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式當選,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美國國策大幅左轉不可避免

2021-01-09 騰訊網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這是自2011年以來,民主黨再一次掌控總統、參議員和眾議院,手握行政、立法大權。專家預測,美國內外政策大幅度左轉將不可避免。

由此看來,從2016年開始的、以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為標誌的歐美右轉風潮戛然而止。

如果把眼光放得長遠些,可以看出,近一百年來,歐美政治鬥爭的總體趨勢,是左派呈現攻勢,步步緊逼,右派全面防守,步步後退。到了這次美國大選,則被左右雙方都稱為「決死一戰」、「最後的鬥爭」。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

一、左派在二十世紀發動的三大進攻

在現代西方國家,政治通常被分為左派或右派。這齣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議會中坐在左側的,支持大眾政治運動和改變傳統社會秩序,創造平等的財富和基本權利分配的人,稱為「左派」;在議會匯總坐在右側,重視自由、重視秩序的人稱為「右派」。

當今世界格局的基礎,早在二戰時就定了下來。二戰的勝利,本身就是左派的勝利。二戰以降,歐美洲各國處在左派不斷發動攻勢,企圖一勞永逸地消滅或轉化右派勢力的過程。

德國、法國,左派政黨長期執政,法國戴高樂就是左派分子,北歐三國奉行社會主義,社民黨連續執政六七十年。孤懸海外的英國,也逃不過左派當道的命運。

二戰後數十年,美國總的說來是白左民主黨的天下。

五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六七十年代的反戰運動……街頭騷亂……火燒底特律……槍殺白人警察……嬉皮士運動……「要做愛要吸毒不要打仗」……胡士託音樂節……赴河內為北越勞軍唾罵美軍戰俘的簡·芳達……以反美為時尚的文化界影視圈……直到八十年代,左派的洶湧澎湃才總算消停了下來:那時終於出了個真正的右派總統隆納·雷根。

要而言之,左派在二十世紀發動了三次大進攻。

第一次是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為歐美政經、文化、學術等精英領域奠定了左傾格調;第二次是六七十年代,反戰嬉皮士之流;第三次是柯林頓和歐巴馬,尤以第三次對右派傷害為甚。

歐巴馬將穆斯林極端主義和伊斯蘭教法引入美國,而歐洲諸國也幾成歐羅巴斯坦。對於左派而言,這只不過是它們一兩百年來連綿不絕攻勢中的一環。對於右派而言,這卻有可能是最後一搏。因為五十年代民權運動增加黑人選票、六七十年代大量吸納拉美人口,雖然衝擊了共和黨,但畢竟不是宗教信仰的敵人,而信奉伊斯蘭教法的穆斯林們大批羼入,卻是真正致命的。

這次美國大選,證明了左派這種手法具有釜底抽薪的殺傷力,對右派是一劍封喉。

二、另一波左派浪潮——歐洲一體化

與此同時,另一波左派浪潮——歐洲一體化亦開始泛濫。

歐洲一體化的第一個推手是美國的民主黨,接棒的是法國、德國這兩個左派政黨執政的國家。以法德為「發動機」的歐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左派組織,其理念是先將歐洲一體化,再進而將全球推向一體化,逐步實現全球主義的的超級烏託邦理念。歐盟的理論推手當數法蘭克福學派和其它「西馬學派」,如哈貝馬斯、安東尼·吉登斯等人。

柯林頓上任,歐洲左派聞歌起舞,鬆散的歐共體也迅即籤約生效變成了強有力的歐盟,歐洲貨幣管理局、歐洲央行宣告成立。

柯林頓對西方自由陣營的衝擊,很多地方都超越了其民主黨先輩。除了國內經濟上一反前任裡根總統的減稅政策,重回大政府、高福利、高稅收的老路之外,還極力推動「文化多元主義」。

所謂文化多元,就是宗教平等、道德多元、價值多元,延續六十年代新左派對以基督教文明為核心的「美國信條」的大顛覆,同樣也是支持女權,支持伊斯蘭教法的政治正確。後來的歐巴馬不過是沿著柯林頓開闢的道路奮力前行罷了。

柯林頓還做了一件幾乎將美國影響巨大的事,就是「國際產業轉移」。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估計,僅1999年至2011年間,受海外商品的競爭影響,美國損失了大約240萬個工作崗位,尤其是製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城鎮地區受到的衝擊最大,鐵鏽州也由此形成。

所以,這是川普上臺後,堅決反對全球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不斷退出各種國際組織的根本原因。

三、2016年是個劃時代的一年

這一年發生了英國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兩件大事,標誌著西方乃至全世界迎來了大右轉,可以說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其鬥爭矛頭就是舊勢力—在過去30年全球化過程中造就的權貴富豪集團。

