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鼓浪嶼,適宜什麼?

2021-01-18 騰訊網

最近搜閱舊聞,意外發現今年(2020年)國慶期間,在DT財經(第一財經旗下的數據研究型青年媒體)的報導中,廈門是差評最多的旅遊城市,鼓浪嶼是其中最讓人失望的景點No.1。

為什麼鼓浪嶼最讓人失望?這篇報導用這麼一句話做歸納:

從人山人海堪比春運現場的輪渡碼頭,到上島以後黑壓壓的人流,再到古鎮上的清一色淘寶實體店,過度開發的鼓浪嶼讓網友們深深體會到了啥叫累覺不愛。

看到這裡,相信了解鼓浪嶼的人都能揪出這句話裡的好幾個毛病來:

第一、「堪比春運現場的輪渡碼頭」,這種場景已經是6、7年前的事。從2014年開始,遊客去往鼓浪嶼白天只能從國際郵輪碼頭和海滄嵩嶼碼頭乘船,夜間才從輪渡碼頭進出。

第二、「再到古鎮上的清一色淘寶實體店」,這句話就更離譜,鼓浪嶼什麼時候變成古鎮了?還有鼓浪嶼哪來清一色淘寶實體店?

顯然,這篇報導對鼓浪嶼的評價,既用了過時的信息,又把其它景點的狀況套到鼓浪嶼頭上,實在讓鼓浪嶼很受傷。

事實上,自從2017年成為世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鼓浪嶼環境變好了,由於嚴格的上島人數管控,「黑壓壓的人流」早已不復存在。

說現在的鼓浪嶼已經恢復到2007年前那樣清幽,有「中國最美城區」之謂的狀態或許言過其實,但鼓浪嶼這幾年的旅遊品質已經獲得很大提升絕對是事實。

那為什麼網上還是有很多人對鼓浪嶼有那麼多吐槽呢?大概有兩點:

一是2012年前後幾年鼓浪嶼近乎失控的上島人數大爆發給遊客們留下了太深的負面感受,以至於網上積累了非常之多的差評。

二是自從鼓浪嶼實行嚴格的上島人數管控之後,很多來廈門旅遊的人因為沒有提前購買船票導致上不了鼓浪嶼,這部分人中有很大比率會在網上發牢騷,同樣積累了很多對鼓浪嶼的差評。

可以簡單算一算,現在鼓浪嶼每天限客5萬(包含市民),就算一年365天天天滿額,一年上得了鼓浪嶼也就1825萬人,而據官方統計,2019年到廈門旅遊的遊客已經突破1億人次,也就是說只有不到20%的人上得了鼓浪嶼。

而哪個來廈門旅遊的人,不是衝著鼓浪嶼來的?

所以如何解決鼓浪嶼嚴格限客之後,讓來廈門旅遊的遊客不會因上不了鼓浪嶼而產生不愉悅的情緒,對廈門這座旅遊城市來說是個不小的課題。

說回鼓浪嶼,現在鼓浪嶼的旅遊環境是有保證的,這種保證要歸功於「世遺」二字。正是因為成為世遺,鼓浪嶼被得以嚴格按照世遺的標準管理和保護,「國際歷史社區」與風景區之間有了清晰的界限,這個界限的量化,就是每天登島人數不能超過5萬人次。

登島人數可以量化管控,那「國際歷史社區」的內涵如何優化展現?換句話說,世遺鼓浪嶼,適宜什麼?

顯然鼓浪嶼適宜的是展現它豐富且深厚的歷史,以及作為社區所承載的居住、人文傳承,商業化則是不能被提倡,甚至應該被有序剝離的元素。

和旅遊相關的過度商業化,正是鼓浪嶼還美中不足之處,這是多年前鼓浪嶼轉變成為風景區帶來的後果之一。

現在,公租房店面的退租、收回,各種世遺管理措施的落實到位等,鼓浪嶼的商業化剝離其實一直在進行。未來如果能更精進一步,把與民生無關的商業(尤其面向遊客的海鮮餐飲類)移轉出去,則鼓浪嶼恢復成2007年前那種「中國最美城區」的願景並不難實現。

那些退租、收回的公租房店面,如果做成類似社區博物館(鼓浪嶼不愁沒有可以展示的東西)的場所,那將是「中國最美城區」的升級版。

既然是世遺,鼓浪嶼自然最適宜按「國際歷史社區」的定位展現它的美。弱化景區功能,強化社區屬性,相信會有那麼一天,鼓浪嶼這筆世界文化遺產會變成廈門可創生的文化資產,再現鼓浪嶼的「百年輝煌」並非痴人說夢。

