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很常見的一種癌症,現在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不能及時關注自己的健康,所以患上直腸癌的人群也變得有很多。直腸癌在我國惡性腫瘤發病排名中位列第三位,約六成患者被確診時已為中晚期。要改善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期,亟須提高疾病的防治意識,做到早診早治。要想治療和預防直腸癌,首先我們就要知道直腸癌的症狀都有哪些。
直腸癌的早期症狀還有哪些?
腹脹、腹痛
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佔36。5%。這也屬於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表現。
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一般,常見的直腸癌的治療方法有:
放射治療:
是常見的直腸癌的治療方法之一。直腸癌的放療在使用的時須慎重,不但要考慮其對癌灶的療效,而且還應考慮其對直腸周圍相鄰臟器的損傷。臨床上一般僅用於直腸癌手術的輔助治療,有一定的禁忌症,體質太差的患者慎用。臨床上多結合生物免疫治療,減輕其毒副作用。
手術治療:
這種直腸癌的治療方法可用於中晚期沒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可以切除直腸癌的轉移灶,但療效不理想。無論是早期還是中晚期直腸癌的手術治療都易復發轉移。術後聯合生物免疫治療,利用自身免疫細胞進行抗癌治療,可以有效鞏固手術效果,有效的防癌轉移防癌復發。
化學治療:
多用於直腸癌手術前後的輔助療法。這種直腸癌治療的方法用於直腸癌術前,雖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縮小瘤體,有利於手術切除和括約肌功能的保留並且可減少術中和術後腫瘤擴散的機會;而多項研究顯示術後採用足量的聯合化療,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因多數患者術後身體較弱,難以忍受化療的毒副作用,臨床上多結合生物免疫治療,減輕其毒副作用。
(來源:family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