美國是全球舊勢力的核心所在,包括美國政府(司法部、FBI、稅務局等)、美聯儲和華爾街、公立學校系統和各大學、大企業和高科技領域、文化傳媒、娛樂業等,從最初的民主黨擴大到包括共和黨建制派在內的美國權力腐敗集團。這些勢力,就是主導本次美國大選,把川普趕下臺的核心。那些依附於美國大政府生存的非法移民和難民是舊勢力的邊緣力量,則充當基層打手和炮灰,諸如安提法和「黑名貴」。

歐洲舊勢力的中堅是各國權貴和白左,加上作為支持力量的聖母小清新。歐洲政治高度精英化,權貴牢牢把持話語權,對社會的操控能力越來越強,洗腦力度空前,即使被強姦也對穆斯林難民予以理解並給予更多關愛和憐憫的聖母和中國憤青一個檔次。

四、本次美國大選的終極意義

民主制度最核心的是人口構成。

當白人佔絕大多數的時候,不可能選出黑人總統。當穆斯林佔人口大多數的時候,選出來的總統必將手按《古蘭經》向安拉起誓。

美國左派要開放邊界,用非法移民和難民稀釋固有的白人選民,用高福利收買鐵票,用國際產業轉移不斷衝擊美國經濟,用「政治正確」摧毀基督教價值觀。事實證明這一套很有效果。

在民主黨長期開放邊界、鼓勵非法移民投票的政策之下,美國人口比例轉變的臨界點即將到來。

這就是為什麼川普一直限制非法移民,要求在邊境築牆的原因。

只有川普繼續當選,右派才有希望維持住目前的人口比例,才有可能保衛美國固有的宗教、文化和價值觀。如果川普下臺,民主黨重新實施開放移民政策,不出幾年,人口結構量變到質變,以後美國就再也不能選出右派總統了。

也許有人要問了,說了這麼多,難道美國的左派不愛美國,他們就是要搞垮美國?

這與愛國不愛國無關,一切都是為了利益。頂級富豪依託是跨國公司,是超越了國家的超級巨無霸組織。他們不在乎個別國家的興衰,因為他們可以實現全球資源配置,世界越動蕩,對他們越有利。少數精英通過高科技手段,利用大數據,控制底層民眾和各種資源,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國家,在這裡反倒成了一個阻礙。

