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慶雲宮》兩場演出完美收官

2021-02-14 成都市川劇院

6月4日下午,錦江劇場,川劇《慶雲宮》兩場演出圓滿結束。本場演出依然受到了戲迷們的熱情歡迎,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川劇中青年演員培訓班」全體學員還親臨現場觀摩學習。眾多戲迷紛紛稱讚該劇「過癮,好看。」一位戲迷在微信上留言:「出乎意料地好看!」;還有一位戲迷留言:「首先祝賀演出成功!馬麗老師的演技可圈可點,演出中隨著劇情的發展,她把郗徽的愛恨情仇,內心的微妙變化演繹得栩栩如生,她的搭擋們也相當不錯,配合默契,當然飾金、苗二妃的兩位小姑娘稍顯稚嫩,也說明她們的演技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總之看了昨天的演出還是很過癮的。另外貴團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推出了《目連之母》《雙天官》和《慶雲宮》,蔡院長講今年還將推出《焚香記》和《太后改嫁》兩齣大戲,辛苦你們了!讓我們廣大戲迷朋友不僅飽了眼福,同時也說明貴團真是振興川劇的排頭兵!感謝你們!」

6月4日的演出結束後,我院在川劇博物館還舉行了川劇《慶雲宮》專家研討會,聽取專家們的意見,以便對該劇進行更細緻的打磨和提升。

下半年,我院還將陸續推出由著名劇作家魏明倫編劇,著名導演任庭芳導演,我院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陳巧茹、王超等主演的《好女人、壞女人》,以及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藍光臨親授我院優秀青年演員陳作全的《焚香記》,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曉艇親授優秀青年演員薛川的《太后改嫁》等,希望戲迷朋友們多多關注。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川劇中青年演員培訓班」學員觀摩學習

我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蔡少波致辭

演出精彩劇照

熱情的觀眾

現場演奏樂隊

演出結束觀眾鼓掌叫好

劇組成員合影

演出結束後召開川劇《慶雲宮》專家研討會

關聯閱讀:

川劇《慶雲宮》首場演出圓滿成功

川劇《慶雲宮》今日隆重上演 精美定妝照、節目單先睹為快

領銜主演馬麗:川劇《慶雲宮》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使之成為具有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無愧於時代的作品

唱腔設計、配器、指揮周玉:川劇《慶雲宮》加入崑腔的演唱形式和傳統的高腔融為一體,對整個戲的音樂劇情人物都起到很好的幫助和提升!

導演劉芸:川劇《慶雲宮》以小見大,以虛實相結合的戲劇手段來揭示劇中各種人物的特殊性格

改編吳澤地:川劇《慶雲宮》以繼承川劇傳統精髓為宗旨,既是傳統的,又是時尚的

川劇《慶雲宮》定妝照拍攝花絮

川劇《慶雲宮》開始售票啦!

