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今00後的小情侶吵架會這麼diss90後,女孩會跟男孩吼,你跟我說,那個上世紀的老女人有什麼好,啊?啊?啊?
大年三十的春晚或許能給「上世紀的老女人們」挽挽尊,在一場接一場密集的廣場舞間隙,王菲和那英的出現,不只確立了本屆春晚的審美上限,也給出生在上世紀的老男孩老女孩們好好提了口氣。
親歷王菲時代的人們一定與有榮焉。20年過去了,姐妹兒依然是春晚9點檔,依然戴個手套就能讓全民沸騰,天后始終是天后。
1998年是個神奇的年份,事實上,自打王菲和那英20年後重新合體的消息一出來,各種回憶殺就紛至沓來,《相約九八》這首在當年差點被斃掉的歌曲,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坐標。
王菲和那英在1998年春晚上演唱的《相約九八》成為一代經典 圖源於網絡
特別是在春晚愈發味同嚼蠟的當下,人們藉此機會,回到1998年的春晚現場,那一年,模仿比約克扎倆小丸子頭的王菲簡直是天外來客,分分鐘洗掉了那英身上撲騰著的黃土高坡的煙塵。那之前,那英還是頂著歌壇西北風出道的東北大妞(這配搭也是滿分),卻在這一年突然開竅,發行了風格大變的專輯《徵服》,一舉將她與田震內地一姐之爭推向白熱化。今天小花們撕逼的戲碼人家當年都玩兒過,20年過去,《徵服》成了那英最風光的一張專輯,製作人袁惟仁寫了這張專輯中的《徵服》和《夢醒了》。不久前,袁惟仁剛剛上完《吐槽大會》,被李誕調侃,袁惟仁不當評委的時候還是寫過幾首好歌的,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1998年也是菲迷們公認的王菲的巔峰之年,這一年她發行專輯《唱遊》,而後開啟「唱遊大世界巡迴演唱會」,這場演唱會在豆瓣評分9.6,當之無愧的華語樂壇NO.1。巡演中,王菲演唱竇唯打鼓的鏡頭,曾給了無數人天作之合的誤會。
即使今天聽《唱遊》,依然先鋒得一塌糊塗。這張專輯貢獻了此後雄霸KTV歌單20年的《紅豆》,還有她唱給女兒的那首《童》,「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生命神奇玄妙,昨晚王菲和那英的表演結束,竇靖童發布了一條微博,配圖是幼年的她指著《唱遊》中王菲經典的曬傷妝造型,配文是,「看見沒,這是我媽,牛逼不?」
王菲和那英的表演結束,竇靖童發布了一條微博 圖源於竇靖童微博
本屆春晚還有一個世紀同框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和容嬤嬤,在零點後的大雜燴小品中露了一下臉。停播四年,瓊瑤阿姨收起了當年被抄襲的憤怒,再次給了湖南衛視重播《還珠》的機會,當然也就有了前段時間的集體懷舊,金鎖的逆天改命、爾康的表情包、小燕子的浮浮沉沉、紫薇嫁給了霍建華,爾泰徹底放飛了自我……1998年首播的《還珠格格》為人們源源不斷地生產了20年飯後談資,假如20年前沒有《還珠格格》,想想竟覺得好生寂寞。
在這一輪的懷舊狂潮中,被提起最多的竟然是「還珠的精神內核」,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回頭去看,《還珠格格》在我們少不經事的年紀,告訴我們的竟是自由和愛,對比今天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簡直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現在回想,1998年是國人依然相信愛的年代,人們相信「相約在甜美的春風裡,相約在永遠的青春年華」,人們也相信「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那一年《鐵達尼號》一刀未剪地進入院線,讓彼時的中國人民好生為資產階級腐朽的愛情觀灑了一把眼淚,第二年趙麗蓉和鞏漢林搭檔的小品中,鞏漢林在拖拉機上cos了一把Jack和Rose船頭的經典一幕,而趙麗蓉接過話筒唱響《My heart will go on》、臺下任賢齊玩兒命鼓掌的鏡頭,遠比昨天晚上演員偽裝非洲老鐵帶倆猴子出來,更能彰顯什麼叫文化自信。
那時的時代精神昂揚樂觀,於是有了次年春晚那句「九八九八不得了,糧食大豐收,洪水被趕跑」,跟後來春晚鏡頭掃過就明碼標價不太一樣,不信邪的朋友們可以翻翻上世紀的春晚鏡頭,拋開節目,看看臺下的觀眾,大約也會感懷一下那發自肺腑的快樂。
皇后娘娘(戴春榮)和容嬤嬤(李明啟)在今年的春晚中同臺演出 圖源於視覺中國
在幾代春晚工作者艱苦卓絕的努力下,35歲的春節聯歡晚會終於走向了全面平庸。前兩年大家還能湊到一起吐吐槽,每年還能貢獻那麼一兩句流行語,但是今年,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歲月》好聽是好聽,但是想想,好像一句詞兒也沒記住,當年整整一年大街小巷的擴音喇叭一起放「來吧,來吧」的盛況,恐怕很難再有。
我們來到了一個美麗新世界,應了安迪·沃霍爾的那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時代變得急不可耐,隨時都有新鮮的刺激,然後又迅速地被更新鮮的替換掉,一切都是速朽的,也就再沒有什麼值得去特別懷念。
碎片化的時代再產生什麼天王天后的概率太低了,大約再過20年,人們提起天后的名號,鑽進腦袋的名字仍舊是王菲。
TFboys的三個小夥子唱,和2035有個約,不禁十分好奇,到了2035年,我們會如何回憶今天?我們是否會在記憶的森林中迷失方向?飛奔著的時間裡,我們這個時代的記憶坐標是什麼?錐子臉嗎?腦殘劇嗎?細細想想,竟有點兒悵然了。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當一個上世紀的老女人竟然也還不錯。王菲的《開到荼蘼》中有句歌詞,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流行文化歷來是時代記憶的一面鏡子,在一個每分每秒都在飛奔的年代,不大可能留給今天的人們「心相約心相約」的機會,所以春晚導演組要把王菲和那英老姐倆拉出來,昨日之日不可留,有些過去可以憑弔和回憶,總也是好的。
厚古薄今不是什麼好習慣。但所有事情都是不比不知道,《歲月》不算難聽,但《相約九八》一定壽命更長。大約在任何時候,天真的相信,都比時間化作灰燼後的感懷,更能打動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