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自世界屋脊,但鼓浪嶼卻成了她的標籤……

2020-12-21 騰訊網

「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是廈門市婦女聯合會攜手廈門廣電集團推出的60天閱讀養成項目,我們每周邀請一位領讀者與您分享他們的閱讀經歷和思想精粹,並引導參與者完成「閱讀打卡」。自4月23日我們推出第一期打卡計劃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打卡近四萬人次

感謝每一位參與閱讀計劃的閱讀者,讓我們把閱讀這件事一起堅持下去。

第四位領讀者:

鼓浪嶼文史研究者 ——詹朝霞

詹朝霞祖籍福建漳浦,年幼時隨援藏的父母生活在西藏日喀則。直到二十多年前,在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詹朝霞與鼓浪嶼這座小島不期而遇。

島上的深街幽巷、樓臺庭院讓她痴迷。詹朝霞住鼓浪嶼、看鼓浪嶼、寫鼓浪嶼。她是廈門市社科院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鼓浪嶼研究》的編輯部主任,先後著有《鼓浪嶼學者》(與洪卜仁洪合著 )、《鼓浪嶼——故人與往事》。

除了著書,詹朝霞還翻譯鼓浪嶼歷史文獻。2018年,由她主譯的《廈門的興起》(新加坡 吳振強著)出版。今年4月她編譯的《1922 「廈門號」的故事》出版。此外她還翻譯了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約翰所著《竹樹腳下》和《華南紀勝》其中"廈門"部分,為鼓浪嶼申遺文本提供了原始文獻支持。2016年10月20日,聯合國申遺專家刈谷勇雅先生在「鼓浪嶼申遺利益相關者會議」上說,《鼓浪嶼——故人與往事》是他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2017年9月4日,她應中央電視臺之邀,作為特邀嘉賓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特別直播節目。今天四月,詹朝霞被廈門市政協聘為特約文史研究員。

她真的沒有想到,來自於西藏高原的自己,會與這座小島朝夕相處心領神會,會穿行其間與這座城聲息相通。鼓浪嶼對她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地理名詞、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情感和精神的一種塑造和融入。

讓我們跟隨詹朝霞

一起進入她的閱讀世界

詹朝霞分享:朗讀體驗

拍攝場地:華美空間·舊物倉

詹朝霞分享:閱讀體驗

一半是雪山,一半是海水

圓形的落地燈,方形的檯燈,淡淡地透出暖色的光。最好在冬季,那隻跳躍著火光的小壁爐,常使我深陷於時間之無涯,不知今夕何夕。此時,是打開一本書的時候,《萬曆十五年》或者《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總是這樣雜亂無章地翻書。那本《耶路撒冷三千年》迄今未讀完,而十五卷本的《羅馬人的故事》,至今依然在書架上排列有序。

同文頂上的辦公樓,透過朝北與朝南的窗,可以望見綠樹,由淺綠到深綠,由嫩綠到墨綠。常於午間時光,捧書面海,那一套日本講談社的十卷本《中國的歷史》,亦至今未讀完。時光辜負有甚於此嗎?

同文藏書閣的藏書,在日積月累中滿架滿谷。大體量的英文文獻叢刊,牛津與劍橋出品,是近現代史的豐富寶藏,如此浩翰無邊。我覺得即使窮盡此生,亦只可取一瓢飲,何況我如此怠惰懶散,大概只好望洋興嘆。

如此隨意和散漫,是不敢混跡於廈門的讀書圈的。廈門有好書者,常年流連於各家書店:早些時候的曉風書屋、琥珀書店,近些年有紙的時代、西西弗、言幾又、蟲洞,他們都是常客。家中藏書自不必說,說汗牛充棟那是尋常。更有朋友賃屋藏書,已不知幾千幾萬冊,堆積如山。而書谷間的簡陋的桌椅,是愛書人的天然茶席。茶香與書香氤氳中,幾不知有魏晉。

我生於天府之國,長於高山冰雪,求學於京城,如今寄生於小島。從世界屋脊到海平面,我的人生似乎逆向而行——「人往低處走」:走向謙卑與寬容、走向廣闊與沉思、走向愛與自由。生命的維度豁然開朗,我已不再糾結於命運的面孔。所有應許的,都必將到來。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如冰雪融於海流,歷千山萬壑,而奔流不息。

那個青藏高原上拖著鼻涕的小女孩,我不知道,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我只知道,今日的模樣是我歡喜的樣子。一半是雪山,一半是海水。實際上,我想不出,一個女子,還有什麼,比閱讀,更動人的姿態?

