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戰爭讓許多國家的平民百姓生活在戰亂之中,這些百姓飽受戰爭的苦難流離失所,一個國家能否保證自己國民的安全,除了經濟實力強勁以外,更多的還需要擁有屬於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建國初期,我國的無論是從綜合實力,還是軍事實力方面,都處於落後的狀態,。
尤其是建國初期,超級大國針對我國沒有核武器,多次用核武器威脅我國,制約我國的發展,也是從那時起,我國便開始奮發圖強,努力研究核武器,以保障自己國家的安全不再受到外國的威脅。
讓100位國家聯名抵制的武器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經濟發展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不僅如此,在經濟得到提升的過程中,我國每年對軍事的投入也在逐年的增長,在國家大力發展之下,我國的軍事實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從製造出第1顆原子彈開始,到如今步入軍事強國,我國僅僅只用了數10年的時間,這背後除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以外,更多的還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努力。
在這諸多的先進武器當中,有一種武器令世界各個國家都十分的恐懼,其中100多個國家就曾經聯名要求銷毀這類武器,中國卻在最後時刻選擇拒絕籤字,這個武器便是集束炸彈,這是一種填充的爆炸性武器,這種武器爆炸的威力是帶有強大的衝擊力的,這種強大的衝擊力,會給周邊的人和動物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炸彈在世界範圍內有很多種類,為何偏偏只有極速炸彈能令這些國家恐懼,這是因為集束炸彈還有另一個別稱叫做子母炸彈,每一顆集束炸彈當中都裝有了諸多的小炸彈,只要引爆其中的一顆,就會使得全部的炸彈同時爆炸,由於數量眾多,它的殺傷力也就十分的大,同時範圍變廣讓這種武器對群體目標攻擊效果更加的顯著,尤其是對地面的坦克部隊和諸多軍用設施效果更是極佳。
集束炸彈的巨大殺傷力
這樣的致命性武器也讓很多國家十分的擔憂,這種武器大範圍製造的話,在未來發生戰鬥之時所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集束炸彈當中又分為捆綁式和彈箱式兩種,捆綁式炸彈,正如其表面意思,一般就是將諸多小炸彈捆綁在一起有序的排列,彈箱式也可以從表面意思理解,將諸多的炸彈放置在一個彈箱內,每次投放的數量可達數百枚,由此可見其威力之大。
炸彈爆炸後,除了衝擊波以外,還伴隨著炸彈內的諸多碎片,集束炸彈爆炸以後,大量的碎片也會隨著衝擊波向周圍散開,這就給武器周邊的人或者動物,造成了二次傷害,其活下來的機率便更加的微乎其微,同時集束炸彈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這個缺點對於投放點確實一個災難,集束炸彈每次投放之後彈箱內的炸彈會有30%左右的炸彈無法正常爆炸,因此在其落入地下之後,便會被埋入土壤,成為一個安全隱患。
這樣大範圍的殺氣,我國在1980年開始就已經開始研發了之類的集束炸彈,同時在研發的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與其他國家研究武器的目的不同,我國研究出的武器。根本原因是為了保證自家的國土安全,正如同我國研究核武器之時,正是因為西方國家不斷使用核武器威脅我國制約我國的發展,無奈之下我國選擇研製核武器進行自保,以消除西方國家的核武器威脅,集束炸彈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國拒絕籤字的原因
雖然我國在集束炸彈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卻從未使用過一次集束炸彈,更多的只是向外界表明中國有研製出集束炸彈的能力,但卻不會因為能研製出集束炸彈而對他國造成破壞,只是即便如此,由於集束炸彈威力過大,尤其是針對群體攻擊,因此在國際上對於集束炸彈也提出了許多的制約,聯合國還曾經專門制定了兩個公約,禁止且制約各個國家對集束炸彈的使用。
只要能夠促進和平,國際上的任何一件事,我國都是樂意效勞且在積極推動,只是原本這項有利於和平的公約,我國卻一反常態,在這項公約上簽字,甚至是拒絕籤字,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在這個條約當中,美國和俄羅斯並沒有籤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我國籤訂了這樣的公約,表示我國將不能再繼續使用並且研究集束炸彈,倘若真是如此,那時的我國只能成為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數十年前的核武器威脅,至今依舊曆歷在目,為了歷史不再重演,也為了可以制約這兩位大國以武器威脅我國,最終我國也選擇了拒絕籤署這項公約。和平本身就是諸多國家共同努力的一件事情,如果任何一個國家就可以可以推動世界和平的發展,恰恰說明這個世界的諸多規則出現了一些問題,武器雖然威力很高,不過如果只是將其作為一種自保的手段,不將其作為武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物盡其用,不會被人們所抵制。
這100個國家之之所以會聯名抵制,正是因為在當下的環境當中,世界各國都充滿了不穩定的因素,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國度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再一次經歷戰爭,倘若有超級大國的加入,讓這些武器流入戰場當中,無論是對於敵方還是友方都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很多國家在看到中國沒有籤字的時候,對於我國進行了惡意的抨擊,對於同樣未籤約未籤的美國和俄羅斯,他們則緘口不言選擇性無視,直接將所有的槍口對準了中國,這樣無疑是錯誤的也是毫無依據的。
願世界和平,不再發生戰爭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易經》
戰爭無論是對於國家還是對於百姓而言,我國曾是一個飽受戰爭磨難的國家,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曾經經歷過8年的抗戰,讓我國真正的意識到了和平的重要性,當戰爭來臨之時,百姓流離失所,人們無地可種,生活一片悽涼之時,此時才想到和平下的諸多美好。
提高自己的實力,並不一定是要恃強凌弱,欺負他國,面對別的國家的核武器威脅,我國決定自己研發武器,當看到世界上還有諸多國家沒有核武器之時,我國率先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打擊,一直到現在,做出這個承諾的有且只有中國,這些無一不在說明中國為了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嚮往和平的國度,即便是當時間過了5000年之後,這一傳統依舊沒有改變,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之下,人類社會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認知也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珍惜和平,遠離戰爭,願這個世界可以永遠和平下去,再無戰爭。
引用:《易經》《論語》《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