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斯克回憶「至暗時刻」讓大眾「顫抖」,蘋果造車有多牛?

2021-01-12 澎湃新聞

「在Model 3產能爬坡最艱難的階段,我曾經希望將特斯拉以當前僅十分之一的市值賣給蘋果公司。」

「但結果是,庫克壓根沒見我。」12月22日,當馬斯克在聽聞蘋果公司即將於2024年之前生產一款使用新型動力電池的新車消息時,如此略帶「戲謔」地向路透社回憶起自己人生曾經的「至暗時刻」。

而緊接著馬斯克之後,12月24日,大眾集團CEO迪思也緊急發聲,稱:「相比於一眾傳統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入局或許將在自動駕駛等領域向大眾發起更大的挑戰。」

沒有公布具體發布新車的時間,也沒有介紹所謂新型動力電池的技術,甚至這件事本身看上去如同一種猜測,但這絲毫不妨礙蘋果公司在2020年年末僅憑一聲「4年內亮相新車」的吶喊,就被輿論推上了汽車圈的頭條位置。

一個是新造車勢力的領頭羊,另一個則是傳統車企巨擘,能讓特斯拉和大眾紛紛「顫抖」的蘋果造車究竟實力幾何?

時代「顛覆者」欲「再顛覆」

如果你是90年代生人,那麼你一定體會過在高中時期從安卓手機換到蘋果初代產品時的「驚豔」。

流暢的觸屏設計、強大的APP生態,以及極具現代感的外觀設計,讓iPhone系列手機迅速風靡了整個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也讓蘋果公司「一戰封神」。

而在此後iPhone誕生的十餘年時間裡,蘋果的競爭對手從諾基亞、HTC、三星再到華為,但其一直穩坐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給出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蘋果手機的利潤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的66%,據最新的數據顯示,蘋果在手機行業利潤或超70%,進一步領先三星和華為。不僅如此,在40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市場,幾乎全都是蘋果手機。

除了銷量與利潤之外,更為關鍵的是,iPhone的問世徹底改變了手機市場的統治秩序,從硬體到軟體,蘋果通過iPhone構建起一個完整而豐富的生態圈,以此成為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遊戲規則「制定者」。

看到這裡,你一定有疑問,既然已經成為移動智慧型手機絕對霸主的蘋果為什麼又想要去造車?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蘋果2020財年Q4財報顯示,公司營收為646.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34億元),同比僅增長了1%,而淨利潤為126.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9億元),比去年的136.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96億元)則下滑了8%。

蘋果此前最為倚重的iPhone業務營收更是同比下滑20.7%,營收為264.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1億元)。

對於蘋果公司這樣的巨型集團而言,應該深刻洞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需要尋找更多的業務來支持自身發展。

但iPhone的利潤本身就已經高達60%,還有什麼比賣手機更掙錢?或者說,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

這時市值直衝雲霄的特斯拉不會讓蘋果「視而不見」了,截至12月23日收盤,特斯拉的市值達到了6123億,超過了豐田、大眾兩大傳統車企巨頭之和,可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空前的發展潛力。

一波三折的「泰坦計劃」

事實上,蘋果的「造車夢」早在賈伯斯時代就悄悄萌芽,如今,「特斯拉們」的崛起或許只是讓蘋果看到了一個最好的時機。

在賈伯斯去世前一年,其曾與主打輕便和廉價車型的製造商「 V-Vehicle」進行過磋商。2013年,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繼任者庫克正式推出了「iOS in the Car」車載系統(後更名為CarPlay),宣布蘋果開始進軍汽車領域。

但對於善玩創新和軟體生態的蘋果而言,做一個車載系統無疑是「駕輕就熟」,又如何能滿足其希望真正邁向汽車C端市場的野心。

也正因如此,2014年,蘋果傳出啟動了保密級別極高的「泰坦計劃」,開始計劃打造自己的汽車產品。隨之而來的是蘋果在汽車圈內大量搜羅人才,涉及特斯拉、大眾、通用等一眾傳統車企,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前副總裁Chris Porritt。