至於遊客因上不了鼓浪嶼而對廈門這座旅遊城市有所抱怨,這需要廈門在鼓浪嶼之外開發新的王牌旅遊資源,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廈門的旅遊宣導,特別是對鼓浪嶼限客的有效且廣泛說明。

這才是廈門繼續保有最熱門旅遊城市的應有之義,而不是去打鼓浪嶼放開限客的主意。

————————End————————

相關焦點

  • 《萬裡走單騎》Sunnee楊芸晴驚喜現身,「布鞋男團」多維度探索鼓浪嶼
    由酒鬼酒獨家冠名贊助播出的中國首檔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萬裡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最新一期將於今天20:45在浙江衛視播出。
  • 第七屆福建文創獎·世遺文創大賽在廈門啟動
    東南網7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楊珊珊)15日,第七屆(2020)福建文創獎·世遺文創大賽啟動儀式暨廈門推介會在廈門龍山文創園舉行。今年的文創獎圍繞福建世界遺產,以「武夷山」「福建土樓」「中國丹霞(泰寧)」「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四個世界遺產為創作對象,徵集文化IP定製設計、文化生活美學、文化旅遊伴手禮、文化主題MV四個類別的文創作品。
  • 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鳴槍開跑 迎接曙光初耀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約29日(記者 莊楊筱)2020日出女子跑·鼓浪嶼29日在鋼琴碼頭鳴槍開跑。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在世界文化遺產賽道上,以奔跑致敬不平凡的一年,共同迎接曙光初耀。
  • 獻給世界的中國驕傲—— 酒鬼酒攜文化大師探尋中華文明,以文化使命守護中國世遺
    作為中國文化酒的代表,酒鬼酒攜手單霽翔等文化大咖,以中國12處世遺地的體驗探訪和中華文明的內核深挖雙驅的方式,站在品牌文化戰略的高度開啟了一場傳承與守護中國世遺文化的使命之旅。在《萬裡走單騎》播出之際,酒鬼酒推出一支名為《文明傳承,馥鬱中華》的短片,聯合單霽翔、馬清遠、劉擎和錢文忠這四大領域的大師級學者,以傳承之態、以建築之名、以哲學之思、以歷史之鏡,解讀「什麼是中華文明」,將《萬裡走單騎》節目的精神內核高度凝練。
  • 鼓浪嶼原住民是種什麼體驗
    鼓浪嶼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隸屬於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下轄龍頭社區、內厝澳社區,轄區禁止機動車輛通行(警消等除外)至高點為日光巖,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 世遺大會公告!
    2004 年,在我國蘇州舉辦了第 28 屆世界遺產大會,這也是世遺會首次在中國舉行。 而在世遺會當年,我國就發行了世界文化遺產紀念幣——蘇州古典園林紀念幣!所以,受到今年世遺大會的影響,武夷山紀念幣被提前安排發行。
  • 你去的可能是假的鼓浪嶼!真實的鼓浪嶼比這美出100倍……|鼓浪嶼極簡史
    (鼓浪嶼傳統民居,閩南四落大厝)當時,他們住的地方也叫李厝澳,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內厝澳啦。當然,那時候的鼓浪嶼也不叫不鼓浪嶼,而叫「圓沙洲」,明代才開始稱鼓浪嶼。為什麼會由「圓沙洲」改名鼓浪嶼?日本人佔領了鼓浪嶼,改組工部局,驅逐其他國家外籍人士,並在鼓浪嶼強制推行日語與日式教育,單一的文化形態結束了鼓浪嶼長期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階段。 在工部局期間鼓浪嶼的建設成果,構成了當前島上社區文化遺產的主體部分。這一階段,鼓浪嶼開始從由西方人主導,轉向由還鄉華僑主導的模式轉變。
  • 關於鼓浪嶼的一些上島必備
    鼓浪嶼是廈門旅遊的標誌,尤其是是2017年鼓浪嶼以完美國際社區的典範申遺之後,景區和社區的完美融合更成為了鼓浪嶼又一張金字招牌。但是鼓浪嶼的船票是初出奇的難買,即使買到了上島之後,300多條巷子更會讓你傻傻的分不清楚,大連康輝旅行社的小編就是分不清的其中之一哦!!
  • 鼓浪嶼風評變差,去的人說來次就後悔,是什麼在拖垮它的口碑?
