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專業最早產生於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後,教育學專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各類教育學著作也紛紛湧現,目前,西方國家已擁有比較成熟的教學理論和經驗,然而由於社會歷史發展的不同,各個國家教育學專業課程設置具有不同的特色。
2014年QS世界大學教育學專業排行榜中,前五位依次是倫敦大學、墨爾本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筆者在此僅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專業課程設置為例,分析一下國外教育學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其中,通識課程主要關於人文科學、自然科學、人類和社會學等,這部分課程佔總課程的50%以上。
專業課程則佔30%左右,主要分為三類,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和選修課程,其中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又統稱為教育學專業理論課程,這部分課程主要是傳授學生教育學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選修課程則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來選擇自己喜歡或擅長的專業方向,比如教學課程是為培養教學實踐人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是為培養教育科研人員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實踐課程約佔20%,主要包括中學教學實習討論、小學教學實習討論、本科生研討會等。
與國外相比,我國教育學專業起步相對較晚,發展也相對緩慢,因此教育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還不太完善,目前,我國教育學專業發展相對較成熟的學校當屬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其中東北師範大學的教育學專業課程體系已相當成熟,主要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生涯規劃課程。通識課程涵蓋通修課程和通選課程,通修課程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健康與體育、國防教育、高等數學、信息技術等,通選課程指人文、社會、自然、藝術類課程,這部分課程佔總課程的26%,通識課程的開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還能加強對人文社會的了解,以服務於教育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其最具特色的是生涯規劃課,這部分課程與實踐課程不同,主要包括各科教學法和教學技能,佔據著總課程的10%左右。通過國內外的教育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對比研究發現,國外高校更加重視通識課程的學習,而且給予學生更大的課程選擇空間,而國內則更加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並且專業課程是既定課程,缺乏靈活性,此外國內實踐課程則切實根據我國國情需要來設置,開設了大量的與教學法和教學技能相關的課程,以期培養更多高質量的教學實踐和教育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