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植物,形似菊花,人稱「金錢花」,價值珍貴,若有幸遇見要珍惜
中藥裡以花入藥的數不勝數,而且很多都極具觀賞價值,可謂是百花爭奇鬥豔,盡顯各自婀娜多姿的風採,在眾多的以花類入藥中,唯獨她,一位特立獨行的「奇女子」——旋覆花,與眾不同,遺世獨立。一句「諸花皆升,旋覆獨降」,將她的「美」展示得淋漓盡致,意思是旋覆花降氣而藥性趨降,不同於花類中藥多數具有升的作用趨向。
在我的腦海中,曾閃現過這般畫面:百花皆有妖豔之姿,備受眾人的喜愛,地位趨升。而旋覆花不隨眾意,不願看人臉色行事,地位日降,但卻沒人敢忽視她。旋覆花靜生荒郊、曠野草地、山坡路旁,金錢花夏日開花,花色耀眼金黃,梗堅葉翠,護花生香。其花緣繁茂,圓而覆下故曰旋覆。
旋覆花,又稱金錢花,以名為貴。晚唐文學家借金錢花之名作有一首洩憤的小詩:「陰陽為碳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莫向人間逞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萬物由陰陽之氣化合而生,金錢花也是如此。詩人把花比作幣,而錢幣為人工產物非自然產物,大自然熔鑄出來的金錢花色澤美麗,可畢竟不是錢不能拯救人間的貧困。
晚唐所聞多疾苦,詩人下筆多辛辣。大唐已去,旋覆仍開。滄桑巨變,盛世再現。旋覆花,別名有很多,金沸花、金沸草、六月菊、鼓子花、金錢花、旋復花等,為菊科旋覆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全國各地。旋覆花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滿、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等樣樣行。
旋覆花,色黃味鹹。鹹先入腎,恰合水隨低洼而歸壑,氣由三焦而下行之義。兩脅者,陰陽之道路,升降之要樞。水不歸土,而結滯於氣道,則為驚為悸;主結氣及心下滿、驚悸,即下氣除水之功也。有痰的患者一類是痰多易咳出,這多是溼痰;另一類痰黏稠不易出,這多是燥痰。寒痰多是白色而清稀,伴有肢體發涼;熱痰多是黃色且黏稠,伴有心煩或口渴。旋覆花即可清除寒痰又可消熱痰,如寒痰可與荊芥、生薑、法半夏同用;若是熱痰可與瓜蔞、桑皮同用。
《本經》記載旋復花一名金沸草,疑古人本有用其莖葉,而未必皆用其花者。考草木花葉之功用,不同者甚多,莖則質重,花則質輕,亦物理自然之性,今人恆用其花而並不用莖葉,竟以重墜之功責之輕揚之質,恐亦非古人辨別物性之真旨也,且其花專主溫散,疏洩之力亦猛。旋覆花蜜炙後入藥可增強潤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力。
古代文獻所言旋覆花,係指金沸草全草入藥。近現代將頭狀花序和全草分別入藥,其頭狀花序稱謂旋覆花,全草入藥稱謂金沸草。金沸草為本品原植物的乾燥莖葉,莖表面黃褐色至紫黑色,基部具細縱紋及點狀物,葉痕清晰,質堅實而硬。旋覆花臨床應用多以生品入藥,以朵大,色金黃,有白絨毛,無枝梗者為佳。
除此之外,旋覆花還可以食用。春秋季節採
嫩葉用熱水焯熟,然後換水浸泡,去除苦味,洗淨後加入油鹽調拌食用。採集花序後也可以將其與其它中藥配伍燉湯、燉魚等。可見,旋覆花也能贏得「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美譽。
關於旋覆花就介紹到這了,你認識了嗎?此為旋覆花,請您識別好,它外形似菊花,多生於山坡路旁,人稱「金錢花」,潤肺祛痰、止咳平喘,不論寒熱均可,若長在你家山坡,請珍惜!「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