    鼓浪嶼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應該要正確地去看待它。02鼓浪嶼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景點,首先,這裡的風景非常美,環境也非常好,去這裡可以欣賞到很多不同國家的建築,或許也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遊客過去這裡的商業化越來越重。
  • 俄羅斯音樂家演繹《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音樂節昨舉行開幕音樂會
    7月鼓浪嶼,有怒放的三角梅,更有綿綿不絕的音符流淌。  昨晚,綺麗幻想·俄羅斯卡累利阿國立愛樂交響樂團音樂會暨「2017鼓浪嶼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在鼓浪嶼音樂廳開演。音樂會正式拉開音樂節的演出序幕,更以恢宏磅礴的氣勢奏響祝賀鼓浪嶼申遺成功的歡慶樂章。  昨晚的鼓浪嶼音樂廳座無虛席,每一首曲畢,觀眾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為樂團的藝術家們喝彩。
  • 八卦樓,曾是鼓浪嶼最大的爛尾樓
    字數:1600,大約閱讀時間:3分鐘1、現在站在廈門輪渡看鼓浪嶼,最顯眼的是兩個地方,一是鼓浪嶼海拔最高的日光巖,二是有著紅色圓屋頂的八卦樓,這兩個地方,也是鼓浪嶼的標誌。日光巖是自然景觀,八卦樓是人工建築,大家可能不知道,如今是鼓浪嶼風琴博物館的八卦樓,曾經是一幢爛尾樓。
  • 鼓浪嶼老照片解讀:閩南軍總司令林祖密的私生活
    按在鼓浪嶼出生的蔡穎芳的說法,她的「外爺」和奶奶感情非常之好,但這個「好」卻控制不住林祖密喜歡娶妾的習慣,林祖密後來奉父命回臺灣管家理財,相繼娶了「二奶奶、三奶奶」,1904年回鼓浪嶼定居並申請退出日籍的時候,連帶著子女,是浩浩蕩蕩一群……而一直在鼓浪嶼侍奉公婆的正室楊嫦娥十分大度,「協助林老太太楊水萍把林家操持得井井有條,姐妹間相處亦十分融洽得體……」這裡的姐妹們就是妻妾們
  • 200多人齊聚鼓浪嶼同唱一首歌 鼓浪嶼合唱節閉幕
    -鼓浪嶼合唱節閉幕音樂會。20日晚上,在2018「輪渡之夏」鼓浪嶼合唱節閉幕音樂會上,當交響合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鼓浪嶼音樂廳響起時,臺下觀眾席前排兩側的觀眾突然站起來,與臺上的合唱團一起演唱,歌聲環繞整個音樂廳。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名作。此次是首次在除北京以外的中國城市上演。
  • 鼓浪嶼記憶:鋼琴家洪昶
    她貌美、聰穎,嫁給了鼓浪嶼首富黃奕住的第五兒子黃鼎銘。黃奕住是印尼糖王,他在廈門創辦銀行、自來水公司、電燈公司、電話公司等。洪寶珍才貌雙全,能唱能彈,與黃家公子門當戶對。年輕的洪寶珍擔任毓德女中的音樂教師,在每年學校音樂會上她擔任鋼琴伴奏與獨奏演出。鋼琴家許斐平、許斐星的母親張秀巒就是當年洪寶珍的學生,張秀巒又成了三個兒子的音樂啟蒙。
  • 聽,鼓浪嶼的時代之音
    她曾說過:「木棉島與鼓浪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融合了隨著時光流逝在我的童年記憶中越來越美好的故土印象,和我對理想世界的所有憧憬。它擁有我希望存在的所有美好與溫情,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力量。」 木棉島,脫胎於秋沅童年少年成長的故鄉鼓浪嶼,是她筆下的兒童文學的創作之源。《虞人巷的老屋》是她寫給故鄉和自己的一本書。小說從她的童年少年走來,從鼓浪嶼走來,處處折射出鼓浪嶼在那個時代的發展變遷。
  • 王寧:有力有序加快推進項目復工 高質量做好世遺大會籌備工作
    王寧:有力有序加快推進項目復工 高質量做好世遺大會籌備工作 2020-02-20 17:40:16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陳敏靈 葉義斌
  • 遇見廈門 | 廈門自由行/鼓浪嶼/山海步道/南普陀/靈玲馬戲城/雲水謠南靖土樓6日遊
    這次,我們一起閒憩鼓浪嶼、尋幽南靖雲水謠、漫遊武夷山,一起感受廈門的文藝氣息。廈門自由行/鼓浪嶼/山海步道/南普陀/靈玲馬戲城/雲水謠南靖土樓6日遊10月10日  2980元/人10月17日  2880元/人
  • 閩南夜話 | 鼓浪嶼往日的「交響曲」
    鼓浪嶼往日的「交響曲」作者 / 陳德夫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鼓浪嶼是個美麗小島,面積僅有1.9平方公裡,我出生、長大都在島上,對它感受頗深。最使我回味的是昔時島上商販的沿街叫賣聲,此起彼伏,交相呼應,是我童年悅耳的「交響曲」,70多年過去了,還不時縈繞在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