翻開一本書,手中一杯茶,隔了垂地的墨色竹簾,一抬頭,向北,可以望青山如黛,向南,可以觀大海深流,頓覺人生豐盛,生命飽滿。如此,夫復何求?

詹朝霞分享:書單

向上滑動閱覽

1、《紅樓夢》曹雪芹、高鶚 著

木石前緣與金玉良緣,不是可以選擇,而是只可服從。烈火烹油的繁華錦繡,亦可瞬間大廈將傾,家破人亡。雕梁畫棟庭院樓閣錦衣玉食菊黃蟹肥才子佳人詩詞歌賦——大觀園是曹雪芹的烏託邦,不過是紅樓一夢。中國傳統哲學與古典審美的精微表達,多向維度的生命追問,無可超越的不朽名著。值得終生閱讀的古典名著。

2、《走出非洲》 【丹麥】 凱倫·布裡克森 著

「我不願你逝去,除非你賜福給我!」——無論是咖啡莊園毀於大火,還是摯愛情人死於飛機失事,凱倫· 布裡克森的堅韌與豁達,慈悲與博愛,不僅來自於信仰,更來自於非洲大地人與自然深廣交融而生發的人文精神。婚姻毀於虛榮,愛情生於無偽,而命運將二者皆毀。但是非洲高原的橡樹下有愛人不朽的靈魂,飄蕩於北歐的天空。「我寧可美麗的凱倫得此獎項!」——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如是說。

3、《槍炮、病菌與鋼鐵》 【美】 賈雷德·戴蒙德 著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際,讀這本書似乎別有意味。槍炮、病菌與鋼鐵,如何改變,或塑造了人類社會命運,中國何以成為中國,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的異同,南島人擴張與澳洲和紐幾內亞的歷史有何關聯等等,相信博物學家與人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在書中會給出他的答案。在此之後,歷史天才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三部曲橫空出世,但人類社會的命運,誰是準確的預言者?

4、《霍亂時期的愛情》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費爾米娜·達薩的美貌與高貴,使她成為一個男人終生的愛妻,成為另一個男人終生的摯愛。他們一個是地位崇高的烏爾比諾醫生;另一個是終於功成名就的河運公司董事長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漫長的五十年等待後,阿里薩終於等死了烏爾比諾醫生。他終於有機會向費爾米娜表白「我對你的愛始終不渝!」「我為你守身如玉!」後面這句話聽上去像個笑話。因為這五十年阿里薩僅記錄在冊的各式情人不下500個。所謂愛情的所有可能性無不囊括。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對費爾米娜的痴情。或者說,他此生所做一切只為費爾米娜。她是他的信仰和人生終極追求。那面象徵瘟疫的黃色旗幟,是愛情的旗幟高揚,讓那艘載滿愛情的船永不靠岸。而戰爭與霍亂中的哥倫比亞,是他們愛情的背景,更是他們的基因與血液。或者說,愛情本身就是一場霍亂。

5、《藝術哲學》【法】 H 丹納 著

多年後,我仍有想重讀此書的衝動,是因為我發現大學時候的囫圇吞棗實在不解其意。及至去年漫遊義大利,沉醉於義大利繪畫與雕塑對於人體的鐘愛與讚美,那些噴薄而出的力與美,那些歡樂、痛苦、悲傷、喜悅的表情,總是可以擊中心中最柔軟的部位。天才級的法國歷史學家、哲學家丹納,從地理環境、民族性格、思想行為、民俗風情等深層次多角度探討義大利、尼德蘭與希臘藝術產生、發展與特徵。去義大利、尼德蘭與與希臘之前,讀 《藝術哲學》,讓你心生嚮往。去這些地方之後,讀《藝術哲學》,讓你心醉神迷。自1870出版以來至今,《藝術哲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藝術經典讀物,經久不衰。

6、《西風東土》 熊培雲 著

2014年作者赴日本東京大學做客座研究員。幾個月之後,便有了這部日記體訪學筆記。本書詳細記錄了作者旅日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思想流變,到當今日本的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書中以洋洋50餘萬字細細道來,除了佩服作者的才華、勤奮與毅力,更折服於他作為記者的敏銳、作為學者的深刻和作為詩人的情智。至於日本是否是中國的一味藥,想必讀者自有自己的判斷。

