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家,吃晚飯的時候,媽媽神秘兮兮地從冰箱裡拿出一個瓶子,就是那種普通罐頭玻璃瓶,問我猜猜裡面是什麼?這頓時間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因為老媽是最懂我愛吃什麼的人,既然她拿這個吊我胃口,那肯定是我愛吃的,但是瓶看上去很舊,裡面也看不清,最上頭還包了一層油紙,我還真猜不出來是什麼。
媽媽看吊足了我的胃口,還是跟我說了,原來是大姨前幾天從家裡帶來的豆豉,我媽自己捨不得吃就給我留下來了。打開瓶蓋,一股熟悉的味道瞬時間就瀰漫開來,頓時變得更加飢腸轆轆。不用說,這頓晚飯我吃得特別香,一道菜,讓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家的味道。
其實早些年,媽媽也是會做豆豉的,那時候家裡還自己種黃豆。到了收貨黃豆的季節,先把豆子曬乾,做黃豆豉的時候將黃豆泡熟,然後放在竹篾裡發酵,等上面長了一層菌後再用少許的香油密封存儲,過一段時間就可以開吃,吃的時候切點蒜瓣放在鍋裡蒸一蒸或者煮一下,味道更加醇厚鹹鮮。我想,那味道是永遠的懷念。
工作以後,曾經在外地吃飯不習慣,經常想起家鄉的這些美食。雖然有些在網上也能買得到,買了好幾次,不是矯情,真的就是不一樣的味道,吃不出來家裡做的那種味道。純手工做的豆豉看上去並不是飽滿(因為並不需要一粒粒去選)、鮮豔,色澤有些發暗,但是那種鹹鮮酸香的獨特風味口感是無可替代的。
老媽說,以前家裡窮的時候,沒錢買肉買菜,豆豉就成了最好的下飯菜,而且豆豉容易保存,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著保存起來,無論是幹活回來沒時間燒菜還是出門幹活飯菜需要長時間帶著都是非常方便的。後來生活條件漸漸好了,種黃豆的人越來越少,做這些小吃的人也越來越少。但是也有人家一直保持著這些習慣,比如我大姨家,她每年都會送兩瓶給我媽。我媽說只有自家地裡種出的黃豆才能發酵出那種獨特的口感。對老媽他們來說,豆豉不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人生經歷的見證;
我記憶中的豆豉就是一道我最愛吃的佐菜,無論怎麼吃都不會厭煩。長大後去外地上學、工作以後就很少吃了,只有偶爾的機會碰到了才會一過嘴癮。於是,它似乎刻上了家鄉的印記,懷念家鄉,就是懷念家鄉的那一碗碗人間煙火和那些個無法忘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