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是廈門市婦女聯合會攜手廈門廣電集團推出的60天閱讀養成項目,我們每周邀請一位領讀者與您分享他們的閱讀經歷和思想精粹,並引導參與者完成「閱讀打卡」。自4月23日我們推出第一期打卡計劃以來,截至目前,累計打卡近四萬人次。
感謝每一位參與閱讀計劃的閱讀者,讓我們把閱讀這件事一起堅持下去。
第四位領讀者:
鼓浪嶼文史研究者 ——詹朝霞
詹朝霞祖籍福建漳浦,年幼時隨援藏的父母生活在西藏日喀則。直到二十多年前,在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第二年,詹朝霞與鼓浪嶼這座小島不期而遇。
島上的深街幽巷、樓臺庭院讓她痴迷。詹朝霞住鼓浪嶼、看鼓浪嶼、寫鼓浪嶼。她是廈門市社科院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鼓浪嶼研究》的編輯部主任,先後著有《鼓浪嶼學者》(與洪卜仁洪合著 )、《鼓浪嶼——故人與往事》。
除了著書,詹朝霞還翻譯鼓浪嶼歷史文獻。2018年,由她主譯的《廈門的興起》(新加坡 吳振強著)出版。今年4月她編譯的《1922 「廈門號」的故事》出版。此外她還翻譯了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約翰所著《竹樹腳下》和《華南紀勝》其中"廈門"部分,為鼓浪嶼申遺文本提供了原始文獻支持。2016年10月20日,聯合國申遺專家刈谷勇雅先生在「鼓浪嶼申遺利益相關者會議」上說,《鼓浪嶼——故人與往事》是他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2017年9月4日,她應中央電視臺之邀,作為特邀嘉賓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特別直播節目。今天四月,詹朝霞被廈門市政協聘為特約文史研究員。
她真的沒有想到,來自於西藏高原的自己,會與這座小島朝夕相處心領神會,會穿行其間與這座城聲息相通。鼓浪嶼對她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地理名詞、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情感和精神的一種塑造和融入。
讓我們跟隨詹朝霞
一起進入她的閱讀世界
詹朝霞分享:朗讀體驗
拍攝場地:華美空間·舊物倉
詹朝霞分享:閱讀體驗
一半是雪山,一半是海水
圓形的落地燈,方形的檯燈,淡淡地透出暖色的光。最好在冬季,那隻跳躍著火光的小壁爐,常使我深陷於時間之無涯,不知今夕何夕。此時,是打開一本書的時候,《萬曆十五年》或者《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總是這樣雜亂無章地翻書。那本《耶路撒冷三千年》迄今未讀完,而十五卷本的《羅馬人的故事》,至今依然在書架上排列有序。
同文頂上的辦公樓,透過朝北與朝南的窗,可以望見綠樹,由淺綠到深綠,由嫩綠到墨綠。常於午間時光,捧書面海,那一套日本講談社的十卷本《中國的歷史》,亦至今未讀完。時光辜負有甚於此嗎?
同文藏書閣的藏書,在日積月累中滿架滿谷。大體量的英文文獻叢刊,牛津與劍橋出品,是近現代史的豐富寶藏,如此浩翰無邊。我覺得即使窮盡此生,亦只可取一瓢飲,何況我如此怠惰懶散,大概只好望洋興嘆。
如此隨意和散漫,是不敢混跡於廈門的讀書圈的。廈門有好書者,常年流連於各家書店:早些時候的曉風書屋、琥珀書店,近些年有紙的時代、西西弗、言幾又、蟲洞,他們都是常客。家中藏書自不必說,說汗牛充棟那是尋常。更有朋友賃屋藏書,已不知幾千幾萬冊,堆積如山。而書谷間的簡陋的桌椅,是愛書人的天然茶席。茶香與書香氤氳中,幾不知有魏晉。
我生於天府之國,長於高山冰雪,求學於京城,如今寄生於小島。從世界屋脊到海平面,我的人生似乎逆向而行——「人往低處走」:走向謙卑與寬容、走向廣闊與沉思、走向愛與自由。生命的維度豁然開朗,我已不再糾結於命運的面孔。所有應許的,都必將到來。那些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到的人,如冰雪融於海流,歷千山萬壑,而奔流不息。
那個青藏高原上拖著鼻涕的小女孩,我不知道,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我只知道,今日的模樣是我歡喜的樣子。一半是雪山,一半是海水。實際上,我想不出,一個女子,還有什麼,比閱讀,更動人的姿態?
翻開一本書,手中一杯茶,隔了垂地的墨色竹簾,一抬頭,向北,可以望青山如黛,向南,可以觀大海深流,頓覺人生豐盛,生命飽滿。如此,夫復何求?