閱讀,常讀常新。即使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心境、環境,不同的人生階段,拿起重溫,都會有不同的體悟。歲月悠悠,唯願書香常伴卿。

邀請喜歡閱讀的你

一起加入廈門領讀者計劃

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

加入領讀者計劃,詹朝霞一起,感受書的魅力,體驗求知的樂趣,體味讀書之美。

加入領讀者計劃,只需要2步:

第1步

手機掃描「領讀者計劃」二維碼,進入活動頁面,觀看本期領讀者——詹朝霞的閱讀體驗、書目推薦等音視頻內容。

第2步

跟隨詹朝霞每天閱讀30分鐘,每完成一次閱讀即可在領讀者頁面打卡一次

累計打卡14天,即有機會獲得i聽廈門小禮物一份;

累計打卡30天,即有機會獲得i聽廈門贈送的圖書一本;

累計打卡60天,即有機會獲邀參與2020廈門愛閱之城電視晚會。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一起閱讀打卡吧

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

(打卡指路)▽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關注

策劃:葉紅、張帆

編輯:謝文靜

責編:林軍、陳國勝

編審:張瑤、王亞男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i聽廈門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廈門領讀者

點個

相關焦點

  • 你去的可能是假的鼓浪嶼!真實的鼓浪嶼比這美出100倍……|鼓浪嶼極簡史
    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的時期,銀行、洋行、電報局紛紛開在這裡,包括英國人創辦的滙豐銀行、華僑辦的中南銀行以及丹麥的大北電報公司。這些機構曾將鼓浪嶼打造成耀眼的經濟區域。據報導,「鼓浪嶼現存的建築,有70%左右卻是20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其中95%是僑房。」那個時候,擁有較為先進的教育、醫療條件,鼓浪嶼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伊甸園」!
  • 毓德女學創辦150周年 她教出一批批「鼓浪嶼氣質的孩子」
    廈門二中校長王守瓊在活動開始前的致辭中說,作為二中人,她特別自豪。自豪的是,150年來,這所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承的學校,培養了大批為國家發展做出過貢獻的傑出校友。這些校友,一直關心、支持、熱愛著母校。同時,她也坦承,對於傳承鼓浪嶼的歷史文脈,二中人責任重大,在二中人的努力下,「二中要發展得更好,鼓浪嶼要建設得更美」。
  • 聽,鼓浪嶼的時代之音
    她進駐了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值得久久回味。 木棉島是秋沅筆下獨特的精神空間,是秋沅內心深處的故鄉。她曾說過:「木棉島與鼓浪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融合了隨著時光流逝在我的童年記憶中越來越美好的故土印象,和我對理想世界的所有憧憬。它擁有我希望存在的所有美好與溫情,給予我源源不斷的力量。」 木棉島,脫胎於秋沅童年少年成長的故鄉鼓浪嶼,是她筆下的兒童文學的創作之源。
  • 鼓浪嶼記憶:樂器匠人黃三元
    困難時期,每人一天只吃一兩米,一杯米煮成一鍋稀飯,一人盛一碗飯後,母親只喝米湯。三元從小跟著母親到教堂,唱詩班美妙聖樂注入他幼小心靈裡,後來三姐彈曼陀林,三元就愛上樂器。鼓浪嶼人鄭重階家裡常開音樂會,小三元還沒資格被請為座上賓,他站在門外聽,趴在窗戶看,大冬天凍得鼻涕水直流。三元喜歡上那些發出美妙聲音的各種樂器。
