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匠人走街串巷彈棉花12年 現盤下門面堅守老行當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女匠人走街串巷彈棉花12年 現盤下門面堅守老行當
2014-12-30 08:07:34來源:長沙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本報訊(記者 王斌 實習生 顏夢婷)「有一天我經過一家古老的棉被店,那裡面傳出一種聲音,聽起來多親切……」這是一首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歌曲講的是一位彈棉花匠人。今天,這樣的匠人已是「古董」了。在長沙市區,記者尋訪到了一位彈棉花匠人易思瓊。這位四川婦女追隨丈夫到湖南,從事棉花加工業23年。丈夫身故後,她仍帶著兒子堅守老行當,棉被加工質量好、收費平,街坊四鄰都誇讚他們的好手藝。

  10斤老棉被60元可翻新

  記者昨日走進開福區東風路歐波港灣對面的工商巷,易思瓊正在門面內壓磨棉花。今年45歲的易思瓊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滄桑。只見她拿著磨盤不停地壓著翻新後的棉被,兩旁的老棉被和正待加工的棉花堆得老高。

  居民劉建湘送來一床2米寬的10斤老棉被。易思瓊稱重後報價:「65元。」「便宜點羅,60元。」「那行,你放這吧,後天取被子哈。」易思瓊爽快答道。周邊的門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要找棉花加工匠很難,走街串巷的匠人絕了跡,棉花加工店方圓幾裡也就這一家,開福區上大壠下大壠到王家壠這一帶居民要彈棉花都找易思瓊。她收費便宜,脾氣好,從來不與顧客吵嘴。

  曾經走街串巷彈棉花12年

  1991年,二十出頭的新嫁娘易思瓊跟隨丈夫離開四川廣安老家,來到湖南走街串巷彈棉花。「那時候,一床10斤重的被子也就5元加工費。」易思瓊回憶說,她和丈夫背著彈弓、磨盤、錘子等十幾斤重的裝備,跑遍了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嶽陽等十來個地市。走街串巷吆喝「彈棉花啵」,一接到生意就當場開工,不分晝夜把棉被趕製出來。那時的日子很辛苦也很甜蜜。在四處奔波中,他們收穫了愛的結晶——兒子。

  「當年我背著娃到處跑,不少東家都心疼我,幫我帶娃,帶東西給孩子吃。」易思瓊笑著說,「一次,我們給懷化一位東家彈被子也就三四十元錢,他另外給我娃打了40元紅包。走南闖北這麼多年,惡人好人都碰到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黃土嶺,他們正給一戶居民彈被子,馬路對面一位門店老闆一邊罵他們汙染空氣,一邊跑過來拿打火機把棉花點燃,燒光了所有棉花。東家的三個女兒聞訊後與那位門店老闆講理,幫她和丈夫討回了公道。

  妻承夫業把手藝傳下去

  2003年,易思瓊與丈夫盤下現在的店面,終於安定下來。「以前是用彈弓彈,不停地用手指撥動一米多長的弓弦把棉花彈起,確實汙染空氣,好在是戶外。」易思瓊介紹,現在是機器彈,舊棉被這頭進去,那頭出來的就是翻新了的棉花,彈再多被子,店裡空氣也不差。而且壓磨、上線也是用機器。檢查到機子壓得不太均稱,她才會再用磨盤手工磨,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日子漸漸好了起來。特別是前幾年,來彈被子的人較多,最高時月進帳一萬元。今年8月,易思瓊的丈夫因勞累和疾病,在47歲的年紀就撒手而去。說到這裡,她眼裡泛起了淚光。

  生活還得繼續。易思瓊在辦完喪事後,重新開門營業,還支持兒子在天心區迎新路迎新安置小區開了一家分店。「但現在生意越來越差,有時一個月只能進帳兩千元。很多人家裡都買了蠶絲被、天絲被,有真絲的也有化纖的,反正都不用再彈了。」易思瓊說,她只讀到小學二年級,也沒有別的謀生技能,只要街坊們有需要,她就會堅持把店面開下去。

