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初賈柳樓結義名義上的二當家,實際上的大當家,徐茂公卻是第一個違背當初結義誓言的人。從小說《說唐》中對徐茂公的塑造來看,他可以說把忘恩負義和不知廉恥的行為發揮到了極致,再配合他喜歡沽名釣譽的性格特徵,活生生的被刻畫成了一個奸雄的模樣。在小說中,徐茂公對主要情節和線路的把控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無論瓦崗軍反隋時期,還是在李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大戰中,這個人都是跳得最歡,也是實際得利最大之一。在他的眼中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子即李世民,另一種是工具,也就是賈柳樓結義弟兄。
徐茂公第一次出賣弟兄就是為了逼秦瓊加入反隋義軍,共同上瓦崗寨。在反出濟南府的過程中,他故意將賈柳樓結義的帖子放在秦瓊家裡,又故意把劫牢救程咬金和尤俊達的人馬聚集在秦瓊家。如此一來,濟南節度使唐璧自然很明白秦瓊和反隋義軍的關係,秦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結義兄弟擺了一道,被迫上了瓦崗。徐茂公在反出濟南府過程中還設計坑害單雄信,其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反隋義軍的控制權。雖然單雄信被王伯當救出,可是他一計不成再施一計,以潞州二賢莊單雄信的家眷為引子,把對方調離大軍,使自己順利控制了大軍走向。
在瓦崗寨時期,徐茂公是瓦崗軍的實際軍令下達者,名義上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只是傀儡而已。從小說的人物設計來看程咬金又是個性格多變,比較活潑的人,這種人自然難以用規矩約束,更談不上什麼傀儡了。於是程咬金當了三年混世魔王以後,自動要求下臺,因為傀儡皇帝的確無趣。此時徐茂公又抬出了李密,想把它當成第二任傀儡。可惜李密始終是不甘於人下的,自然不會長期託庇於徐茂公的陰影之下的,於是他趁著徐茂公和秦瓊西徵破五關離開金墉城時掌控了大權。這也是徐茂公第一次在權力鬥爭中被人拉下馬。
徐茂公這人極度看重自己的私利,所有的行為都是圍繞自己的利益展開的。當他的利益得不到滿足後,他甚至能做出掀桌子的事情。如此一來,不但桌子上他的對手得不到好處,甚至於其它賈柳樓兄弟也一起被他坑害。因此在他被李密奪權後,他就迅速做出了反擊。他修改李密的詔令,私放李世民,形成了一石二鳥的計策。其一,以賈柳樓結義的兄弟情做道德綁架,煽動當初的結義兄弟與李密翻臉,致使瓦崗軍解體。其二,釋放李世民後與李家拉上關係,為以後的飛黃騰達做好鋪墊。
李密和王伯當被李世民殺死後,徐茂公主動跳出來投奔李世民。為了讓自己顯得更有價值,他演了一場大戲,把沽名釣譽的性格充分展現出來。他以自己和王伯當的結義之情,與李密曾經的戰友之情為契機,請求李世民允許他公開祭祀王伯當和李密,進而彰顯出他的兄弟義氣和不忘初心。這一方面是將自己塑造成忠義為先的個人形象,提高李世民對其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拉攏已經處於下野狀態的其它前瓦崗軍將領,讓自己在李世民面前有更多的籌碼,因而才也能受到重用。這一段可以說是徐茂公戲精行為的集中體現。
後來不論是在尉遲恭祭奠劉武周,還是在斬首單雄信前搞活祭都是在天下英雄面前演大戲,可以說這種連死人都不放過的行為,已經把不知廉恥四字發揮倒了極致。可惜的是單雄信已經看穿了他忘恩負義的本質,所以在法場上一點都不配合,甚至用送行酒噴了徐茂公一臉。徐茂公還真有些不要臉的唾面自乾的本事,洋洋灑灑的一番長篇大論,將自己包裝成了忠臣的典範。如果不知道之前的所作所為,在那種環境下很多人肯定會站在他的一邊。徐茂公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揚名立萬的場合。
反而是程咬金不給面子,利用勸單雄信喝酒時機指桑罵槐,表現上是主動說出了單雄信對這些結義兄弟的憤恨,贏得了單雄信對程咬金的一點惺惺相惜。而實際上大多罪名指向徐茂公,順便也把他自己、羅成和秦瓊圈了進去。而當時情況是羅成監斬,被罵做沒義氣是理所當然。秦瓊在紅桃山,能扯上關係不大。程咬金自己主動承認錯誤,兩人算是和解了。只有徐茂公一人被程咬金這招卡在半空,走也不是留也不走,丟人現眼。
其實在小說中有不少的場合程咬金都在與徐茂公唱反調。一方面是程咬金不服輸的性格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其綠林江湖人的習慣看不上只會耍陰招的徐茂公。同樣是牛鼻子老道的人設,程咬金對李靖就是退避三舍,對徐茂公是找各種機會抬槓,其根本原因就是徐茂公本身並不乾淨。瓦崗寨時期將程咬金弄成傀儡皇帝,人家自然是心有怨氣的。而在把兄弟當作工具用這種事情上,雖然秦瓊等人不說,但心裡都很明白。只是程咬金心中壓不住火,在各種場合找機會發洩出來。而這種陰謀詭計的事情雖然能夠一時間蒙蔽不少人,但回過頭來大家深思過後什麼都明白了。說白了誰也不比誰聰明多少,把事情做得太絕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徐茂公做事方法只顧私利,已經把忘恩負義和寡廉鮮恥發揮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