我院啟動傳統經典劇目《慶雲宮》 預計5月下旬與觀眾見面

相關焦點

  • 川劇《慶雲宮》首場演出圓滿成功
    今天演出的是由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劉芸老師,傳授給我院國家一級演員馬麗的《慶雲宮》。康勇的《雙天官》已演出,接下來還有藍光臨親授陳作全《焚香記》,曉艇親授薛川《太后改嫁》,都將陸續在錦江劇場演出。6月2日剛剛召開了紀念中共四川省委發出振興川劇號召35周年座談會。川劇的振興要靠每個劇團,每個觀眾,以及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川劇才有真正振興的那一天。
  • 川劇《慶雲宮》│眾家紛紜,齊說《慶雲》
    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傳承演出的傳統川劇《慶雲宮》,6月3日、4日下午在錦江劇場連演兩場,觀眾踴躍、獲贊無數。 「坐著坐著我生殺氣」、「王愛你愛你真愛你」的傳統唱段在「別宮出徵」一場中原汁原味傳承,扮演郗氏的馬麗字正腔圓、吐字亮調,收穫滿臺彩聲。
  • 【演出紀實】川劇亮相臺北,驚豔寶島觀眾
    兩場演出結束後,主演們都來到了前廳與觀眾互動,收穫了一路的掌聲與叫好聲。一位年逾古稀的四川老鄉用四川話對我們說:「一聽到有川劇到臺灣演出,馬上買了票,就是為了能聽聽家鄉話,看看家鄉戲,今天的戲真的很棒,在臺灣能看到地道的川劇,讓我很感動。」
  • 上遊觀劇 | 名家操刀的《天衣無縫》:川劇能演出了諜戰味,影視劇...
    上遊觀劇NO.57紅色諜戰戲《天衣無縫》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演出重慶國泰中心11月1日演出正在重慶舞臺持續上演的「2020年成渝兩地川劇藝術交流演出」,1日晚迎來了主城區的最後一場——紅色諜戰川劇《天衣無縫》。
  • 「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演出活動圓滿結束,為川劇瘋狂打Call點讚
    由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委、北京豐臺區委區政府承辦的以「中國夢·中華魂·戲曲情」為主題的「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於10月6日完美謝幕應組委會邀請,四川省川劇院派出優秀的中青年演員組成演出小分隊,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赴北京參加「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之「地方園地方戲」活動,前後歷經10天,於10月6日圓滿地完成了21場川劇傳統折子戲演出。
  • 《彩樓記》《柳蔭記》……元旦三天,重慶川劇院6場演出陪你過節
    24日,重慶市川劇院公布的元旦排期顯示,2021年1月1日-3日,該院將在位於人和的川劇藝術中心和渝中區的金湯街劇場帶來6場演出,陪伴廣大市民朋友歡度佳節。 徐超周露演出青春版《柳蔭記》(資料圖) 這六場演出包括:川劇藝術中心演出的大幕戲《彩樓記》(1月1日)、青春版《柳蔭記》(1月2日)和川劇喜劇專場
  • 慶雲宮內部實拍照片
    網友爆料:今天去了慶雲的慶雲宮,很好,很大,德山下有個黑洞,可以穿越著玩,很好。
  • 千年傳奇、百年傳承——川劇《白蛇傳》的前世今生
    又是一季四月天,海峽兩岸戲曲會,2019年4月6日、7日,臺北市士林區「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四川省川劇院傳統經典《白蛇傳》將亮相「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這是繼上世紀九十年代川劇《白蛇傳》兩度赴臺交流演出之後,川劇《白蛇傳》在新世紀的又一次臺北行。一個千年傳奇故事,一臺百年傳承劇目,兩岸同源文化,三度交流演出。川劇《白蛇傳》,一座連接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的橋梁。
  • 【雲賞川劇】四川省川劇院傳承精品劇目《變臉》,攜手央視頻聚有戲雲賞看經典
    今年,恰逢四川省川劇院建院60周年,魏明倫先生從藝70周年,四川省川劇院復排川劇《變臉》,對經典傳承與致敬,極具意義。劇院特別邀請第一任水上漂飾演者、川劇表演藝術家任庭芳擔任復排導演,會同劇院川劇導演毛庭齊共同完成復排工作,組建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組成的演出陣容。
