刺痛了許多人的玻璃心。

實際上,臺灣對於娶越南新娘向來有著嚴重的刻板印象,官員們也會說出「外籍新娘少生點」、越南新娘可能存有「越戰遺毒」、「感謝各位爭取移民人權,但也請顧及我們臺灣的人口素質」之類的話。

而娶這些外籍配偶的男人,也常常是基層弱勢貧窮群體。

《阿紫》通過影像正面反映了這一點,沒有修飾,沒有誇張,沒有找藉口,這是這部紀錄片最大的價值。

同時,《阿紫》的角度也非常全面。

在阿紫眼中,她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糟心,婆婆老是罵她,丈夫是個媽寶男,娘家的兄弟不僅不照顧父母還吸她的血。

她想家,但回家又賺不到錢。

為了能夠隨時隨地跑掉,她瞞著丈夫和婆婆偷偷辦了身份證。

這些嫁到外國的越南新娘中,大概有60%的人最後都會跑掉。留下孩子,沒有母親照顧。即使留下來,她們文化程度低,語言又有障礙,根本無法輔導孩子的功課。

片中阿紫去開家長會的時候,學校老師也提到了這些問題。

阿紫丈夫也覺得很辛苦。一家人隔三差五地吵架,沒有一天安寧日子。

老婆幫完父母蓋房子、買了摩託車之後,又要錢給兄弟家蓋房子。這幾年賺的錢零零碎碎都被老婆搬回娘家了,根本就沒個盡頭。

兩個姑娘也大了,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想一直支持孩子讀書,卻力不從心。阿紫只顧著貼補家裡,根本不考慮孩子,也不知道體諒他的辛苦。

阿紫婆婆看上去不知道兒子給媳婦塞錢這件事,實際上她老人家心裡清楚得很。

她生氣的點在於,阿紫從不知道為這個家考慮,不為兩個孩子考慮,不知道存錢,這樣日子根本過不下去。

好像這家的每個人都很辛苦,都很憤怒。不過苦,還是被買賣的女人們最苦。

又到一年賣大蒜的時候,這一次,阿紫家賣了個好價錢。

阿紫丈夫看著蒜頭在心裡盤算,賣點錢讓媳婦帶著兩個孩子回一趟越南,給長輩包個紅包,風光一下。

機票錢,請客吃飯的錢,給父母的錢,賣蒜頭的錢就下去了一大半。

回到越南的阿紫很開心,跟著父親走在鄉間水泥路上。

這時,諷刺的一幕出現了——

阿紫父親說:

「有些中國人很壞,現在我們都不喜歡他們。他們不讓嫁過去的女孩外出工作,也不給她們錢。中國人自己不吃賣到越南的食物,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食物裡放了太多農藥了。」