但蘋果的「泰坦計劃」也並非一帆風順,在此後的6年裡,造車項目一次次地變換項目負責人,從而轉變研發方向,甚至一度被傳「擱淺」。

據相關媒體報導稱,蘋果最開始是打算從零打造一款完全顛覆汽車行業的智能汽車,但隨後加入的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不看好整車,而是希望打造一個全自動駕駛平臺。

這也是為什麼從2017年開始,蘋果不再傳出要「造車」的消息,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上,並拿到了加州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許可證。

不過,蘋果似乎並未放棄造車的念頭,直到2018年,在特斯拉工作的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再次回到蘋果監督泰坦計劃時,這家科技巨頭又將「船頭」調向了降低電池成本、增加續航裡程的創新上。

蘋果造車,優勢在何?

醞釀6年之久,尚未亮相任何新車的雛形,甚至連個PPT都沒有的蘋果造車究竟有什麼讓傳統車企「聞風喪膽」的優勢?

毫無疑問,如果蘋果切入傳統造車領域,汽車零部件供應鏈和規模化並非是其優勢,但如今正處於風口的「智能汽車」就不一樣了,即未來汽車主體可能不再是車,而是「智能」。

因此,面對如今這樣一個向電氣化、全連接和全自動駕駛全面轉型的汽車時代,也給了特斯拉,蘋果這樣的科技企業更大的時代機遇。

而放眼全球,要說起智能軟體技術,蘋果無疑首屈一指,這也意味著一旦要轉型造智能汽車,很多現成的技術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轉換利用。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基於Siri系統,蘋果就能幾乎毫不費力地將其擴展成強大的「人車交互系統」;再比如,汽車進入智能化時代後,幾顆關鍵的主晶片,包括汽車座艙、智能駕駛和V2X晶片,都與手機SoC晶片高度重合,手機領域晶片稍作修改就可用於車載領域。

從2019年至今,蘋果「一口氣」申請70餘項專利就不難看出其在技術轉化和創新上的優勢。據悉,蘋果已經在整車製造、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技術,例如,AR導航、車載VR、車內支付、智能座艙、智能車身、電動汽車、安全保障方面等等。

當然,有技術也得靠「真金白銀」的投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蘋果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市值在僅僅兩年多的時間裡翻番。同時,蘋果公司也是第一家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換言之,手握充足現金流的蘋果,相比特斯拉,不僅擁有更豐富的研發餘地,也擁有更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

不過,對於蘋果而言,造車的機遇與風險共存。對於這樣一件極其燒錢,而且短時間內無法獲得回報的項目而言,如何說服公司股東在利潤下滑之際,持續「輸血」造車計劃並非易事;另一方面,在智能化時代,高速迭代的軟體生態下,任何一次判斷的失誤,都有可能招致滿盤皆輸。

