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 子 拿到李秋沅《虞人巷的老屋》一書,我一口氣讀完,一下子被書中故事和主人公小金杏所打動,被書中的詩情畫意所感染。 小說講述了女孩金杏在木棉島的成長故事。金杏五歲那年隨爸爸從山城回到木棉島,和爺爺奶奶一起住在虞人巷的老屋裡。書中敘述了金杏在老屋、在木棉島的成長點滴,通過爺爺奶奶這一代老知識分子的坎坷境遇、僑胞同學的去留、家族中孩子們的不同人生選擇等,將父母情、祖孫情、鄰裡情、師生情、同學情等娓娓道來。作品蘊含的人文思想與情懷,瀰漫著一種和《城南舊事》類似的情調,語言鮮活而質樸,老屋成為作品中主人公金杏思緒的一個集結地。 小說瀰漫著濃濃的詩意,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所記載和描寫的事件和情景,都是主人公小姑娘金杏親眼所見、親耳所聽、親身所感或思考的。時光流逝,老屋變遷,木棉島變遷,人們在巨大的時代變遷中各自悲歡、各自生活,寫下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 作為故事發生的木棉島,是值得我們每一個讀者用心關注的。那是個在茫茫大海中的小島,島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木棉島不大,經過秋沅的書寫,孩子們的閱讀,木棉島已經廣闊得無邊無際。她進駐了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值得久久回味。 木棉島是秋沅筆下獨特的精神空間,是秋沅內心深處的故鄉。她曾說過:「木棉島與鼓浪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融合了隨著時光流逝在我的童年記憶中越來越美好的故土印象,和我對理想世界的所有憧憬。它擁有我希望存在的所有美好與溫情,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力量。」 木棉島,脫胎於秋沅童年少年成長的故鄉鼓浪嶼,是她筆下的兒童文學的創作之源。《虞人巷的老屋》是她寫給故鄉和自己的一本書。小說從她的童年少年走來,從鼓浪嶼走來,處處折射出鼓浪嶼在那個時代的發展變遷。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反映的是鼓浪嶼改革開放後一代人的人物命運,他們與鼓浪嶼發展、時代變遷相融交織。 在兒童文學寫作路上的秋沅,獲過多項兒童文學大獎,但她從未止步,從未停止思考和創作,堅守在兒童文學的領地,在她先後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她在創作上的突破和變化,這是一個專業作家的素養,也是她內心的表達需要。她在兒童文學的創作中完成一個作家的擔當和使命。關於故鄉、關於生命、關於成長、關於愛,她認真地感受著體驗著思索著,一切成為她筆下的養料。她的故鄉鼓浪嶼,成為她創作的源泉,在木棉島系列作品中,我們一次次走進不同時代的鼓浪嶼,聆聽來自鼓浪嶼的不同時代之音,感受不同時代的發展與變遷。
【來源:廈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