  • 200多人齊聚鼓浪嶼同唱一首歌 鼓浪嶼合唱節閉幕
    為了在鼓浪嶼合唱節上呈現這部作品,鼓浪嶼合唱節承辦方之一廈門合唱協會在今年3月向全國合唱音樂愛好者發出邀約,組建「鼓浪經典萬裡情」合唱團,在鼓浪嶼同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鼓浪嶼合唱節藝術總監、廈門合唱協會會長郭偉介紹,邀約引發熱烈反響,來自全國各地高校、中小學的指揮、藝術指導、音樂老師踴躍報名,「極大鼓舞了市合唱協會的每個人,從策劃到實施,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是一次心的共鳴、情的碰撞」。從招募、組團、在線學習、提交作業再到確定名單,前後歷時三個多月。大家從未謀面,只在合唱節前匯聚廈門,經過幾次排練,最終成功登臺。
  • 黃萱:她既是鼓浪嶼的名門閨秀,又是鍾南山院士真心尊敬的病人
    據說,黃奕住在鼓浪嶼建有160多幢老別墅。最經典的是「黃家花園」,當年被稱為「中國第一別墅」。稱他一聲黃島主,實不為過。02從印尼歸國後的黃奕住,當年便把在原籍南安的母親和妻子,接到鼓浪嶼頤養。9歲的女兒黃萱,隨母親和祖母同來鼓浪嶼,剛好進小學讀書。
  • 鼓浪嶼記憶:島(下)
    她似懂非懂,一臉不解。對於老鼓浪嶼人而言,廈門是廈門,鼓浪嶼是鼓浪嶼,這是兩個完全不同而且意識上並不重疊的地域概念。 她又指指西南方向的日光巖,在星空渲染下,日光巖主體的黑色影像邊緣透著光澤,這個輪廓我十幾年來無數次在這裡注視過,熟悉而親切,以至於從未刻意去想過這座山頭有什麼特別之處。「So beautiful!」,她說。
  • 廈門之子:鍾南山|北京協和醫學院|鍾世藩|北京醫學院|鼓浪嶼|鍾...
    也是在協和醫學院,鍾世藩遇到了同樣來自廈門(鼓浪嶼)的護理專業同學廖月琴,兩個身在異鄉的同鄉人互相仰慕互為吸引,有情人終成了眷屬。鍾南山院士父母的婚禮1934年,鍾世藩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學習病毒學,兩年後回國出任南京中央醫院兒科主任。1936年,鍾世藩和妻子廖月琴的第一個孩子鍾南山出生了,他們成了同事眼中令人羨慕的幸福之家。
  • 鼓浪嶼記憶:鋼琴家洪昶
    她貌美、聰穎,嫁給了鼓浪嶼首富黃奕住的第五兒子黃鼎銘。黃奕住是印尼糖王,他在廈門創辦銀行、自來水公司、電燈公司、電話公司等。洪寶珍才貌雙全,能唱能彈,與黃家公子門當戶對。年輕的洪寶珍擔任毓德女中的音樂教師,在每年學校音樂會上她擔任鋼琴伴奏與獨奏演出。鋼琴家許斐平、許斐星的母親張秀巒就是當年洪寶珍的學生,張秀巒又成了三個兒子的音樂啟蒙。
  • 【徐工匠人】段培玉:「世界屋脊」上的極地守護者
    【徐工匠人】段培玉:「世界屋脊」上的極地守護者 海拔5600米的雪山之巔,數十臺徐工礦業設備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徐工服務工程師段培玉已在這裡駐紮了近兩年。
  • 世遺鼓浪嶼,適宜什麼?
    從2014年開始,遊客去往鼓浪嶼白天只能從國際郵輪碼頭和海滄嵩嶼碼頭乘船,夜間才從輪渡碼頭進出。第二、「再到古鎮上的清一色淘寶實體店」,這句話就更離譜,鼓浪嶼什麼時候變成古鎮了?還有鼓浪嶼哪來清一色淘寶實體店?顯然,這篇報導對鼓浪嶼的評價,既用了過時的信息,又把其它景點的狀況套到鼓浪嶼頭上,實在讓鼓浪嶼很受傷。
  • 鼓浪嶼老照片解讀:閩南軍總司令林祖密的私生活
    按在鼓浪嶼出生的蔡穎芳的說法,她的「外爺」和奶奶感情非常之好,但這個「好」卻控制不住林祖密喜歡娶妾的習慣,林祖密後來奉父命回臺灣管家理財,相繼娶了「二奶奶、三奶奶」,1904年回鼓浪嶼定居並申請退出日籍的時候,連帶著子女,是浩浩蕩蕩一群……而一直在鼓浪嶼侍奉公婆的正室楊嫦娥十分大度,「協助林老太太楊水萍把林家操持得井井有條,姐妹間相處亦十分融洽得體……」這裡的姐妹們就是妻妾們
