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每敲下一個鍵,《八佰》的票房數字便會跳動一下!
對於沉寂已久的電影市場來說,整個行業都急需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電影來檢驗這個市場是否已經真正復甦,那麼對於憑藉2.06億單日票房,破2020年全球單日票房紀錄,且接下來總票房會不斷創新高的《八佰》來說,其對這個市場而言無疑是一部成功的救市之作。
但我看好《八佰》,卻與票房無關。
無他,早在《八佰》點映之初便已關注這部電影。
先是《八佰》點映首日,率先觀影的觀眾便在社交網絡上對這部電影表示認可,並表示這是一部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電影。
這才對這部電影有了好奇心。
再加上仍記得此前導演管虎曾在社交網絡上說過那句「哪有番位?只有番號!」的話語,便對《八佰》番位一事格外關注。
而等到電影上映之後也果真發現,這部電影在宣傳期間完全按照演員出場順序排位,根本就沒有明星番位這個概念。
所以,從那時起,我對《八佰》便格外上心。
為何?還不是因為國產電影長久以來便有的一個弊端!
對於大多數電影來說,往往是誰的咖位越大,誰便有可能拿下一部電影的一番及主角。
尤其是前些年盛行憑藉「流量明星」打造「流量電影」的時候,佔據主位的反而往往是那些有顏值沒演技的流量明星,他們僅憑顏值與流量就拿下一部電影的一番與重要角色,反而將實力派演員擠到一邊。
甚至出現過為爭奪番位而撕番的現象。
可《八佰》並非如此!
這是一部沒有明星只有演員的電影
在《八佰》裡,除了有演員名單,完全按照演員出場順序排位這樣的細節,還有在電影的正式海報上也是剔除了所有個人元素,更沒有明星番位這個概念。
不管演員們所飾演的角色,是以命護國的戰士也好,還是掙扎求存的底層小人物也罷。他們在電影內都拋開明星的身份,全心全意的將屬於自己的角色刻畫到極致。
在《八佰》這部影片裡,咖位並非最大的杜淳所飾演的角色,是八佰壯士的團附謝晉元,相反身為影帝的王千源、姜武、張譯等人,飾演卻是一位位身在底層、艱難求存的小人物。
不僅如此,還有黃曉明、鄭愷、姚晨、梁靜、劉曉慶、俞灝明等一眾實力派演員、老戲骨,在電影裡所飾演的也都是鏡頭不多但卻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如姚晨所飾演的何香凝,雖然鏡頭寥寥,但她在戰士們排隊與敵人同歸於盡時,擲地有聲的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話語,讓多少觀眾動容?
如劉曉慶所飾演的蓉姐,為了維持角色的神秘感,整部影片裡無一處露出全臉的鏡頭,而像她這樣咖位的演員也甘願飾演這樣一個角色,又讓人重新對演員有了新的認知。
還有影片中喊著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陳樹生,你還記得是哪個演員飾演的這個角色嗎?
是鄭愷!
其實如果不是觀影后查看演員表,就以鄭愷在影片中塗得滿臉煙燻火燎的樣子,是真心認不出來這是那個在《跑男》裡被封為「小獵豹」的存在。
而在電影《八佰》,類似於鄭愷這樣「認不出來」的演員,比比皆是!
比如魏晨,飾演精英戰士朱勝忠,一出場就氣質狠戾,與以往奶油形象完全不同,俞灝明也是藏在了角色後面,還原一個真實的戰士模樣。
可以說,每一位出演《八佰》的演員,都帶給觀眾深刻的印象,人們記住的絕不是某個明星飾演什麼樣的角色,而是記住了一位位演員所塑造的那些深入人心的角色。
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
《八佰》無疑是一部成功塑造人物群像的電影!
沒有主角配角之分,有的只是一位位以命護國的八百壯士,或是艱難求存的小人物。
正是這樣的設定,才讓這部電影只有演員沒有明星,每一個演員的存在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好屬於自己的角色。
而除了姚晨、鄭愷等人飾演的角色之外,還有更多的平民點綴著整部電影。
如侯勇飾演的大學教授,梁靜飾演的教授夫人。
他們從初始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戲心態,隨著時間推移開始慢慢轉變成同仇敵愾。
尤其是大學教授一直使用望遠鏡觀察四行倉庫內的動向時,教授夫人還吐槽一句「一個大男人,天天只曉得看看看,跟你有啥關係呀?」
可是等到影片結尾部分,戰士們衝鋒過橋的時候,教授拿出家中的槍枝向敵軍開槍,教授夫人卻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而是默默支持。
還有那個在蓉姐賭場裡打下手的「刀子」。
當他望著橋上那些為了給八百壯士送電話線的兄弟,前僕後繼的犧牲時,情緒感染且按捺不住的他,以抱拳禮的姿態對蓉姐告別。
此處還有一個細節,那便是小刀抱拳之時用的是右掌左拳,這在古代練武之人切磋的時候有決生死之意。
「刀子」接下來的一切動作如行雲流水般流暢:咬破手指,籤字畫押,跪地請願,上橋赴死!
就一如他抱拳之時,便已經有決生死之意那般,也如他出場時夾著個煙穿著一身西裝的幹練姿態,毫不拖泥帶水地奔向戰場赴死。
導演管虎正是用一個個這樣在北岸戰士感染下完成蛻變的南岸群眾角色,從細微處完成了對蘇州河兩岸戰士與普通人之間的心態變化與對比。
蘇州河兩岸,一面是處處歌舞昇平的天堂,另一面是充斥槍林彈雨的地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南岸「看客」被北岸戰士們的犧牲精神所感染,漸漸的挺起自己的脊梁。
徹底將底層的小人物演活了
戰爭帶給普通人的永遠是殘酷傷害。
所以不管是戰士也好小人物也罷,面對戰爭每個人都是普通人。
而《八佰》這部電影的真實感,不僅是拍攝時人工開鑿出一條蘇州河,還按照1:1的比例還原蘇州河北岸的戰場。
更在於對電影內角色的刻畫細緻入微,一如還原蘇州河及兩岸建築時的用心程度。
電影內不僅有那些排著隊拿命狙擊敵人以命護國的戰士,也有張譯、王千源、姜武這樣掙扎求存的小人物。
他們都是被這場戰爭捲入到戰場中心的普通人。
尤其是張譯飾演的老算盤,不僅沒有讓人討厭這個角色,反而更讓人體會到電影的真實感。
因為對於老算盤這種小人物,他作為一個家裡的頂梁柱,面對有家有地還有一個從未見過的胖嘟嘟的媳婦兒,他更想留著一口氣去陪伴家人。
也正是因為老算盤這種底層小人物的存在,更能體現大學教授、蓉姐、小刀以及敢於犧牲的八佰戰士的難能可貴,同時也讓觀眾了解到一個不幸的時代裡小人物艱難求存的不易。
所以《八佰》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那段歷史的回憶,還有對戰爭有多麼殘酷的認知,也讓身處當下這個時代的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