詹朝霞分享:書單
向上滑動閱覽
1、《紅樓夢》曹雪芹、高鶚 著
木石前緣與金玉良緣,不是可以選擇,而是只可服從。烈火烹油的繁華錦繡,亦可瞬間大廈將傾,家破人亡。雕梁畫棟庭院樓閣錦衣玉食菊黃蟹肥才子佳人詩詞歌賦——大觀園是曹雪芹的烏託邦,不過是紅樓一夢。中國傳統哲學與古典審美的精微表達,多向維度的生命追問,無可超越的不朽名著。值得終生閱讀的古典名著。
2、《走出非洲》 【丹麥】 凱倫·布裡克森 著
「我不願你逝去,除非你賜福給我!」——無論是咖啡莊園毀於大火,還是摯愛情人死於飛機失事,凱倫· 布裡克森的堅韌與豁達,慈悲與博愛,不僅來自於信仰,更來自於非洲大地人與自然深廣交融而生發的人文精神。婚姻毀於虛榮,愛情生於無偽,而命運將二者皆毀。但是非洲高原的橡樹下有愛人不朽的靈魂,飄蕩於北歐的天空。「我寧可美麗的凱倫得此獎項!」——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如是說。
3、《槍炮、病菌與鋼鐵》 【美】 賈雷德·戴蒙德 著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際,讀這本書似乎別有意味。槍炮、病菌與鋼鐵,如何改變,或塑造了人類社會命運,中國何以成為中國,歐亞大陸與美洲大陸的異同,南島人擴張與澳洲和紐幾內亞的歷史有何關聯等等,相信博物學家與人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在書中會給出他的答案。在此之後,歷史天才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三部曲橫空出世,但人類社會的命運,誰是準確的預言者?
4、《霍亂時期的愛情》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費爾米娜·達薩的美貌與高貴,使她成為一個男人終生的愛妻,成為另一個男人終生的摯愛。他們一個是地位崇高的烏爾比諾醫生;另一個是終於功成名就的河運公司董事長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漫長的五十年等待後,阿里薩終於等死了烏爾比諾醫生。他終於有機會向費爾米娜表白「我對你的愛始終不渝!」「我為你守身如玉!」後面這句話聽上去像個笑話。因為這五十年阿里薩僅記錄在冊的各式情人不下500個。所謂愛情的所有可能性無不囊括。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對費爾米娜的痴情。或者說,他此生所做一切只為費爾米娜。她是他的信仰和人生終極追求。那面象徵瘟疫的黃色旗幟,是愛情的旗幟高揚,讓那艘載滿愛情的船永不靠岸。而戰爭與霍亂中的哥倫比亞,是他們愛情的背景,更是他們的基因與血液。或者說,愛情本身就是一場霍亂。
5、《藝術哲學》【法】 H 丹納 著
多年後,我仍有想重讀此書的衝動,是因為我發現大學時候的囫圇吞棗實在不解其意。及至去年漫遊義大利,沉醉於義大利繪畫與雕塑對於人體的鐘愛與讚美,那些噴薄而出的力與美,那些歡樂、痛苦、悲傷、喜悅的表情,總是可以擊中心中最柔軟的部位。天才級的法國歷史學家、哲學家丹納,從地理環境、民族性格、思想行為、民俗風情等深層次多角度探討義大利、尼德蘭與希臘藝術產生、發展與特徵。去義大利、尼德蘭與與希臘之前,讀 《藝術哲學》,讓你心生嚮往。去這些地方之後,讀《藝術哲學》,讓你心醉神迷。自1870出版以來至今,《藝術哲學》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藝術經典讀物,經久不衰。
6、《西風東土》 熊培雲 著
2014年作者赴日本東京大學做客座研究員。幾個月之後,便有了這部日記體訪學筆記。本書詳細記錄了作者旅日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思想流變,到當今日本的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書中以洋洋50餘萬字細細道來,除了佩服作者的才華、勤奮與毅力,更折服於他作為記者的敏銳、作為學者的深刻和作為詩人的情智。至於日本是否是中國的一味藥,想必讀者自有自己的判斷。
閱讀,常讀常新。即使同一本書,在不同的心境、環境,不同的人生階段,拿起重溫,都會有不同的體悟。歲月悠悠,唯願書香常伴卿。
邀請喜歡閱讀的你
一起加入廈門領讀者計劃
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
加入領讀者計劃,和詹朝霞一起,感受書的魅力,體驗求知的樂趣,體味讀書之美。
加入領讀者計劃,只需要2步:
第1步
手機掃描「領讀者計劃」二維碼,進入活動頁面,觀看本期領讀者——詹朝霞的閱讀體驗、書目推薦等音視頻內容。
第2步
跟隨詹朝霞每天閱讀30分鐘,每完成一次閱讀即可在領讀者頁面打卡一次。
累計打卡14天,即有機會獲得i聽廈門小禮物一份;
累計打卡30天,即有機會獲得i聽廈門贈送的圖書一本;
累計打卡60天,即有機會獲邀參與2020廈門愛閱之城電視晚會。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一起閱讀打卡吧
愛閱之城--廈門領讀者計劃
(打卡指路)▽
廈門廣電集團廣播中心i聽廈門關注
策劃:葉紅、張帆
編輯:謝文靜
責編:林軍、陳國勝
編審:張瑤、王亞男
廈門廣電微信矩陣
i聽廈門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廈門領讀者
點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