以2021年為起點,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們將看到美國逐漸走向衰敗。

這就是本次美國大選的終極意義。

公眾號:夜讀社

相關焦點

  • 美國會確認拜登當選,川普無奈同意交權!
    在川普支持者發動的暴亂被控制之後,美國國會繼續被迫中斷的會議,且於今晨正式確認美國大選的結果,宣布拜登(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而與此同時,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同意平和地交接權力。
  • 民主黨料將控制美國國會:更多刺激計劃呼之欲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民主黨料將控制美國國會: 美股或延續牛市 更多刺激計劃呼之欲出分析師們認為,民主黨今年在稅收問題上可能會更加謹慎,或將取決於疫情的走勢。美國東部時間1月7日,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確認,拜登贏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
  • 時間線|從抗議者暴力闖入到確認拜登當選:美國國會驚魂一日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進行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認證工作,最終確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和哈裡斯當選下一屆總統和副總統。通常而言,這一流程僅是形式,卻因共和黨人的反對以及川普支持者暴力闖入國會大廈,而拖延了15個小時之久。
  • 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川譜承諾和平移交權力
    來源:楓葉君評毫無懸念,一切按部就班,1月7日舉行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確認拜登當選美國下任總統,哈裡斯任副總統,也是下任參議院議長。美國國會2021年1月7日凌晨正式確認了美國大選的結果,宣布拜登(Joe Biden)當選美國總統。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同意和平交接權力。
  • 美國「變天」!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參眾兩院控制權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多家美國媒體確認,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最後兩個席位的改選中,民主黨的候選人戰勝了共和黨一方,拿下了這兩個重要的席位。 這也就意味著,繼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拜登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贏得了大選,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了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徹底將在過去4年裡被打上深深的川普烙印的美國政治「翻了天」。
  • 白宮、參眾兩院全部拿下,拜登就「高枕無憂」了?
    但由於當選副總統、來自民主黨的卡瑪拉·哈裡斯將同時身兼參議院議長一職,她將在參議院表決平票時充當打破僵局的人,因此可以說民主黨將以51:50的微弱優勢控制參議院。在參議院之前,美國眾議院的選舉結果已經明朗。據美聯社報導,在眾議院改選中,民主黨人已拿下222個席位,共和黨人拿下211個席位,民主黨控制了眾議院。現年80歲的南希·佩洛西已確認繼續出任眾議院議長。
  • 美國發生大規模暴亂,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拜登當選認證...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川普支持者與警方在國會山附近發生衝突。隨後大廈被封鎖,拜登當選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止。多個盟國領導人表態,民主選舉的結果必須得到尊重。在講話活動之後,川普的支持者們在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大規模的支持川普和反對拜登當選的示威遊行活動。在國會山附近,示威者試圖衝過金屬圍欄,並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被迫使用了防狼噴霧、噴水槍等以用來驅散示威人群。
  • 普京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俄羅斯衛星網剛剛消息稱,克宮表示,俄總統普京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克裡姆林宮在一份聲明中說,普京祝賀了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報導稱,普京還表示,兩國之間「基於相互尊重的合作」不僅符合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也符合整個世界的利益。
  • 美國大選6000萬人已投票:拜登大幅領先,民主黨斬獲對手近兩倍票數!
    (民主黨斬獲選票數接近共和黨兩倍) 總體而言,民主黨人在早期投票中大幅佔優,獲得的選票是共和黨的近兩倍。與2016年比,年輕人參與投票的興趣大幅上升。
  • 【環球市場】美國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 比特幣飆漲突破3.6...
    民主黨「一統兩院」,道指創新高納指下挫;2. 美國騷亂已基本平息,國會將重啟拜登當選認證程序;3. 美聯儲會議紀要:承諾繼續放水,縮減購債前會充分打招呼;4. 紐交所繼續推進三家中國電信企業摘牌計劃。 全球股市
  • 正式確認!拜登!
    正式確認!拜登!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正式選出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 拜登可能當選美國總統?年齡大是硬傷,川普信心滿滿
    參加總統選舉,獲得民主黨的提名,意味著拜登有當選美國總統的機會,但不代表拜登100%會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 別看拜登現在支持率這麼高,事實上是因為民主黨沒人,2016年的時候,老太太希拉蕊支持率也很高,但是支持率高又如何?贏了普選又如何?最後不也沒當選美國第一任女總統嗎?所以呀,在民主黨沒人的情況下,只能讓拜登這個老頭上,但是不能對他的期望過高。
  • 拜登如何面對選後「撕裂」的美國
    美國首都華盛頓6日下午發生美國政治史上罕見一幕。大批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正在舉行的認證大選結果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被迫中斷,世界再次目睹美國政治亂象。  鬧劇暴露了美國社會哪些深層問題?拜登又將如何面對這樣一個撕裂的美國?我們請專家為您深入分析。
  • 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文: 任澤平 華炎雪 範城愷 梁穎 李曉桐美國大選,拜登已鎖定勝局。拜登的當選,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響。拜登當選後的美國經濟有望加快恢復,但深層次社會問題難以解決。短期看,拜登上任後會加大防疫政策力度和支持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美國經濟有望恢復。但美國政府體系的系統性缺陷、聯邦政府與各州工作脫節、過度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等,均使政府防疫工作效果打折。行業方面,拜登當選或意味著基建、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將更好發展。
  • 拜登當選,面臨著三大歷史挑戰,看看日本新聞媒體是怎樣報導的吧
    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執政黨和在野黨幾乎勢均力敵,在州議會方面依然是共和黨更加強勢。拜登現在不僅肩負著世界領導人中最繁重的責任,還面臨著自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後最困難的挑戰。但要處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拜登恐怕是最合適的人選。如果能在實驗室裡創造出理想的總統,那麼應該是與拜登具備同等資質的人物。
  • 拜登正式獲民主黨總統提名,柯林頓力挺:我們找了個能幹活的
    記者 | 田思奇在競選總統的道路上走了30多年後,77歲的喬·拜登終於獲得直接向白宮發起衝擊的機會。當地時間周二(8月18日)晚上,在新冠疫情期間舉行的線上全國代表大會中,美國民主黨人正式提名前副總統拜登為總統候選人。
  • 「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個災難」
    8日,蔡英文在推特上發文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蔡英文耍了個小聰明,她先是轉發今年1月拜登祝賀她連任的推文,然後稱:「現在輪到我向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裡斯表示祝賀了。」隨後,民進黨「高層人士」向媒體炫耀,蔡英文「巧妙」用這種方式祝賀拜登當選,「這樣的互動方式,無疑讓國民黨和部分媒體大力操作的『押寶說』不攻自破,也證明蔡政府跟美國跨黨派的交流與互動都相當密切」。
  • 押寶失敗,蔡英文迅速「裝熟」,祝賀拜登當選總統
    押寶失敗,蔡英文迅速「裝熟」,祝賀拜登當選總統儘管川普目前仍未承認自己競選失敗,但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已經發文表示,拜登已經獲得270張選舉人票,並祝賀拜登當選。令人沒想到的是,之前一直押寶川普的蔡英文也在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祝賀。
  • 拜登成為「當選總統」,美國媒體說的算「官宣」嗎?
    真正的「官宣」結果還得等到明年1月6日,由國會正式宣布。當地時間11月7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根據選舉規則,在全國538張選舉人票中率先獲得270張票的候選人獲勝,如果最終結果確認有效,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第59屆總統。預測選情數據公布後,拜登和他的搭檔哈裡斯便迅速將推特認證修改為「美國當選總統」和「美國當選副總統」。
  • 即將78歲的拜登,或將成美國年齡最大的當選總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多家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7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率先贏得270張選舉人票,不出意外將成為美國新一任總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媒體當天宣布拜登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累計選舉人票達到279張。福克斯新聞則宣布拜登還拿下亞利桑那州,因此其累計選舉人票達到29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