話是這麼說,但給錢了他們又拼命把閨女往外推。

賣是自己賣的,又要挑三揀四。

說完之後,阿紫父親指著對面說:「他們很窮,因為這些人既沒有土地,也沒有女兒,有女兒的人蓋房子比較快。」

在這位父親眼裡,或者在很多越南人眼裡,女兒就是赤裸裸的、可以買賣和討價還價的商品而已。

阿紫父親是清醒的,所以他才顯得更加殘酷。

他賣掉了閨女,住著閨女賣身賺來的新房子,騎著賣閨女換來的摩託車,花著阿紫拼命工作和從丈夫那些要來的錢,然後說,這是她的命。

這是她命該如此。

呵呵。

這些深受父權制影響的姑娘們,不僅沒有意識到這種想法和行為的錯誤之處,身在異國還依舊牽掛著父母。

返回臺灣,阿紫讓丈夫給她幾萬塊錢幫她兄弟蓋房子。

阿紫的丈夫面對著鏡頭,看起來很老實,雖然也會和妻子吵架,但算不上是個壞人。

他無力地說:「我覺得她幫父母也該告一段落了,兩個孩子都大了,是時候來顧我們這個小家庭了。我一個大男人,也不能幫兩個姑娘洗澡。」

但阿紫沒有,她依舊早出晚歸,拼命幹活,賺錢寄回娘家。

紀錄片最後,阿紫的母親又領著阿紫的表妹找到了中介,等待著被中國男人買走。至於她賣得好還是不好,還是看命。

又一個類似的故事開始上演了。

阿紫和無數女兒都無法走出這個怪圈,最後只能歸結為命運,想想也是悲哀。

從紀錄片角度來說,《阿紫》的製作水平算不上優秀,但它讓我們正視「越南新娘」這個話題,而這也正是國內愈演愈烈的現實問題之一。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霸州的光棍們有救啦,5萬元娶越南新娘?真相來啦
    近日,咱們收到霸州梁先生(化名)的信息,他表示自己所在的微信群中正在瘋傳一張廣告傳單,傳單的內容竟是5萬元娶回越南新娘,而且保證是處女,一年內跑掉賠一位。群裡不少霸州人都在問是不是真的,發布傳單的人表示是真的,自己下個星期就要去趟越南。聽到這個,梁先生頓時激動萬分:「咱霸州這麼多大齡未婚男青年,如果是真的,我們村那些單身漢就有救了!但我看過新聞,怕這種事涉及到販賣人口的問題。」
  • 「保證處女,價格實惠」 越南新娘真的香嗎?越南新娘的現狀
    說到越南新娘,大家會浮現出很多的傳說,中國男人找越南老婆的浪潮死於謠言,然後在網上面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許多中國男同胞到現在還認為在越南男女的比例就是3:5,一些網上面的文章還將越南描述成為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在這片貧窮的大地上面散落著很多美麗的女孩,像等待著神一樣的等待著你的出現。
  • 彩禮越要越多,「越南新娘」成為新選擇,合完帳才知道真划算
    他們從事的工作髒、累、苦,工資待遇普遍不高,風險係數大,很難獲得女孩的青眯。洪林平時生活很節省,一碗鹹菜炒飯就打發一餐。但最近,他花了300元,相當於他一個月的生活費,辦了護照。「準備去越南撈個媳婦。」洪林一臉憋笑。他一邊在磚塊搭起的床鋪上摸出包了一層又一層的嶄新護照,一邊說:「看嘛,我護照都辦好了。
  • 斬斷論文造假「灰色產業鏈」
    調查顯示,學術不端行為背後,充斥著一條隱秘的論文交易「產業鏈」。一些第三方機構打著「潤色論文」的幌子,大肆買賣論文、抄襲剽竊、弄虛作假,部分學術造假成「窩案」。(12月19日《新華社》)  順藤摸瓜,查出學術造假「窩案」,揭開一條隱私的論文造假「灰色產業鏈」,並不意外。
  • 男子花10萬元娶越南女子回國 新娘懷孕2月後逃跑
    昨夜新聞  昨天18:18,鄭先生來電:我想請你們幫個忙,我老婆是越南的,昨天跑掉了,跑到蕭山有個河內的老鄉那邊去了,我聽說他們這個月7號可能要回越南。  她是昨天下午2點左右走掉的。她去年8月22日嫁過來,我花了10萬塊錢。9月23日的時候也逃跑過,我去火車站把她找回來的。
  • 團夥倒賣越南新娘5萬1人 部分受害者家鄉有兒女
    此案共涉及30餘位越南新娘,其中五名越南新娘已被遣送回國。「倒賣」一個越南新娘可獲利數萬元從2015年10月起,撫順市公安局陸續接到居民報警,舉報稱,有人將多名越南新娘越過邊境賣到撫順、瀋陽等地,一些越南新娘甚至在當地已經結婚生子。
  • 單身狗注意了,越南新娘不能隨便娶
    近日,公安部組織指揮雲南、河南、山東、江西等7省市公安機關,對「2015.09.02」拐賣越南籍婦女案集進行中收網行動,摧毀一個以旅遊、打工為名,長期從雲南邊境將越南籍婦女拐賣到內地的特大跨境、跨區域犯罪團夥。2015年9月,昆明鐵路公安局蒙自站派出所查獲的一起拐賣案件,最早揭開了這樁黑暗的「生意」。
  • 越南新娘愛落跑!網神分析笑翻眾網友
    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或是選擇不婚,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外籍新娘結婚,但社會新聞很常看到娶外籍新娘,老婆拋家棄子落跑的故事,不禁讓網友好奇,為什麼「外籍新娘這麼會跑」。這位網友在PTT上發文問說,很多新聞報導表示,「魯蛇」在臺灣沒人想嫁給他, 但是長輩想傳香火,就湊錢買了越南新娘,結果越南新娘跑了,甚至還去風俗店上班,原本若是家庭狀況不好的更是悽慘了,為何越南新娘很會跑?
  • 花錢娶越南「新娘」的風險:身份可疑 年齡可改
