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小人物群像,一輩子的懦夫還是幾分鐘的英雄

2020-09-05 溫州車印象

距離電影《八佰》上映第一天截止到今日,它的票房已經突破了13億,如此優秀的戰績足以體現這部電影的優秀,說它領跑了整個暑期檔票房也不為過。

《八佰》的陣容可謂強大,上至大咖老戲骨,下至流量小鮮肉。有名有姓的就有幾十位。而《八佰》則是採用了多視角的敘事方式進行劇情,這就決定了出場人物一定很多,但對所有人物很難進行深入刻畫。但在導演管虎的安排指揮下,電影絲毫不受影響,整部電影將角色們刻畫得淋漓盡致,震撼人心。不少觀眾觀看時受到深深的感觸,在銀幕前熱淚盈眶。

電影展現出了亂世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的生存狀態。沒有絕對的主角下就很考驗導演的能力,否則就會容易發生「翻車」的事故。但導演的能力並沒有讓人失望,演員也同樣努力,最終使這部電影大獲成功。

影片中人物塑造幾乎每一個都非常成功,他們的轉變有始有終,戰爭使世界遍地瘡痍,處處透著絕望無情。而身處殘酷世界的他們並非天生的大義凜然,天生的英雄。因為生活和戰爭的艱辛殘酷他們與普通人無異,他們恐懼著、害怕著,懦弱地一味選擇逃避。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心態開始慢慢轉變,經歷了刻骨銘心,最終得到了升華。

從一開始膽怯害怕得不敢開槍甚至做了逃兵到變成主動請戰的英雄的端午;消極怠工、厭戰只知道退縮的「老兵油子」羊拐和老鐵在目睹了正規軍的英勇和敵人的殘暴後最終被激發骨子裡的血腥,一路唱著戲文含笑赴死;還是個小孩子的小湖北,卻擁有比任何人都強大的勇氣。團長與端午是他心目中的英雄,而他是一名英雄;費盡心機逃出戰爭逃出生天活下來的老算盤卻沒有絲毫喜悅,他看著英勇的守衛軍,只有空虛和迷茫。

電影實際上是在這些小人物身上進行了著重的描寫,而正是小人物才能讓我們產生共情,因為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但卻他們最終會成為英雄,也會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相關焦點