但正如每次需要倒時差熬夜等待發布會一樣,中國消費者仍對蘋果充滿了期待,希望這一次,這一改變了世界的「第三顆蘋果」,將在智能汽車領域,再下一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讓馬斯克回憶「黑暗時刻」 讓大眾「顫抖」 蘋果到底有多好?
    「在Model 3產能攀升最艱難的階段,我曾經希望以目前市值的十分之一賣給蘋果。" 「但結果是,庫克根本沒見過我。」12月22日,當馬斯克聽說蘋果將在2024年前生產一款使用新型動力電池的新車時,他略帶戲謔地向路透社(Reuters)回憶了自己生命中的「黑暗時刻」。
  • 馬斯克自曝:至暗時刻求蘋果收購,庫克連瞧都沒瞧一眼
    在造車計劃、首款新車明年9月發布、還有突破性電池技術等一系列消息之下,蘋果這兩天成為科技和汽車領域頭版頭條。但更勁爆的是,馬斯克「火上澆油」,親自給這一熱點曝了新猛料:在Model 3項目最「至暗時刻」,我曾找庫克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作價是如今市值的十分之一(約600億美元)。但萬萬沒想到,庫克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一個。
  • 馬斯克爆猛料:至暗時刻求蘋果收購,庫克卻拒絕見面
    此外據路透社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將目標鎖定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 本周一至周二,特斯拉股價連續兩日下跌,累計跌幅7.86%,市值蒸發518億美元(約合3400億元人民幣)。而蘋果股價連續兩日上漲,累計跌幅4.13%,市值累計增長888億美元。
  • 蘋果成特斯拉噩夢?兩日蒸發3400億!馬斯克爆猛料:至暗時刻求蘋果...
    馬斯克:特斯拉曾離破產只差一個月今年11月3日,在討論特斯拉籌資歷史時,一位網友在推特上問道:「實現Model 3批量生產的過程中,特斯拉距離破產有多近?」「離破產最近的時候,只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2008年,該公司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貸款,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當時已經瀕臨破產。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我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了,沒有房子,不得不向朋友借錢來付房租。」在此之前,馬斯克和特斯拉從未透露過距離破產有多近。
  • 蘋果造車要用「單電池」?馬斯克:呵呵
    有兩件事現在讓人不明覺厲,一件是蘋果造車,一件是蘋果造車要使用「單電池」,這兩件事情不僅令吃瓜群眾感到震驚,甚至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對此表示吃驚。 關於蘋果要造車的傳聞由來已久,掐指一算,至少有4個年頭了。
  • 蘋果宣布造車,馬斯克迎來勁敵,華為任正非卻「換道超車」
    據悉,在量產入門級電動車Model 3時,馬斯克遭遇巨大困難,特斯拉險些破產,於是準備以「白菜價」賣給蘋果,可是蘋果瞧不上特斯拉,馬斯克想見庫克一面都難。  蘋果宣布造車  蘋果庫克連腸子都悔青了,科技行業的「打臉」事件屢屢發生,如今又多了一個庫克;不過,庫克非常精明,偷偷摸摸地制定了「泰坦計劃」,準備造車,連產品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Apple Car」,目前在加州有原型車,最快將於明年9月份上市。
  • 蘋果造車的衝擊波:連PPT都沒有 就有人喊狼來了|特斯拉|馬斯克|...
    12月22日,特斯拉CEO馬斯克聽聞蘋果造車的消息之後,向媒體吐露了一樁秘密往事:「在Modle 3產能爬坡最艱難的階段,我曾經希望將特斯拉以當前僅十分之一的市值賣給蘋果公司,但結果庫克(蘋果公司CEO)壓根沒見我。」馬斯克的話語間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的苦楚,也夾雜著一絲「蘋果公司沒眼光」的感慨。
  • 「蘋果造車」傳言再起,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庫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蘋果造車」傳言再起之際,「科學狂人」馬斯克自曝曾考慮把特斯拉賣給蘋果,但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連見都沒見他。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22日發推自曝:「在(特斯拉)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聯繫過蒂姆庫克,想與他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但他拒絕會面。」
  • 蘋果造車,特斯拉跌入熊市?馬斯克:這對產業來說是件「好事」
    蘋果非常有野心,特斯拉要視蘋果為直接競爭對手,馬斯克表示。本周,科技圈最大的消息非蘋果造車計劃莫屬了。於是,12月22日,馬斯克在推特上自爆猛料,"在特斯拉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聯繫過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想與他商討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但他拒絕會面。"潛臺詞是,特斯拉已經挺過了至暗時刻,現在,不管庫克見不見我,都不會受什麼影響。
  • 大眾CEO評蘋果造車卻提到豐田,真正目的是什麼?