  • 電影《第一爐香》發布預告片 鼓浪嶼優雅出鏡
    風情無限的鼓浪嶼。(廈門日報記者 黃嶸 攝)「藤蔓植物攀爬上百葉窗窗臺,舞裙在陽臺外廊上飛揚,這都是鼓浪嶼味道的景致!」劇組進駐鼓浪嶼期間,大部分時間駐紮在觀海園拍攝,老鼓浪嶼人謝綿聰說,他出生在田尾路17號,後來又搬到田尾路48-50號住了三年左右,這兩處建築都在觀海園內,即便後來搬出了觀海園,他也時不時到這裡遊玩工作,因此電影裡的鏡頭一下把他拉回到幾十年前。
  • 小i旅遊之我最愛的景區之一~廈門鼓浪嶼
    裡面有個很可愛的小姐姐叫樊博藝,在第一期中,她給我們帶來的原創歌曲《在雕刻時光寫的民謠》中有這麼一句「陽明山的晨曦還是鼓浪嶼的晚霞,誰會讓你傾心他」,其中就有提到鼓浪嶼。那麼鼓浪嶼究竟有多麼美呢?我所喜歡的鼓浪嶼是美的,為什麼呢?小夥伴們接著往下看,先聽我慢慢介紹鼓浪嶼。
  • 「不要給她貼標籤,她是創造標籤的人。」
    文/空山花眠Legend of Lu ZhenThe Journey of FlowerThe story of minglanThe Legend of FeiThe story of Xing Fu 「不要給她貼標籤,她是創造標籤的人。」
  • 電影《第一爐香》發布預告片 廈門鼓浪嶼優雅出鏡
    「藤蔓植物攀爬上百葉窗窗臺,舞裙在陽臺外廊上飛揚,這都是鼓浪嶼味道的景致!」劇組進駐鼓浪嶼期間,大部分時間駐紮在觀海園拍攝,老鼓浪嶼人謝綿聰說,他出生在田尾路17號,後來又搬到田尾路48-50號住了三年左右,這兩處建築都在觀海園內,即便後來搬出了觀海園,他也時不時到這裡遊玩工作,因此電影裡的鏡頭一下把他拉回到幾十年前。
  • 廈門鼓浪嶼啟動致敬白衣天使療愈計劃
    東南網6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施辰靜)讓「抗疫天使」享受一趟「慢下來」的深度休閒遊,廈門鼓浪嶼正式向全國援鄂醫護人員發出邀約,將在未來半年內持續開展「致敬白衣天使療愈計劃」,以公益形式為援鄂英雄及其家屬提供休憩港灣,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來個親密接觸。
  • 毛曉彤,渣男可以成為她的過往,但是永遠不能成為她的標籤
    被生父敲詐50,00萬,男友直播出軌閨蜜,她的人生比電視劇更狗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改寫人生劇本,女配翻身做女主的毛曉彤。沒想到渣男粉絲反咬一口,組團網暴她,毛曉彤沒有解釋一個字,靜靜等待風平浪靜,從此堅強冷靜成了她的標籤,可是,生活從來就沒有給過她,不堅強冷靜的機會。
  • 吳尊老婆林麗瑩,近日成網絡熱點,人們給她掛上了3個標籤
    吳尊老婆林麗瑩成網絡熱點,人們給她掛上了保姆式老婆的標籤 。所以人們送給她三個標籤:喪偶式婚姻,守寡式婚姻,保姆式老婆。看了這三個標籤,讓人無不痛心。如今與他老婆的相恩相愛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展開的。吳尊的老婆林麗瑩與他都是文來藝人,她的父親是汶萊國王弟弟的營養師兼按摩師,出身應該說是很不平凡。但是在她的人生經歷中,確實吃了不少的苦,尤其是16歲開始與吳尊相識相愛,一直到結婚這些年幾乎婚姻感情,是比較的不順暢。
  • 鼓浪嶼老照片解讀:閩南軍總司令林祖密的私生活(補充版)
    按在鼓浪嶼出生的蔡穎芳的說法,她的「外爺」和奶奶感情非常之好,但這個「好」卻控制不住林祖密喜歡娶妾的習慣,林祖密後來奉父命回臺灣管家理財,相繼娶了「二奶奶、三奶奶」,1904年回鼓浪嶼定居並申請退出日籍的時候,連帶著子女,是浩浩蕩蕩一群……而一直在鼓浪嶼侍奉公婆的正室楊嫦娥十分大度,「協助林老太太楊水萍把林家操持得井井有條,姐妹間相處亦十分融洽得體……」這裡的姐妹們就是妻妾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