  • 八佰觀後感:「懦夫」也是漢子,小人物也是英雄
    看完《八佰》,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條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生機和死寂,隔開了天堂和地獄。那一邊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好一片浮於假象的繁蕪,而這一邊滿目瘡痍。影片中最吸引、打動我的是那些小人物的蛻變,無數普通人匯聚的英雄群像。
  • 電影《八佰》,沒有誰是天生的英雄,小人物的命運更加深入人心
    電影《八佰》啟用了全明星陣容。從流量到大咖,有名有姓的幾十位。老戲骨們有的只有幾個鏡頭。《八佰》是群像戲,多視角的敘事方式也決定了出場人物眾多,對所有人物都不能深入刻畫,但一點也不影響電影的精彩。整部電影的著眼點落在了幾個被收編的士兵上。
  • 細評《八佰》|群像篇:以小人物突破,卻也落入窠臼
    《八佰》首先讓人難忘的,是它的人物群像刻畫。在以往的國產戰爭片,最常見的人物群像書寫模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截然對立的善惡。我方戰士智勇雙全,首長德高望重,老百姓擁軍愛國。得益於題材上的「優勢」——聚焦國民黨正面戰場,《八佰》在人物群像刻畫上也獲得了更大的創作尺度——可以更多地刻畫這群軍人人性中的弱點。先抑後揚,人物成長擁有一個更完整的弧光。隨著戰爭的慘烈推進,看著身邊同胞視死如歸的壯烈犧牲,這群油子、混子、痞子也慢慢發生改變。
  • 《八佰》:每一個我以為的懦夫,最後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
    作為電影院復工後的頭一批上映電影,《八佰》可以說是萬眾矚目。這部電影,籌備和製作周期長達四年。原本定於2019年暑期檔的它,臨上映前由於「技術原因」突然撤檔。等待它的,就是這漫長又難熬的一年。「遲到」了一年的《八佰》估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救市之作」。
  • 被刪了13分鐘的《八佰》,還是成了院線復工後的首部爆款
    觀看《八佰》這部電影,最先聯想到的一部經典便是梅爾·吉勃遜導演的《血戰鋼鋸嶺》,同樣慘烈、同樣悲壯,而且攝影風格也相似。」管虎在用蓋世英雄趙子龍來形容八佰壯士,這便是《八佰》最高明的地方。在《八佰》這部片中,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硬朗霸氣的英雄,有英勇生猛的英雄
  • 《八佰》背後的故事,有英雄也有懦夫,還有謊言和人渣
    華誼兄弟投資7個億的電影《八佰》,幾經波折後,終於定檔,要在「但劇組和相關人員透露,影片《八佰》完全不是這樣的思路,而是用歷史碎片掩蓋歷史的本質真實,對於國民黨的抗戰做了嚴重違背歷史的美化,這種偏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創作傾向,是不應當受到鼓勵的。」這種行為對歷史上真正的英雄謝晉元,是一種不尊重。
  • 《八佰》用小人物群像告訴我們什麼是戰爭,什麼是人性
    儘管有一些不足之處,但瑕不掩瑜,《八佰》仍不失為一部上乘之作。影片生動、立體、360度無死角地刻畫了一個局部戰場以及一群處於這個戰場中和戰場外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真實表現了人性,客觀定義了戰爭,從而使得這部電影具備了一定的現實意義。《八佰》中最振聾發聵的一句臺詞是:「所有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
  • 《八佰》的群像百態裡,歐豪被管虎拍了出「變形計」
    《八佰》已經正式上映,你哭了哪一段?還是哭了全程?很妙的是,管虎除開刻畫英雄形象,更用重筆墨刻畫了一個小人物的群像端午身後,也有歐豪的「變形計」直到端午離開,《八佰》裡都沒有留下他的正式姓名,他是這場戰役裡的小人物,卻是所有人的串聯交集點。
  • 管虎談《八佰》:向歷史與英雄致敬
    來源:新華網管虎導演談《八佰》:聚焦人性光輝 向歷史與英雄致敬歷經波折,觀眾終於在電影院裡看到了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電影《八佰》導演管虎(中)群像中的小人物 有血有肉迸發人性尊嚴不同於以往同類型的影片,《八佰》沒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
  • 八佰:國難當頭,小人物亦是英雄
    《八佰》是一部抗戰題材的愛國主義電影,以淞滬會戰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再加上眾多影帝的加持,這部電影從官宣以來就備受矚目,而且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批院線電影,《八佰》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 看過《八佰》,我以此菜敬英雄