    提到蘋果和特斯拉,更像是為自己"鍍金" 其實在此之前,大眾CEO就曾經對蘋果造車和特斯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大眾CEO迪斯曾對蘋果造車這件事評價道:"我們期待新的競爭者,這肯定會加速行業變革,帶來新技術。蘋果令人望塵莫及的市值和真正無限制的資源渠道獲得了我們極大的尊敬。"
  • PK馬斯克,追趕賈伯斯,庫克能靠造車封神嗎?
    原計劃在2023-2025年推出的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近期被媒體曝出有望提前至2021年第三季度。蘋果造車消息一出,特斯拉股價(截至12月21日美股收盤)當天隨即下跌6.49%,市值蒸發427億美元,約合2800億人民幣。造車是蘋果公司眼下看得見的一條新增長曲線,尤其是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見頂的情況之下。這同時也是庫克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
  • 蘋果造車的「鯰魚效應」
    大眾CEO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蘋果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入局會對傳統車企發起更大的挑戰。可見這位曾經顛覆手機行業的王者入局對傳統車企而言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態勢。 儘管目前還只是匿名消息人士提供的消息,但還是相當多的人相信蘋果一定會造車,並且還會造好車,畢竟那可是蘋果呀。
  • 蘋果為啥要造車,意在特斯拉,還是鼓搗自家市值?
    2016 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爆料,被稱作「泰坦」(Titan)的蘋果造車項目有了實錘。幕後的原因是馬斯克不滿蘋果公司高薪從特斯拉公司挖走大量的工程師。2017年6月,庫克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我們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我們認為這種核心技術至關重要。某種意義來說,自動駕駛是所有AI技術的基石。這可能是所有AI技術中最難攻克的部分。」
  • 頻挖馬斯克「牆腳」,或在美國建廠造車,蘋果要成特斯拉最強競爭對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事實上,有關蘋果公司造車的傳聞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蘋果公司就傳出了名為「Project Titan」(泰坦項目)的智能汽車研發項目,並從特斯拉、克萊斯勒、大眾等車企強勢「挖人」。
  • 馬斯克:曾考慮向蘋果出售特斯拉,但庫克拒絕會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北京時間12月23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國外社交媒體上透露,在Model 3項目的「至暗時刻」,自己曾經聯絡蘋果CEO庫克來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彼時特斯拉的市值只有當前的十分之一,但庫克拒絕參加會面。
  • 誰能成為蘋果造車的黃金搭檔?特斯拉、蔚來還是賈躍亭?
    當蘋果要造車的新聞再次刷屏時,媒體人、分析師們的聲音已經不再質疑信息真假了,大家已經達成共識:蘋果一定會造車!現在關注的焦點是,誰能成為蘋果造車的黃金搭檔,來一起創造神話!券商Wedbush的分析師認為,在未來幾年,蘋果公司牽手特斯拉、大眾汽車、蔚來汽車或小鵬汽車其中一家或多家的可能性約為70%。12月23日,@不看車 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給出的選項與券商Wedbush給出的幾乎完全不同。
  • 蘋果造車風起了 恆指改革變幻時
    原標題:【FOCUS】蘋果造車風起了,恆指改革變幻時   風起了,變幻時。繼iPhone、iPad後,下一個會不會是iCar?
  • 蘋果造車,動了誰的奶酪?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5日電 (付玉梅)蘋果造車的動態讓一些人坐不住了。近日,大眾汽車CEO發文評價稱,蘋果對大眾帶來的挑戰要高於傳統競品豐田,而特斯拉CEO則公開質疑蘋果的電池技術。爭議之下的蘋果造車,面臨著哪些問題?又會動了誰的奶酪?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蘋果造車登上熱搜榜在新能源造車領域,大家都想成為第二個特斯拉。但正如庫克所說的,「純電動汽車不過是大型電子產品而已」,如今,「起了早卻趕晚集」的蘋果似乎並不想放棄在造車這件事上的野心。挖角、換帥如何能夠減少競爭對手的威脅?庫克的解決方式是正面硬剛——挖角。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 曾表示,不少特斯拉員工跳槽至蘋果。
  • 如果蘋果當時抄底收購,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會怎麼樣?
    2018年這次破產危機,馬斯克靠自己和團隊硬扛過去了。殺不死你的,將使你更強大。2020年6月,特斯拉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12月21日,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被正式納入標普500指數,成為最有價值的成份股之一。真的「汽車界的蘋果」要來了再回到文章開頭,馬斯克發這條推特的背景是,「蘋果造車」有了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