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文學史上,辛夷塢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她的故事偏暗沉,一般比較「傷」,程錚和林靜之後,《浮世浮城》《蝕心者》《應許之日》,都不是輕鬆的故事。本以為讀辛夷塢,要終止於程錚和林靜了,沒想到,《我們》帶來了這麼大的驚喜。
辛夷塢用周瓚突破了程錚,用祁善突破了鄭微,祁善和周瓚,非常美好的一對。
青梅竹馬文的套路多了,難免令人產生視覺疲勞。《我們》沒有套路,大概就是無招勝有招,返璞歸真了。都說粵人擅煲湯,不知廣西人擅不擅長,但辛夷塢這本《我們》,卻是名副其實的一道老火煨出的靚湯:食材看似簡單,入口卻鮮美,甜中帶酸,微苦爽口,辣不傷喉……百般滋味,需細品方知。讀完之後,自然是口齒留香。
辛夷塢筆下的人物,從來都不是單薄的(所以吳亦凡擔得起夏木,而擔不起程錚),到周瓚和祁善,人物在思想層次上並無太大的提升,但是,辛夷塢的筆觸更加出神入化,揣摩人物心理細緻入微,刻畫人物揮灑自如,處處不經意,處處見用心。
都說小說裡的人物,總有一個是作者自身的投射,我猜在本書裡是周媽馮嘉楠,因為這樣性情剛烈、才能出色的女子,可以說是辛夷塢小說裡的標配。之所以說辛夷塢突破了自我,是因為女主祁善,被辛夷塢打造成了一個外表非常無害卻不乏吸引力,內裡強韌卻依然柔弱的形象,層次和內涵都非常豐富,與馮嘉楠的形象大相逕庭。一般功力不夠的作者,女主就是她的自我投射,而且,作者的功力越低,女主的性格越直白也越女尊(同理,當別的作者還在細細描摹男主修長的手指、薄薄的嘴唇時,辛夷塢的男主就以氣場勝出了)。
祁善在面對周瓚時,一直是弱的那一方,她一直告訴自己,喜歡周瓚是因為從小身邊大人的不斷暗示。但其實,祁善愛周瓚,是因為周瓚的容貌因為周瓚的性情因為周瓚對她的那份與眾不同(把容貌排第一,最能說明她後來選擇周子歉的原因)。而祁善的不愛周瓚,也同樣不過是自我催眠的結果,根本不是她自己以為的那樣——是免疫力。
周瓚在面對祁善時,看起來一直是強的那一方,但那只不過是在荷爾蒙上如此。周瓚是一個不幸的孩子,父親事業成功,母親強勢能幹,父母因愛情結合,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幸福富二代。最終,卻煙消雲散,什麼都沒有剩下(或許,他們終究教會了他,愛情是什麼,家庭和責任又是什麼),就像大徹大悟的賈寶玉,只不過,他終於能守著「寶姐姐」幸福地生活下去。
於是,這一對,由「他」「她」成為「我們」而令人豔羨令人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