    寫在《八佰》正式公映前的一段心裡話。電影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導演無論以何種拍攝手法去呈現,它都註定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每個人的立場、角度、高度以及出發點都不盡一樣。如果《八佰》能讓你感動,它就是一部好片子。粗廚在8月14日看完點映就很想很想寫點什麼,當時的粗廚就好像看過生死的小湖北一樣,竟然不知道從哪裡開頭。只能在一段段的回憶中才稍稍緩過神兒來。
  • 壯懷激烈的《八佰》群像
    上周末看了延宕日久的《八佰》。這也是鬧瘟疫以來第一次進電影院,真是久違了。管虎的片子總是很有力道,有勁。何況《八佰》十年籌備、拍攝、後期製作,下足了功夫,可謂「十年辛苦不尋常」。兩個多小時,一晃過去,果然沒有失望。不過細細想來,後半段處理並不很好。但,那是事後的理性之思,看片子的時候到底還是爽快淋漓。
  • 新片放眼瞧│ 復盤《八佰》:群像成長+多方視角+共情不煽情
    事實上,管虎還是用他擅長的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故事,體現在絕境裡的一種生存方式,在絕境裡描寫底層小人物,普通士兵對死亡恐懼瞬間怎麼去克服,如何逼出人身體裡的血湧,如何逼出人性光輝。相比好萊塢優秀戰爭大片,《八佰》有自己的特點。
  • 新片放眼瞧│ 復盤《八佰》:群像成長+多方視角+共情不煽情
    事實上,管虎還是用他擅長的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故事,體現在絕境裡的一種生存方式,在絕境裡描寫底層小人物,普通士兵對死亡恐懼瞬間怎麼去克服,如何逼出人身體裡的血湧,如何逼出人性光輝。群像成長《八佰》是由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等主演的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中校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領88師524團一營堅守閘北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並爭取國際社會支援。
  • 小人物守住尊嚴!電影《八佰》拍出了中國人骨子裡的氣概
    今年最期待的電影,《八佰》終於來了。影片正式定檔8月21日,目前已在部分城市開啟超前觀影,且8月17日—8月20日,點映還會繼續。《八佰》的加入,也被視為今年電影市場的一個重磅炸彈。在這方面,《八佰》不遺餘力。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當年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地面近50000子彈炸點,平均一個鏡頭700子彈點,配合使用業內最頂尖的ALEXA IMAX 65mm攝影機拍攝,讓人身臨其境。
  • 管虎的野心終究敗給了《八佰》這個時代
    觀影感受或許用「痛苦」二字形容更為貼切——疼痛、震撼《八佰》呈現的八百壯士英勇形象和戰爭的殘酷,無不提醒著我們珍惜當下和平時代、敬重那些為新中國浴血奮戰的抗戰老兵。無論是令人驚豔的布景還是每一個精心設計的細節,無論是每一個演員還是電影的配樂,可以看出管虎這次在賭賭《八佰》能青史留名!
  • 每日一影評|《八佰》:群像圖譜、類型敘事與啟蒙索隱
    戰爭中的人在歷史浪潮之中常以人群的方式存在,一如「八百壯士」在整個抗日救亡戰爭語境之中。而電影《八佰》又著重對於這場戰爭中的生命個體進行塑刻,以「特寫」方式發救亡之感遇。 無論是從技術層面的革新與突破,還是從藝術表達的記錄與寫意,《八佰》對同類型的國產戰爭電影都有了新的探索與突破,並以電影來進行對民族精神和國民性的反思,以及對八百壯士救亡精神與啟蒙意識的探賾。
  • 電影《八佰》看片會石家莊舉行,小人物捨生取義看哭觀眾
    8月17日晚,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在金棕櫚國際影城石家莊東尚店舉行看片會,燕都觀影團部分影迷提前觀看了這部影片。影片中,「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在場觀眾。映後,不少觀眾都感慨看哭了,「平民英雄的堅守令人動容,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也令人振奮。」
  • 《八佰》的口碑怎麼樣?看看這些觀眾的反應就知道
    雖然《八佰》還沒正式上映,但是看過點映的觀眾們的口碑都還不錯,點映首日即破千萬票房,淘票票、貓眼開分9.4,豆瓣8.3分的好成績也能證明《八佰》值得一看。講真,《八佰》真的好哭,昨晚看電影的時候,我身邊的觀眾包括我,全都哭得稀裡譁啦的。
  • 在失敗的戰爭中找尋小人物的弧光是《八佰》做出的最好回應
    儘管據業內人士報導刪減了大約14分鐘的戲份(含阮經天、日本妓女、升旗等重要戲碼),但「閹割版」的《八佰》依然展示出了國產電影最好的樣子。》塑造了太多那個時代的「小人物」,也許因為過於細緻和龐雜的群像呈現,會削弱一部分主要角色的弧光,但刻畫戰爭用一群看似普通的人來以小見大顯然更容易與觀眾產生共情。