相關焦點

  • 消失的老行當:彈棉花
    消失的老行當:彈棉花 2020-04-12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彈棉花、老髮廊……遂平這些日漸消失的老行當你還記得多少?
    」當復古潮流像旋風一樣席捲在當代青年的生活裡不禁想倒回時光十幾二十年前有哪些景象是現在還能看到的呢很多需要等待的、需要親眼目睹的消費已經大多成為過去例如,彈棉花。在一條老街我意外地邂逅了它斑駁的外牆,一間店鋪,一個中年男子正在那裡「彈棉花」這早已被人遺忘的行當驟然出現在我面前彈棉花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手藝
  • 浙江衢州老手藝人半個世紀的堅守:彈棉花裡的匠心夢
    店內,一位老人身系大長弓、左手緊握長柄、右手握著一隻木錘頻擊在牛筋繩上彈棉花。這是彈棉花師傅汪有亮50多年堅守的日常。「彈棉花」傳統手工藝歷史悠久,元代就已有記載。彈一床棉被,需敲彈7000多下,利用彈弦的震動使棉花纖維打開,再將整床棉花作為整體進行敲彈。而後,用3000多根紗線固定棉花背面,最終經過打磨和縫製,歷經3個小時才能完成。
  • 他來松滋彈棉花,一彈就是四十多年!
    - 第一家開彈棉花店的 - 「彈~棉花羅~」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常能看見彈棉匠背著彈棉花弓子,走街串巷吆喝。以往農民每年收了棉花,都會留一小部分自用。家裡有即將出嫁的女兒會專門請彈棉匠上門彈棉被。「四鋪四蓋、八鋪八蓋」是結婚的標配!平日裡自己蓋的棉被、穿的棉衣棉褲,隔幾年也會把舊棉絮掏出來重新彈一下,使它重新變得鬆軟。
  • 「彈棉花嘞彈棉花」,富順你還知道彈棉花這門老手藝嗎?
    彈棉花啊, 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彈好了棉被, 那個姑娘要出嫁...做成一床純天然的手工棉被,必定會經歷重重考驗!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富順后街來感受一下這裡淳樸的人情味兒富順后街有這樣一家老店,據了解,他們1996年從浙江溫州永嘉縣來到富順,一幹就幹了20餘年,也許是對彈棉花有著特殊的情感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提及彈棉花,很多人肯定會很自然地想到《巧奔妙逃》那段搞笑畫面,還有令人記憶尤深的歌曲:「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當然,那樣的畫面也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了,現在生活已經看不到彈棉郎背著弓、拿著榔頭去別人家裡彈棉花了。
  • 十分上海 · 歲月特輯 | 老城廂最後的彈棉花胎店,這一床的溫暖...
    「我母親已經90歲了,這駱駝毛毯子,隔幾年就要我們幫她彈一次,20多年了,她蓋不慣其它的。」   和印象中拿著彈弓,靠弓弦上下翻飛彈棉花不同,老童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用上了機器。他介紹,手工彈棉花成本200元一條也不夠,而機器只要60元出頭,白棉花、羊毛衫、駱駝毛,都能彈成鬆軟的毯子或被胎。
  • 「彈棉花」,一種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12月14日下午,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西街的阿忠彈棉被店,一位做棉被30多年的老手工藝人唐師傅正忙著把需要翻新的棉花胎放進機器裡;一位老顧客等著取加工好的棉被。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大幅降低,這幾天,彈棉花的生意特別好。
  • 冷空氣殺到彈棉花作坊受歡迎 翻新一床棉被50元
    這兩天,彈棉花作坊受到歡迎,彈新棉被、翻新老棉被,一天總要彈上十幾條。翻新一條棉被耗時三刻鐘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山南路上找到了一家棉花加工作坊。在1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裡,放滿了用來做棉被的棉花以及市民送來翻新的棉花胎,作坊裡還放著一張木板臺子和一架彈花機,舒老闆正戴著口罩,忙著彈棉被。
  • 彈棉被的手藝 這位廈門人堅守了36年