    在阿傑的家鄉福建南安金淘鎮,娶一個越南「新娘」並不是新鮮事,一名當地知情人告訴記者,鄰裡的一些農村男青年,結婚年齡已到,家裡催得急,但因貧困等原因,婚事一直難解決,「有些人就湊些錢,一般是幾萬元,娶個越南老婆,這筆錢比娶個中國老婆要少花得多。」
  • 越南新娘在中國過著怎樣的生活?「明碼標價」的背後,代價超出想像
    在這些人眼中,年輕、貌美、溫順、顧家,或許就是越南新娘的同義詞。哄不好丈母娘,買不起學區房,乾脆買個越南媳婦,老婆孩子熱炕頭、相親相愛到白頭算了。 可玩笑歸玩笑,事實上,我們對這個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龐大人口產業,一無所知。為了一場「明碼標價」的異國婚姻,人們要付出的代價,也往往超出想像。
  • 越南新娘湖南拒領結婚證
    ,但民政廳前新娘拒領結婚證。案件 通過「中介」找越南新娘「中越紅塵鵲橋」網是由郭某通過審核主辦的網站,主要提供以越南女士為主的婚姻介紹服務。郭某為了吸引廣大單身男青年,在網站上打出了「北越新娘全包6萬元」的宣傳語,下文還具體列明了北越新娘中介費、護照費等全包6萬元的費用詳情。自2014年3月起,李某就開始通過「中越紅塵鵲橋」網站及電子郵件與郭某聯繫。
  • 偷渡少女、越南新娘、一夫多妻,揭秘越南女性真實的生活
    越南文化與中國相似,是一種混合佛教、儒家與祖先崇拜的文化。「家庭為孩子犧牲,孩子也為家庭犧牲」。女孩要為家庭犧牲更多。「越南古典文學裡有一個比喻,家庭就是一棵樹,女兒是樹葉,男孩是樹枝。樹葉掉了沒事,只要樹枝在,樹就不會死,家族的名字就不會消亡。」
  • ...越南新娘網靠譜嗎 「20萬保證娶處女」娶越南媳婦價目表曝光...
    吳美玉是越南人,嫁到曲周20多年,四處宣揚能介紹越南姑娘做媳婦,經調查,廣平、館陶、肥鄉等地上百名越南新娘集體失蹤。  據《燕趙晚報》報導:河北省邯鄲市部分農村結婚彩禮流行「三斤一響」、「萬紫千紅一片綠」等,動輒數十萬,這迫使許多小夥子為省錢而娶越南新娘。11月底,邯鄲的曲周、廣平、館陶、肥鄉等縣上百名「洋媳婦」集體失蹤,在冀南大地引起轟動。
  • 車借給朋友出車禍了「車毀人亡」,家屬不接受,讓我再賠20萬
    【車借給朋友出車禍了「車毀人亡」,家屬不接受,讓我再賠20萬;真的後悔了!車也沒了,又賠20萬!】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一個朋友借車給別人開, 而他這個朋友呢?
  • 皇家婚介:實地探訪越南新娘:女孩容貌決定相親費用,如何安全娶到越南媳婦
    26歲的阿鳳面容姣好,是個特別愛笑的越南姑娘,嫁到中國的3年時間,她克服了語言環境、飲食習慣等差異,慢慢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她說,在中國過得很好。  在距離興化56.2公裡的大營鎮,像阿鳳這樣的越南籍新娘共有36名,在這樣一個經濟收入並不高,人均年收入不過五萬元的小鎮,這些來自異國他鄉的新娘努力適應著當地生活。她們中的大多數是丈夫通過婚介相親到中國的。
  • 我花了8.6萬買了個越南新娘」
    小陳師傅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越南新娘小秋正坐在一旁玩手機,聽不懂中文的她,只抬眼衝我們燦然一笑。越南新娘小秋中國的秋天,真冷啊。2002年之後,陸續出現介紹越南女孩的職業婚介,越南新娘來華網絡先從廣西、福建開始,隨後,迅速傳入廣東粵北地區,再進入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直至東三省。
  • 記者暗訪跨國婚介:未滿20歲越南新娘需額外加錢
    某婚介所提供的成功案例證明:中國男子與越南新娘的婚禮照片。東方網記者周峰2月10日報導:近期,媒體報導了發生在上海的多起外國「落跑新娘」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日前,記者暗訪一家涉外婚介結構,一探「落跑外國新娘」的究竟。某婚介網站據稱是設在廣西南寧一家婚介所的在線服務平臺,並在線回答前來諮詢的「有意向者」。據稱,該婚介機構專做「越南女孩」,已有「在臺灣地區6年和大陸2年」的專業越南婚介經驗。記者看到,網站上貼有超過百位「待嫁越南女生」的生活照片,「芳齡」都在二十上下。記者隨後以「有意向者」的身份開始提問。
  • 【看電視咯】娶個越南新娘回家真的靠譜嗎?
    程竹夫婦倆在網上根據線索一步步找到了可能是自己親生女兒的女孩,並且通過微信與女孩兒取得了聯繫。夫妻倆如何佯裝路人暗中秘密確認?激動、期盼、焦急,近在咫尺又為何不敢相認?那麼這個在華陽的女孩到底是不是程竹9年前被拐的親生女兒呢?焦點:《神秘的「越南新娘」》節目簡介:近幾年,「去越南娶媳婦」這事兒成了個熱門話題,為啥呢?
  • 花了8.6萬"買"了個越南新娘!中國小夥娶親
    2002年之後,陸續出現介紹越南女孩的職業婚介,越南新娘來華網絡先從廣西、福建開始,隨後,迅速傳入廣東粵北地區,再進入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直至東三省。2010年以後,在公開報導中,原先白衣柳身的「越南新娘」被貼上了更多標籤:越南出口的特產,光棍節網購的爆款,集體逃跑的常客,人口販子的獵物,電線桿上廣告的主角,甚至是色情場所裡招攬生意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