  • 川劇「變臉」的歷史真相
    在實踐過程中,揭紙常有差錯,不能得心應手,後來有次突然從「拉洋片」中得到啟發,於是設計扯線,將線頭一扯,便揭開一層臉譜,他獲得了成功:借一絲拉線之助力,收瞬息萬變之功效。  扯線變臉,由於具有新、奇、快、爽的特點,近年來在晚會上、在節日廣場、在娛樂圈裡大行其道,蔚然成風,在廣場藝術演出中,甚至出現了多人同時變臉;省外一些劇種,甚至連木偶也大演變臉節目。
  • 川劇,「出圈」!
    同樣吸引人的還有川劇藝術博物館,將增加互動化妝的體驗項目,會把川劇角色的化妝過程拆解為 27 個步驟,遊客可以自己動手,在化妝過程中增加對川劇的了解。此外,還有 1000 多個川劇視聽項目可供遊人體驗。為了滿足川劇票友的需求,川劇藝術中心還將設置互動小劇場。票友們既可以在臺下喝茶交流,也可以登臺演出。
  • 內江市川劇團簡介
    1973年仍更名為「內江市川劇團」。1984年內江撤地建市時,升格為市級「內江市川劇團」至今。現為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建團以來,上演劇目逾千個,創作劇目170多個,演出兩萬多場,觀眾超過千萬人次。
  • 自貢川劇《還我河山》亮相首屆四川藝術節
    演出結束後,有關領導與演員合影24日晚7時30分,市大型原創現代川劇《還我河山》作為首場演出,正式拉開展演序幕。開幕儀式結束後,我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明仁,省文化廳副廳長竇維平、向華全,省文化廳機關黨委書記嚴颯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敏以及一些老幹部、川劇界專家、學者和千餘名觀眾,共同觀看了演出。當晚,錦城藝術宮座無虛席,觀眾爆棚。當大幕拉開,從自貢鹽商王天祥在重慶朝天門碼頭遭遇日本飛機轟炸開始,現場觀眾就完全沉浸在跌宕起伏、連環相扣的劇情中。
  • 新版川劇《好女人·壞女人》正式登場
    中新網成都4月5日電(嶽依桐)新版川劇《好女人·壞女人》4日晚在錦城藝術宮正式登場,精彩的劇情和表演獲得現場近千名觀眾好評。為更完美地呈現出這部作品,5日上午,成都市川劇院召開了專家座談會。
  • 四川省川劇院60周年,生日快樂!
    1月,川劇集錦赴美國底特律,在小凱撒球館舉行的NBA常規賽底特律活塞隊與達拉斯獨行俠隊的中場休息時間,進行了川劇表演。4月,川劇《白蛇傳》以及由《包公賠情》《老背少》《殺狗驚妻》《情探》《跪門》《六月雪》組成的「經典摺子專場」赴臺灣參加「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
  • 訃告|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王世澤先生仙逝
    王世澤繼承川劇前輩大師技藝,勤學苦練,博採眾長,代表作有《紅梅贈君家》、《放裴》、《摘紅梅》、《碧波紅蓮》等。對王老先生的病逝,有業內人士遺憾表示:「在川劇乃至中國戲曲舞臺上,特點濃鬱、獨樹一幟的川劇小生程式舞蹈,以及一些川劇男旦特有身段動作,從此消失,絕矣!」
  • 川劇《思凡》記錄電影亮相央視紀錄片頻道《故事中國》
    該片由荷蘭導演Frank Scheffer拍攝,攝製製作時間長達七年,記錄了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作曲家郭文景跨界合作川劇《思凡》的整個過程,生動演繹了戲曲藝術家和音樂家為把傳統川劇推向世界舞臺,將交響樂與川劇完美融合的創作過程。
  • 他和他的終身情人天上相會了︱紀念川劇表演藝術家王世澤老師
    下面請大家欣賞2003年,王世澤老師64歲時,與多位老藝術家合作演出的川劇傳統大幕戲《御河橋》中的「議婚」和「三趕」兩場。 「議婚」一場演的是,宣府公子宣登鰲往柯府拜壽,與柯府千金柯寶珠一見鍾情,回家後撒嬌耍賴,央求父母邀媒向柯府提親。這場戲裡,王世澤老師的表演,生活氣息十分濃鬱,且充分展示了川劇文小生獨具特色的「瓜」、「嗲」二氣。
  • 川劇《思凡》記錄電影亮相央視紀錄片頻道《故事中國》
    該片由荷蘭導演Frank Scheffer拍攝,攝製製作時間長達七年,記錄了川劇表演藝術家沈鐵梅與作曲家郭文景跨界合作川劇《思凡》的整個過程,生動演繹了戲曲藝術家和音樂家為把傳統川劇推向世界舞臺,將交響樂與川劇完美融合的創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