    如今,大家購買被子,一般都會直接到超市或者在網上購買,但也有市民追捧漸成回憶的彈棉被。近日,記者來到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那裡的老手藝人林木鍛已經彈棉被36年,堅守這門送來溫暖的老手藝,要想急著蓋他打的被子,還要排隊。
  • 可可愛愛的寵物貓,卻淪為了彈棉花的小工……
    近日,有粉絲稱:網上出現了一隻貓貓打工仔,每天靠著彈棉花,來賺錢養活自己和鏟屎官…看起來,好不心酸!這隻貓叫@阿里多多醬,是一隻棉花廠的工貓,被後輩們尊為:多師傅。而且,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颳風下雨,它都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老師傅就是老師傅,這手法一看就不一般…據多師傅介紹,這種傳統的手彈棉花被,看著簡單,其實大有學問。
  • 這位「溫州好人」說,要彈一世棉花,暖千萬人家……
    溫州網訊「嘭嘭」的機器聲合著早上7時的餐點吆喝,從熱鬧的上塘沿江路傳來,一家開了14年、只有兩口子打理的彈棉老店,生意紅火到「天天是旺季」。  店內,佔據了16個平方米的彈棉機不停吞吐,老闆徐曉兵把稱好的棉胎捋平塞進捲筒裡,他的妻子則從另一頭剝下整齊鬆軟的棉花,平鋪在案板上。
  • 彈棉花技藝,半斤彈成八兩八,增加的在哪裡呢?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哎喲嘞呀嘞哎喲嘞呀嘞,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那個姑娘要出嫁,彈棉花呀彈棉花為了能養家我彈棉花喲,彈成了這一家去下一家喲
  • 李子柒彈棉花,網友:她居然會彈棉花,這個需要很大力氣啊
    #李子柒彈棉花#「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了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那個棉被姑娘要出嫁……」出嫁的姑娘倒是沒有,但我有個可愛的老人家。去年種了我們這很多年都沒人種過的棉花!種的不多,收成也不大好!剛好夠給她做床新棉絮!
  • 製作重慶火鍋底料之後,「文化頂流」李子柒今天教你「彈棉花」
    「彈棉花呀~彈棉花~ 半斤棉彈成了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那個棉被姑娘要出嫁……」傳統文化頂級流量李子柒又出新作了。20日下午,這個有趣的姑娘上傳了一段11分左右的視頻,從播種到收穫,她完整展示了從種棉花到棉被製作的整個過程。
  •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一間不到20個平方的小房間裡,彈弓、磨盤、彈花棰、牽紗篾和製作好的棉花被安置得整整齊齊,一臺彈棉花的機器安靜地坐落在後半間房子內。
  • 通過信封看歷史:上海老行當之賣豆腐花
    文/ 聞鍾集郵 楊文忠6月20日,上海郵政又推出了「上海老行當」系列郵資機宣傳戳中的「賣豆花」。第一次聽到豆花這個詞語,是在電視專題片《舌尖上的中國》。幾千年來,豆漿、豆腐受到了不同階層的人們的喜歡,也產生了多種使用方法,根據豆腐加工工序的不同,出現了嫩一些的豆腐腦,老一些的老豆腐,還有很多豆腐的衍生品,還有豆腐滷、臭豆腐等食品種類。
  • 傳統彈棉花做棉被受追捧 市民愛舊翻新
    傳統彈棉花做棉被受追捧 市民愛舊翻新 2013-12-27 10:05:17 來源:中國紡織網 把棉花彈鬆軟手工鋪棉胎、縫製棉被,以前每逢新人結婚或要入冬時,家裡的老人都會飛針走線縫製幾床大棉被
  • 棉花飛舞 彈出舊時光(圖)
    文/圖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 實習記者楊高輝 實習生餘爐嬌    用篩子一次次壓平棉花在被褥上用彩色棉線擺出福字沿棉線的針腳走向剪去多餘部分    中國江西網訊 身挎一個大木弓,腰間別著木彈鋤,後背背著木質圓盤,「蹦蹦蹦」
  • 李子柒在線彈棉花,與觀眾分享農村生活,獲粉絲大讚
    新年即將來臨,相信許多小夥伴們也在一直緊張的準備年貨,或者在外地就業的朋友也在買票急著回家,近日,被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的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李子柒,自己的公眾平臺分享自己放假期間,在老家的生活視頻,這次他分享的視頻中是她一身素衣的在自家小院子彈棉花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